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章節
找方大姨,她會幫忙的。
…………
忙碌是藥引,時間是輔藥,這兩味藥放在一起,讓杜鵑暫時忘記了白滿川。
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偷偷地想。
因為學校事件之後,杜棠再也不願意穿白滿川的衣服,于是杜鵑撿了起來,洗幹淨後,疊整齊放進自己的屋子。
想念得難受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5月10號,盧國建來收購土菌,這一次來他開了一輛大車。從縣城就敲鑼打鼓,說收土菌。
鎮上的人見收土菌的人到家門口,于是便拿出家裏的賣給盧國建。這相當于變相地搶杜鵑的生意。
不過這些人,也不是跟杜鵑簽訂協議的人,也不算是搶了杜鵑的生意。
盧國建是個精明的人,沒有給任何人提價,但他送出了好些糖果,這些包裝精美的糖果,比一毛錢更能收買人。這樣他不僅穩定了價格,也獲得了人緣。
杜鵑還不知道這件事,等她知道了,只能苦笑。
成熟穩重這個詞,不是男人的專屬詞彙,用在女人身上照樣合适。盧國建再一次見到杜鵑,感覺她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更成熟穩重。
以前的她青春洋溢,現在的她有着一張青春的臉,沒了活潑的氣息,像是一個經歷了許多的女人,青蘋果長成了紅蘋果。
由于種植土菌的人多,5月10號的交貨量達到了兩千斤,一下子超過了三千的目标。
“你盡管收購土菌,我說的話依舊有效。”
“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超過五千斤是有可能的。五月底的土菌你還要不要?”
Advertisement
土菌的生長期有限,過了4、5月它就會漸漸消失,即便不消失藥效也會降低。
“要,當然要,你可不能給別人。”盧國建拿出一份合同,“我公司打算在玉北市建立分公司,我們要和你達成長期的合作夥伴。”
“土菌嗎?”
“對。我公司打算聘請你為技術人員,推廣種植土菌。我公司将會與政府合作,聯系農戶發展藥材事業。我公司出技術人員,出錢補貼農業稅;政府負責推廣,鼓勵農戶成片種植土菌;你負責教會農戶種植土菌,并且解決農戶遇到的問題。”
38 增加收入
為什麽農民窮,吃不飽,送不了孩子去讀書?
因為糧食不增産,因為糧食價格低,還因為有農業稅。
農業稅起源很早,中國過去稱田賦,西方國家稱地租稅或土地稅。在封建社會,農業是最主要的生産部門,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體。
但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随着工業、商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當代世界多數國家的農業稅已不是主體稅收,而是作為財政收入的輔助手段。
“十五”(2000-2005)之初,我國開始了以減輕農民負擔為中心,取消“三提五統”等稅外收費、改革農業稅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稅費改革。
所以1993年還有農業稅,沒有錢交稅,那就用稻谷去交稅。
全國的平均稅率規定為常年産量的15.5%,玉北市的稅率是15%,福泉縣是14.5%。為什麽它會比全國的低?比玉北市的低?
因為福泉縣窮。土地不肥沃,肥料買不起,地貧瘠導致人貧瘠,就出現了窮山惡水出刁民現象。
如果盧國建的公司願意給農業補貼,相信很多農民願意種植土菌。但是土菌的生長期有限,就怕弄不成。
“這個你不需要擔心,我公司不僅需要土菌,還需要金銀花、苦味葉下珠、葛根之類的。大山裏的藥材多,挑幾樣能人工種植的,拿出來種植。”
杜鵑看合同,上邊标着800塊一個月,這個價格她是看不上的。她把合同合上遞給盧國建,“這類四處奔波的活不适合我,你可以讓我爸去,我會的他也會。”
有點可惜了,盧國建瞧中的是杜鵑這個人,杜鵑有着超越年齡的沉穩。這份心性,再加上健康的身體,成功起來比任何人都要快。
“也行,那就讓你爸來接任務,但你爸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走不了整個福泉縣。清水鎮這片地區,就讓他管吧。”盧國建直接把工資降低,每月800變成每月300。
“真的有?”杜貴才捧着合同,像捧着金子。
“真的。等土菌的收獲期過了之後,就會讓你去參與培訓。”
“好好好。”
成為技術人員,不能不識字,杜棠多了個任務,每天教會爸爸十個字。
杜鵑完全接手了荔枝林的活,杜李氏管着鵝苗,做着家務活。
…………
南鈞制藥的小管事廖明康發現,盧國建把土菌成車往回拉,過去探問探問。
“老哥,你這車裏是什麽?”
