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節
件早在4月下旬下發了。杜鵑之所以記得在6月,是因為她的記憶錯誤,以及當年她居住的地方不是市中心。到了6月派出所的人才抽出空閑去整治,相對安全的地方。
在市裏讀書的杜松一邊挂念着家裏,一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上頭的文件下達,市裏開始行動,大量捕捉在街面上游蕩的人。學校的老師告誡學生們,不要随意在街上閑逛,尤其是晚上。
“上頭掃惡除黑,街面上亂的很,大家盡量不要外出。”班主任開完班會就離去。
杜松追着出去,尋找班主任,“老師,老師,如果我村裏有一名惡霸,欺男霸女。我該怎麽做?”
“你把他的事件跟我說說,我幫你分析一下。”
“他叫杜邦,是我那有名的惡霸……”杜松把杜邦的“事跡”一一與老師說。
當說到杜邦欺負杜鵑的時候,班主任怒罵一句。
“你回去把這些事件都寫下來,重點寫杜邦意圖欺負你妹妹那段。然後實名舉報,我幫你把信件送出去。”
“謝謝老師。”
杜邦欺負村民,搶人財産,意圖欺辱女子的事件數不勝數。杜松挑出重點事件,洋洋灑灑地寫了四張信紙。
仔細檢查了一番,确定沒有錯別字,沒有語法錯誤再遞交給班主任。
班主任開始閱讀:“本人杜松,來自福泉縣清水鎮坡平村,在xx師範學院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實名舉報同村村民杜邦……”
“很好,格式沒錯,我現在幫你遞交出去。”
這一份舉報沒有立馬得到上頭的注意,因為掃黑除惡行動開始以後,舉報的信件如同雪花般飛來。有關部門從頭看下來,得要看上三天才能看到杜松的信件。
有關部門讀了杜松的信件後,派來兩位專員核實杜松身份,最後帶着杜松去到福泉縣。
Advertisement
玉北市責備福泉縣辦事不力,要求福泉縣有關部門立刻出發捉拿杜邦。
福泉縣部門立刻出發,帶着杜松直接越過當地部門,進入坡平村捉拿聚衆鬧事的杜邦。
這杜邦也是該死,找不到潑糞的人,就尋來外邊的幾個混蛋恐吓村民。
警車直接開進村,杜松指着聚衆鬧事的杜邦,“就是他,他要打人了。”
警員迅速下車扣住杜邦。
“娘匹希,誰敢捉我?”
警員可不管你是誰,直接給杜邦扣上手铐,一手把杜邦壓制。
其餘警員指着鬧事的混蛋,“都不許動,都不許跑。”
跟着杜邦鬧事的混蛋們想跑,被圍觀的村民兩兩壓制住,“跑,還想跑。看你往哪跑。”
“同志啊,你們可得為我做主啊。”一村民走出來指着杜邦說,“去年他想吃口牛肉,就讓他家的狗咬死我的小牛,那可是能賣錢的啊。”
“嗚嗚,同志啊,你們可得為我們做主啊。他仗着自家的關系,在村裏偷雞摸狗,搶人錢財,欺負女人。”
村民們見着了警察同志,立馬展開了訴苦大會,把這些年的委屈都倒出來。
有一老婆子拿着鞋底跑過來,壯膽子抽杜邦。鞋底在杜邦臉上抽幾下,把杜邦臉都抽紅了。
“鳳姐啊,你受苦了。”
這婆子是鳳姐的母親,那個被嫁給老光棍的鳳姐。
按照這情況來看,鳳姐當年必定受到了杜邦的欺辱。
村裏男子的膽子終于大起來了,他們推推嚷嚷到跟前去,伺機給杜邦一拳或是一腳。
民衆情緒憤慨,警察同志想攔也攔不住。
“啊,啊,你們敢打我,我哥是……啊。”
眼紅的群衆可顧不上你哥是誰。
杜邦母親拉着條大狗靠近,“不許打我兒子,再打我就放狗咬了。”
“同志,這個人也是惡霸,她老是偷我家的菜,偷我家的雞蛋。”
杜峰拿着鏟子,上前去一鏟子打死吠人的狗,“呸,你縱容你兒子作惡,你也不是好人。”
被擠出來的杜松,想問妹妹的話還沒問出口,就見妹妹轉身走了。見妹妹這般低沉的模樣,他也很難過。
鬧劇總是要制止的,不然杜邦就要被打死了。
警察同志錄取了幾份口供,就帶走杜邦以及杜邦找來的幾人。車子裝不下,杜松只好坐汽車進市。
為了錄口供,村長也跟着進市。
杜邦的母親立馬去找人,他們聽說杜邦的事鬧到市裏,被市級部門親自關注,他們就連連推诿不敢出面保人。
