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二卷:番外篇《仙劍奇俠傳》之聖姑; (1)
聖姑:第一部中南诏國一代聖女中年也稱聖姑,與蜀山派弟子酒劍仙一夜情生下了阿奴。因是聖女,南蠻娘領養了阿奴為女。
☆、李莫愁(一)
? 夙夕醒來時,就發現自己躺在一個破廟中。之所以知道在廟裏是夙夕醒過來第一眼看到的是結滿了蛛網的怒目金剛。這一吓,差點讓她再次魂魄出竅。
用搜魂法收集了原主靈魂消散前的最後記憶。夙夕知道,她現在已經是李莫愁了。《神雕俠侶》裏面,那個為情所傷,最終因愛生恨的“赤練仙子“李莫愁。
李莫愁在古墓中久等陸展元不至,違背師命下山,最終得到的不過是情郎另娶他人的消息。這癡情的姑娘一怒之下大鬧喜堂,最終卻被大理天龍寺的枯木大師所傷。
李莫愁與枯木定下十五年之約,最終卻因傷重死在了破廟中。要夙夕說,那位枯木實在說不上什麽高僧。此事,明明是陸展元有錯在先,枯木卻打傷了李莫愁這個苦主,實在是不講道理的很,十五年後死在李莫愁手中也算活該。
只可惜枯木定下的十五年之約,讓李莫愁無法報仇,一口郁結之氣在心中難以消散。最終卻是因愛生恨,以至于後面死了那麽多人。李莫愁性情大變,離不開她自身的性格問題,可是說到陸展元這個因,枯木也算是引子。
堂堂天龍寺高僧卻如此欺負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着實令人氣憤。
夙夕輕吸了一口氣,胸口一滞,全身都痛的厲害。可見枯木下手多重,若非顧忌出家人不可殺生,只怕當場就要了結了李莫愁。不過枯木是天龍寺高僧,何沅君是南帝禦前四大侍衛之一武三通的義女,人家護短也是正常的。
可是陸展元這個混球,不說他沒有給李莫愁一個交代就另娶。這會兒更是恩将仇報看着枯木大師将李莫愁重傷。夙夕生平最恨的就是忘恩負義,假仁假義之輩。
她不是原著中的李莫愁,傻傻的遵守什麽十五年之約,讓他們逍遙快活多年。只是她也不是原主,沒什麽立場去殺人報仇,但是給這些僞君子一些教訓還是可以的。
好還,作為萬年前的修真世家,夙家總有幾件能夠出手的東西。那便是夙家的芥子空間,這東西只要夙夕靈魂不消散,就能夠一直跟着夙夕。
夙夕從空間中取出丹藥,如今她的魂魄附身李莫愁,之前的修煉完全無用。李莫愁所修煉的武功沒有融會貫通之前也完全無法使用。好在之前煉制的丹藥完全可以救治李莫愁所受內傷。
李莫愁自小在古墓長大,對于外面經濟世俗一無所知。剛出古墓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買東西要付錢,來找陸展元這一路沒少吃苦。如今,身上更是身無分文,以至于受傷都沒住客棧,卻倒在了這破廟中。
夙夕吃了丹藥,恢複了些許,這才離開了破廟。找了個鎮子,用一根金條兌換了銀子,租了個小院子暫時住了下來。因為鎮子離陸家莊不遠,夙夕還特意喬裝了一番,才進的鎮子。
在丹藥的輔助下,夙夕開始養傷并且熟悉李莫愁的武功。這個時候的李莫愁還不是電視劇初出場那個霸氣威武的赤練仙子,在年輕人中算是不錯的武功,放眼江湖卻是平凡的很。
Advertisement
不過,作為修真者夙夕的悟性極高,不過兩月有餘,不僅養好了內傷,武功相較于原來的李莫愁也大有精進。
這天晚上,夙夕換了衣服再次來到了陸家莊。陸展元新婚不久,如今的陸家莊還遺留着莊主成親的喜氣。枯木和武三通夫妻自然已經離去,陸家莊武功最好的陸展元在李莫愁眼中也是個戰鬥力負五的渣渣。其他人更加無法覺察到夙夕潛入了。
“福媽,湯炖好了嗎?老爺這麽晚了還在書房查賬,可不要累壞了。”何沅君一臉憂愁道。
美人皺眉也是美人,陸展元這樣一個渣男竟然能夠讓李莫愁這樣一個美人傾心,又娶了何沅君這樣的美女當真豔福不淺。其實,在這場三角戀情中,何沅君也算是無辜。
只是,在夙夕看來何沅君怎麽都是第三者,加上現代小說中看多了各種小白花,實在沒什麽同情心。
看到何沅君已經親自端了炖好的湯送去書房給陸展元,夙夕連忙跟了上去。等夙夕到達書房,就看到陸展元坐在書桌前,一邊抱着何沅君,一邊對賬。何沅君則溫柔地依偎在他身邊,親自喂湯。
夙夕心中一動,從空間中取出一瓶藥水,趁着兩人眉目傳情間,透過微開的窗戶,将一滴藥水彈進了湯裏。親眼看着陸展元喝完湯,夙夕毫不留戀地離開了陸家莊。
那藥說起來也沒什麽,至多只是讓男人力不從心罷了。風華正茂,守着美貌嬌妻卻力不從心,有什麽懲罰比對這個薄情寡義的男人更好呢?
