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
不是第一次獲獎,然而這一次內心卻是最澎湃的。許盈沫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她們有的望過來,有的在微笑,欣慰卻是發自內心。視線又與謝斯哲對上——
對方微微一笑,仿佛在為遲到而歉意,又仿佛在說,你們做的很好。
許盈沫回以一笑,這一刻,忽然有些心靈相通的暢意。
紀錄片大獎賽不說每年都有貓膩,但河邊走濕了鞋的也不少見。有哪個像《旗袍》團隊這樣命運坎坷跌宕的?錢花了,心血付出了,最後只落得了個第二名,不僅主創團隊,他們後臺也都懵了——這樣的絕地逆轉沒有天理啊!
被搶走了原本的第一名,他們臉色也特別不好看。然而在一百多雙眼睛的注視下,他們不得不保持着風度,上前對許盈沫她們表示祝賀。
“恭喜你們啊,說起來你們一群女孩兒,能做到這一步真是了不起。”
容妩為人十分記仇,先前臺上那幾句交鋒,她還耿耿于懷,聞言也不買賬,笑了一下:“我們也是運氣好,刷了個臉卡罷了。這行裏你們是前輩,應該向你們多多學習。”
這句話說的別提有多堵心,一語四關,偏偏聽起來還像是自我調侃。對方也沒有辦法,默默記住了容妩這只鬥雞……鬥雞不好惹!
臺下也紛紛交頭接耳,宋老爺子舒展開眉頭,坐着呵呵笑了一會兒,他忽然來了興致,給孫子發了個短信:“獲獎了。我賭贏了~(≧▽≦)/~”
孫子:“……雖然賭輸了,我還是很為您高興:)”
爺爺:“孩兒,爺爺覺得許盈沫那孩子不錯(*@ο@*) ~”
孫子:“……收起顏表情和拉郎配,咱們還能做好爺倆兒。”
評出了獲獎作品後,受組委會之托請來的頒獎嘉賓,也要上臺給獲獎團隊們頒獎了。主持人把老嘉賓請上臺,捧着獎杯和證書,走到一衆人面前。
主持人比較有眼色,探問了一眼謝斯哲。這種頒獎及發言,都是團隊裏最核心的人出面的,她猜測這個男生分量挺重,否則組委會也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謝斯哲對她一笑:“最辛苦的,應該是她們。”
他指向許盈沫和趙婷,主持人走了過去,卻聽到兩個女孩的對話。
然後她呆了。
趙婷:“它的立意和主題,是你挖掘出來的,你給了最重要的創意和靈魂,應該是你去領獎。”
許盈沫:“但是,細節和亮點,是你想到的,你給它填充了筋肉、骨血,使之美好,使之動人。如果沒有你,它不可能做的這麽好,打動這麽多觀衆評委。你才是最重要的。”
趙婷有些說不上的感動,是的,她們二者缺一不可,離開了對方,這個紀錄片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連主持人一旁聽着,都有些感動,還有點囧,這兩個女孩子,競相謙讓,都認為對方比自己做的更好,委實令人稱道,然而——
老嘉賓70多歲了,捧着獎杯手很酸啊!
于是,舉辦了十多年的紀錄片大獎賽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
許盈沫一笑,她拉過何潤萱和水兵。
趙婷也笑了,她舉起了容妩的手。
五個女孩露出會心的笑,一起把獎杯托了起來!
一個記者眼疾手快地把這一幕拍下,在他眼裏,這一幕舉動,比獲獎的時刻,還要沖擊人心。
樸水正&謝斯哲:直接被妹子們無視了的感覺真是……悲痛不語。
【1號情敵好感度:617 當前好感度等級:5、莫逆之交】
【2號情敵好感度:593 當前好感度等級:5、莫逆之交】
【3號情敵好感度:142 當前好感度等級:2、相見恨晚】
【4號情敵好感度:116 當前好感度等級:2、相見恨晚】
在托起獎杯的一剎那,伴随着禮堂的音樂,系統好感度也叮叮咚咚的響起來,拍照聲、慶祝聲夾雜在一起,恍然有種繁華人間的迷醉。
看到面板上将近1500點的總額,許盈沫忽然有些想知道——“系統,你能夠測到她們對彼此的好感度嗎?”
