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時代
傾城也聽說了關于梵志的流言,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惡意的玩笑會成為稷下大動亂的導火索。
自從上次「魔導器大賽」上受辱後,一向奉行無神論的梵志立刻成了「奉神派」擁護者們嘲諷的對象,除了嘲笑他的測謊機,更有人放出謠言說:「只要吃了梵志的心,就會擁有魔法免疫力。」
對于這惡意的謠言,有着鬥士性格的梵志當然不會忍氣吞聲。他的反擊也很直接,操着板斧闖進歌德軒,把所有奉神派信徒房間內供奉的偶像統統砸爛,又搬到廣場上,放火焚燒。
聞訊趕來的奉神派學子蜂擁而上,把他打的死去活來,幸虧秩序官及時趕到,否則定會被活活打死。
梵志聲帶本就受了傷,現在又被打的奄奄一息不能為自己辯解,最後被當成惡意縱火處理,關進了禁閉所,若非有傾城幫他疏通,準會被趕出學宮。
梵志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理念,不等舊傷痊愈,他又開始了捍衛無神論的行動。
當署名梵志的布告出現在公告欄中後,立刻在學宮各界引起軒然大波。
這是一篇諷刺奉神派的短文,在文中梵志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證明了「神祇萬能論」的荒唐。全文如下。
神:「渺小的人類啊,全能的我将滿足你的心願,幫你完成任何願望。說吧,說出你的願望。」
我:「真的什麽願望都可以?」
神:「當然,但你最好別試圖支配我。曾經有個狂徒要求我成為他的奴仆,現在,地獄就是他最好的歸宿。記住,渺小的人類絕對不能淩駕于偉大的我之上!」
我:「我不會那麽狂妄,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要求得到另外兩個『萬能願望』。」
如果神能夠滿足這個要求,那麽他必須為此付出更多的承諾,只要我反複提出這種要求,就能獲得無數個「萬能願望」。
當願望的數量趨向于無窮時,我也就成了萬能的神。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萬能的神不存在。
如果神不能滿足這個要求,那麽「萬能的願望」本身就不存在。神不能滿足我的要求,當然也就不可能萬能。
總之,既然神并非萬能,我們就沒必要崇拜他。
既然人們可以推翻暴君,為什麽非得對神祇俯首帖耳。
梵志這篇論文在奉神派學者看來當然漏洞百出。可是這種別開生面的挑戰方法,這種嶄新的論戰形式,無疑使為《禁止公開集會、演講、辯論令》(稷下為防止學子派系沖突而指定的規章)所苦的好戰者們眼前一亮。
從這以後,布告成了各大派系進行論戰的主要工具,學宮各個角落都成了雄辯家的戰場。
倘若辯論的內容僅僅限于學術問題倒還好,不久之後就有些陰險小人利用這種方式發布匿名信,發布一些純屬杜撰的醜聞,藉以攻擊敵對派系。
當這種卑鄙的做法發展到人身攻擊和相互吹捧後,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項陰謀活動中。
只要與誰略有小隙──甚至僅僅是因為看他不順眼,你大可诽謗他「夜宿青樓,徹夜不歸,要求學宮詳加調查,嚴肅處理」;或者為正在争取翰林卿提名的好友杜撰上一紙馬屁,聲稱「此君見義勇為,自某采花淫賊魔爪中救得小女清白,真乃俠士也」雲雲……
身處這種風氣中,學宮人人自危,不想被人陷害,只有明哲保身,對種種惡行視若無睹。無論造謠還是相互吹捧,發起者既能撈到好處,又不會有被揭穿之虞,當然越發樂此不疲。
本該總攬學宮事務的陰陽明鏡閉關真理塔中不理世事,大學官們各有所司,學宮又一向奉行學子自治方針,除非出現暴力事件,學子事務一概交給自治會管理。而自治會長銀河·朱裏奧對于學宮內部這些争端沒有做出任何相應措施。
傾城對于這些混亂的狀況并非一無所知,可就在此時,他也正埋首于一項極為複雜的工作。
