第67章 ☆、孤單一人
公元561年暮春時節,某一日一大早起來,婁昭君就感到莫名其妙的焦慮。她任由宮人們為她穿戴好衣服,便去坐在紡織機旁開始一天的紡織,卻發現昨夜理好的絲線都不知道為什麽斷了,她更感覺有不好的預感纏繞着她。
她心情十分不好。
中午的時候,婁昭君緩緩地走出北宮,想去看看花花草草,她覺得美好的東西可以是心情好起來的,可是還未出殿門,衣服突然無風而自動了起來,她感到有些頭暈,居然能清晰的預感到大難臨頭,卻不知道它會在何時發生。
衣服自動飛起,這便是她預想中的大難了嗎?
婁昭君想到了這裏,忽然覺得雙腿一軟,眼前一黑,竟昏死了過去。
群醫束手無策,婁昭君只好求問鬼神,巫人夜觀天象,建議婁昭君可将姓氏改為“石”,婁昭君欣然應允,竟也感覺到身體舒服了很多。
在剛剛初夏的一個晚上的時候,婁昭君才勉力起身,由宮人們攙扶着到銅鏡前梳妝,把該戴的都戴了,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女為悅己者容,到那邊去見高歡,當然要漂漂亮亮的,千萬不可一臉病容。
第二天一大早,高湛下朝回來,就看見北宮的宮人進來禀報說:“啓禀陛下,太後昨天夜裏薨了。”
高湛從繡榻上呼地坐起來,問道:“怎麽薨的?”
宮人垂着頭,說道:“太後病了好幾天,總不見好轉,可能是病的太嚴重了。”
高湛吩咐和士開說道:“你帶太常寺的去處理吧,棺椁就用上等的楠木,剩下的該怎樣就怎樣,不必來問我。”
和士開應了一聲,就出去了。
婁昭君入殓了以後,後宮中的妃嫔都來哭喪。李祖娥也哭了,她的淚水是真情的,她不恨婁昭君曾經奪了高殷的皇位,她明白婁昭君是一心為大齊的,她是一個偉大的女人。
高湛沒有來為婁昭君哭喪,他說自己政務繁忙,抽不開時間來看。婁昭君在靈堂裏停靈了七天,出殡了,高湛也沒有為婁昭君大作道場,只有他後宮裏的妃嫔過來哭了幾次。
婁昭君出殡的時候,高湛還穿着緋袍在金鳳臺上飲酒作樂,和士開請求停止奏樂,叫他白袍換緋袍。高湛大發雷霆,不僅将白袍扔在了臺下,還鞭打和士開。
因為婁昭君的喪事,李祖娥終于見到了高紹德。她在送了婁昭君一程之後,一回頭就看見了他。
Advertisement
高紹德。
不折不扣的高紹德,十五六歲的高紹德。
看到了他,雖然隔了丈餘遠,但是總算見到了他,李祖娥都很驚喜,心裏也有些喜悅。
李祖娥哀哀地看着他,卻不敢走近。
高湛似乎感覺到了,摸着李祖娥的手,便說道:“你去見見你的兒子吧!”
當天的禦花園裏,當李祖娥數到第十九朵的時候,忽然,嫣翠來報,太原王已經來了。
他仍然年輕。
他仍然是個小孩子。
他來的時候,卻是滿臉的怒氣。
李祖娥一看,已忘記了自己以往的那些劫難,一直要問她的兒子:“你還好嗎?有沒有生病?你新娶的王妃對你好嗎?你……母親真是想你……”
“陛下瘋了。”高紹德悻悻地道,“宮外有童謠‘九龍的母親死後不挂孝’,他居然真的這樣做。他毫不顧念親情,咱們皇室宗親不知死在他手裏的有多少,他寵信奸臣,做的事,傷天害理,簡直是禽獸不如。我們勸他。他不聽。我們阻止他,他毆傷了我們。”
李祖娥連忙道:“孩子,你千萬不要忤逆他。”
高紹德見李祖娥神色有異,吃了一驚,問道:“他對您做了什麽?”
李祖娥難以啓齒:“我……”
高紹德切齒道:“他太過分了,怎麽能做出這種事,把大齊的臉都丢盡了。”
李祖娥無奈地搖搖頭:“我已經別無他法了。”
高紹德冷笑道:“我看家家的氣色很好,想必在宮中生活的很幸福。”
“沒有你們在身邊,我怎麽可能幸福?”李祖娥黯然道,她垂首不語。
良久,高紹德幾不可聞地說道:“賤貨……”
李祖娥一驚:“你……你說什麽?”
“賤貨!”高紹德提高了聲音,卻扭頭不去看她。
“賤貨?我是賤貨……”李祖娥雙手掩面,“可是,沒有我賤貨……我是為了你的安危,才順從了他。你的父親才是我的丈夫啊!”
高紹德望着她:“那麽,請家家跟我一起走吧!離開這個肮髒污穢之地!”
李祖娥微不可聞的嘆息了一聲:“離開這裏?如何離開他?不管我跑到哪裏,他都會找到我的吧,等他找到我的時候,我們便大難臨頭了。”
高紹德冷哼了一聲:“說來說去,我看家家不過是眷戀宮中的富貴生活。”
“不,不是。”李祖娥眼睛噙着淚光,“每一次和他相對都是煎熬,我都生不如死。”
高紹德慫恿道:“那為什麽不試着逃跑?死了也總比授人與閑話的好。”
聞言,李祖娥愣了愣,許久沒有說話。
沉默了良久。
李祖娥流着眼淚,撫着高紹德的面頰,凄婉地道:“我已請求他,允許我去水月庵裏上香,為太後祈福,我可趁此機會逃脫。”
李祖娥回到昭信宮裏的時候,宮人告訴她,高湛已經就寝了,明天一早,他允許她去庵寺裏去為婁昭君祈福。
李祖娥微微颔首,她很疲倦。
水月庵裏,她鄭重地給菩薩磕頭,嫣翠把燃好了檀香遞到她的手上。
李祖娥朝她笑笑。她把檀香插在香爐裏,然後向着似笑未笑的菩薩深深的一望,便轉身朝後面的禪房裏走去。
天才蒙亮,初夏的空氣居然很冷。李祖娥換上了尼姑的僧袍,卻總有一種穿不夠衣服的感覺,她低着頭,混在給百姓布施的尼姑群中。
在人潮湧動之時。李祖娥急急地朝着水月庵的後山跑去。她氣喘喘噓噓地跑到了一條河邊,才發覺自己雲鬓散亂,衣衫不整。她映着河水梳妝,對着河水發起了呆。
她年紀有三十五歲了,卻仍是很年輕,借着微瀾的河水,照着她的翦水雙瞳,她依然凝雪香腮,紅顏如花……
李祖娥發了呆,看了自己在河中的倒影片刻,她便抱了一塊大石,慢慢地朝着河的中心走去——她從容就死,她連有人來了也沒有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