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秋
? 薛審醒來時,已是黃昏,室內光線并不好,朦胧視線裏一個小身影正背對着他坐在床榻上,叽叽喳喳說着話,脆聲脆語。
“李太醫說你快醒了,怎麽我進來半天了你都沒反應?哎,剛來第一天就倒了,我們這仁壽宮晦氣的只怕再也沒有人敢來了!而且搞了半天你是餓暈的呀!還說崔姑姑啃雞骨,你當時要是透露出一絲想吃的意思,我也不會太小氣的嘛!”
他微弱地喊着:“公主……”
劉璃頓了頓,似乎聽到有人在叫她,她側耳細聽卻又沒了聲音,又開始接着數落下去:“還有啊,身為你的主子,居然還要我轉頭來服侍你,等你醒了,我一定要好好折磨你!”她說得正興起,幹脆跳上床,狠狠瞪過來,不妨正好對上一雙亮晶晶的眸子。
“呀!你醒了啊!”
他閉上眼睛,準備迎接她所說的折磨,過了半響,也沒什麽動靜,倒是忽然襲來一陣香味,眼前赫然出現一碗黃黃軟軟的小米粥,他楞楞地順着端碗的小手看向劉璃。
“李太醫說你醒來後要馬上進食,小米粥最益腸胃,喝吧!”
他躺了兩天,但再怎麽手腳無力,也不敢讓公主喂食,可是劉璃卻突然覺得喂人吃飯是件很好玩的游戲,他抵抗不過,只好乖乖張開嘴。
香甜柔滑、回味悠長,吃完一口滿嘴泛香,他從來沒喝過這麽好喝的粥,甚至比娘熬的臘八粥還要甜上幾分。
一碗很快見了底,他嫌不夠,卻不敢再讨要。
“李太醫說只能給你一碗,多了反而不好!再說剩下的早讓我跟姑姑給吃了!”
“……”
“你先休息會,崔姑姑在熬藥,等好了我再叫你!”她蹦蹦跳跳跑出去,沒有留意到少年微動的嘴角。
“謝謝”
薛審病好之後第一次接派的任務是跟崔姑姑去尚膳監“串門”,用劉璃的話說就是考察有無浪費糧食一事,崔姑姑一嫌他面生二嫌他新手,只讓他負責把風。
崔姑姑作為宮裏的老油條,選的時機都是太監們去午膳的時候,中間往往只有半刻鐘的時間,他站在尚膳監的門口角落裏,一有風吹草動就學貓叫,弄得崔姑姑驚慌失措跑出來幾次,被鞋底抽了幾次後他終于沒那麽沉不住氣,仔細留心觀察起來。
Advertisement
後來次數多了,崔姑姑開始放手讓他試煉,小菜鳥第一次進去翻找時,嘴裏一直在不斷默念崔姑姑的八字真言:“原封不動,毀屍滅跡”。是以翻動起來都膽戰心驚,生怕作案痕跡太明顯被人察覺。他頭幾次膽子小,不敢拿太多,後來熟能生巧又自诩藝高人膽大,有時碰到崔姑姑示警時,還能磨蹭上幾分。再加上他身形纖瘦又靈活,爬窗翻牆玩得是得心應手。
再加上他這副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的模樣和稍顯腼腆的性子,倒是格外招尚宮、尚儀們喜歡,有時候逢年過節分發物資時,也會對仁壽宮照顧一二。因此有了薛審的加入,仁壽宮的生活質量是節節高升,為此,劉璃特意召開表彰大會,問他有什麽想要的沒,他支吾了半天才說想再喝一碗小米粥,笑得她跟崔姑姑滿地打滾。
當然人受歡迎,免不了要被撬牆角。擱哪朝哪代也不敢有人從公主手下搶人,可劉璃不過是無人問津自生自滅的棄女,因此就有人逮着薛審當面就問願不願意去別的宮殿服侍“正經主子”。
薛審哪裏不想往上爬,不然他也不會淨身進宮,當初去仁壽宮是沒法子的事,留在內官監會被活活折磨死,只要有機會他都會跳出去,後來将祖上留下來的一只玉佩打點給朱公公這才給分去了仁壽宮。而且他這明顯打點得不到位,要不然怎會是這個皇宮中的孤島呢?
只是當來人用輕蔑的語氣說着“公主不得皇帝青睐,皇後又恨她入骨,生母不過是個最粗使的灑掃宮婢,一出生就克死了太後,命若蝼蟻,你跟着她沒半點好處,說不定還得被拖累”時,他卻牽起一邊嘴角,似笑非笑地說:“多謝公公關心,在下樂得如此!”
這些話後來傳到劉璃的耳邊,崔姑姑倒是一個勁誇他有情有義,她卻賞了他一個腦嘣兒:“傻!”
某天當他又從外面帶着戰利品回來,劉璃從裏面翻出一個油紙包,指着上面的字問:“這是啥?”時,他才意識到原來她居然大字不識,文盲一個。
“這是個糖字!”
