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無言珍重好花天
? 卻說崔月琳與檀香和芸香二人分別,才出了花廳,一個小丫頭來報,說柴府二娘逢春和六娘金寶卿來了。崔月琳聽了急出一頭汗,心說怎麽都趕到一起了。快走幾步,前去迎接。
金寶卿挺着個鼓蓬蓬的肚子,一臉焦色,見崔月琳來了,忙拉住她的手,“我聽說皓哥兒昨日病了,請了郎中不曾?沉重不沉重,如今可曾大好了?” 見崔月琳臂上挽着包袱,問道:“你這是要出門?”
崔月琳聽她一片聲的發問,心中感動,輕輕安撫她道:“目前暫無大礙,只是必得求個明醫診治,不能再耽擱。眼下我便要離開香河去東臨府求醫,待回來咱們再聚。”說罷,把金寶卿的手交到逢春手裏,莊重囑托:“寶卿姐姐身子日漸沉重,還請二娘多多看顧,使她周全。”
逢春點點頭,“琳妹妹不必牽挂,我會底細的。”
金寶卿見崔月琳情急,也不要她相送,簡短叮囑幾句,自己和逢春原路走了。
崔月琳目送二人片刻,随後挽着包袱直奔自己住的小院兒,穿堂過戶出去,回身帶上門,落上鎖魚。轉過身,見寶卷正長伸着脖子向這邊兒瞧,見她來了,忙向裴世瑜知會一聲。裴世瑜動身回轉,面無表情。讓二人苦等這些時候,崔月琳有些不好意思,上前解釋了幾句,歉意的笑笑。
适逢此時金寶卿的馬車從蘇府正門轉道于此。逢春隐隐約約聽見崔月琳的聲音,便打開窗幔一角兒看視,恰見崔月琳對一個眉清目朗的驀生男子哂笑說話。逢春心下奇怪:這個男人是誰?琳妹妹說她要去東臨府,看光景莫不是要和他一道?忙扯了金寶卿袖子一下,微微撩起窗幔,示意金寶卿去看,“六娘,你快看,和琳妹妹說話的那個是誰呀?”
金寶卿聽了忙從縫隙中往外張了張,卻只見到崔月琳爬上車的半個影子。她看車前一個小郎自顧自在整理駕具,旁邊有個青年男子正盯着車廂發怔,想必适間逢春說的便是此人。她搖搖頭,也有些納罕,“我也不認得,你看到甚麽了麽?”
逢春心下狐疑,面上卻不顯,只道:“我只看到琳妹妹和他說話兒,還對他笑了笑,兩人看态度倒像是舊相識的。”又偷偷用眼角打量金寶卿神色,口氣有些随意,“适才我聽了一耳朵,琳妹妹仿佛叫那人裴公子……”
金寶卿聽了此話如晴日裏聞了個驚雷般,煞實愣了一下,待神魂回轉,心裏又茁實為崔月琳高興:天可憐見,琳妹妹盼得良人歸來,莺俦燕侶,好事可期。高興之餘,不免又憶起她和崔月琳在胭脂巷的那段辰光,一時喜一時悲,臉上不由自主露出些端倪來。
逢春是何人?積年累歲的人精子,一眼撞見方才的場面,就猜度崔月琳和那人怕有些過往,此時又見金寶卿面色變幻不定,更是印證了心中所想。随後心裏又是一緊:若是蘇慶芳曉得琳妹妹和別的男子毫無避忌的一道遠行,憑他那個專獨護食的性子,到時不知要鬧出甚麽場面來!這事掩下最好,她自然不會去到處碎嘴,有心提醒金寶卿幾句,又怕她嫌自己多事。也不知還有沒有其他人看見,會不會張揚的一地裏都知道。一時間婆婆要吃鹽,想到海裏去了。
不想恰被金寶卿料個正着。今日駕車的正是小厮來蚨,柴融挨心貼肺的忠誠心腹。他早知柴融撮合蘇慶芳和崔月琳的那一截子事兒,見到如此可疑景況,哪有不回去告訴柴融的念頭。适逢柴融出去籌錢填補他賭錢借的饑荒,不在府裏有些時日,這起子事兒就暫時按下了。忽一日柴融歸來,教來蚨把這段蹊跷公案可可的想起,忙不疊搬牙弄嘴的告訴一番,于是惹出段大大的風波來。此是後話,暫且容後再表。
卻說崔月琳一行四人,拿了路引,由東門出了香河縣城,踏上官道,直奔東臨府德城縣而去。因顧慮崔皓身子,頭兩日他們路上走的極緩,待崔皓慢慢适應,裴世瑜便漸漸加快腳程。幾人晨起趁着清涼便早早趕路,午時打尖歇涼,下午躲過毒日頭又上路,直到傍晚天色黯淡,才投店寄宿。雖不是星夜兼程,倒也算的上忙投急趁。崔月琳見崔皓身子并無不妥,又看裴世瑜行動間似有焦急之意,便不好多言要他放慢些,只一路上更加底細的照顧弟弟。
此時雖比不得文景貞觀那樣的洋洋盛世,倒也還算的上太平年成。河清海晏,稔歲豐年,人們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安居而樂業。加之走的陽關大道,因此路上極是安穩,那剪徑搶劫的勾當是一絲兒也遇它不着。只走了五日,便眼見着那東臨府愈來愈近。
