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貍貓換太子裏的雙胎姐妹 (2)
以前跟我說過,她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大大的房子,裏面放着數不盡的金銀財寶,那樣即便她在睡夢中,都會笑醒的。”
“現在可不是實現了?”
意外死後穿越到一個全然陌生的朝代,縱使她性格外向活潑,王菁心中也還是有着些許的恐慌,邊關那般的落後,他們家裏又重男輕女,那時的她連吃飽肚子都難,唯一的夢想可不得是有錢。
但現在身邊有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她還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對于金錢的追求早就已經沒有那麽強烈了,但她沒想到這麽長的時間過去,宋芊岚卻還記得她當初說過的話。
于是新上任的縣主殿下大手一揮,“走!跟着本縣主有肉吃,本縣主請你們去一品樓好好搓一頓。”
雖然姐妹倆有些不太理解搓一頓是什麽意思,但也并不妨礙她們能夠聽懂王菁的意思,兩個人一左一右,歡歡喜喜的架起了王菁,“你可不能吝啬!”
“那是自然。”
三個姑娘興高采烈地出了門,時喻從垂廊盡頭走出來。
書棋試探着開口,“王爺,要派人去跟着嗎?”
是的,王爺。
原本的信王去世已有三個多月,在加上救萬民于水火當中的王菁出自信王府,皇帝心裏一高興,時喻這個世子爺便轉了正。
時喻輕輕搖了搖頭,“不必打擾她們,讓護衛暗中保護便是。”
這般歡樂的時光少有,他這個做哥哥的,當然要維持住妹妹們的這份喜悅。
沒過多久,太子再次登了門,此時的他對于王菁口中的“掐指一算”再也沒有了任何的懷疑。
看上去俊秀典雅的青年,實際上卻是一個急性子,“堂兄你就把戚重光給我吧,我保證,即便是上了戰場,我也讓人保護好他。”
雖然話是這樣說,但戰場上刀劍無眼,誰也無法保證誰能夠完好無損地活着回來,戚重光是前信王留給時喻的親衛,他不僅僅是一個可以上戰場殺敵的将士,更是承載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Advertisement
太子知道自己有些不厚道,可說出讓人保護,已經是他能夠拿出的最大誠意。
時喻當然不會拒絕,戚重光自小生在邊關,全村都被大戎屠戮了個幹淨,他畢生的願望就是将大戎打到草原的最深處去,讓他們再也不敢進犯大楚。
他被原信王救了,之後一直留在他身邊貼身保護,雖然比起出征大戎這樣做生命得到了保護,但戚重光的內心卻還是有些許的遺憾。
前世江南道大雪,大戎趁機進攻,戚重光偷偷瞞着宋瓊林帶着一小隊人馬奔赴邊關,但他人微言輕,手下又沒有多少的權利,最終卻還是抱着遺憾馬革裹屍還。
但時喻知道,戚重光是一個真正有血性有抱負的人,比起茍延殘喘,他更想要的是上陣殺敵,哪怕是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
時喻寫了一封信,連帶着可以號令兩千親衛的兵符一并交給了太子。
“堂兄大義!”太子雙手抱拳,對着時喻行了一個軍中的禮儀。
“如今大戎并沒有趁機來犯,父皇不會同意我們主動出擊,但堂兄放心,戚重光此人,本殿勢必會讓他去到一個合适的位置,等本殿登基的那一天,就是戚重光鷹擊長空之時!”
為了保證說話的慎重,太子頭一次在時喻面前自稱“本殿。”
在太子灼灼目光的注視下,時喻疏離的眉眼中端的是認真,“我自然是相信殿下的。”
——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眨眼之間,時喻已經在這個世間歷經了五個春秋。
年前皇帝的身子就已經不大好,年輕時吃了太多的苦,勞心勞累處理了二十多年的朝政,也到了大限将至的時候。
太醫說皇帝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文武百官們集體跪在太極殿外等候皇帝交代遺言,時喻也帶着姐妹兩人早早的住進了宮裏,唯恐皇帝還想要見他們最後一面。
這些年皇帝精力大不如前,後宮也沒有增加什麽新的皇子,太子監國已有三年,大事小事處理的都很好,即便此時皇帝去了,也不會給朝野帶來多大的影響。
百官們心知肚明太子将會是下一任的帝王,此刻戰戰兢兢的候在這裏,也不過是想要搏一搏那幾個輔政大臣的位置罷了。
然而,等太子從裏面出來以後,卻沒有叫任何一個官員進去,反而是走到了時喻的面前,“堂兄,父皇說……有要事要囑托于你。”
時喻帶着滿臉的疑惑走進了殿內,躺在床上的皇帝老态龍鐘,渾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死氣,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将大楚治理的很好,如今這副蒼老的樣子,讓時喻不由得軟下了心來。
他坐在塌邊握着皇帝的手,替他理了理鬓角的亂發,“皇伯伯,阿喻在這。”
聽到聲響的皇帝奮力地睜開了雙眼,渾濁的眼球幾乎已經讓他看不清眼前這人的樣貌,
但他卻還是死死的握住了時喻的手,“阿喻啊……皇……咳咳……”
“皇伯伯知道阿喻是個聰明的孩子,太……太子太笨,朕擔心他,皇伯伯就把他,交給你了……”
時喻:……
好不容易躲懶了五年,到頭來他卻還是要讓他搞事業?
難辦……
皇帝目光都有些渙散了,卻還一直強撐着不肯閉眼,“阿喻……阿喻……”
太子眼裏含着淚,“堂兄,你就答應父皇吧。”
看着眼前的這一老一少,時喻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最終還是選擇了同意,“好,阿喻答應您。”
皇帝費盡全力将太子和時喻的手握在了一起,“太子也要……好……好好待阿喻啊……”
“我會的,父皇。”
太子話音落下的瞬間,皇帝緊握着他們的手腕便無力的垂了下去,随後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父皇——”
太子伏在皇帝身上嚎啕大哭,外面聽到聲響的官員和後妃們一股腦的湧了進來,直接将時喻擠到了邊邊上去。
其中一個官員奮力地扒拉着太子,聲音中透露着急不可耐,“殿下,殿下,這輔政大臣的人選,可是已經落實了?”
時喻再次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怎麽這所有人趨之若鹜的位置,就落到了他這個一心鹹魚的人身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