她眼睛一亮,打開紙包,拿出一顆塞進嘴裏,笑得眉眼彎彎:“甜!”
他心中一酸,未及多想,話已出口:“公主想不想讀書認字?”
糟糕,他又多事了,他覺得自己管得東西也太寬了點,只是這一腳已經踏出去,再收回來就來不及了。
“讀書認字有什麽好處?”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公主,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啊!”後面這兩句話刻在他書房的房門之上,前面還有兩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也是他父親常常鞭策他時說的話。
“聽不懂!”
“以後拿東西就看得懂哪些該拿,哪些不該拿了!”
“哦…那行吧!”她才點頭又急着搖頭道:“可是本宮請不到師傅來教啊!”
他看她一臉嬌憨,眨巴着圓溜溜的眼睛,一時忍不住摸上她腦袋:“我會!”
“……大膽!”
薛審的人師之路并不順利,他就沒見過這麽不聽話的學生,人聰明倒是聰明,就是散漫懶惰外加坐不住,讀書幾個最忌的毛病她全占齊了,倒也不是故意跟他對着幹,常常他苦口婆心說了半天,一轉頭她又去看地上的螞蟻搬家了。也怪他為了省紙墨,就拿根樹枝在地上比劃,捅翻人家的老巢,劉璃有心思讀書才怪!
後來他跟她約法三章,五十個字換顆糖,叫上崔姑姑在一旁監督,這才讓她收心不再野了。
如此,時光飛逝,他來仁壽宮已有半年。
這日正是中秋,比起其他宮殿,仁壽宮便冷清了許多,倒是太子命人送過來一碟月餅,不多,也才三個,劉璃歡歡喜喜一人分了一個,卻沒急着馬上吃掉,只用油紙包好放到自己懷裏。
晚間,宮內各處屋檐跟露臺上都用竹竿挑着成串的燈籠高懸于半空之中,尤以乾清宮為最,小燈砌成的燈塔高達數丈,崔姑姑不知道從哪弄來兩個燈籠,薛審找來一根竹竿,就這麽豎在院中,倒也自得其樂。
用完晚膳後,崔姑姑又拖出來一個火盆,從櫃子裏偷偷翻出一包紙錢,擺好果品,喚劉璃過來跪好,邊燒邊哭。宮裏燒紙是大罪,崔姑姑不得不壓着聲音。
“妹子,你放心吧,公主殿下平平安安,身體安康,今年還長高了一點點,人也胖了些,如今還會識文斷字,将來肯定能找個如意郎君!”
她不說話,從懷裏掏出紙包,将月餅擺在火盆前,身軀跪成一條直線。
薛審靜靜站在一旁,看着這一大一小,大的捂着嘴嗚嗚直哭,小的凝眉讷跪,仿若木雕,只有在她眼裏跳躍的熊熊火光才透出一絲活泛。
紙錢不多,很快就燒到了頭,劉璃最後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一字一頓說道:“娘,吃月餅!”
祭拜儀式很短,收拾幹淨餘燼,崔姑姑抹着眼淚就去休息了,她在院中站了一會,呆呆地望着一輪明月,半響後才吐出一句:“薛審,你昨日教我的那句詩再念一遍吧!”
月冷霜寒,一地秋白,清桂香氣裏隐隐有莺歌笑語聲傳來,竹竿上一只燈籠裏幽光一閃,瞬間便滅了,只餘一燈之光。
他微微沉吟,走到她身邊,低聲念道:“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她默念數遍,暗了眼眸,啞了聲音:“雖然我從來沒見過我娘,但是我很想她!”
“其實她有什麽錯呢,不過是偶被帝王臨幸一次,便招了皇後的忌諱,後來有了我,就更是步步艱難,若說錯,最大的錯便是我那父皇,既然許了百般深情給皇後娘娘,又為何讓我娘陷入困境?她生我時大出血走了,人也不知道拉到哪裏去了,我想去拜祭她都不知道上哪找,詩裏面的東西都是騙人的!什麽長久,什麽婵娟,都是假的!”
她越說越激動,積蓄已久的眼淚終于撲簌而下,長風吹過,幽靜的小院裏傳來細咽的哭泣聲,薛審想及自己家人,心中大恸傾身上前将她抱入懷中。
“沒關系,你還有崔姑姑,還有…我,我們會一直陪着你的!”
“真的?”
“真的!”
“騙人是小狗!”
“嗯!”
她漸漸止了哭,一個皺巴巴的月餅突然遞到她眼前。她擡頭,就見他唇角蕩開一個溫馨的微笑:“崔姑姑說今日是你的生辰,你的留給你娘,我的留給你!”
她不知為何,臉上一紅,連忙拿過月餅掰成兩半,另一半送到他嘴邊:“本宮不吃獨食!”
“好!”他笑着接過來咬上一口:“公主尊師重道,為師很是欣慰!”
“…算了,恕你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