杜邦大哥為了不被波及,第一時間與杜邦劃清界限,随即接母親到鎮上去住,并買上一頭豬分割豬肉,回村登門上門道歉。
杜邦大哥是個會做事的,村裏人不為難他。
杜邦被捉了,村民大膽放鞭炮,慶祝的熱鬧猶如過年。
37 出貨
杜邦被捉,讓村民更自由自在生活,他們誰也不怕了。
一個個都上山坐着樹根底下,等着土菌冒頭,冒頭一個挖一個。一個人管理二十棵荔枝樹,家裏的産業必須認真對待。
杜鵑也是忙得很,這邊要收土菌,那邊要烘土菌,鵝舍裏的鵝也要看一下。
杜棠偶爾搭把手,但大多數時間杜鵑不讓他碰,讓他好好看書。
4月底,盧國建來了。開着小卡車,走進坡平村,來到杜貴才家。
有空的人見到後奔走相告,相約一起到杜貴才家去看看。
盧國建一下車,提着一袋子水果、糖果。圍觀的小孩子眼饞得很。
“小小心意。”
“盧老板客氣了。”
“這是我公司弄的去廯淨,長了皮廯,一日塗三次,連續兩天保管有好轉,五天就能痊愈。”盧國建給附近的人,一人發一支。
“這麽好用啊?”
“這藥就是用土菌做的,去廯特別有效,又不需要就去大藥房買,3毛錢一支很便宜的。”
盧國建做了一番宣傳。
杜鵑拿着10克的膏藥,3毛錢一支确實便宜,不過要是出産量大利潤就大了。
好比如二十一世紀的拼多多,8毛錢的貨物都包郵,商家怎麽賺錢啊?
商家靠的是出産量,一下子賣出十幾萬件貨,即便是一件貨物賺一毛錢,也是萬元一天了。
盧國建的公司就是這樣,一天出貨十幾萬,能得一萬一的純利潤,三十天就能有三十萬。保持這個收入三個月,絕對能得到政府的表揚。必定會得到更的優惠政策,耕道的貸款項目。
新型的藍色的大秤出現,讓人們很稀奇,還有這樣的秤!比以前的秤方便多了,不用人扛了。
以前的秤就是一條石秤,秤重物需要有人把重物挑起,再使用秤砣看刻度。
一包包土菌放上秤砣,每一包一百斤左右,相差不大。
“1200斤!”小劉被吓到了。
“短時間內能弄出這麽多土菌,勞動人民了不起啊。”盧國建說。
這些土菌是怎麽來的,盧國建很清楚,這是坡平村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可不是,為了這些土菌啊,吃喝拉撒都在山上,恨不得在上邊建屋子,晚上都在上面睡。”
雖然說土菌每六小時出一次,但有好些土菌是不按規則出的,它冒出來了你不去收割,它就被螞蟻蟲子給吃了。
村民們舍不得啊,正好現在不是農忙時期,他們有空就上山守着尋着,也尋摸到了好幾斤土菌吶。
“上等品500斤,次等700斤,這個數目沒錯吧?”
“沒錯。”
“那行,我們先走了,下次再來。”
村民們奇怪了,這就走了,價錢不說了?這賣了多少錢不說一下?
村民問杜鵑,“這買了多少錢?”
“也沒多少錢,就是比你們多五毛錢。”
“3塊錢一斤,總共1200斤,那就是3600塊。大賺啊!”
“叔,數不是這樣算的。你得要把成本去掉,我們賺的是5毛錢一斤。”杜棠笑說。
“能得600塊也不錯了,我一年也賺不到600啊!”這是數額在他們手裏也是大錢吶。
有人問:“他們怎麽不把錢給你啊?”
“直接轉賬,他們說從公司賬戶轉入我爸存折。”
其實是這批貨出去之後,杜松親自去結賬,再把錢存入存折。
杜鵑把買賣的賬本一對,這一批貨出去只賺了2864塊6毛8分。因為大部分是從村民那邊買過來的,再賣出去賺的也是2塊多。
第一批貨出去了,上門求學的人更多了。杜家的門檻被踏平了。
為了減少麻煩,杜鵑把種植土菌的法子,寫在一開的大紙上,張貼在村公所牆上,讓人觀看。
提示他們想要種植土菌,就需要去她那要秘密武器。
即便是這樣,杜鵑一家也忙得很。
種植土菌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出很多問題,大多數是小問題。互相讨論就能找到解決方法。
如果不能解決,杜鵑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