【能的能的,就是有點慢。】可能是因為氛圍的喜悅,系統的聲音也十分歡快:【我這裏有備份,她們原先好感度互相為負,如今根據掃描——】
【趙婷對水兵的好感度69,對何潤萱的好感度58,對容妩的好感度53……】
【容妩對水兵的好感度63,對何潤萱的好感度57,對趙婷的好感度54……】
【……】
系統一個個地報數。
奇怪的是,聽到這些好感,許盈沫忽然發自內心笑了出來:“系統,為什麽看她們互相欣賞,比我自己得到好感度還要開心呢?”
不,不僅僅是開心,而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
看到曾經互相敵視的女孩們,願意寬容彼此,結交彼此,各自發揮才華,一起努力,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滿足。
【因為~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系統幹脆唱了起來。【宿主的後宮必将所向披靡,星辰大海!】
這樣的大獎,自然少不了官方媒體的報道。然而第二天,出現在最權威媒體上的報道,标題卻不是誰誰誰拿獎,而是這樣的——
《名利場上的淡泊與禮讓》。
配圖是五個女孩(水兵:算你長眼)一起捧過獎杯。
“她們都認為同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不肯單獨享受這份榮譽。這種團隊精神,比她們披荊斬棘獲得的獎項,更令人動容。
筆者認為,作者的精神決定了作品的靈魂,這一幕獲獎,讓人更加肯定——她們的作品,實至名歸。這種謙讓的美德,也是傳統的一部分。”
門戶網站上,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被點贊頂的最高的一條是:【好久沒有看到過這麽團結的一縷清風了。】
【這種友情,真令人羨慕啊。果然青春年少的友誼,才是最真心的。】
【希望她們能一直這樣走下去。】
--
在全國紀錄片大賽獲獎的作品,價值自然非同一般。宋老爺子來問許盈沫她們的意見,想要推送給央視時,許盈沫爽快地點頭:“您對我們大家有知遇之恩,況且我們拍出來,就是為了給更多人看的。”
因為是藝術研究院的選送作品,研究院屬于文化部直屬單位,因此,這部紀錄片首先送到了文化部。
對于文化部來說,重量級獎項裏,出現這樣一個極有亮點的文化類紀錄片,他們也是非常樂見其成的。一位藝術司官員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的工作多年,和宋老爺子也是多年相識,坦率道:
“這個紀錄片,我們可以作為部裏選送的作品,在國家對海外交流時,派上用場。也可以推薦到國外進行播放。今年我們國家在外面建立了幾個孔子學院,并且也開始了好幾個C國文化交流年,咱們部裏是大頭。這個紀錄片出現的正是時候!”
由此,當元旦新年的鐘聲,敲響全球各國,央視的文化頻道上,中午的專題時間,播放了一個紀錄片——
《日出的琴聲》。
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人,通過電視,注意到了民間老藝人這樣的群體,不少人第一次認識了古琴,甚至透過鏡頭,感受到了那些人的信仰。
有人在網上上傳了這部紀錄片,一向挑剔的網友,對它的評價還算一致,彈幕反映也不錯。
【譚爺爺說我死了就把琴留給他的地方,戳淚點了。】
【看哭了】
【同,心裏酸酸的,以後再也不會不理那些老藝人了】
【是啊,每個堅持信仰的人都很不容易】
【郭嘉的社保體系應該完善】
【前方高能!!!!!!!友情提示速度退散】
【妹子們捂好你們的眼】
【卧槽!殺馬特現身!我瞎了】
【殺馬特就算了還是個直男癌啊,這鄉村青年沒救了】
【想想殺馬特抱着古琴的畫面,也是醉了】
【導演真會抓細節,這個地方看了真心感觸,殺馬特夠我回味一天233333】
【我決定明天就去找找我們這裏的培訓機構,我要學古琴,不能看着咱們國家的傳統音樂斷代,從我做起!】
【潑盆冷水給你,現在古琴專業只有部分音樂學院開設,非常少。】
【我們這邊學二胡的都沒幾個,古筝琵琶多點吧,絕大部分是鋼琴小提琴】
【坐标D省,這邊也是】
【我們國家的文化保護就不能給力點嗎,真是看得急死人啊,又急又氣】
【LS的有這個功夫生氣,你還不如身體力行做點事】
【+1身體力行保護文化,不要老是鍵盤愛國】
大家都很認真地讨論,當片尾出現主創人員的姓名時,彈幕就激烈了起來。
【這個是趙婷拍的,國民校花趙婷做的紀錄片!】
【我對趙婷路人黑轉粉了】
【+1,我還以為她整天就是裝女神呢,現在改觀了,多做這種有意義的事情吧。】
【你們不覺得,她們互相禮讓,這一幕挺感人的嗎?】
【話說……那個女孩也有點眼熟……】
論壇上,也終于有眼尖的網友扒出來了,另外那個女孩,一年前也曾經在網絡上小小的火了幾天,但是火的不是她的人,而是一番著名的言論“咱們女孩兒本就不容易,何苦為了男人互相為難”……
卧槽,對哦,曾經趙婷破洞腿襪的照片被捅到網上,在微博大規模轉發的時候,這個叫許盈沫的女孩還出面為她解釋過。
竟然她們現在還成了好朋友呀?