李莫愁本來想直接閹了他,只是想着與其完全斷絕他的希望,不如讓他希冀,卻完全無用更妙。要知道樹上的葡萄,你明确知道摘不到也就罷了。可若是覺得踮踮腳能夠到,卻怎麽夠也夠不到才是真痛苦,這才特意費心煉制了此藥水。
離開陸家莊,夙夕一時之間卻也不知道去哪裏好。離開古墓前,李莫愁練功雖然勤快,只是缺乏實戰和江湖經驗也枉然。夙夕便決定先四處逛逛,如今已經是宋末,到處都亂的很。
雖然匪患猖獗,只是此時已在江湖上行走了一段日子,李莫愁的武功已經能夠融會貫通,不要遇到五絕那樣的高手,基本上不會有什麽麻煩。
夙夕甚至借着這個機會,過了一把俠客瘾,警惡懲奸一番。不過,夙夕畢竟不像李莫愁那麽天真,就算警惡懲奸也會注意收尾工作。
夙夕的靈魂來自現代,受過系統的教育,做事情不像一般俠客那般顧頭不顧尾。如《射雕英雄傳》中,丘處機那樣的行俠仗義,夙夕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的。丘處機用心不可謂不好,可惜腦子缺根筋,連累了楊鐵心和郭嘯天兩家人。
遇到什麽貪官惡霸之類,夙夕一向喜歡用些不顯露的手段。比如說給他們弄些會慢慢虛弱而死的□□,這樣就是被發現那些貪官被毒死,也不容易牽連到老百姓身上。雖然手段不入流了些,最重要的是結局好就行。
有些事情,過程比結局重要,可有些事情,結局比過程中使用什麽手段更重要。夙夕不在意什麽手段,可是有些江湖人卻不屑于此。時間長了,夙夕還是弄出了個“赤練仙子”的名號。
☆、李莫愁(二)
? 這日,李莫愁到了太湖長興卻無意中遇到了一個女子被幾個惡霸圍着。女子雖然有幾分功夫,卻因為身懷六甲,非常不便。眼看險象環生,李莫愁随手就甩出了一把冰魄銀針。
自從得了“赤練仙子”的名號,李莫愁幹脆順着原著煉制了冰魄銀針。李莫愁善于用毒,也不拘于君子之禮,冰魄銀針讓“赤練仙子”的名號在江湖上更加響亮了。冰魄銀針太過具有代表性,就算有些貪官死在冰魄銀針之下也不容易牽扯到普通百姓。
“夫人,你家住哪裏,我送你回去吧!”對待老人、小孩、孕婦一類人,李莫愁總是要心軟幾分。
“謝謝你!”穆念慈看着李莫愁的裝扮,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神色有些愣然。
輕輕地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穆念慈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甜蜜,更多的卻是哀傷:當年,她也是和這個姑娘一樣,穿着一身勁裝,行走江湖,然後遇到了過兒的父親。
李莫愁送了穆念慈回去,交談中才知道眼前這個女人竟然就是穆念慈。那麽,她肚子裏揣着的豈非就是楊過那小子?