這一日下午路過一處村莊,裴世瑜見時辰尚早,并不會錯過宿頭,便教幾人下車消乏散悶。不說崔皓和寶卷,就是崔月琳也是雀躍不已。
鄉下地方雖沒有壯麗雄奇的山河景致,倒也算水秀山明,風光如畫。看的不過是鄉田阡陌,野樹雜花,聽的不過是雞鳴狗吠,山歌村調,聞的不過是稻黍稷豆泥土香,但這種種野趣,卻把崔氏姐弟和寶卷歡喜的要不得。
裴世瑜見他三人戀戀不舍的情懷,便索性任他們在附近游玩一番。自己則撒活頭口,教它們自在吃草,又尋了顆野桂樹,坐在樹下等候。
恰逢這村裏人家祭驅蝗的金姑娘娘,擡了馍馍和三牲酒果,燃點炮仗,吹吹打打在不遠處經過,村人團頭聚面的說笑看熱鬧。
崔月琳新奇的看了一回,見日頭還大,回到馬車上拿了水給崔皓喝。兩人爽爽利利喝了個夠,崔月琳又送飲具到車上,回來正見寶卷苦着小臉兒,眯縫着兩眼兒,一手高高抄着根針,一手緊緊擎着絲線,正在那裏穿引。偏那針鼻兒細小,他性子又躁,心裏又惦記着去看那熱鬧,把渾身十分十的力氣使将出來,只是穿它不進去,急的摔頭晃腦,直啜牙花子。
崔月琳走過來,伸出手來,“我來幫你罷。”
寶卷見盼的辰勾來到,大大松脫了一口氣,從善如流的将針線往前一遞,“有勞崔小姐了,可要了我的親命了。”見崔月琳兩手輕輕一撚,那線便痛痛快快穿好了,不由大是佩服。這當兒那廂鑼鼓咚咚锵锵好一陣喧阗,寶卷聽了跟屁-股紮刺一般,哪裏還待的住?起手将旁邊的一個物件往崔月琳那裏一推,央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好崔小姐,一發替我縫了罷!小崔少爺正看熱鬧,我去服侍他,等會兒便回來!”說罷,也不待崔月琳答,撒開兩腳,金命水命的一蓬煙去了。
崔月琳哭笑不得,拿起手裏的物件一看,卻是件籬雀蛋色的大袖道袍,看長短式樣應是裴世瑜所穿。那道袍做工細致,漿洗的十分幹淨,只下擺處有紮長的一道口子,煞實惹眼。崔月琳雖然繡花不成頭腦,縫補些東西倒還勉強過得去,只是也絕稱不上擅長。她恐一時手拙,白瞎了這衣裳,又見寶卷跑的沒了蹤影,只得提着衣裳去找裴世瑜問詢。
走近那野桂樹,才瞅見裴世瑜倚着樹幹正睡的濃熟。臉頰微紅,眼目閉阖,雙睫交錯着灑下兩道青青的陰影兒,嘴唇微微撅起分開,露出中間一隙玉白的牙齒,帶着點孩子氣的天真。
崔月琳輕咬下唇。這幾日雖一路奔波,卻未曾誤了一次飯時,錯過一次宿頭,一應行程,全由他一人安排,熬神費力,想必累的緊了。她怕擾了裴世瑜好睡,退了兩步,輕悄悄在草地上坐下,拿着那道袍翻來覆去看了幾遭,索性底細着用心縫補起來。
裴世瑜醒來的時候正恰見這一幕:女子低垂螓首,微斂蛾眉,穿針走線,正縫的仔細。秋風習習而過,金黃的小小花朵簌簌如雨,四散落于那綠鬓紅顏之上,幽芬可挹。
裴世瑜凝眸不語,一時有些恍惚。
崔月琳似有所覺,擡頭一看,見裴世瑜已是醒轉,低頭輕輕把線咬斷,随手把針別在衣襟上,從旁邊的蒲包內到了一杯茶遞過去,“你醒啦,喝點水吧。”她照顧崔皓熟慣了,一時間忘了對象,就這般行雲流水的做出來。見裴世瑜不接,這才恍然大悟,不由臉頰一路燒紅到頸項裏去,拿着茶杯的手懸在半空,不上不落的好生難為。
裴世瑜愣怔一瞬,才輕輕咳嗽了聲,伸手接過去。
兩人一時都沉默無語,氣氛尴尬凝滞。
裴世瑜掩飾的喝了一口茶,才猶豫着道:“那……那針萬不可馬虎大意……小心紮進身子裏頭,順着血肉,走到心藏裏去,不是頑的。”
崔月琳正愁找不到話題,巴不得他先開口,卻不意他張嘴竟說出這一番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怪話來,“撲哧”一聲兒笑出來。這還不足,又流水笑了好一陣子,方才按着微微酸疼的腮幫,彎着眉眼道:“我曉得了,裴神醫。”
裴世瑜被崔月琳打趣的臉上微烘,掩飾的擡頭看看天色,見已是将要日落的火勢,不由失聲道:“原來竟這般晚了!咱們快走罷,晚了便要錯過宿頭了!”說罷,吩咐崔月琳喊寶卷和崔皓回來,自己則拉了挽繩系上頭口,收拾行李不疊。
四人利落上了車,馬兒嘶叫一聲,撒開四蹄,一陣風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