網紅的世界,我們凡人果然不懂。
#處處都有圈子#
也有網友非常認真的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紀錄片,然後認真在博客裏寫下了觀後感:
【熬夜看了三遍,哭了兩次。看一個作品,會很容易感受到制作者有沒有帶着感情來做它。這确實是一部帶有信仰的作品,記錄人有信仰,拍攝者也有信仰。并且,他們的信仰能夠溝通。譚爺爺和容爺爺說的很多話,都很戳人心窩子。這一點,感謝攝制組原汁原味地呈現給了我們。
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西方文明奠基也有一百多年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究竟該何去何從?這個紀錄片裏,沒有明确說這一點,但卻處處能夠引發人們這樣的思考。從這一點來說,我說它是有意義的。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是這樣,讓你感動,讓你反思,讓你願意改變自己。】
【海外黨,放假無聊,和我日本的同學一起看了這個紀錄片,上着國內的網站,用着老驢拉破車一樣的網速,然而同學還是看哭了。他說拍的很好,沒想到C國也能拍出這麽感人的傳統文化題材的紀錄片。
實話說雖然聽了不高興,但仔細想了想卻又無可辯駁。只能說我們曾經确實不夠重視,但這個紀錄片讓我看到了希望,現在努力為時未晚,PS:第一部把外國同學看哭的紀錄片,我感覺有點挺光榮的。】
許母這一年裏,一直在做唐代法曲大舞研究,平時也去文化所開設老年人舞蹈班,日子過得很充實。不知不覺的,她已經停藥快一年了。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許盈沫已經用好感度兌換正能量,為她徹底治愈了抑郁症。
一旦走出了抑郁狀态,生活有了激情,作息規律,當年Q市文藝圈大美女的風采,又漸漸地恢複了。并且這段時間每個熟人看到她,都會笑着來恭喜,感嘆似的說道:“你女兒真出息,才這麽小,就拿了大獎,聽說還要拿去國外播放呢,算是給咱們國家都争光了。”
Q市一中出了這麽個人才,當然消息也傳得紛紛揚揚,很多高二高三的學生,以及畢業的老同學,都被刺激到了——踏上了不同的學校,大家的道路也截然不同,而許盈沫、何潤萱、水兵三人,顯然已經走在了前面。
真是難以置信,這一年裏,她們一直同行。
舒茂菁也在電視上看到了女兒拍的紀錄片,獲得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獎,她別提多欣慰了。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是柳暗花明,一年前她還生無可戀,一年後,整個世界都仿佛充滿了陽光——
看到女兒和她的朋友們取得的成就,年逾四十的許母更加有了動力,也許她以後,也能幫得上這些孩子們的忙,陪着她們一起成長!