為了幫助明鏡完成「天國曼陀羅」,傾城知道自己必須對天空了解的更多,在朱裏奧的邀請下,他以自由學者的身分,加入到新天文學派名為「星空法典」的研究工作中。
這是一項極其龐大、艱苦的工作,朱裏奧和他的同事們懷着規畫星空、建立新世界天文體系的崇高理念,從事這項偉大的工作已經長達二十年之久,在這之前,稷下更有無數勤奮的占星家為之付出了畢生的努力,為後繼者提供盡可能詳盡準确的觀測資料。
「星辰的法則就在堆積如山數據中,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它們揀出來。」
對于自己的工作,朱裏奧激動的對傾城說,「我們就是上天選中的星空工程師,正在為諸神建造金碧輝煌的聖殿!」
到了五月,學宮派系之争并沒随着桃花的雕謝而降溫,相反,還由文攻升級為武鬥。
當傾城看到不少同窗提着刀劍進學堂時,才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
幾次去找朱裏奧,希望他能暫時放下研究,先解決學宮內部的紛争,可固執的星相家卻堅持要先完成已經接近尾聲的工作,耽誤不得。
學官們下令嚴懲學子械鬥,卻不能遏止學派間越來越深的分歧。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被所有人接受承認的體系,而被選中統一稷下的傾城顯然還沒意識到自己的使命。
一個陣雨初晴的午後,帝國樞機卿大人乘便車來到稷下。所有學官都被召集起來,在大禮堂一角秘室中召開了緊急會議。
柯宇明表示了對稷下混亂現狀的不滿,有辱學宮清譽的傳聞已經傳進宮廷,飛鴻郡王對此頗感興趣,學宮的紛争正是他提出「免除稷下翰林卿推薦權」的好借口。
「本來我不該再插手稷下事務,可現在,諸君實在太讓我失望了!」包括卡謬在內,所有大學官都戰戰兢兢的準備迎接「稷下太陽」的雷霆震怒。
出乎意料,柯宇明話鋒一轉,說道:「當然了,也不都是壞消息。今次魔導器大賽的優勝作品都很不錯,特別是那架『神風』,不但陛下贊不絕口,就連一向對魔導器不感興趣的艾爾元帥也提議軍械部仿制,上次清華門的挑釁事件處理的也不錯,這些都是稷下的榮譽。能夠為稷下掙得榮譽的人,我們應該大力栽培,委以重任才是,諸君以為如何?」
幾分鐘後,新的學子領袖被全票通過,入學不足三個月的聖·葉傾城取代了稷下五星魔法師、星相大師、天文學家銀河·朱裏奧,邁出了君臨稷下的第一步。
柯宇明來訪時傾城正在睡午覺,昨夜熬了個通宵,終于完成了新式望遠鏡的調試。到昨天晚上為止,所有可見的星座已經全部繪制完畢,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朱裏奧打算在稷下廣場做一場公開實驗,要讓所有人在光天化日下看到月亮,拆穿「月亮只會在晚上出現」這一流傳已久的謬論。
為了排除陽光的幹擾,當然離不開高倍望遠鏡,制作天文望遠鏡,就是傾城一周來的工作。
圖書館關于望遠鏡的資料少的可憐,傾城能夠依賴的僅僅是得自女娲的那些粗淺的知識,除此之外只有靠異想天開的假設和嘗試。或許明鏡可以提供些幫助,可他寧可自己獨立完成。
一覺醒來時天色已晚,随便吃了些點心,傾城抱起望遠鏡,準備去找朱裏奧交差。就在這時,闊別已久的柯宇明走上閣樓。
「別管天上的事了,人才最重要。你讓大家看到月亮又如何?有什麽用?」
聽到傾城說起朱裏奧的計畫後,柯宇明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小葉,你也該清楚,學宮現在紛争不休,已經到了分裂的邊緣,朱裏奧在這種時候提出他的學說只能使局面更加混亂。如果新星圖落到司祭院手中,恐怕他自己也難逃妖言惑衆的罪名。如果你真想幫他,只有這樣做──」
說罷,他搶過望遠鏡,扔下了陽臺。碎裂聲響起的剎那,傾城全身血液仿佛都在凝固。沒有望遠鏡,短視的人們看不出天空的奧秘,朱裏奧的學說成了無稽之談,地位一落千丈,當他不顧警告堅持把新星圖公布于衆後,司祭院的「異端令」立刻宣布了他的學術死刑。
