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節課老師就很尴尬
二(1)班在體育節上一路向前的矯健步伐。
“你們是怎麽做到的?”孫哲平納悶的問。
“大孫,你要明白,他們受這個折磨都快一年了。”張佳樂低沉地說道。
所以說,為了勝利。
高二(1)班的各位都付出了很多。
1932.
在第一周的比賽結束之後,籃球足球賽的第一次淘汰賽也就結束了。
高二參賽的六個班和高三參賽的八個班經過了第一次選拔後只剩下了七支隊伍。
足球賽的競争相對還好一些,高二高三勢均力敵。
然而籃球賽裏,張佳樂的班則成了高二年級唯一殺出來的一匹黑馬。
不過幸運這一次并沒有眷顧這匹黑馬。
唯一的空白簽被高三的一個班抽走,直接晉級。
而高二(1)班排在周二的比賽面對的隊伍則是高三(2)班
兩連冠的冠軍班。
1933.
周五放學後高二(1)班參加籃球賽的人進行了一次集訓鍛煉。
等結束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
張佳樂累得直接把書包扔在了孫哲平的車上,不過心情卻格外好。
“怎麽樣,覺得壓力大了沒?”孫哲平在回家路上故意問道。
“我覺得這話應該問他們班人才對。”張佳樂伸了個懶腰說道,然後他沖着天空揮舞了下拳頭。
“八進四的路上,送他們回家!”
1934.
其實對于星期二的比賽,說沒有壓力顯然是不可能的。
張佳樂在上周也曾經目睹過高三(2)的打球方式。
說的好聽點叫血腥華麗。
說的難聽點,就一個字。
髒。
1935.
“手髒,嘴髒,哪哪都髒。”孫哲平當時站在場邊看比賽的時候皺眉說道。
其實一開始張佳樂不明白對方什麽意思,還以為這幫人跟泥裏打滾來着。
後來跟着看了會兒算是明白了。
孫哲平是指對方打的太糙,屢屢犯規,還髒話連篇。
但是,這只是粗略的一說。
因為在看了10分鐘之後,張佳樂覺得……
這哪是打球呢,這就整個一武林大會啊!
1936.
當時是比賽開場到第十分鐘
高三(2)班和高二(5)班的兩名隊員發生了碰撞。
高三(2)班的中鋒抱膝摔倒在地。
裁判沒看見,比賽繼續。
高三(2)班的中鋒見假摔未果,下一秒就地一個打滾
單手撐地掃堂腿。
幹倒了高二(5)班的中鋒!
1937.
整場比賽激動人心。
高三(2)班以手勁兒,腿勁兒,各種深藏不露的功夫,成功地拉開了比分差距,贏得了比賽。
最後随着比賽結束的一聲長哨,現場變成了歡呼的海洋。
其中的慶祝用語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幾種。
“要臉嗎!打球這麽髒!”
“就他媽打你怎麽着吧!”
“你找打是吧!”
“有沒有點素質!”
“打的就是你們!”
然後歡呼的海洋就集體進了教育處。
1938.
“感覺如何?”看完比賽之後孫哲平問道。
“這一場比賽的主角有兩個。”張佳樂誠實地說道。
“一個是紅牌”張佳樂誠實地繼續說道。
“另一個是黃牌”張佳樂誠實地繼續繼續說道。
1939.
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放學的時候,高二(1)班參賽的人聚在了一起開會。
張佳樂作為班長,開始了比賽前的動員。
“班長,他們班打球太髒了。”有人有點顧慮地說道
畢竟對付像高三(2)班這種隊伍來說,規規矩矩打,确實吃虧。
“怎麽,他們犯渾咱們也犯渾?”張佳樂瞪了一眼那個有顧慮地問道。
然後張佳樂就站了起來。
1940.
“咱們要贏。”張佳樂認真地攥拳說道。
“咱們不僅要贏,還要贏的漂亮。”張佳樂認真地看着每一個人這樣說道。
“咱們要堂堂正正的贏!堂堂正正的進四強!進決賽!得冠軍!”張佳樂有點激動地攥拳喊了起來。
1941.
所有的人對望了一眼。
然後站起了身。
張佳樂以為自己情緒有點失控,讓人覺得太空喊口號了。
但是……
1942.
