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時值六月,趙國都城邯鄲已經入了夏。
邯鄲城內人來人往,不少茶館酒館林立,館內坐滿了人。
此時有一位老者就坐在茶館之中,他穿着樸素,手中正握着茶杯望向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耳朵卻動了動似是十分關注館內人們議論的事情。任誰看見他,也只會以為這不過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殊不知他便是名聞天下的荀子。
“聽說了嗎?前幾日藺大人病了。”
“嗯,聽說了,好像這次還病得不輕,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好起來。”
“要我說咱們趙國能有現在這個地位,多虧了藺大人和廉将軍。”
“誰說不是,将相和的佳話可不止傳在咱們趙國,各個諸侯國哪一個聽了不是誇啊。”
“前些日子韓國将上黨獻給王上,王上派了平原君去接收,當時藺大人不在,若是在場定然也不會同意王上這麽做吧。”
“噓,這種事情咱們尋常百姓還是不要議論了……”
……
荀子聽得有些出神,他喝了口茶,正要放下茶杯起身離開,桌前卻忽然落下一道陰影,他擡眼望去瞥見有一位衣衫華麗的少年郎就站在他的桌前。
“請問您可是荀子前輩?”少年恭敬的作揖,低聲詢問道。
荀子擡眼望向他,聽到他又道:“在下呂不韋。”
“呂不韋?”荀子低喃道,随即擡起頭來:“我聽過你的名字。”
“那真是在下的榮幸。”呂不韋顯然沒有想到荀子竟然會知道他,眼中是難掩的驚喜。
“所以,你找我做什麽?”荀子顯然并不吃他這一套,只是淡淡問道。
Advertisement
“在下想拜荀子前輩為師。”呂不韋說着又是恭敬一拜,期待的看向荀子。
“你找錯人了。”荀子說完這話,便站起身來,将桌上的紗帽一并拿了起來戴在了頭上。
“為何?”呂不韋沒想到荀子會這麽直接回絕他,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荀子留下這句話便離開了茶館,很快便消失在了街道之上,只剩下呂不韋有些怔愣的站在原地。
******
王龁回秦國之後已經有幾日,臨近六月底,鹹陽又下了一場大雨。
雨後空氣格外清新,王龁閑來無事便在院中連起劍來。
他揮劍如龍,動作一氣呵成。
不遠處忽然傳來了一陣掌聲,王龁這才停下了手中的劍,擡頭望去竟是範雎。
“王将軍年紀輕輕,武功便如此了得,實在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範雎邊說着又拍了拍手,唇角勾起一抹笑。
“範丞相過譽了,不知來我府上所謂何事?”王龁知道範雎此人心機深沉,又愛記仇,王龁私心不願與他深交。之前他從魏國逃亡到秦國,當上宰相第一件事便是報複魏國。再加上前些日子韓國上黨一事,他在王上面前所提議的反間計也讓王龁後背一涼。
王龁年少便馳騁沙場,戰場之上雖然也講究兵法,更多的時候卻是刀劍相拼,作為秦國将軍他自是希望秦國獲勝,可這并不影響他對交戰各國對手的尊重。
“趙國已經派了趙勝前去接收上黨之地。”範雎的聲音響起,王龁這才回過神來,微微點頭道:“這個我知道。”
“那将軍如何看待此事?”範雎又問道。
王龁聽了範雎的問話,總算是明白他為何會出現在這裏了。
果不其然,範雎又道:“以王上的個性必然不久便會出兵,你覺得他會派誰去?白将軍或是你?”
王龁沉默不語,白起是他尊重的前輩,他雖然戰場之上以狠絕聞名,卻絲毫不負他戰神之名。
“無論王上派誰前去,我相信上黨最終都會屬于我們秦國。難道範丞相不這麽認為嗎?”王龁這麽說着将手中劍遞給一旁的仆從,轉頭看向範雎露出一抹笑容:“馬上晌午了,丞相想必沒吃飯吧?若是不嫌棄的話,我便吩咐廚房多做幾道菜。”
“不必了,我還有公事要處理,就不打擾将軍了。”範雎說着一作揖便拂袖而去。
王龁站在原地望着他離去的背影,臉上的笑意早已不見,狹長的眸中閃過一絲寒意。
******
林清婉和宋玉到趙記小館的時候,吳寒正忙着煮湯,聽見開門聲便掀開後廚的簾子來看,見是宋玉和林清婉一同來了,先是一愣,随即便笑着招呼他們坐下。
“我聽說今日王上在宮中設宴,子淵你怎麽有空過來?”吳寒邊将碗筷放在兩人面前,邊笑着看向宋玉問道。那眼神分明在說:莫不是你被王上冷落了?宴席也不讓你參加了吧?