--
光華大學雖然不缺人才,不缺獲獎,但是捧來了紀錄片界的“百花獎”,還是讓院方感到了意外之喜。于是,許盈沫剛入學那會兒,和H國人在後臺鬧事,後來又組織節目打壓他們的做法,院方也就不再追究了,處分問題,随着獲獎一筆勾銷。
紀錄片獲獎帶來的連鎖效應,不止是在官媒播放、接受采訪這一些。随着新年的臨近,何潤萱忽然接到了表演系輔導員帶着笑意的電話。
“明天你到我辦公室來,化淡妝就行。有位導演助理在電視上看到你了,和咱們系主任說了一下,想見一見你。”
☆、第 53 章
? 意外接到了試鏡的電話,何潤萱錯愕之餘是驚喜。
光華大學的影視資源,比不上那兩所老牌電影戲劇學院,不過還是能有些機會。在她們表演系裏,比較出挑的人,基本從大一就開始嶄露頭角,拍些廣告或電視劇小角之類。
但是從大一就能拿到名導的電影資源的,可謂是鳳毛麟角。
電影名叫《逝水》,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而她所試鏡的角色,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戲份,但算是個畫龍點睛的存在,因此,選角格外重要。
導演嚴攀在國內處于準一線,拍這部戲,本意就是為了沖擊國外拿獎,藝術性高于商業性,這次會決定到高校來選角,也是因為人設的特殊性。
這個女配的外形特點是高挑,氣質自信、洋派,她的哥哥是外交官,因此她的出身、家教都不錯,但同時,她剛從德國留學歸國,還保留着學生的稚氣。
能把這樣的角色演活的人,也不是沒有,但多是影後級別的人物,又怎麽會為了一個偏重文藝的電影配角而特別調整檔期。嚴攀也是由此決定啓用新人,說不定還可以培養培養,以後做禦用女主角,“攀女郎”。
試鏡的第一站,就定在光華大學,因為光華大學百年的文化底蘊,這裏表演系的女孩子,氣質上肯定比一般藝校女生有所不同。
正要準備去學校試鏡,嚴導身邊的副導演就在央視一個紀錄片訪談節目裏,看到了何潤萱。
19歲的女孩子有着大學生特有的稚氣,舉手投足間又是意氣風發,談吐舉止卻也有知識底蘊,實在是非常難得的後備人選。于是他馬上安排自己的助理,去聯系了學院系主任,光華的試鏡依然如期進行,但何潤萱會單獨去試鏡,這是特殊待遇。
--
第二天,何潤萱提前去了辦公室,等在沙發上。經歷過藝考的幾十次面試,她早已經輕車熟路,也明白,走上這條道路,演員就是被人挑選的。許盈沫的話沒有說錯,混不成大咖前,演員只是影視工業鏈的最底端。
不多時,那位助理進來了,是個白白胖胖戴着眼鏡的中年男人。何潤萱起身,乖巧地做了個自我介紹——雖然在同齡人面前,她一貫高傲自信,但在長輩面前,何潤萱是很懂得拿捏姿态的。
這樣漂亮又聽話的女孩兒,自然給人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助理帶來了臺詞本,讓她說了幾段臺詞,又做了幾個表情,看似是滿意的。
系主任在一旁笑着道:“她在表演系裏,也是很出類拔萃的學生,校慶活動經常來我這裏借人。”
“今年19歲?”
“是的。”
這位姓黃的助理點了點頭,又把名片遞給何潤萱,給她報了個地址,鼓勵道:“在你這個年紀,有這個氣場,這是天生做明星的料……你不要謙虛不好意思,咱們這行的,看的人多了,幾分眼力還是有的,能不能成星,得是有那個氣兒的。你明天到這個地方來試妝試鏡吧。”
何潤萱寵辱不驚地向他鞠躬致謝,心裏明白,這是她邁出第一步的标志了。
人生的事業,即将起航,她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因為,與此同時,她的同班同學們,正在接受着被挑選的命運。
他們本來在上語言技巧課,當老師帶着劇組幾個攝像進門後,正在表演片段的學生都回到了座位上,按着學號順序,一個個起身走到鏡頭前,報出自己的名字、身高、特長……
她們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不過是去鏡頭前留下一段自我介紹,忐忑又期冀地回去等待——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比她們幸運的是,何潤萱已經躍過了這一步,她不再需要排隊和等待。
這樣的機會如此可貴,她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把好消息和許盈沫分享。
越是感情親近,越是發現,有至交好友實在是件無比幸福的事情,無論開心還是惶惑、甜蜜抑或悲傷,都有人與你分享,共同承擔。
許盈沫很是為她高興:“這麽重要的場合,明天我陪你去試鏡!”