“冠軍……”
“對,冠軍是咱們的!”
“班長,咱們現在代表的可是整個高二!”
“對!冠軍!”
“對!咱們不能讓那幫手髒的看不起咱們!”
“咱們要堂堂正正的贏!”
1943.
參賽的幾位熱情上來了。
好像恨不得現在就可以卷着袖子跟高三(2)的一戰一樣。
然後張佳樂視線越過這群已經熱血沸騰的家夥,
看到了站在門口的孫哲平。
确切說是看到了孫哲平手裏拎的一塑料袋聽裝飲料。
1944.
孫哲平把塑料袋裏的飲料依次丢給了高二(1)班的這幾位。
然後自顧自地開了一聽,做了個舉杯的動作。
“敬未來的冠軍。”孫哲平說道。
然後就是一連串拉開易拉罐拉環的聲音。
“幹杯!”張佳樂舉着手裏的飲料,第一個碰上了孫哲平的杯子。
1945.
第二天的比賽整個高二年級都挺重視的。
不僅高二(1)班,高二其他幾個班到了上午最後一節課的時候也已經熬不住了。
眼神一個勁兒的往操場的方向瞄
老師敲了第三次黑板之後放棄了。
“提前下課!”老師憤怒地說道。
然後高二年級所有班歌舞升平。
除了張佳樂他們班。
張佳樂他們班最後一節課是班主任的。
所以最後一節課直接不上了……
1946.
籃球賽是下午一點開始。
張佳樂他們班因為提前下課,所以從十一點就一直開始做着各種熱身的準備。
用張佳樂的話說就是:
這哪是熱身,
我們這是煲湯啊?
然後這鍋湯就上桌了。
1947.
不知道是因為這是唯一一只殺入八強的高二隊伍
還是因為有高三(2)班參加的原因。
總之到了下午比賽的時候,整個學校操場被圍得人山人海。
相比多少有點看好戲意味的高三年級。
高二這邊倒是齊心得多。
“碾壓他們!”有人喊
“高二(1)班加油!”有人喊
“你們是高二的驕傲!!”有人喊。
然後張佳樂帶頭走入了賽場。
1948.
孫哲平沒跟着喊話,只是站在十字會應有的觀看區域站着。
然後他向沖這邊看過來的張佳樂用力的攥了攥拳。
然後張佳樂沖對方的方向回應的攥住了拳,随後揮舞向空中
“高二(1)班!”
“必勝!”
“高二!”
“必勝!”
1949.
哨聲吹響,
比賽開始。
1950.
其實就比賽的局勢上來說,
一開始非常的一邊倒。
雖然說高三(2)班打球什麽樣張佳樂他們班也算見識過。
但是真正到了場上,
針鋒相對那還就真的是另一回事了。
1951.
學校的老師到底不是專業的裁判。
有很多拼搶的動作雖然犯規,但是他們根本來不及吹哨。
這直接導致了規規矩矩打比賽的高二(1)班從開局就開始接連不斷地吃啞巴虧。
本着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原則。
張佳樂又一次成為了最倒黴的那個。
被防守得緊不說,每次惡意拼搶張佳樂都感覺對面的人是想把自己撞到外太空去。
1952.
不過張佳樂也不是紙糊的,真一撞就飛。
很快對面就發現張佳樂其實是塊兒難啃的骨頭。
要是換別的班,在這種拼搶情況下無論假摔真摔,反正怎麽都得摔。
但是張佳樂似乎也是咬牙心一橫,拼了命地在穩中心。
你撞吧,你怎麽撞我都不倒。
你怎麽撞我都不摔!
1953.
也許是張佳樂行為太過堅定。
以至于高二(1)班的其他人不僅沒有被帶的跟高三(2)的一起耍混,反而更加規矩。
正當的拼搶,絕不進行一次惡意的沖撞,每一次犯規吹哨和黃牌都和高二(1)無關。
這樣的局面在維持了10分鐘。
高三的一部分班級也都看不下去了,開始對着高三(2)班起哄。
1954.