愁容滿面的老貝隆連夜趕到學宮,哀求倔強的兒子背叛理念換取自由,朱裏奧嚴詞拒絕,決心用鮮血捍衛真理之花,可最後終于屈服在老父的淚水下,連夜逃往鳳凰城,開始了無罪的逃亡之旅。
孔雀歷一二0年五月,一個寂寥的早晨,傾城送朱裏奧離開了他生于斯長于斯的孔雀帝都,最後一次立馬回首遙望稷下,朝霞掩映下的真理塔美得凄涼,仿佛廣袤的荒野中暴死巨獸慘白的骸骨,猙獰的獨角尚帶了淡淡一抹血紅。
「朱裏奧,還有一件送行的禮物。」
感激的一笑,朱裏奧接過傾城遞來的大紙盒,拆開。
是架嶄新的望遠鏡。
傾城一直在趕制第二架望遠鏡,雖然遲了,他還是在這最後的時刻交給了朱裏奧。
「保重。無論身在哪裏,別忘了稷下的方向,等到真理塔上烏雲散盡,別忘了回家。」
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離開了孔雀帝都,天之立法者成為了學宮紛争的犧牲品。朱裏奧對星圖所做的工作,幾百年內沒人可以超越,直到天文望遠鏡再次被發明出來後,人們也不得不承認,他提出的數據是如此精确的讓人吃驚。
時間是公正的,真理不會永遠被荒謬蒙蔽,銀河·朱裏奧的名字和他的星圖一起載入史冊,為四神天文史添上光輝燦爛的一筆。
望遠鏡摔在稷下圖書館青石臺階上的剎那,傾城學者的夢想也被摔的粉碎。柯宇明用最殘酷的方法提醒了他,「你來稷下,不是為了治學,你呀,搞錯了方向。」
苦思了幾天幾夜,傾城終于沒法再恨柯宇明,他不得不承認,柯宇明是對的,幼稚的是自己和朱裏奧。
真理不會被荒謬掩蓋,但締造真理的人卻時時刻刻有被荒謬扼殺的危險,現在的稷下,還不允許真理萌芽。
深思熟慮後傾城決定接受柯宇明的委任──締造全新的學宮。
從這一刻開始,傾城在稷下的角色由學者轉變為統治者。
在傾城被宣布為新任自治會會長之初,誰也沒期待他能給稷下帶來什麽改觀。
劍敗清華少主和魔導器大賽優勝固然證明了他的實力與才華,可在衆學子眼中,傾城畢竟資歷尚淺,能夠破格擔任自治會長,也多少有點兒宇明公欽定的味道。
直到傾城召集八千學子公開演講後,人們才驚訝的發現,這個四神第一美少年優雅的外表下,竟隐藏了統一稷下的氣魄。
在這次演講中,傾城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自己的學術體系和宗教理論,「不知道學派」和「我神論」也就是在此時開始為天下人所知。
真理是相對的,求知是絕對的,在各自的認知領域內探索就是學者的使命。
不論學術觀點有何沖突,在「探索未知的秘密」這一點上,任何學派絕對統一。這就是「不知道學派」的理論基礎。
「我神論」宗教觀就是八個字──消極信仰,各師其法。
對于神明掌握信之則靈的原則,将一切宗教崇拜的本源歸結為「希望」二字,任何信仰只對信徒本身有意義,不應該将信仰強加于人,沒必要因為信奉神明而禁欲、苦行,更不必藉助繁雜的儀式和教義。
傾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不知道」和「我神論」化解稷下學派紛争,從學術和信仰兩方面統一稷下。
雖然傾城的理論很粗糙,但以學宮現狀而論,這些觀點的确收到了振聾發聩的效果。
任何一個新體系的形成總離不開争吵,稷下也不例外,經過了無數次辯論、演講,傾城和他的信徒們終于争取到了絕大多數學派的認同,人們也都意識到為了狹隘的門戶之見荒廢學業的确很無聊。
由于自身理論的先進性和學官們的大力支持,「不知道」學派逐漸壯大,剛剛創立兩個多月,就一躍成為稷下第一大學派。
當然,稷下也不乏這種抱殘守缺的頑固之輩,個別學派始終對傾城抱有敵意。
對于這些人傾城也不勉強,反倒是那些迂腐的家夥們自己鬧出了不少笑話。在此擇取幾則,以博諸君一笑。
「肢體解放學派」聲稱人類之所以勝過動物是因為只用雙腳走路,解放了雙手用來進行其他創造。如果人類想繼續進化,顯然要繼續解放肢體。
于是該學派的信徒走路都只用單腳跳,争取在有生之年解放另外一只腳,成為人類進化的先鋒。
後來「肢體解放學派」學者們都變成了一腳長一腳短的跛子,這就是「單腳跳」帶給他們的唯一進化。