“你忘了你還約好了去醫院複診?身體比較重要……等等,突然發現,這樣我就不能陪你去醫院了。”
“複診而已,我一個人也沒問題的。還是你的事情重要,這是第一步啊!”
反正有好感擔保着性命,許盈沫更多還是關心何潤萱的試鏡。
距離被檢查出絕症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光華附屬醫院裏,醫生拿着體檢報告,一臉不可思議:“這簡直是……神跡!”
誰能想到,暑假時,還有幾個月壽命的女孩兒,現在身體各項機能正在逐漸好轉?雖然病情沒有根治,但是得到了遏制,如果能夠保持下去,她再活三年也不成問題。
“老馮,你還記得,我十月份時,讓那女孩兒來做了一期醫學采訪嗎?”醫生欣慰地笑道:“那本期刊元旦後刊印發行,我想,應該能鼓勵其他很多在絕症中掙紮的人吧——”
同科的醫生推了推眼鏡:“是啊,這麽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心态真好,希望她的采訪,能給其他病人帶去些鼓勵。”
查完了身體,許盈沫就打了個車,去何潤萱的試鏡地點。她先前還有點顧慮,怕自己會不會搶了何潤萱的風頭(就是這麽自信沒辦法啊),畢竟那種陪朋友試鏡被導演看上的例子太多了,雖然這種情況百分之八十是心機婊,但說不準就應驗了呢。
然而何潤萱一句話打消了她的顧慮:“有什麽好擔心的,你在我身邊,我才會覺得更有信心。”
好吧,許忠犬立即狂奔而來。
--
何潤萱很早就來了試鏡地點,一整層樓,分了十幾個房間,有四個化妝間,兩個更衣室。
意外的,等在化妝間外時,她看到了一個認識的人。
她們學院服化系的專業第一名——就讀二年級的寧真。
不同系別、不同屆,會認識這個人,也不過是因為兩點:1、專業過硬,2、這人是gay。
雖然電影學院是個彎男和雙比直男還多的地方,但直接被人知道性向的還是少見。所以這個人,在院裏也是名人了。
加上他的專業水準不比劇組老手差,在電影學院,服化系他自稱第二,就無人敢封第一。每逢學院排大戲,都一定會叫他來。當然他人有本事,架子也大,只給主角化妝,說話也刻薄,出了名的不好惹。
應該又是跟組打工的吧,服化系不少水平好的學生,都有自己的門路,到劇組兼職,跟着做化妝助理,跟妝一天一百,對于一些經濟不寬裕的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外快了。尤其,寧真還要靠拿慈善助學金。
寧真卻沒有認出何潤萱,只看她面熟,很快就投入到他的工作中。今天試鏡的人很多,不止是何潤萱那個女配角色。
于是直到許盈沫趕來,何潤萱還坐在排椅上等着。
看了一眼面試室外面排隊的情況,許盈沫随口抱怨了一句:“早知道這麽多人,你今天就睡個懶覺了。”
何潤萱順着笑道:“那我就先陪你去醫院複診了。對了,情況怎麽樣?”
“醫生說我至少可以活這個數。”許盈沫比了三根指頭:“向天再借五百年,哈哈!”
寧真正好抽了個空出來喝口水,聽到她們兩個在抱怨等得太久,有點氣不打一處來,皺眉道:“這邊從七點就開始站到下午,水都沒喝一口,也沒抱怨,幹這行就別嫌累!”
許盈沫一臉莫名其妙,為這個人突如其來的火氣。當然她也是沒有經驗,畢竟沒接觸過真正的劇組,越是壓力大的地方,撕逼扯皮的事情越多,人的戾氣越重。尤其劇組是個人員流動性很高的地方,寧真這種偏激口氣的人并不少見。
但對許盈沫來說,這就非常過分了。人善被人欺,到了一個新環境,有人給你下馬威,一定不能慫!一旦給對方留下了“這個人很軟”的印象,那麽未來就可以預見了。
她要讓這人知道,她的朋友何潤萱,是不能被欺負的!