盧國建拍拍車廂,得意地說:“土菌。”
“整車都是?”
“當然。”
廖明康哈哈大笑,“你們還能找到這麽多土菌,了不起啊。”
誰不知道土菌的收購渠道,被他們壟斷了,盧國建到哪去買土菌?
“老哥,你這是去隔壁市買來的吧。何必這麽大費周章,你有需要直接跟小弟說,小弟分你一兩百斤。”
“廖兄弟,你收入的土菌有多少了?”
廖明康大拇指往身後指,“不多,四千六百斤,馬上五千斤了。”
“那你就慘了, 我車裏有兩千斤,倉庫裏有一千二百斤,再過十天我還有兩千斤,馬上就超過你了!”
“你在開玩笑嗎?”
盧國建拍拍廖明康肩膀,“廖兄弟啊,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小劉,你去打開給廖兄弟瞧瞧。”
“好嘞。”
“廖經理你看好羅,這些全是土菌。”
小劉爬上車鬥,解開幾袋麻袋,捧起一捧土菌,“經理,你看這是什麽?”
盧國建說:“這是錢。”
100克土菌粉末,能做出500克藥膏,賣出去就賺了。
盧國建拉着廖兄弟到外邊去,“你看見那邊的廠房了嗎?”
“前兩天被我老板買下了,生産線陸續運來,不到一個月土菌就從這裏到那邊,灰溜溜地進去白花花地出來。土菌變成藥膏,粉末變成了錢,這個去廯止癢的膏藥市場,就讓給我們吧。”
盧國建欣賞了一番廖明康的變臉,愉悅地說:“廖兄弟,回去跟你家老板說,我家老板入侵桂東南。讓你老板,小心避讓。”
“哼,說大話,誰不會,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廖明康回去找合作夥伴,跟他們發一頓脾氣,質問他們當中誰把土菌賣給了對手。
“冤枉啊,土菌天生天給的,一年能收三千斤就很不錯了。”
“今年是因為你們需要,所以才發動人進山尋找。往年可沒這麽多。”
“會不會有人種植了?”
“土菌是毒蘑菇,誰會種植這東西。”
“去查。”
過了兩天
“不得了了,福泉縣的坡平村,整個村子都種植土菌。一個叫杜鵑的女人,在教大家學種植土菌。”
“為什麽我們收購數量不增加?”
“跟她學種植土菌,都需要簽協議的。”
“這個女人,太聰明了。”
“她還教大家分辨上等品與次等品,上等品能多賣3毛錢。農民收獲的土菌,都給她了。”
“這個女人太可怕了,必須會會她。”
坡平村
廖明康跟着人進入坡平村,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晾曬着土菌,瞪大眼羨慕得緊。
“老鄉,你這土菌賣不?”廖明康問。
六嬸聽不懂普通話,擺手驅趕廖明康。
帶廖明康來的人用蹩腳的當地話問,“嬸子,這土菌賣不賣?”
“&*&#¥%@&*”
“她說什麽?”
“不知道啊。”
六嬸說的方言,又快又溜,外地人聽不懂。
廖明康拿出一疊五毛錢,在六嬸跟前搖晃,又指指土菌。
“&*&#¥%@&*”
“她說什麽?”
“嬸子,你慢點說。”
八九歲的小屁孩伸出頭來,露出缺牙的嘴,笑道:“我奶奶說不賣,她不做沒良心的人。”
這缺牙的小屁孩,真氣人。
有一個詞叫南腔北調,還有一個詞彙叫方言。
不管是那個詞彙都在告訴大家,語言的多樣性。
廖明康是外省人,不懂當地話,無可厚非。玉北市下來的人,也不懂當地話,說明共同語言的重要性,證明普通話的重要性。
十裏不同俗,百裏不同音。
要想做好生意,就得要好好學普通話。
廖明康問道:“小朋友你讀幾年級了?學會普通話了?”
“姐姐,姐姐,這裏有個傻子,聽我講普通話,還問我會不會普通話。”缺牙的小孩往外奔。
廖明康聽了,恨不得拿鞋子往裏扔,這臭小子欠揍。
杜鵑抱着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