根據劇情,楊過日後會拜入古墓派,與她也算是有份香火情。李莫愁看穆念慈一個人懷着孩子,頗為愁苦,便決定暫時留下來,圍觀這位未來師侄。
李莫愁在長興住了月餘,果然等到了孩子出生。而穆念慈也果然說,給孩子起名楊過,看來這應該是之前郭靖已經給孩子起好的名字。
穆念慈是個極為自尊的人,雖然李莫愁有心相助。不過除了楊過出生時,穆念慈因為坐月子不便,李莫愁有幫上忙,其他時候穆念慈都會拒絕。包括李莫愁想要給母子倆留下一些銀兩,穆念慈也拒絕了,寧願帶着兒子住着破小的房子。
想到楊過本是遺腹子,後又幼年喪母,前半生一直很孤苦。李莫愁想了想,還是在穆念慈的湯藥中放了一些補藥,希望能夠改善穆念慈的身體,不要讓穆念慈早亡。
看到楊過便想到了小龍女,若是能夠見見這個世界的小龍女也算不虛此行了。雖然此時小龍女不過三四歲的小娃娃,不過見見也好。這般想着,待楊過過了滿月,李莫愁便告別穆念慈母子,往終南山去了。
李莫愁回到終南山,首先見到的便是孫婆婆。在李莫愁的師父林紅收養小龍女之前,李莫愁是古墓派唯一的弟子。師父為人有些刻板,又癡迷于師祖林朝英留下的武功,李莫愁可以說是孫婆婆一手帶大的。
孫婆婆本是終南山下的普通婦人,因為死了丈夫,又沒有兒子,孤苦無依。恰逢李莫愁的師傅收養了李莫愁下山找仆人,孫婆婆便跟着入了古墓。
“孫婆婆!”
“小姐,是莫愁小姐回來了!”孫婆婆見了李莫愁很是高興,拉着李莫愁打量了一番,感慨道:“黑了瘦了,莫愁在外面一定吃了很多苦!”
李莫愁心中無端地有些酸澀,既然是練情,夙夕也盡量讓自己融入當前的角色,因此當初并沒有刻意抹去原身留下的感情。原主殘留的感情随着時間流逝,也有部分感情遺留最終融入了夙夕的情緒中。
“孫婆婆——”夙氏一族人丁稀少,對于這種親情也來的更為彌足珍貴。已經成為李莫愁的夙夕此時見了這個自幼照顧自己的婆婆也很是激動。
“哼~你已經不是古墓派的弟子了,還回來做什麽?咳~”就在此時,耳畔卻想起了略有幾分冷傲的聲音,正是李莫愁的師父林紅。
李莫愁在外面見慣了人情冷暖如何看不出,如何看不出師父雖然生氣,更多的是失望和恨鐵不成鋼。
“師父!”畢竟是從小教導自己長大的恩師,李莫愁沒有絲毫的猶豫便跪了下去,“當年徒兒任性,讓師父傷心是徒兒的不是。可是,徒兒卻不後悔下山走着一遭。若非下山,莫愁如何知道那陸展元是怎樣忘恩負義的小人。”
“你——”林紅聞言,只覺得徒兒死不悔改,有些憤然。
“其實,徒兒當日下山,已經明白師父說的是對的。只是徒兒不甘心,總要親自了斷了這段虐緣,也好過這般不清不楚啊!”