許盈沫冷冷道:“你站一天是你的工作,你拿錢,這就該你幹的。我們站一天又沒工資拿,随口玩笑一句怎麽了?我也沒有說太過分的話吧?”
寧真叉着腰冷笑了一下:“喲,合着你們站着說話不腰疼還有理呢是吧。”
何潤萱不想許盈沫和人發生口角,于是勸了勸她:“許盈沫,算了。”頭又轉向寧真:“你心裏有火,找導演找執行制片,愛誰誰都行,找對人撒氣,跟女孩子發脾氣有什麽用?”
寧真叉着腰翻了個白眼,就要回化妝室。
等等。
他轉身走向門口的腳步突然一頓。
剛剛和他吵架的人,就是許盈沫?
他們學院……前段時間名噪一時的文學系系花?
他轉身看了她一眼,應該沒錯,挺漂亮的。寧真平時時間安排得滿,多數在校外跟組,因此不熟悉這個女孩。
但是,許盈沫獲了全國紀錄片大獎一事,他卻是留意過的。
他曾經去網上找來這部片子看,她們拍的确實很好。
于是,許盈沫只見剛剛扭着身子走開的男生,忽然間又回了頭,眼睛看着她冒出了光,繼而,她見識到了這世界上最快的變臉——
寧真瞬間換上了一副熱情的模樣,上前來問道:“你就是那個拍紀錄片獲獎的許盈沫嗎?”
我還成名人了嗎……
許盈沫心想,獲個國內紀錄片獎,又不是奧斯卡戛納格萊美之類的,至于跟看到偶像似的,激動成這樣嗎?
對男生骨子裏的警惕又冒頭了,雖然知道他是個gay,但還是很謹慎道:“有什麽事嗎?”
寧真笑道:“我看過你們的紀錄片,拍的很好。其實,我這裏有個挺好的題材,不知道你們感不感興趣。”
拍紀錄片并不是許盈沫的愛好,于是她禮節性地問了一下:“是什麽?”
“你們有關注過‘盜獵者’這個題材嗎?在Y省靠近國境線的山林一帶,有很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一帶盜獵也特別猖獗。當地的村民為了保護這些動物,自發組織了反盜獵團隊。我曾經很想把它拍下來,但是我能力有限,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
他有這個想法,已經很多年了。然而他雖然美術在行,紀錄片這方面卻是兩眼抓瞎。看了兩年的書來自學,依然摸不到邊際。
現在有個才大一就獲獎的天才學妹,這條大腿,就算上面長滿了鋼針,他也抱定了!
盜獵者這個題材,許盈沫很小的時候只看過一部《可可西裏》,裏面對藏羚羊的大肆屠殺,殘忍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如果有機會,能夠拍成紀錄片,向國際上呼籲,這誠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她也願意去做。
但首先,人要幹多大的事兒,就得有多大的能耐。
不說Y省邊境熱帶雨林那非人的生活條件了,去那裏拍紀錄片,還要随時面臨生命危險——盜獵者才不管你是人是狗,到時候一槍崩了你怎麽辦?
她現在這幾年生命,可是拼命刷好感換來的,她還要對媽媽、對朋友們負責,不能賠在盜獵者的槍口下。
于是許盈沫拒絕得很幹脆:“抱歉,我覺得我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你可以的!”小gay的眼睛一瞬間迸發出光彩,“你有這個能力,如果是你,它一定可以拍出應有的震撼效果!”