「原性派」崇尚圓形,認為管子和輪子都是男性的象征,相對于女性,具有至高無上的優越性。天然物體大多是圓形,正說明男性是世界的主人,而女性則只是男性的附庸。
這些人顯然都是自以為是的生理白癡,對數學也沒有絲毫概念。該學派一直受到女學子們強力抨擊,還沒來得及開展研究就在無聲無息中消亡了。
「自我調節醫學派」認為人體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組織的活力太強或太低。治療方法只有兩種──用烈酒來增加活力,用麻藥來降低活力。
該學派的倡導者覺得自己興奮不夠就酗酒,喝得酩酊大醉後覺得自己太興奮,就大量服食鎮定劑,結果紛紛送了命。
「退化病變派」則宣稱所有疾病源自人類自身。「蛔蟲是腸子退化生成」、「膿是血液病變的産物」、「虱子是營養不良的毛發所變」……等等。自從他們公開表演「從糞便中提煉蒼蠅」失敗後,該學派就名存實亡了。
着手學派統一的同時,傾城也開始着手進行謀畫已久的學宮改革,如果要給這次規模宏大的變革運動找出一個最鮮明的特點,那就是無與倫比的「時代感」。
一二0年夏初,「稷下報社」建立,全四神第一份報紙──《原理》創刊,由此揭開了稷下改革的序幕。
傾城創立報刊,最初的目的只是想用這種新穎、公開的方式,代替火藥味兒過濃的學術辯論會和肆無忌憚的大字報,作為學術交流的新媒體。
《原理》創刊號中,柯宇明親自提寫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寄語。此後,「三公原則」就成為了《原理》始終堅持的導向,成功将稷下學術氛圍由偏執引向成熟。
為了滿足娛樂需要,《原理》也開了一些文學藝術專欄,後來又開設了刊登政論、戰事和冒險新聞等時事消息的增刊,增刊後來發展成一份獨立的民用報──《新聞》──并通過冒險公會和驿站流通孔雀全國乃至其他國家,成為四神大陸第一份報紙,後世的流浪武者往往根據《新聞》提供的消息捕捉逃犯、消滅魔獸,逐漸形成「賞金獵人」這一特殊的行業。
最先提出「實用化」口號的是頗有商業頭腦的內務學官風姿·蕭紅淚。
上次魔導器大賽後,她立刻撥出大筆款項策畫成立了「稷下機工部」,專門生産「神風」等适合民用、軍用的新式工具、武器,賺了不少錢。
不久之後,量産化的「神風」風靡帝都,街頭巷尾随處可見腳踏滑板,潇灑穿梭于人群之中的少年男女。
作為「機工部」的主管,傾城将「神風」加以改良,進一步減輕重量、縮小尺寸、強化防震性能,使之适應各種地形需要。
等到一二0年末「孔雀降魔軍」成立後,「神風」又成為了戰士們與各路妖魔戰鬥的必需裝備,為保衛帝都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
若從更深遠的眼光來看,「稷下機工部」開創了學術實用化、營利化的先河,從那以後,學者不再是象牙塔中孤高的隐士,他們開始關心普通百姓的生活,制造他們切實需要的生産工具、娛樂用品。
戽鬥水車、水利風箱、高架引水渠……等等新式工具就在這個時期出現,稷下的民用化改革把「技術」提到了與「科學」同等重要的地位。
為了表彰稷下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春江金鵬龍顏大悅,親自下令撥了一大筆款項給稷下學宮。一向韬光養晦的陰陽明鏡今次終于讓人想起了她「大祭酒」的身分,當即決定用這筆款子修建一座新建築,用來作為學宮的研究中心。
一二0年六月,「希望塔」開工,除了傾城和明鏡,誰也不知道,這座海藍色的高塔,就是「天國曼陀羅」第二個支點。
從此以後,銀白的真理塔與海藍的希望塔宛如兩扇門扉,默默守護着夕陽殘照中的稷下學宮。
「雙塔聖地」,成了孔雀稷下的別稱。
希望塔施工的同時,傾城也正在為籌建明鏡所說的「研究中心」而忙碌。
幾乎就在希望塔竣工的同時,稷下「魔導、武道、科學、文藝研究中心」成立,簡稱「魔武科文」。
「魔武科文」實際就是傾城在稷下的統治中心。從他第一次登上希望塔頂點眺望帝都那一刻起,稷下已經開始成為聖·葉傾城的稷下。