“主子,莫愁這麽說倒也不錯。”孫婆婆勸慰道,“只是莫愁,你這一去就是數年,就是不回來,也該送個信回終南山啊。”
古墓派雖然不出世,不過孫婆婆卻每月都會下山采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孫婆婆每次下山免不得要打聽一下李莫愁的消息,卻每每失望。林紅是個面冷心熱的,嘴上罵李莫愁不聽話,心裏卻也記挂着這個弟子。
“哼~當年我就說過,若是走了就不要回來。現在回來,是外面呆不下去了,想讓我将你重新收入古墓派,做夢!咳~”林紅憤憤道。
李莫愁心中有些無奈,若是原來的李莫愁聽了林紅這樣說,只怕就要拂袖而去了。只是,她畢竟不像原主那麽單純,也能領會到師父責罵中的幾分關懷。只是這個時代的長輩,性子多有些執拗,就算是關懷也喜歡用這種責罵的方式。
“就算莫愁不再是古墓派的人,師父也總是撫養莫愁長大的師父,與生身父母無異。莫愁不孝,在外多年了無音訊,是莫愁的過錯。莫愁此次回來,就是希望可以見見師父和孫婆婆。能回古墓派固然是好,師父不願收回成命,也是莫愁有錯在先,莫愁不敢強求。”
聞言,林紅臉色稍齊:“莫要以為說幾句軟話,我就會讓你回來。”
看着甩袖而去的林紅,孫婆婆略有幾分無奈。只是林紅一向是說一不二的性子,她不發話,孫婆婆也不敢放李莫愁進古墓:“莫愁,主子還在氣頭上,要不是——”
“孫婆婆,莫愁明白。莫愁當日被師父逐出門牆,回來之前便已料到今日光景。”李莫愁反而微微一笑,“何況,師父并沒有趕我下山,還是心疼我的。”
江湖中,被逐出門牆是非常嚴重的懲罰。一般弟子一旦被逐出門派,想要再回歸門派幾乎沒有可能。李莫愁的本意也是回來看看撫養自己長大的師父和孫婆婆,順便圍觀一下小師妹,能否重歸古墓派,反而沒有那麽在意。
“莫愁小姐果然長大了!”孫婆婆熱淚盈眶道。李莫愁雖是孫婆婆一手帶大,卻有些任性,何曾這般懂事過。
“對了,孫婆婆,我剛才見師父臉色不好,可是身子不适?”
聽到李莫愁的問話,孫婆婆眼淚流的越發急,與李莫愁說了她離開後的事情。原來,李莫愁離開不久,全真派撿到一個女嬰,恰逢瘋癫後的西毒歐陽鋒來鬧事。全真派的道士便利用這個女嬰做了個局,禍水東引。
李莫愁離開古墓,林紅雖然嘴硬,将唯一的弟子逐出門牆,心中卻是不舍。全真教将女嬰送到了古墓前,林紅見小女嬰玉雪可愛,根骨奇佳,便收了個小弟子就是小龍女,也是一個寄托。
西毒歐陽鋒前來全真教索取《九陰真經》,全真教便順勢将讓歐陽鋒以為王重陽将《九陰真經》留在了古墓中。古墓本是王重陽舊居,此話也算合情合理。
古墓不許男人進入,歐陽鋒要進來尋找《九陰真經》,林紅自然不肯。林紅不善言辭,歐陽鋒又瘋瘋癫癫,兩人說不通,便打了起來。歐陽鋒位居五絕,雖然瘋了,功力卻依舊。與林紅對了一掌,林紅收了重傷,遁入古墓中才躲過一劫。只是內傷頗重,想盡辦法也只能壓制無法根治,拖了這幾年傷勢更難治了。
林紅雖然有心找全真派使壞的幾個小道士報仇,一者全真教送了小龍女過來畢竟欠了幾分情義,二者林紅與歐陽鋒一戰,受傷頗重,這才勉強與全真教繼續“井水不犯河水”。
李莫愁本來并不打算在古墓派過多逗留。只是如今孫婆婆年紀大了,小龍女還是小小的一團,師父傷的厲害倒也不好一走了之。便在古墓外搭建了個草棚,住了下來。每日研讀醫書,上山采藥,希望能夠治好林紅的傷。
李莫愁雖有些手段,畢竟不是專門的大夫丹師。林紅的內傷拖了幾年已成為頑疾,卻已非一般丹藥能夠有用的。
如此過了數月,終南山開始結霜,林紅終于忍不住松口,讓李莫愁搬回古墓中居住,卻并不言說李莫愁重回古墓之事。李莫愁心中明白林紅不過拉不下臉罷了,若是真的逐了李莫愁出古墓派,原著中又怎麽會告訴小龍女給李莫愁留了石棺呢?
