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于豆豆你罵誰呢!”于大妞攙着她娘還不忘吵架。
于耀祖嘴笨不會幫腔,吭哧吭哧半天只冒出了兩句:“你罵人!你賠錢!”
豆豆還在繼續跟吳軒說話,沒有理會他們。
大伯母和田嬸子看着這形勢,怕吳翠芬去外邊亂說,污蔑吳軒和豆豆打人,忙上前打圓場,田嬸子去扶吳翠芬,道:“你怎麽這麽不小心,連腳底下有椅子都看不見。”把責任全推在了吳翠芬自己身上。
大伯母也道:“親家,你這歲數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使了啊!呦,你瞧瞧這一臉血,咱們快點去三叔那兒,讓他老人家給你看看吧!”
“嘶——疼——”吳翠芬是真的摔疼了。她也挺惜命的,怕自己真的出什麽事,對于大妞道:“扶,扶着我去三叔——嘶——三叔家。”
“哎,這就對了,快去吧!”大伯母道。
吳翠芬一瘸一拐地走了。
大伯母看這飯也吃不成了,跟吳軒招呼一聲也走了。田嬸子也道:“文壽還沒回來,我去村口瞅瞅。”
等院子裏只剩下吳軒和豆豆兩個人的時候。
豆豆在吳軒面前站好,正色問道:“軒哥,你是不是覺得我特別狠心。”
吳軒沒想到豆豆會這麽直白地問出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話:“我覺得,有一點。”
對于外人的警惕防備,吳軒自認做的不比豆豆差。但對于吳翠芬這樣毫無威脅的普通人,他并不吝啬于施舍一些憐憫之心,畢竟,給一點錢對他而言,真的只是舉手之勞,而且,于家姐弟也真的是豆豆的血親。
豆豆唇角勾起一個清淺的微笑,拖長了音調輕聲道:“軒哥覺得我狠心啊,那怎麽辦呢?”以前你什麽都不懂,什麽都聽我的。但是現在,我們有了不同的想法。你,會怎麽對我呢?
“哎——”吳軒嘆了一口氣。
豆豆的心慢慢沉了下去,臉上敷衍的假笑快要維持不住了。
“還能怎麽辦,都聽你的呗!”吳軒認命道。語氣中滿是無奈,但又帶着一絲寵溺與縱容。
豆豆嘴角完美的弧度在臉上僵硬了一瞬,随即不受控制的開始瘋狂上揚,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燦爛笑容。他一個飛撲挂在吳軒身上,摟着吳軒的脖子使勁搖晃:“軒哥,軒哥,啊啊啊啊啊——你為什麽這麽好!為什麽這麽好!”
吳軒拿手臂托住他的腰,以防他不小心掉下來。
“軒哥,軒哥,軒哥是最好的!”豆豆攀在吳軒身上繼續瘋狂搖晃。
吳軒哭笑不得地攏住他的身子,任他晃。真是的,剛才還一臉假笑委屈巴巴,現在又樂的跟個孩子似的。
“軒哥,我也會對你非常非常好的。”豆豆晃累了,把頭埋在吳軒的頸彎處,悶聲道。
“好好好,都好都好。”吳軒一疊聲應道。
——
兩人膩膩歪歪了一陣子,就開始收拾桌上的剩飯菜。
因為不速之客的到來,飯菜大多都沒怎麽動。現在天氣涼了,東西放一晚上都不會壞,熱一熱還能繼續吃。
吳軒裝了兩份,準備一份給大伯送去,另一份給吳文壽送去。至于剩下的,留着當他們倆的晚飯。
都收拾的差不多了,門外也響起了田嬸子和吳文壽說話的聲音。吳軒大聲道:“文壽,放好牛車就過來,給你留了飯。”
“好嘞!”吳文壽應道。
吳軒把給大伯的那份飯菜,裝進大伯母拿來的籃子裏,道:“豆豆,我去趟大伯家。”
豆豆笑眯眯地看着他,聲音甜甜的:“等你回來!”
