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深宮劇變(四)
? 解除了對峙的狀态後,皇後娘娘終于爆發出隐忍的情緒,伏在攝政王的胸膛上嘤嘤而泣,然而攝政王的全部心力卻都被遺诏牽動着。
他一面用目光示意李雲将落在地上的遺诏拾起,一面喚來宮中仆婢。
“照顧好皇後娘娘。”他對小心翼翼聞聲前來的宮婢說着,便扯開了皇後娘娘攥住他衣袖的手,将仍深陷在痛苦之中的皇後移交出去。
皇後娘娘被扶走之後,攝政王立刻起身,朝李雲伸出手。
李雲于是以雙手捧着遺诏,恭敬的呈到他面前。
攝政王迫不及待的将遺诏展開,迅速的掃視了一遭,面上卻展露出嘲諷而又輕蔑的笑容。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被他一手扶上皇位的傀儡皇帝,終究還是在最後一刻用行動表達出他不甘操縱的心。
遺诏上禦筆赫然寫着幾個字:傳位于太子。
攝政王冷哼了一聲,轉身将遺诏置于燈燭上燒毀。
目睹着天子遺命在他面前一點點化作灰燼,他的眸光又恢複了慣常的冷靜和陰沉,繼而沉聲喚道:“赤夕!”
“是!”赤夕利落的應了一聲,繼而上前自懷中取出一支同遺诏幾乎無異的卷軸,呈到了攝政王的面前。
攝政王接過卷軸,理了理衣袍,立刻攜着衆人往外殿行去。
外殿之中,那些朝臣仍然守着,原本互相間低聲的絮語在攝政王出現時立刻戛然而止。
大殿之中又恢複至鴉雀無聲的境地。
攝政王舉起手中的卷軸,擡高聲音對衆人道:“陛下遺诏在此。”
只這一句話已令朝臣們再也無法維持平靜,雖然都恭敬的趴伏在地上,卻紛紛擡頭偷觑,極力将目光夠至那所謂的遺诏上。
Advertisement
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中,攝政王接着說道:“由于太子失德,且有謀反之行徑,皇室中亦再無堪當大任之人,故而天子留下遺诏,傳皇位于本王。”
此話一出,頓時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朝臣們的議論聲立刻充盈滿堂。
雖說他這一舉動只不過是重演了多年前的一幕,可是大家預料中的無非是他會再推一位傀儡皇帝上位,卻沒有料到他竟終于不再掩飾野心,打算親自登上皇位。
攝魂王将目光掃過跪伏于殿中的一衆朝臣,眸中充滿了危險的意味。
此時赤夕已帶領琉璃宮的殺手至大殿四周将他們圍了起來,而李雲則立在攝政王身後,擺出随時準備迎戰的架勢。
這陣勢再明白不過,攝政王更在這時道:“衆臣可有異議者?”
在全然不容推拒的架勢之下,卻終究還是有原本處于中立陣地的朝臣忍無可忍,跳出來道:“陛下龍馭賓天之時只有皇後娘娘在場,那遺诏衆人也不曾得見,豈容你這觊觎皇位多年的亂臣賊子說什麽便是什麽?至少也該将遺诏示于衆人,以辨真僞,再請出皇後娘娘轉述陛下遺言,方可服衆!”
既有了先出頭者,立刻便又有三五之衆站出來應和。
這些人似不信他衆目睽睽之下能做出什麽翻天覆地的事情,态度也是咄咄逼人。
攝政王卻絲毫未見慌張,用沉緩的語調道:“陛下剛剛薨逝,皇後娘娘深陷悲痛,不便面見衆人,至于這诏書……”
他說着,竟當着衆人的面将手中卷軸打開,毫無心虛般道:“爾等且看清楚了,先帝親筆禦書,傳位于本王。”
那發出疑問之人怎可就此罷休,又道:“僅僅如此一見,如何可知這诏書真僞,依老臣之見,還需交由太史令大人辨明真僞,方可服衆。”
太史令亦屬方才那位朝臣同一派系,見狀忙擡起雙手,自請道:“太史院中尚存有先帝之禦書,請攝政王将遺诏交予臣下比對。”
大殿中再度陷入一片鴉雀無聲,除了那幾名對攝政王表示質疑的朝臣,其他的臣子都默然不言,皆提着小心的關注事态發展。
攝政王卻并未回答他們的話,只是以目光示意正立在大殿另一側的赤夕。
卻見他颔首回應攝政王,繼而在衆人都未及反應之際拔出利劍,砍下了太史令的腦袋。
直到鮮血淋漓的頭顱滾到了地上,朝臣們似才明白過來發生了何事,紛紛吓得驚呼抽氣。
他們之中有人擡袖掩面,露出不忍的表情,也有本就年邁體弱的直接昏厥過去,而方才直言質疑攝政王的那名臣子也同樣受到不小的驚吓,跌坐在地,怔了片刻之後,顫抖的手指向攝政王,噙着淚高呼:“賊子,賊子啊……”
然而不等那人說完,赤夕就着鮮血未曾幹涸的劍再度落下,又一劍貫穿了此人的胸膛。
面對如此血腥的情景,攝政王只是揮了揮手,命人将那兩具屍骸拖了下去。
再度歸于平靜時,大殿之中仍殘餘着濃烈的血腥氣。
攝政王俯視衆臣道:“可還有對遺诏質疑之人?”