古墓派的門規之一便是弟子亡故要安葬于古墓中,若是真的不将李莫愁當做古墓弟子,又怎麽會留她的石棺呢?
這個時候的小龍女不過四五歲,正是玉雪可愛,性子也不像長大後,那麽清冷。數月相處,雖然李莫愁一直住在古墓外,小龍女也并不陌生。尤其是,林紅傷勢漸漸加重,李莫愁照顧師父之餘,也難免要指點小師妹武功。
入冬後,林紅的傷勢越發惡化的厲害。這日卻覺得越發不好了,将李莫愁和小龍女帶到墓室想要交代後事。小龍女畢竟年幼,林紅便決定将李莫愁重新收入門下,授以掌門之位。
“師父能讓莫愁重入古墓派,莫愁亦是萬幸。只是,徒兒畢竟曾經違背門規,實在不堪掌門之位。小師妹雖然年幼,天資甚佳,掌門之位還是傳給小師妹吧!在小師妹成人之前,莫愁定然會盡心輔佐小師妹,照顧孫婆婆。”
林紅心中本就更看重小龍女,這會兒聽到李莫愁這般說,倒是沒有強求。只是令李莫愁意外的是,在李莫愁數月潛移默化,述說自己在外見聞後,林紅竟然修改了其中一條門規。
那就是女子須點守宮砂,并立誓一生一世都不得離墓,若有不知此門規的男子願為己而死,則可破誓下山。這條門規被改成了女子須點守宮砂,若有不知此門規的男子願為己而死或常住古墓,則可破誓嫁人。也等于廢除了一生一世不得離開古墓的門規。
本來就算古墓派不喜與男子接觸,也無需畫地為牢,困住門下弟子。李莫愁若非自幼在古墓派長大,從未下山見過外面的世界,又怎麽會被區區一個陸展元迷住。
李莫愁摸了摸身旁小師妹的發髻,心中暗暗想到這門規應該是改的好吧?
☆、李莫愁(三)
? 交代了後事,林紅也放下了心事,倒是有了幾分看破生死的意思。只是離開墓室前,目光落在據說留給自己和小龍女的石棺上,突然愣住了。
她怎麽忘記了,竟然忘記了這麽重要的東西!
其中一個石棺似乎連同古墓的另外一條路,斷龍石未下,這條路便用不上。只是最重要的是,這條密道中似乎有王重陽留下的《九陰真經》,而這《九陰真經》中便包含了內傷治療的方法。
“莫愁,你在幹嗎?”林紅正要離開,卻見李莫愁突然走向了兩具空石棺,略有些詫異道。
“師父,徒兒在外行走,曾經聽到一個消息,說古墓墓室中有另外一條路。平日不敢打擾師祖安息,今日來了這裏莫不如查探一番。”
“胡說,古墓真有另外一條路,小姐怎麽可能沒有告訴我?”林紅有些不悅,此時李莫愁卻已經打開了空棺,發現了棺蓋上王重陽刻下的字跡。
看到棺蓋上王重陽留下的“□□,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于人。”十六個字,李莫愁心中卻不免冷笑。這王重陽說什麽五絕之首,卻有些徒有虛名。
不提王重陽與祖師婆婆林朝陽的一段虐緣,□□,擠壓全真,卻是祖師婆婆自創的武功。祖師婆婆亡故,你刻下一段《九陰真經》便真以為自己真的勝過祖師婆婆了麽?《九陰真經》明明是黃裳所著,與你王重陽有什麽關系。
《□□》雖然多有限制,力克重陽武學卻是毫無争議的。王重陽拿出了《九陰真經》顯然是因為自己無法破解《□□》。
“師父,看來真有另外一條密道?”李莫愁拿着燭火照着棺蓋上的字跡,故意一臉驚訝道。
林紅一見果真如此,有些驚疑不定。師徒兩人摸索了一陣,很快在石棺邊上找到了機關,露出了石棺底下的臺階。林紅身負重傷,小龍女年幼,自然是李莫愁下去探路。李莫愁進入密道,果然在下面發現了王重陽留下的《九陰真經》以及古墓另外一條出路。