不過,正所謂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高三(2)班現在在球場上給人留下的印象那絕對就是要無敵的稱霸宇宙了。
在這種情況下張佳樂覺得需要調整下打法。
畢竟再這樣下去,人體206塊骨頭,比賽沒結束保守估計就得變成412塊。
多米諾骨牌很好玩。
但是張佳樂一點也不想變成多米諾骨牌……
1955.
于是張佳樂一下就從得分後衛的位置調整到了控制後位上。
其實在外人看來這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控制後衛是接觸球最多的。
但是張佳樂在被撞得七葷八素的時候他依然頭腦很清醒地發現。
這幫人只攔截得分手的,控球傳球手卻放是很松。
有句話說的好,若上天空賜予了他們一身蠻力,那不如把他們變成一群猩猩。
和一群肌肉發達猛拼猛搶的人打球也許很難,但是和一群肌肉發達的猩猩打球……
要不是當時情況不允許,張佳樂其實特想說:
你們誰在場外的,扔點香蕉試試?
1956.
可喜可賀的是,張佳樂調整了隊伍的陣型之後,
場上的比分馬上就縮小了差距。
這功勞當然不單純只因為戰略上的原因。
用孫哲平的話說,其實打籃球也分兩種。
一種是演技派。
一種是實力派。
張佳樂屬于雙修。
1957.
衆所周知其實張佳樂是個表達能力很豐富的人。
張佳樂因為在班主任訓話的時候表情太豐富而被罰寫檢查也不是一兩次。
但是,正所謂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
在這場籃球賽中,張佳樂的水平和比賽素質已經是閃光點了!
但是比張佳樂的水平和比賽素質更閃光還有。
那就是他神一樣的演技!
1958.
在調整位置後,不少人反複都看到了這樣的畫面。
張佳樂接到隊友傳球。
眼神立刻變得飄忽不定猶如打了醉拳,
球傳出去的方向和眼神瞟的方向絕對就是八竿子打不着。
一時間被耍得團團轉的高三(2)班不死心的想找出點規律。
結果隊形就更亂了。
1959.
其實這也不怪高三(2)班,
因為孫哲平在場外看的很清楚。
張佳樂那小子哪是有什麽看誰的暗示。
這家夥壓根就是在亂瞟啊!
1960.
不過,雖然高二(1)班在調整打發後緊追猛趕,
但是高三(2)班的也不是吃素的主。
高二(1)班在把比分扳平後,一直到上半場比賽結束都再也沒有過得分機會。
1961.
“下半場不能這麽打了。”中場休息的時候張佳樂說道。“咱們體力跟不上。”
其實這是實話,雖然上半場只有20分鐘,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高二(1)的人拼的很厲害,相比之下高三(2)班的人體力上明顯還有保留。
“那下半場怎麽辦?”有人問。
“随機應變。”張佳樂大手一揮。
所有人都愣住了,畢竟這句話其實的确和廢話沒什麽區別。
所有人都露出了嘉賓場外援助的表情看向了孫哲平。
1962.
“不明白?”孫哲平問道。
圍在張佳樂旁邊的幾名隊員點點頭,又搖搖頭。
“張佳樂是核心,但是不要以他為核心。”孫哲平說道。
“……就是,我們要以班長為核心,還不能讓對方看出來?”幾個隊員有點尴尬地問道。“那不和上半場一樣嗎?”
“上半場你覺得他們班的鎖定目标是誰,即使換了陣型。”孫哲平反問。
“大孫,你太懂我了。”張佳樂坐在地上好半天才緩過來一口氣說道。
然後他就被孫哲平一瓶灌泉水從頭灌到腳
“洗把臉,一會兒該下半場了。”孫哲平拍了張佳樂後背一把,把人拽起來說道。
1963.
事實證明,張佳樂說的一點都沒錯。
到了下半場的時候對方的局面的确發現了變化。
上半場幾乎被鎖死的張佳樂下半場變成了放空狀态。
其實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孫哲平也問過張佳樂
是什麽讓他感覺出下半場對方要改打法的。
“畢竟,籃球賽的主角是球不是我啊。”張佳樂洗臉的時候如實回答道。
孫哲平瞬間覺得,什麽絞盡腦汁的盯人戰術,什麽攻防策略分析,在這句真理面前瞬間弱爆了。
1964.