雖然只是一介學士,傾城的實際權力已經超過了任何大學官,在學子們眼中,他就是當之無愧的領袖、偶像。除了太陽·柯宇明,帝都百姓都開始知道,稷下還有個聖·葉傾城。
「魔武科文」成立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編撰《新世界一00偉人錄》。
「我們要記錄新世界的歷史,我們要撰寫新世界的百科全書。」響應傾城的號召,幾乎所有學者都投入到這項龐大的工作中,稷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協作。
這部總計三十六卷,擇取了新世界創造以來一百位偉人的傳記,後來由官方撥款出版發行,并将作為正式史料,用于教化民衆。
當然,出于政治目的,偉人的擇取必然有一定局限性。入選者主要是朱雀人,而且有不少稱不上偉人的孔雀帝王也都入選。
後來《偉人錄》多次修訂、補充,當時編寫偉人錄的不少學者,後來也被列入書中;歷史之河大浪淘沙,那些名不副實的帝王将相則被一一淘汰。
教化民衆本是稷下學宮創建的目的,可近百年來,包括柯宇明在內,誰也沒能真正開展這一偉業。
傾城知道,小小一人的努力,即便傾盡畢生精力也不可能真正改變民衆的思想。任何空洞、枯燥的說教都無濟于事,只有深為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才能對他們産生潛移默化的效用。
從這點來看,《偉人錄》還遠遠不夠,于是,「空想魔學小說」這一嶄新的文學體裁開始在傾城腦中産生。
在虛拟的背景下,藉助通俗演義小說塑造英雄形象,構建孔雀民族精神,這就是「空想魔學小說」的最初定義。
這項計畫剛開始并不順利,稷下文人一向認為「文學乃神聖的語言」,讓他們用寫慣了詩詞歌賦的筆改寫「不入流」的通俗小說,實在力所不逮。
傾城沒有強求,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于是默默展開了工作。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帝都市民時常在朱雀大街的茶坊酒肆間看到這位美少年的身影,不管何處,只要有江湖藝人講古說書,傾城總是最好的聽衆。
就在這些市井小民口中,傾城搜集了成百上千個快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之後根據自己的構思擇取增删,将之融于一爐。用傳奇的筆觸,通俗而不失優美的語言完成了《雅爾哈康傳》、《西游傳》、《海格立斯傳》三部源自古代神話的「空想魔學小說」。當然,時代、背景都改在朱雀大陸。
傾城成功了,上至宮廷下至市井,三部小說甫一出版就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即便從後世看來,它們也是當之無愧的經典名著。
傾城的成功激發了稷下文人的創作欲望,同一時期,不少名士也開始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并完成很多優秀作品。
號稱「空想魔學小說」不朽之作的《洛基的一生》,就是這個時期由「魔武科文」的學者們集體創作完成。
當然,有利亦有弊。空想的世界背景很容易為狂人和陰謀家利用,藉「空想魔學小說」之名,大肆宣揚軍國主義、頹廢思想甚至邪教教義的作品也确實存在,不過對于一個時代而言,這些負面因素都顯得無足輕重了。
人生的際遇往往如此,自己選定了方向,一腳踏出去,下一步身在何處就很難預料,轟轟烈烈也罷,冷冷清清也好,迷茫之間,惟有時光悄悄流逝,一覺醒來,已經變得不像過去的自己了。
每當傾城獨自坐在稷下高高的鐘樓上仰望藍天白雲,時常生出上述感受,此時此刻,不知身在鳳凰城的水月作何感想……
請繼續期待神魔傾城錄續集
第二集 血色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