這番話說得很急切,可見是發自真心。聽了誇獎,許盈沫笑道:“謝謝你。但是,我真的不想拿着生命去冒險。真的很抱歉。”
這時候,也輪到何潤萱上妝了。許盈沫不再多言,跟在她身後,看着服化師給她做好發型,化好妝,過了一會兒,有人來喊她進考室。
許盈沫握了握她的手:“我在外面給你力量。我的好運全都給你,你會成功的。”
朋友的一句安慰,比很多靈丹妙藥都管用,何潤萱頓時如同受了佛祖的開光加持,前路一片坦蕩、未來所向披靡,自信從容地進了面試教室。
這樣的狀态,第一眼就吸引了副導演的目光。
這個女孩兒,很合适。
尤其是換上西式裝扮的時候,帶着花邊帽,發型做出了微卷,頭微微一偏,看着鏡頭從容地一笑。
她皮膚極白,鼻梁也高,因此看上去格外有點洋氣的感覺,副導演差點拍着大腿說就拓麻是你了!
不過選角一事,總還是要導演來定奪。因此,他只是先把她列為了候選人名單。
臨到傍晚的時候,導演和制片人都過來了,副導演也把今天篩選出的幾個人叫了進來,請導演過目。
德國才女這個角色,除了何潤萱外,還有另外兩個人也留了下來。相比起來,導演的考察就簡單得多了,指着凳子道:“你們坐到那裏,假設身下是座橋,後面是河流。”
第一個女孩坐過去,對着嚴攀她有點緊張,後面才放松下來,想着這是民國時候,手裏便做出撐傘的舉動,另一只手捏着帕子,遙望向前方,姿态婉約清麗,民國舊影。
第二個女孩想的更多了些,劇本裏,這個角色是才女,留學歸國,那麽肯定熱衷讀書。她拿起一本筆記本,坐在“橋”上翻閱,時而擡起頭,閉上眼睛,把書捧在胸前,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回味着什麽。
輪到何潤萱時,她倒沒有急着表演,只是先把凳子傾斜了一下。
既然是橋,那時候多是拱橋,這種細節還是做到盡善盡美,才更好入戲。落座後,她沒有做別的,而是一只手撐着“橋欄”,頭微微偏向身後。仿佛輪船鳴笛聲響起,她側耳傾聽了一下,臉上露出一個似驚喜又忐忑的表情,目光轉圜一下,才期切地望向遠方,等着她歸國的愛人,情态畢露。
三個人的演出很短,不到兩分鐘。何潤萱出門的時候,嚴攀導演用筆點了點她的背影。
“她不錯。潛力可挖,是用心在演。”
副導明白,得到嚴導一句話,她的角色,基本上肯定了。
制片人趁機插了個話:“那邊三個投資商,也想見見咱們選的幾個人。正好今晚帶去吃個飯,熟悉一下好了。”
嚴攀皺了下眉,卻知道這也算行內慣例了,當然也不一定就會有潛規則,能不能看對眼,願不願意,這些也看個人。沒準兒人家姑娘想成名,就是樂意呢。
于是點點頭:“成吧。看看外面還有幾個加班的,也叫去一起吃個飯,分桌坐。”
于是何潤萱出門沒多久,就見那個助理走過來:“嚴導挺中意你的,基本上應該沒問題了。”
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又聽對方補充道:“制片人說了,定好角色的人,今晚先聚個餐,咱也準備了有一段時間了,互相認識一下。”
何潤萱是沒興趣的,但這不是任性的時候,飯局是演員必備的能力,于是她點頭,對許盈沫說道:“要不你先……”
“哎,你是試鏡的嗎?一起來呀,大家都要聚餐的。”那助理看到了許盈沫,見又是個漂亮女孩,以為也是試鏡人員。
一群陌生人的飯局,如果何潤萱一個人留下,許盈沫反而不放心,兩人對視一眼,她也點頭同意了。
助理又走到其他幾個房間:“ALEX,你也來哦,人多更熱鬧。”
正在埋頭整理化妝箱的寧真擡起頭,目光又瞄向許盈沫。
她們好像也要去,既然如此,趁這個機會,一會兒再試試安利她好了。
--
電影投資商選的地方,是一個裝修古色古香的招牌菜樓,包間挺大,一共兩桌,能坐二十多人。投資商制片人導演演員坐一桌,工作人員開一桌。
席間少不了一些互相吹捧,推杯換盞間,有懂眼色的演員,已經端起了酒杯,走到幾個投資商面前,一邊倒酒,一邊咯咯笑着撒嬌,整個人幾乎要貼到他們身上,把幾個投資商哄得很是開心。
其他人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