比賽說回下半場。
張佳樂被放空之後自然不會無所事事的拄在那。
其實靈活的随機應變也算是張佳樂在打球的時候一個特點。
站位是死的人是活的。
張佳樂也總不能說是舉個牌子大喊你們來盯我
畢竟,以張佳樂的性格來說,要是場上能舉牌子。
估計他早就掄圓了把高三(2)班的這幫當地鼠拍死了。
1965.
于是,張佳樂在相對而言幾乎放空的狀态下開始了靈活跑位,給予隊友援助。
從局勢上看,張佳樂此時此刻的确是一個輔助。
但是只有場上的隊友和在場外的孫哲平知道。
張佳樂的位置依然是整個隊的核心
從來沒變過。
1966.
在這樣快節奏的打法下,
開場五分鐘過後高二(1)班成功的反超了比分,
并且一度有要拉開距離的趨勢。
一時間場上的氣氛沸騰了。
高二的人不少已經喊加油喊啞了嗓子。
然而孫哲平卻死盯着場上,眉頭越皺越緊。
“不好,高三(2)的人打紅眼了。”孫哲平說道。
然後緊接着場上就發生了一起至少五人的大規模碰撞。
張佳樂他們班打小前鋒位置的人在碰撞後被其餘四個人直接壓在了最下面。
1967.
這樣的劇烈碰撞裁判必須是吹了暫停。
不然估計在場的所有人就該讓這個裁判的人生都暫停了。
學校的紅十字會及其校醫對其進行了傷勢處理後宣布該選手無法繼續比賽了。
一時間高二(1)班面臨着必須要換人的結果。
但是尴尬的是,不要說是高二(1)的替補,就是高二(1)班其他的幾個隊員,唯獨打不了小前鋒位。
對于籃球賽來說,最重要的兩個點一個是配合,再一個就是得分。
而小前鋒可以說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得分,再得分。
所以說,相比之下對于更注重配合的其他幾人來說,進球率這事上就顯得有些尴尬了。
1968.
但是比賽不能不打。
所以人必須要換。
但是無論是把誰換上來,恐怕都會有優勢全沒的結果。
然後,暫停換人的時間有限,一直這麽耽誤也不是個事。
更何況此時此刻站在球場上的高三(2)班早就開始起哄了。
1969.
“現在自願加入他們班比賽行不行?”有一個聲音突然問道。
現場就突然安靜了。
所有人都齊刷刷的回頭看着聲源的方向。
這聲音是誰的張佳樂用後腳跟都能猜到,
但是張佳樂當時的表情還是很精彩。
1970.
“不行,不是一個班的這不公平。”學校老師斬釘截鐵。
“現在高二是不是就剩下這一個班了?”孫哲平問。
“是。”老師答。
“那現在是不是等于比賽是高二對高三?”孫哲平繼續問。
“是。”老師繼續答。
“那我是不是高二的?”孫哲平繼續繼續問。
“是。”老師繼續繼續答。
“哦,那你憑什麽不讓我上場?”孫哲平問。
1971.
于是孫哲平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張佳樂他們班的隊伍。
在一群人目瞪口呆的情況下。
“距離比賽還多久結束。”孫哲平問。
“算上傷停補時……左不過還十來分鐘。”張佳樂想了想說道。
孫哲平眯眼看了看計分板,活動了一下手指。
1972.
“夠了,擊垮他們。”
1973.
然後場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如果說張佳樂對于高三(2)班來說還是一塊兒難啃的骨頭。
那麽孫哲平對于他們…
啃?
高三(2)班就只有挨咬的份兒了。
1974.
張佳樂在球場上的靈活應變能力這幫人已經領教到了。
孫哲平在球場上的穩準狠這幫人在比賽繼續進行了五分鐘之後就也領教到了。
高三(2)班各種拼搶惡意犯規還在繼續。
但是孫哲平一點也不在意。
運球跑?速度跟不上。
碰撞?骨頭磕肉,誰疼誰知道。
1975.