“宴席結束了,我們便是從宴席上過來的。”宋玉話音剛落,吳寒便驚道:“你們參加完宴席還要來我飯館吃飯,莫不是我做的飯比王上禦廚做的還好吃?”
“吳伯伯,你想多了,是清婉沒吃飯,我帶她過來罷了。”宋玉邊說着邊看向坐在對面的林清婉,無奈的沖她一笑。
林清婉禮貌的對着吳寒點頭一笑,聽見吳寒說道:“哦,原來是清婉沒吃飯啊,你早說嘛。”
“清婉?”宋玉聞言一挑眉,擡眼看向吳寒:“你們幾時變得這麽熟悉了?”
“哦,前些日子你不在的時候……”吳寒正要解釋,就瞥見林清婉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忽然明白了過來。
他拍了拍腦袋:“鍋裏還煮着湯呢,我先去看一眼啊。”
說罷,不等宋玉回應,便一溜煙沖進了廚房。
“前些日子,怎麽了?”宋玉見吳寒溜走了,便看向林清婉問道。
“啊?沒怎麽啊。”林清婉低下頭有些心虛的把玩着面前的茶杯,聽見對面無奈的嘆息聲:“若是不想說便算了。”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前些日子清婉來找我想問問我這飯館的牌子為什麽叫趙記小館。”吳寒不知何時又重新走了出來,在兩人中間的位子坐了下來。
林清婉擡眼看他,瞬間明白了吳寒的用意,便附和道:“是啊,前幾日我無聊就自己來了小館,想問問吳伯伯為什麽他開的飯館名字叫趙記小館。”
“所以,你現在知道了?”宋玉問道。
林清婉搖搖頭:“不知道,你上次不是說過下次我們兩人一起來飯館的時候再問吳伯伯嗎?我自己來問的時候,吳伯伯堅持不說,一定要等你在才說。”
林清婉這麽說着有些心虛的瞥了一眼吳寒,卻見他偷偷對她豎了個大拇指,這才稍稍松了口氣。
“現在我來了,你可以告訴她了吧,不然我看她要惦記好久呢。”宋玉顯然注意力已經被林清婉所說的事情給吸引,臉上也帶上了些許笑意,不知道是林清婉的錯覺或是什麽,她總覺得她剛才說到‘我們兩人’的時候,宋玉好像偷偷笑了一下,她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他就已經恢複如常,她一度以為是她出現了幻覺。
“當然可以。”吳寒說着看了林清婉一眼,“清婉,你還記不記得我上次和你的話?”
林清婉應了聲:“記得,上次吳伯伯說你有個女兒,和我差不多大。”
“嗯,我女兒若是活着,該和你差不多大才是。”
聽了他的話,林清婉忽然明白過來,趕忙開口道歉:“對不起吳伯伯,我不知道……”
“沒關系,飯館的名字取自我夫人和女兒,我夫人姓趙,女兒叫小小。我開這家飯館也是為了紀念他們兩人,用這個名字就覺得他們好像一直和我在一起,從來沒有分開過……”
林清婉聽了吳寒的講述,心中有些感慨,她沒想到看似平凡的飯館名字,背後竟然隐藏着這麽一段悲傷的故事。
直到吃完飯走出趙記小館,她還久久不能平複心情。
“他們死在一場戰争之中,戰争帶給百姓的永遠都是災難。”耳邊又響起了吳寒所說的話,林清婉不知為何心中有些難過。
身處戰國這種亂世,戰争好像是在所難免的,在她知道的不知道的地方,戰争或許每天都在上演。
“怎麽了?”溫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林清婉擡眼望去正對上宋玉有些擔憂的目光。“你不開心?”
林清婉點點頭随即又搖搖頭:“宋玉,你說為什麽有些時候疑惑被解開之後,反而更希望自己不知道為好?”
“你是說吳伯伯的事情?”宋玉聽了她的話,便知道她想說什麽了。
“嗯,對于吳伯伯來講,家人去世應該很痛苦吧,我這樣問他,讓他回憶,是不是在揭他的傷疤?”林清婉說着心中還是忍不住有些懊悔,如果知道是這樣,她就不該問。
“清婉,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宋玉忽地擡起手輕輕拍了拍她的頭,柔聲道:“有人說人真正的死去,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他的時候。”
林清婉擡眼看他,聽到他繼續道:“過去這麽久,吳伯伯一直把趙記小館經營的很好。他的家人若是知道他如今平淡幸福的活着,一定也會很開心吧。”
見她臉色緩和了許多,宋玉又道:“剛才吳伯伯也說了,你很像他女兒,若是以後有空常來看看他,我相信他會很高興的。”
“嗯,謝謝你,宋玉。”林清婉知道宋玉是在安慰她,便開口感謝道。
“你我之間無需言謝,時間不早了,我先送你回驿館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