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妹妹
“喲,是振華呀,你們一家人這是回家呢?”
丁家三口剛從小道轉進略寬一些修整過的正道,就聽見身後傳來自行車的鈴铛聲,待丁振華回頭一看,那人就笑了,聲音很是爽朗。
“大隊長,這麽早你這是從哪兒回來啊?”
他們從縣裏走得早,這會兒也不過才八點多鐘。來人是丁家所在大隊的大隊長,也姓丁,他們那一片丁是大姓。不過大隊長家裏條件好,這不連自行車都騎上了。
丁振華都還沒有呢,去年過年時廠子裏難得有自行車票,不過只有一張,他沒去争取讓老趙給得了。他想用時說一聲随時就能推走,再加上他時常出門都是跟車的,也不太用得上自行車,便沒有去倒騰。
“剛從公社取了個文件回來,趕早不是涼快些嘛!喲……這是你女兒,叫嬌嬌是吧?”
大隊長從自行車上下來,扶着車把手看向一旁的小不點。
“嬌嬌,叫二堂伯。”
周雲梅笑着跟大隊長打了招呼,又晃了晃丁瑤的小手。整個大隊姓丁的不少,有些有親緣關系,有些則沒有。而大隊長家跟丁振華家裏确實有那麽些關系,就是離得有些遠,按輩份丁瑤确實該叫他二堂伯。
“二堂伯早上好。”丁瑤禮貌地打了招呼。
“哎……你這小丫頭可真是越長越好看了,二堂伯這會兒兜裏沒糖,下回見面給你補上。”
大隊長樂呵呵地點頭答應,見小姑娘一直盯着自行車看,便笑着問她要不要坐上來。
丁瑤搖了搖頭,大隊長也沒有強求,推着車走在丁振華旁邊,兩人不時聊着天。丁瑤退到後面與周雲梅走在一起,耳朵卻好奇地聽着前面兩人的對話,不過大多她都不是很聽得懂。
不過在大隊長提起衛紅時,丁瑤立即把小耳朵豎起來,聽得很是專心。
“……這次你們把衛紅帶在身邊也好,咱們大隊的情況你也知道,雖說有個小學但大家都把那兒當成看孩子的地兒……不管怎麽樣,多讀點書總是有好處的。”
大隊長是少有的依然覺得讀書有用的,且非常支持孩子多讀書,大隊小學也是在他的堅持下才一直開辦,至少讓孩子們能識字,不當文盲。
但現在這個大環境連不少老師都下放了,不僅課本淺顯,老師教得還不好,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把學習當玩兒。他自己家的孩子雖然沒能力弄到城裏讀書,但至少都是在公社上學,比起大隊裏的學校不知道好了多少。
丁振華點着頭應了,說他也是想到衛紅都十歲了,之前一直沒上戶口,前兩天找廠子終于把這事辦好了。等孩子接過去了,再找找關系去插班也是可以的,就是有點兒擔心孩子跟不上。
“跟不上沒關系,大不了降一級嘛!”
大隊長覺得能讀書,這些都不算什麽事兒。
“說得也是,反正到時候去了學校讓老師看看情況,再做安排。”
“你們是好,兩口子雙職工,孩子自然是城鎮戶口,讀書都不用愁。”
丁瑤還小,對于大隊長的羨慕實在感受不到太多,不過她記得以前每次回老家,都有不小孩子圍觀她,仿佛能摸一摸她身上的花邊裙子就十分滿足。
這時代城裏人大多有一種優越感,就連周雲梅在廠子裏工作了幾年,回到原本生活的鄉下心裏都是滿滿的得意。當初她嫁給丁振華,不少人表面羨慕她,背地裏卻笑話她有男人等于沒男人。
而現在呢?她可是正兒八經的工人,吃着供應糧,手頭有錢有票,每個月拿着糧油本就能去領東西,跟當初那些議論她的人可是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丁瑤沒發現自己媽這種小小的得瑟感,她只是對于見到的一切感到新奇。曾經的知府千金雖說也不是沒去過鄉下,但那都是坐着馬車去自家的莊子上,可從來沒有親自在田邊上走過,這一路上她都好奇得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進了村子後大隊長就跟丁瑤一家分開了,他得先去了大隊部。丁振華則帶着妻子女兒回家,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去上工了,來的路上看到田地裏就有不少人,不過他娘應該是在家的。
丁婆子有一雙巧手,雖然不會繡花但做的衣服和納的鞋底兒都非常不錯,據說當年還給革命戰士做過千層底兒的鞋子,不僅結實耐穿還美觀。大隊組織了一些手藝活做得不錯的老婆婆小姑娘,一來這些人下地幹活也做不了什麽,二來也算是給大隊創收了。
能夠靠手藝掙到工分而不用下地,這是丁婆子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另一件事當然是大兒子出息,當兵轉業後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不用回到鄉下幹農活,工人……那可是最體面的。最重要的是因為他條件好,才能每個月都按時孝敬她。
“娘,我們回來了。”
“誰回來了?”
