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隊上的茅草、麥稭稈、稻草、玉米杆兒等等收了糧食的作物,曬幹之後,是平均分配給大隊上的人家。
一般都用來修整自己的屋頂,或者拿來當柴火,很少有多餘的。
陳建設幾人說是送茅草給曲紅梅做補償,其實是去買人家剩餘的茅草來貼補上。倒不是真的良心發現自己工作疏忽,而是怕她心氣不順,寫信給她父母,去北京告狀。
曲紅梅心知肚明,說了句改天好好的答謝他們,就帶着兩個孩子和李霞去看新屋子。
佑佑問:“媽媽,我們的新房子建好了?”
自從分家以後,曲紅梅就糾正兩個孩子叫自己媽媽,不要叫娘。
她想着自己明年可能會帶兩個孩子去城裏住,如果一直叫娘,到城裏讀書的話,會被城裏的孩子笑話,還不如提前換個稱呼。
佑佑那日被肖老頭打了以後,又接連裝了幾日暈,還是曲紅梅看不過去,叫他別裝了,他這才笑嘻嘻的回複正常模樣。
小英翻他個白眼兒:“你剛才沒聽四嬸兒說嗎?我們的新房子還有屋頂沒修好,我們過去看看,如果修好了,就可以搬家過去了。”
小英紅腫的小臉早已不腫了,只剩下一點紅印子在臉上。她跟着曲紅梅的這幾天,吃得好,玩得好,才幾天的功夫,原本瘦脫型的臉頰上長了不少肉,身體也沒那麽幹巴了,看着有個正常小孩兒的模樣了。
小英這幾天跟着曲紅梅擠睡在李霞的炕床上,曲紅梅一左一右把她和佑佑摟在懷裏睡,每天給他們洗臉刷牙、做飯洗衣、溫言溫語的教他們讀書認字。
小英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不再向從前一樣讨厭、萬般抵觸曲紅梅,最近兩天說話做事都有偏袒曲紅梅的跡象,讓曲紅梅倍感欣慰。
“小英說得對,我們去看看,如果修好了,我們就搬進新家去。”曲紅梅愛憐的摸着兩個孩子的腦袋,說話間,四人已經到了第四大隊的後山腳下。
遠遠的,她們就看見山下有四間土坯房建了起來,牆體用白灰塗了白,跟隊上就是黃土的泥牆不一樣,顯得幹淨利落。
除了四間土坯房,右側還修了竈房、柴房,左側則修了茅廁、牲畜棚、雞鴨豬圈。橫着的四間土坯房中間還有個堂屋,正對着寬闊的大院兒。
此刻有人在修房頂,有人在修圍牆。圍牆也是黃土,按照曲紅梅的想法,院牆修到最少兩米高,免得有人爬牆偷東西。
瞧見她們四人過來,有人招呼:“喲,曲知青,你來了啊?來來,看看屋子修的合不合你意,要是不合意,我們馬上改修。”
“我很滿意,沒有不合意的地方。”曲知青四處看了一眼,這才向那人笑着打了一聲招呼說:“趙叔,我記得我就起土坯屋子的啊,這哪來的白灰塗牆啊。”
雖然修的是土屋子,但是修房子要用的泥土、木材、器用具等等,都是要在大隊買或借的。
曲紅梅算下來,她買了這些,支付工錢後,還能剩點錢和糧食。如果再添加其他東西,她手頭的錢就不夠用,恐怕得向李霞借。
趙顯祥哪裏不知道她的意思,蹲在房梁上,一邊把屋頂的最後一道程序,壓實茅草,一邊笑呵呵的對她說:“這白灰是我前年給人家修了房子剩下的,放了好幾年沒用,主要太少了,不夠修個整的。你看,我只給你塗了屋後面的牆,防止受潮,多的就沒有了。你放心,這白灰不要錢,是我免費送的。”
要說這趙顯祥可是修葺房屋的高手,他從15歲起就跟他爹幫人搭房修屋,幹這行已經快30年了。經驗十分豐富,修的房子不管是土坯的還是磚瓦房的,都十分牢固,在裏面住上五六十年都沒問題。
周遭誰家要修房子,都會找他。他為人實誠,不過卻有自己的小心眼兒。
比如這白灰,的确是修了上家剩下的。這幾年也有人請他修屋子,知道他家裏還剩了點白灰,話裏話外讓他把那點白灰送了,他每次都拐着彎兒婉拒了。
開玩笑,這白灰看着不值多少錢,要找它可費功夫了,得大隊開證明,然後去城裏托關系到國營五金店買。
那些請他修房子的人,大多都很扣,不給工錢也就算了,每天管的兩頓飯就兩個硬的吞不下的黑窩頭,再加點玉米糊糊、紅薯稀粥啥的,他願意給才怪!