吳軒回來的時候,剛好吳文壽也卸好了車從家裏出來。
吳軒問道:“怎麽去了這麽久,不是說去楊家村嗎?”楊家村離得并不遠,而且田嬸子的娘家就在楊家村,吳文壽是慣去的。
“哎,一言難盡吶!”吳文壽不知道該怎麽說。原本他以為楊員外要辦宴席,才讓他臨時送豆腐過去。誰知竟然是楊員外的女兒楊婉兒叫他過去的。趁他搬豆腐的時候,還找人把他堵在了廚房。
看他一臉煩惱的樣子,吳軒拍拍他的肩膀,道:“先去吃飯吧,有什麽事吃飽了再說。”
“诶,還是軒哥惦記我,記得給我留飯。”吳文壽笑道。
剛說完,就見豆豆站在門口,面無表情地盯着他。吳文壽趕緊改口:“大堂哥,我大堂哥惦記我。”豆豆也太霸道了,只許他一個人叫“軒哥”,別人誰叫就瞪誰。
吳文壽中午走得急,飯都沒吃一口,現在餓得不行,一口氣幹掉了四個大餅兩盤子菜。這才道:“以後楊員外的生意我不接了。”
“他們家仗勢欺人了?”吳軒擔憂道。那個楊員外,雖然沒考上秀才,只是個老童生,但在村子裏也是比較有名望的。
“沒有沒有。”吳文壽擺擺手,楊員外雖然為人傲慢了一些,但也沒有欺辱過他。“大堂哥放心,我沒有吃虧,是其他的原因。”楊婉兒再如何不是,畢竟是女孩子家,吳文壽不想說出來壞了她的名聲。
聽出吳文壽不願意細談,吳軒也就不再問了。反正吳文壽這麽壯實一大小夥子,也不會任人欺負。
吳文壽沒想到的是,他不願意說出來壞了楊婉兒的名聲。人家楊婉兒卻絲毫不在意,第二天直接托人上門說親來了。
——
楊家找的媒人是田嬸子的娘家嫂子,名叫孟紅珍。
孟紅珍過來的時候,吳軒正一邊讀着《秦史(上)》,一邊監督驢子拉磨。等石磨裏的豆漿流滿了一桶,他負責換上一個新桶。
《新修史記》這套書,吳軒是倒着看的,等他一連看完了四個聽都沒聽過的朝代之後,終于看到了熟悉的“秦朝”。
秦王政登基以前的歷史,和他所知的歷史一模一樣。開始出現變化,是秦王登基為帝以後,并沒有自稱“始皇帝”,而是像後世其他朝代一樣,給自己取了一個年號——太昭。
太昭元年,秦皇繼位,廢分封,立郡縣。
太昭二年,書同文,車同軌。
這些政策都和吳軒記憶裏秦始皇頒布的一樣,區別是,這位秦皇在執行政令的時候,手段明顯比始皇帝溫和了許多。
而他在位的時間,也比始皇帝長了許多。
孟紅珍打眼一看吳軒,還以為是吳文壽,調侃道:“文壽怎麽看起書來了?今天不去縣城送貨嗎?”
吳軒被人打斷,下意識先看了一眼旁邊盛豆漿的木桶,發現桶還沒滿,悄悄松了一口氣,看向來人。
孟紅珍這才發現認錯了人,她遲疑道:“你是——”
“我是吳軒,你來找田嬸子的吧,她在廚房。”吳軒道。
“吳軒?”孟紅珍想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道:“哦,你是隔壁的那個傻——那個,那個——”孟紅珍那個了半天,也不知道該怎麽圓,只好道:“你先忙着,我去廚房。”
吳軒并沒有計較她的口誤,點了點頭,繼續看書。
太昭三十一年,秦皇崩,追尊“秦-太-祖”,谥“武”。史稱秦武帝。
後,太子扶蘇繼位,采用休養生息之法,輕徭薄稅——
——
孟紅珍進了廚房,揚起笑臉高聲道:“小姑,我給你報喜來啦!”
正在點豆腐的田嬸子手一抖,鹵水放多了。所幸鹵水分三次點,這才是第二次。她小心地放好手裏的木勺,這才轉過頭道:“大嫂,這不年不節的,你怎麽過來了?”
“瞧你這話說的。我就不能來看看你?”孟紅珍掀開籃子上的粗布,道:“家裏的母雞新下的蛋,拿來給你補補身子。”
“大嫂費心了。”田嬸子拿專用的長筷子攪拌鍋裏的豆漿,乳白色的豆漿漸漸變得清澈,鍋裏也開始凝結出塊狀的豆花。要是二嫂說來看她,她是信的。但大嫂這種無利不起早的性子,怎麽可能專程給她送雞蛋。
“小姑,我有大喜事要跟你說。”孟紅珍湊過來拽她的手臂。
“大嫂,你稍等一下,我還要再點一次鹵。”
“都這時候了,還點什麽鹵。”孟紅珍拔高了音量道:“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家文壽的親事有着落啦!”
“文壽的親事?”田嬸子這才停下了手裏的動作。
“是啊,我跟你說,楊秉兼楊員外看上你家文壽了,托我來透個口風。讓你們找個媒人趕緊去提親。”孟紅珍一副你家占了大便宜的語氣。
田嬸子正要細問,就聽外面傳來說話聲。吳文壽從縣城回來了,正在卸車。
“哎呦,咱家文壽回來了。”孟紅珍比田嬸子這個親娘還激動,興沖沖地跑了出去。
趁沒人打擾,田嬸子麻利地點好第三次鹵,攪拌均勻,才蓋上鍋蓋出了廚房。
院子裏,孟紅珍正拽着吳文壽的胳膊,興奮地說他的親事。說楊員外多麽多麽看重他,楊家的女兒多麽多麽漂亮。吳文壽一臉尴尬想抽回手臂,卻被孟紅珍拽的死死的。
吳軒書也不看了,饒有興致地在一旁聽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