孫哲平上場之後高二(1)班的比分上漲得飛快。
一時之間好像整場比賽已經定在了死局。
但是正所謂沒有好的掩護就不會有好的沖鋒。
孫哲平之所以能沖的這麽猛。
和張佳樂在後方不斷幹擾對手的傳球有直接的關系。
于是,和孫哲平硬碰硬之後被反撞的個七葷八素的幾個對手把注意力又重新轉移到了張佳樂身上。
1976.
這種一下突然被好幾個人夾擊的感覺并不好。
就好像好不容易躲避開了一頭并不太聰明的野獸的追捕。
這頭不太聰明的野獸愣是突然打了一個回馬槍。
我靠啊猩猩智商有這麽高嗎!
張佳樂當時真的特別想喊這麽一句。
不過此時此刻顯然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比如重新能搶到控球權。
1977.
這并不容易。
因為現在張佳樂感覺自己不僅是要拿到球
而且還要随時注意不被三只大猩猩一樣的人物一個舍命一擊或者泰山壓頂。
生命誠可貴,且行且珍惜。
1978.
張佳樂這一次被看死後的局面就變得非常不利了。
雖然在上半場的時候也出過類似的情況,但是當時的小前鋒畢竟是自己班的,
打球也算是有默契。
但是對于孫哲平來說,這支隊伍裏的有些人可能與他的磨合度只有這麽幾分鐘。
此時此刻,如果孫哲平把自己的節奏放慢,那麽就會被對手壓的更死。
然而提速,高二(1)的整支隊伍瞬間就脫節了。
一時間,整個局勢再度重新逆轉了過來。
1979.
在這樣的處境下,高三(2)班的人卻沒有閑着。
趁着張佳樂被盯住的這段時間。
高三(2)班的人投球一下就變得跟不要錢似的。
沒一會兒的功夫眼瞅着比分還是要追平,而且沒準還會反超。
高三的似乎瞅到了希望,
高二的有人已經開始嘆氣了。
但是,還是那句話。
位置是死的,人是活的。
1980.
張佳樂被盯死了,但是孫哲平可以調整位置。
既然得不了分,那麽就撕破進攻局面。
孫哲平這樣想着,然後開始了行動。
一決高下做不到
那麽兩敗俱傷總不難吧?
1981.
孫哲平就沖着對方拿球的人沖了過去。
搶斷,卡位,接應。
一時間誰也不能太确定孫哲平到底是在打什麽位,
但是孫哲平并不太在意這些。
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
高三(2)班的進攻隊形就這麽真的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1982.
高三(2)班就出現了失誤!
高二(1)班人拿到球!
高二(1)班人傳球!
張佳樂拿到球!
球賽正規的下半場20分鐘此時此刻已經結束。
進入傷停補時,此時此刻還有最後的一分鐘!
1983.
張佳樂拿到球被高三(2)的人盯的很緊。
張佳樂當時就覺得,這他媽哪是在盯人,這就是在攆我啊!
于是球就這麽左傳右傳又回到張佳樂手上,
怎麽也到不了孫哲平手裏。
1984.
張佳樂很着急。
孫哲平很着急。
兩個班人都很着急。
1985.
然後張佳樂就感覺自己被撞得突然重心在往一邊倒。
而且這次絕對來不及穩住。
但是還來得及
球還沒脫手。
1986.
“我去你大爺的!”張佳樂吼了一嗓子把球扔了出去。
然後張佳樂就被高三(2)班的人結結實實的給壓倒了地上。
然後張佳樂這一次真的是想再說一遍這句話
我去你大爺的……
1987.
張佳樂艱難地趴在感覺自己快要歸位了
哨音在這個時候忽然響起
然後他費勁的擡起頭,
贏了嗎?
他想問
然後他發現全場格外的安靜。
孫哲平還保持着投籃的姿勢沒有動。
1988.
孫哲平投的是個壓哨球
籃球是在比賽結束的哨音響起前脫的手。
球落在了籃筐上
飛快的狂轉了幾個圈。
然後
球身往一側輕輕一歪。
1989.
球進了。
1990.
裁判員再度吹響了哨音,
宣布了比賽結果。
張佳樂有點木然的推開了差點把自己壓得見上帝的那位。
然後他站起了身,深吸了口氣,以此證明自己沒被壓出什麽毛病。
“贏了?”張佳樂有點狀況外地自言自語了一句。
回答他的是鋪天蓋地的呼喊聲。
1991.