哪像人家曲紅梅,修房子之前就給每人拿了20斤糧食當工錢,還跟他們說好,他們這些泥瓦匠修完房子後,每人再給8塊錢,雜工給3塊錢。
修屋子的這幾天,每頓都是實打實的玉米窩頭,白面卷子,紅燒土豆,或者人手四五個拳頭大小的紅薯。
這些吃食,就是過年也不一定有這麽豐富。人家待他們這些幫工的人這麽實誠,他送點白灰算得了啥。
其他幫忙修房子的人也有同感,以前他們覺得曲紅梅仗着自己是城裏人讀過幾天書,開口就是那些他們聽不懂的語錄,時常看不上他們,和他們大隊上的人鬧不少矛盾。
現在看來,人家本就是過慣好日子的城裏人,她有那個資本來矯情。
瞧瞧人家不克扣他們這些修房子人的糧食、工錢,那就是黨的好兒女,值得尊敬!所以,他們幹活十分有幹勁兒。
曲紅梅當初跟他們說好只蓋四間房,一個竈房、一個茅廁,外加一堵院牆就夠了。
可他們想,光有這些不實際,不養點牲畜雞鴨啥的補給家用嗎?于是加了蓋牲畜棚和雞鴨豬圈。
後來又一想,這做飯要用柴禾,總要有放柴火的地方吧,又加蓋了柴房。
如果有客人來拜訪,總不能直接領卧室吧,于是橫着的四間屋子裏又加蓋了一間堂屋。
以前國家不允許社員們私自在院子裏種菜、種果樹。如果家裏原本就有果樹的,只能留一顆。
現在□□倒了,上頭政策一天一變,他們岩門第四大隊現在在家裏種菜、種果樹,大隊的幹部們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有幾個過來幫忙的人家裏有幾顆不大不小的果樹,也不開花結果,還占着院子,就挪了幾顆過來,種在了院子的四周。
于是曲紅梅兒的新屋子就這麽成型了,還好地基夠大,不然弄了這麽多東西,會顯得逼仄狹窄。
現在,看着自己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曲紅梅眼中帶笑,跟趙顯祥道了聲謝,瞅着他們快完工了,打算回李霞屋裏,給他們做完工前的最後一頓飯。
小英連忙把她拉在一邊,小小聲的說:“媽媽,你又要給他們做飯?我們家裏的糧食已經沒有多少了,再給他們做飯吃,我們吃啥。”
曲紅分家所得的一千多斤糧食中,600斤當做工錢付了出去,剩下500多斤的糧食,和之前肖家給的500斤糧食,本來還有一千多斤。這幾日給工人們做飯吃,已經吃掉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糧食,要撐到來年的秋收,足足一年的時間。她們家有三口人吃飯,還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那個時候。
曲紅梅楞了下,沒想到小英還是個護食兒的主兒,捂住笑了一下,逗她:“那不給他們做飯,只有拿錢給他們當飯錢,要花很多錢的。他們每個人的飯量,每天最少是一斤。他們做了勞累活兒,要吃點好的補充體力,每人就要兩塊錢兒,30個人就是60塊錢,能買好多好吃的糖果和漂亮的衣服穿呢。可如果我們自己煮飯給他們吃,只需要一百斤糧食就夠了。剩下的四百斤糧食,咱們娘仨能吃好幾個月,在斷晌之前,娘會想辦法賺錢買糧食堆在家裏,讓你和佑佑吃的飽飽的。”
小英一聽不做飯要給那麽多錢出去,糾結了一下說:“那如果煮了飯給他們吃,剩下的錢兒,媽媽你會給我買糖吃,給我買衣服穿嗎?”
她已經很久沒吃過糖,穿過新衣服了。
以前爹在家裏的時候還會偷偷給她買糖吃,衣服卻是沒穿過新的,都是撿着大伯母家的小燕、小花兩個堂姐姐的衣服穿。
那些衣服全是補丁摞補丁,看着太醜,穿着都不好意思出門。
跟她同年的陳小妮兒,每年都有新衣服穿,那花花綠綠沒有補丁的衣服,穿在身上真好看。
再過兩多月就要過年了,要是媽媽能給她買件新衣服穿,那該多好啊!
小英眼裏濃重的渴望,看得曲紅梅眼睛直發酸,連連答應道:“會給你買的,明天我們就去縣城,媽媽給你和佑佑一人買一身衣裳。”
“真的嗎?那太好了!”小英眼睛一下亮了,喜滋滋的跑去找佑佑,嘴裏大聲喊着:“弟弟!媽媽說給我們買新衣服呢.....”
李霞在旁邊聽得微笑,走到曲紅梅的身邊,故意拉長聲音問:“三嫂,你放棄回城拉?”
周圍幹活兒的人都豎起了耳朵,曲紅梅前段時間還要死要活的鬧離婚,被王金鳳、馬豔蘭推倒在硬土疙瘩上,撞到了腦子就變了。
這又是分家、又是蓋房子的,還對從前百般看不上的女兒好,莫不是真撞壞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