丁婆子正在自家院子裏縫衣裳,今天沒什麽事兒,她就把家裏的衣服都拿出來縫縫補補,縫得好還能多穿兩年呢!聽到外面傳來動靜,她下意識地擡頭望去,就見自家大兒子背着背簍從外面大踏步進來,立即就笑了。
“原來是大郎啊!你們可有些日子沒回來了。”
**********
丁婆子把大兒子帶回來的東西都收進自個兒屋裏上着鎖的櫥櫃,又用碗舀了半碗為端午節準備的紅薯幹出來,還順手抓了一把塞在丁瑤的衣兜裏。
“揣着慢慢吃。”
“謝謝,奶奶。”
紅薯條看着黃澄黃澄的十分好看,丁瑤倒也沒嫌髒,拿了一根放在嘴裏嚼了嚼。雖然她懷疑丁婆子肯定沒洗手,不過長輩的一片心意,丁瑤并不會拒絕。
“好吃吧,你奶奶這手藝在整個大隊都是一絕,爸爸當兵那會兒就想着這口。”丁振華拍着丁瑤的小腦袋滿是感慨,結果下一瞬就被自家娘給拆穿了。
“也不知道是誰說自己吃紅薯吃得想吐?”
“那不是當年咱家窮給鬧的嘛,頓頓紅薯,還沒個花樣。”而且那紅薯還不好吃,硬梆梆的。
“有紅薯給你吃就不錯了,你還挑呢,鬧饑荒那幾年多少人家連樹皮都沒得啃,觀音土烙的餅子你肯定沒吃過吧!”
丁婆子一點兒也不給兒子面子,要說苦日子,這些小娃子哪裏他們這輩人過得多。丁振華只能撓了撓頭,不再提起這事兒。他十幾歲時就已經參軍了,在部隊裏不說吃得多好,至少不會餓肚子。
……
周雲梅很自覺地去竈間忙活,不論她多自得自己的工人身份,也沒有回來就吃白食的道理。丁瑤有些好奇想要出去逛一逛,便向丁振華申請,他有些擔心,想說自己帶女兒出去,不過丁婆子直接揮手同意了。
“操這麽多心幹什麽,咱們大隊裏的孩子誰不是野大的,你小時候也沒少撒丫子亂跑,摔倒了拍兩下不就得了,摔一摔更皮實,不用把她看得那麽緊。”
她很看不慣大兒子兩口子這德性,在她的觀念裏讓後輩有衣穿有飯吃就行了,身邊的幾個孫子孫女她不是看顧得很好嘛!
丁婆子叫許蘭珍,雖說大字不識幾個,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但她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農村普遍存在的重男輕女思想她并沒有,但并不是因為她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而是在她心裏最重要的是自己和能陪她一輩子的老頭子。
丁瑤覺得她奶奶挺矛盾的,一方面是個傳統的舊時代農村婦女,另一方面某些思想卻又與很多老人不同。丁婆子一向認為兒媳婦生兒生女那是兒子媳婦自己該操心的事情,她都半截入土了,讓自己過活得滋潤才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态度也沒人說她有錯,反而兒媳婦們都覺得日子好過。但是丁老二家的三個小孩有父母親疼愛,爹媽不靠譜的丁衛紅就被襯托得很是可憐。
他畢竟才十歲,周雲梅去城裏上班時甚至才三歲多。飯冷了沒人熱,摔傷了沒人疼,生病了更加沒有人噓寒問暖,還要被人嘲笑是爹媽不要的孩子。這些是書中丁嬌嬌發脾氣說丁衛紅冷血時,他嗤笑着說的話。
跑出門的丁瑤微微抿了抿唇,腦海裏不由映出那個年紀小小卻十分倔強的身影。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她奶并不是個很稱職的長輩,細想一下,她爸大概是肖母的,雖說有責任感,但卻少了幾分細致的愛,她能得到父親的寵愛還真是個意外!
短短時間的相處她就能揣摸出一個人的性格,這是她上一世就具備的。畢竟偌大的丁府一應事情都是她操持,對人心的把握不到位,很容易管不好下人。何況她時常還得組織宴會,都是些身份相當的大家小姐,雖然年幼卻都并非省油的燈。
她覺得自家哥哥好可憐,就像那歌裏唱的小白菜一樣可憐,按說丁瑤能非常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成了小孩子的緣故,愣是想着想着眼睛就紅了一圈。
要哭不哭的樣子,好生可憐,跟小白菜也差不離兒了。
這副醜模樣被樹桠上的一個男孩看進了眼裏,男孩皮膚黝黑有些瘦,也不知道是不是衣服太大的緣故,顯得空蕩蕩的,因為坐在那兒也看不出身高。
男孩的眼神微微一動,這個穿得明顯跟村子裏的小孩不一樣,且還哭唧唧的小姑娘他認識。
據說……是他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