“高二(1)!”
“高二(1)!!”
“高二(1)!!!”
然後張佳樂才意識到自己的嘴角在不受控制地往上揚。
然後緊接着他意識到自己的腿剛才因為那麽一個碰撞直接搓在地上蹭掉了一大塊兒皮,疼得他又吸了口涼氣。
他知道他現在的表情一定跟得了帕金森一樣。
媽的,出息呢……剛進了四強這還沒拿冠軍呢。
張佳樂這麽想着。
但是……
1992.
“大孫!”張佳樂吼了一嗓子。
然後他伸開手向孫哲平迎面跑了過去。
張佳樂的夏季校服T恤挺寬松的,迎着風伸展雙臂的這麽一跑起來感覺真的像只在飛的大鳥。
雖然是只瘸得蹦蹦跳跳的鳥。
但是,管他瘸不瘸呢!
1993.
“大孫!贏了!!咱們贏了!”張佳樂大喊了,緊接着又怪叫了一聲。
然後就縱身一個猛撲。
還好孫哲平有點準備,趕緊往後退了一步伸手把人接了個滿懷,
不然估計他就又要被張佳樂給撲得扣地上。
1994.
不過沒過2秒孫哲平知道自己話說早了。
高二(1)班的其他隊員也在這個時候沖了過來。
還沒等這倆人反應過來
所有人就跟疊羅漢一樣撲了上來。
1995.
“贏了!”
“牛逼!”
“咱們他媽的晉級了!”
“一張黃牌都沒有!”
“老班長,班長!你們倆就他媽是神!”
1996.
然後所有人就聽到了一陣痛苦的慘叫聲。
“你們這群豬!都從我身上下來!”
“誰在最下面呢?”有人問。
“……好像是班長。”
“老班長還是班長?”
“好像是班長,老班長在班長上面呢……”
1997.
“你們先都給我起來再讨論行嗎!”
張佳樂被壓在最下面,痛不欲生。
搓禿嚕了皮的腿正壓在最下面
給他疼得呲牙利嘴的。
1998.
籃球賽晉級的喜悅就猶如一個氣球。
在大家的心中越吹越鼓。
高二(1)班的參賽者就帶着這樣的心情在籃球賽上繼續一路向前。
鑒于已經有了和高三(2)班這一場惡戰的經驗。
接下來的兩場比賽雖然相對容易,但是也很艱辛。
用張佳樂的話說就是,對面的突然打的這麽規矩,一時還有點不太習慣。
1999.
之前下場的小前鋒傷的其實并不重,
半決賽的時候就又重新上場了。
于是孫哲平再度變回了觀衆的身份。
最終進入半決賽,決賽的依然是高二(1)班的原班人馬。
2000.
即使過了很久,張佳樂都記得很清楚。
他們最後總決賽勝利的時候是個陽光明媚得差點曬死他們的星期五。
張佳樂和其他隊員在比賽結束的時候被沖入賽場的圍觀群衆一起舉着往上抛。
然後張佳樂在被抛到半空中的時候看到了站在不遠處沖自己方向鼓掌的孫哲平。
“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張佳樂沖着孫哲平的方向揮舞着手大喊。
“夢想成真!”孫哲平笑着沖着對方喊到。
2001.
“高二(1)!”張佳樂揮着拳頭大喊。
“冠軍!”所有人跟着一起喊。
“高二!”張佳樂揮着拳頭繼續大喊
“冠軍!”所有人繼續跟着一起喊
2002.
慶功會是在比賽結束後舉行的。
年級組長直接批了條子,集體去學校附近的館子聚餐,全高二一起!
班主任高興就不用提了,所有人都沒想到年級組長能那麽高興。
“媽的,可贏一次了!”年級組長在吃飯的時候狠狠地搓了搓手說道。
“怎麽這麽解恨?”後來張佳樂納悶地問道。
“好像是他和高三年級組的那組長不對付。”孫哲平聳了聳肩肩膀說道。
“……同行都是赤裸裸的敵人啊。”張佳樂忍不住感慨道。
2003.