歷經了方才的一幕,又還有誰敢以自己的性命相賭,紛紛伏身磕頭,齊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這呼聲,攝政王多年的心願終于得償。
他再難掩欣喜,展開雙臂仰天狂笑。
笑罷便收起遺诏,高聲道:“來人,替本王……噢不,替朕更衣。”
他說完,正要轉身往偏殿中去,卻有一皇宮禁衛自殿外沖了進來,焦急禀報:“宮中忽然出現了大量東宮親兵,不知是從何處進來的,恐怕很快就要殺過來了。”
攝政王臉上的笑立刻凝滞,看向李雲道:“你們去看看。”
“是!”領了命後,李雲便和琉璃宮的衆人往殿外去。
行走在宮禁之中,李雲始終覺到有兩道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此時的赤夕卻并不知道他已察覺,只是握緊了手中之劍,與他保持着不遠不近的距離,随時警惕的關注他的動向。
早在李雲入宮之前,攝政王就曾對他下令,随時跟在李雲身邊,一旦發現他有背叛之意,便暗中将他處理掉。
雖說幹掉李雲就能取代他現今的地位,可赤夕卻不敢輕舉妄動,畢竟他的武功遠在他之上,即便與琉璃宮其他的這數名殺手合力,也難保不會被反被他擊敗。
于是他只能按兵不動,等到迫不得已的情形再做打算。
如此一直持續到宮禁深處,遠遠就看到有火光閃爍,他們立刻拔出利劍,準備戰鬥。
至近前一看,果然是東宮親兵宛若憑空出現在禁苑之中。
即便是琉璃宮的殺手,對此亦覺得百思不得其解。
分明各處宮門都已經被攝政王的軍隊把守得固若金湯,這些人又是如何進來的?
赤夕隐約有些不安之感,側頭看向李雲,卻見他已然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那些闖入者剛和宮中禁衛戰了一場,地上還躺着倒下不久的屍體,眼下感覺到攜着強烈殺氣的他們,立刻警惕起來。
雙方正陷入對峙,忽有一熟悉的身影自隐蔽出出現,卻是讓李雲和赤夕等人俱是一驚。
原來方才那大量的親兵都只是打頭陣的,此時被衆親衛重重護在中央的錦衣男子正是被安上了逼宮謀反之罪的太子殿下。
事到如今,坐以待斃已無益,他最終打算拼死一搏,親自殺入宮中,奪回屬于自己的皇位。
看到這殺氣格外濃重的數人時,太子殿下已然意識到來着不善,然而當他現身于宮燈投射的光影中時,目光卻投向了李雲。
太子殿下什麽話都沒有說,只是與那雙冷峻的眼眸相視。
他看到李雲眼簾微動,眸子裏的殺戮之氣令人不寒而栗,而他卻堅持着不肯退縮,似乎無聲的等待着什麽。
此時,赤夕卻已不願再等,立刻提劍沖了上去,急于殺死太子殿下,在攝政王面前立功。
雙方立刻陷入了混戰,李雲凝視着太子殿下的眼眸,亦拔出劍。
護在太子殿下周圍的親衛感覺到李雲身上的殺氣,立刻警惕起來,拉開陣勢擋在太子殿下身前,然而太子殿下卻絲毫未有推拒,仍立在原地,一步也不曾移動。
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所有人都以為李雲要刺殺太子,然而他迅疾出劍,卻是轉身砍向了身後的殺手。
毫無防備的殺手立刻被他刺傷,也引起了衆人的注意。
赤夕和其餘的殺手不得不撂下與東宮親衛的戰鬥,轉而來合力攻擊李雲。
他們知道,這裏所有的東宮親衛加起來,都沒有一個李雲來得可怕。
李雲的忽然倒戈卻令東宮親衛士氣大振。
他們立刻撲上前去,和殺手們戰作一團。
不出片刻功夫,朝堂中人人聞風喪膽的殺手們竟現出了不敵之勢。
見同伴具已受傷倒地,赤夕不得不放棄任務先自保為妙。
他打算逃走向攝政王傳信的想法卻被李雲識破。
不等他撤離,李雲便已擋在了他的面前。
面對這天下第一的殺手,同樣身為殺手的赤夕終究還是害怕了,可事到如今卻也沒有退路。
他于是打算豁出去,揮劍與李雲戰了起來。
然而赤夕也只堅持了數十招便被李雲挑斷了腳筋,倒在地上不得動彈,而後眼睜睜的看着他轉身消失在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