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獨上高樓
今日終于等來四阿哥給我的好消息,他又一口答應我所有的條件。
所以,如今我除了欠他給隆科多的聘禮錢,我們之間再無瓜葛!頓時,人逢喜事精神爽,肩膀無擔一身松!
他與我終于遠遠的啦,哪怕眼見還和以前一樣在遠處溜達着,偶爾注視着我和兩個小鬼打打鬧鬧,瘋玩着跑圈,我也沒有以前的謹小慎微。
畢竟,說好了沒有關系。也就他走他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不過,我也深知我不能長久的不務正業,因為相信自古就有那--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畢竟,我不想讓別人養着自己,而要是自己一無所長的話,那麽,也就是凡事說說而已,并無一點真才實學,有怎麽能養家糊口?
所以,我也只是稍微放縱,便拿起古代的書一本正經起來,畢竟,這對于我才是興趣所在,沒有閱讀和寫作,我的生命怕只有萎靡不振,一蹶不振;自甘堕落,生不如死吧!
想想當初穿越前,自己怎麽着也是一個閱書無數的知識分子,雖說都是一些和醫學專業有關的比較多。可如今,我已接近文盲,想來幾次玉兒姐姐讓我給她念信,自己急得臉紅脖子粗像人在囧途中的許三多“啥......啥......啥......”個不斷。
真是當時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以了殘生!
前有古人孔子--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據說是儒家對知、仁、勇“三達德”的一種闡發。“知恥近乎勇”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懂得羞恥,才能自省自勉,奮發圖強。有羞恥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表現。常懷一顆羞恥之心,不僅可正身,養浩然之氣,而且知進取,成千秋偉業,蓋因知恥近乎勇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古往今來,無論個人還是群體,知恥與不知恥的情形大不一樣。縱覽歷代聖人賢哲,哪一位不是知恥惜榮的人傑?
從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從莊子“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到屈原“閉心自慎,終不失過也”;
從司馬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歐陽修“富貴不染其身,利害不移其守”到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無一不是心系社稷的嘉德懿行。
反之,那些少廉寡恥之人,如暴虐無道的夏桀商纣,陷害忠良的秦桧,口蜜腹劍的李林甫,貪贓枉法的和珅之徒,哪個不是遺臭萬年?
古語有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不僅要了解自身的優點,還要了解自身的恥辱所在。這對個人至關重要,對國家和民族更是有着深遠的影響。
還記得現代歌手許冠傑唱的《知恥近乎勇》--
雲海中多變多波動/人生的際遇也相同/縱使今日兩手空/他朝可變做富翁/毋追憶失去的好夢/何必講往日嘅英雄/眼底草木正青蔥/知恥近乎勇/成功憑沉默耕種有希望/人就覺輕松心中能忘掉苦痛/趁機會平步上高峰/靠自己操縱Music人本身總有他的用/唔應該去做應聲蟲/縱使今日未見通/始終都會度到通……
如今,我小女子一個也--知恥近乎勇,相信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也許,這是因為人若向善,天必助之吧!
幾經尴尬,我決定在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的指引下--奮發圖強,不能做到“人見人愛,花間花開”,這是我先天不足還可原諒幾分;若是以後“洗衣做飯嫌累,琴棋書畫不會”,再加上,連幾個字都不識得。
那人生于我,一旦遭遇不測,除了黑暗就只有暗無天日,心靈不光死寂一片,還真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但自古“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也只能量力而行,盡可能捧着書,企圖混個它們認識我,我也認識它們。試着像和它們捉迷藏一樣--猜來猜去,唯恐錯過什麽。不免,急出一頭汗來。這樣地硬灌--牛不喝水強按頭,自然讓自己不光極無趣,也累得渾身酸痛;不光無聊地很,時間一長,也心生了放棄的念頭。
這真真,讓自己感受到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悲涼和凄苦!
不過,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我相信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四阿哥在不經意之間的一句話--知識是無窮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客觀知識,真是雞蛋碰石頭--沒有不亡的理!
要不然怎麽是成功人士啊,随便說一句話,就那麽警人醒世!
看來,我得嘗試、摸索其它讓自己稍微惬意一些的生存方式啦!
要不然,老是像現在累個半死,還出力不讨好!一旦稍有停歇卻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真是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