慶功會上不少人都喝高了。
張佳樂首當其沖,沒喝多少就直接出溜到桌子下面了。
孫哲平把張佳樂拎起來扔到了一邊沙發上休息,自己也沒再跟着喝。
其實倒也不是怕喝醉,但是孫哲平好像已經養成了張佳樂只要一趴窩自己就不喝酒的條件反射了。
畢竟得保持着清醒扶對方回去不是?
于是,在場的那麽多明明還很清醒都可以扶他倆回去的人……
就這麽被殘忍的無視了。
2004.
有人好奇問過,有沒有說孫哲平喝醉了張佳樂扶着對方回去的時候。
孫哲平想來想說沒有。
因為這種事上張佳樂每次都是最主動的拿起酒杯說幹一個的那位
當然,幹杯之後就得去桌子底下找張佳樂了。
2005.
其實就喝酒這件事上,張佳樂的黑歷史挺多的。
有一個還是張佳樂初三時候的事。
當時是張佳樂他們初三的時候吃散夥飯,
大家一起畢業領了結業證,中午吃飯喝酒,臨走的時候所有人都醉得差不多了。
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張佳樂不太能喝,就只讓他抿了一口。
結果當時有個倒黴的哥們和張佳樂一起順路回家,倆人誰也沒看腳底下的路。
結果就那麽巧,有個幹枯的下水井,井蓋不知道被誰給拿跑了。
“我當時還納悶呢,怎麽走着走着旁邊人沒了,我還以為這貨幻影移形了呢!”張佳樂和孫哲平聊天的時候說道。
“然後我就發現我還真說對了。”
“幻影移形了?”孫哲平納悶地問。
“是啊,幻影移形到井裏了。”張佳樂淡定地說道。
“說掉井裏就可以了,別加這麽多玄幻色彩可以嗎。”孫哲平無語地說道。
2006.
據說當時張佳樂雖然也有點醉,但是基本的思考能力還沒喪失。
而且值得慶幸的是這地方距離張佳樂的初中很近。
“你別着急,等會兒!我去學校找人救你出來!”張佳樂喊了一嗓子,然後就跑了。
“當時我跑到一半突然才想起來我們畢業了啊,時間怎麽過的這麽快,我們怎麽就畢業了呢。”張佳樂露出了一副回憶往事的樣子說道。
“然後我就這麽想着就跑回家了……然後酒勁上來倒頭就睡了。”
然後張佳樂露出了一副這個故事結束了的表情。
孫哲平聽得一愣一愣的。
2007.
“後來呢?”
“什麽後來?”
“你同學呢……?”
“壞了,我把他給忘了。”
“從初三忘到高二?”
2008.
所以說,孫哲平是真的不敢喝醉……
2009.
慶功會上繼張佳樂喝高了之後陸陸續續地又趴下了不少人。
最後連張佳樂他們班的班主任也都喝高了
“就這樣就完了?!太不盡興了!”班主任喝高了之後扯着嗓子喊,完全沒一點老師的樣了。
“怕什麽的,下周等運動會結束的,咱們拿到獎杯獎牌了再出來喝一次!”有人跟着喊。
“就是,下周再來喝一次!”
“不行啊,下周再來我可批不了條了,不然學校得批死我!”年級組長趁着還沒完全醉趴下的時候趕緊擺擺手喊了聲。
然後所有人都笑懵了。
2010.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高二(1)班的籃球賽奪冠後,整個班的士氣就完全不一樣了。
本來覺得能進八強就已經是得償夙願的足球也是一路碾壓直殺進了決賽。
其他方面包括棋類的比賽項目也是被這班占進了風頭。
體育總分上高二(1)班簡直就像坐火箭一樣的往上竄。
張佳樂一直都覺得那陣子是他高中過得最爽最瘋的一段日子。
2011.
這股熱度原本可以支撐着這幫人一直沖到這個學期的結束。
如果不是因為頒獎儀式前一天的那次打架。
那次事件是不少人心中的一塊兒遺憾。
雖然遺憾。
但是時隔那麽久,張佳樂想起的時候,依然沒有後悔過。
2012.
當時是張佳樂他們班在去上體育課的路上。
結果被高三(2)班的人在操場門口堵了個正着。
帶頭的人不是之前籃球比賽裏的,但是看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