不過也幸虧王重陽這個争強好勝的性格,這《九陰真經》最終卻是便宜了古墓派弟子。古墓派的武功雖然勝過全真派一籌,但是古墓派玉女功養生修煉之“十二少,十二多”正反要訣:“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尤其是《玉女劍法》最後一章更是要與《全真劍法》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武功限制一多,難免落了下乘。一旦受了內傷便難以治療,如原著中林紅便是因為內傷死去,小龍女也是因為練功被打斷受了內傷,又對楊過動情,以至于內傷難愈,被原身逼的放下斷龍石。
這《九陰真經》療傷篇倒像是為古墓派量身定做的。刻在石壁上的《九陰真經》雖然不全,但是古墓派最需要的療傷篇卻很詳盡。有了這半部《九陰真經》或許能夠解決古墓派內功的不足之處也難說。
李莫愁上去之後與林紅說起了密道中的見聞,密道的盡頭是水潭非常隐秘,加上石棺入口只能從上面開啓,正好可以留作後路。倒是《九陰真經》,師徒商議後決定讓李莫愁取了紙筆将之抄錄下來。
只是林紅的性格一貫固執,李莫愁雖然得到師父的同意将《九陰真經》抄錄下來。林紅勉強願意以其中療傷篇治療內傷,卻始終不肯學其中的武功。
《九陰真經》雖然神奇,卻也無起死回生之效。療傷篇雖然對內傷頗有奇效,只是林紅傷勢實在拖得太久,如此兩年,林紅還是過世了。
與原著不同的是,林紅過世前重新将李莫愁收入門下,有了李莫愁,原就天資聰穎的小龍女武功進步極快。或許是因為玉女功的關系,小龍女終究還是如原著般清冷,成了個冰冷冷的小美人。
只是性格這事終究不是別人可以幹涉的,李莫愁倒是沒想過要把原著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改造成另一個模樣。活潑雖好,但向郭芙那種刁蠻任性的也不是誰都吃得消的。有人或許覺得小龍女這樣生活缺乏樂趣,只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呢?
李莫愁卻有些耐不住古墓中枯燥的生活,每年總有幾個月要外出闖蕩一番。也會固定回古墓中住一段日子,整理在外歷練的感悟,細細感悟武學。小龍女年紀小,又見李莫愁每次回來,在武功上都會有新的感悟,很少幹涉李莫愁的事情。
不過每次李莫愁從外面回來,李莫愁都回将外面學到的招式模拟出來給小龍女喂招,也算是增加小師妹的實戰經驗。李莫愁已經不是原著中的李莫愁,小龍女如今雖不肯下山,她也不确定劇情的慣性會不會讓小龍女如原著一般和楊過下山。師姐妹兩人雖然話少,不過時常一起探讨武學,感情還是深厚的。
這般安定的日子過了幾年,古墓派和赤練仙子的名聲已經直追全真教。王重陽也算一代豪傑,可惜教出的弟子一代不如一代。若非古墓派人丁稀少,全真教早就被古墓派壓下去了。
“師姐,今日怎麽起的這麽早?”脆生生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疑惑。卻是小龍女從自己的墓室中走了出來。
随着她做李莫愁的時間越長,純陰之體也開始影響這具身體。李莫愁體寒就算是內力也無法壓制,古墓派的寒玉床莫說睡上去,就算是放置寒玉床的石室,她也是從不進去的。
李莫愁倒了一杯蜂蜜水遞給小龍女,臉色有些蒼白:“沒什麽,只是做了噩夢,響起了一些很久以前的事情。”
最近,李莫愁時常做夢,夢見陸展元,夢見他和李莫愁的一點一滴,夢到陸家莊的那場婚禮,夢到陸何兩家親眷以衆淩寡,夢到枯木和尚的那一掌。
十五年前,她給陸展元下藥,本以為報仇消除了原身的執念。只是沒想到随着十五年之約臨近,那些記憶竟然重新出現了。
看來“她”并不是完全消散了,而是為了遵守十五年之約,甘願沉寂了。或許是因為十五年的等待對“她”來說實在太痛苦,所以心甘情願交出身體控制權,陷入沉睡,直到十五年之約完結。
想到剛穿過來時,那一身傷,李莫愁如今想起枯木和尚也心中有火。若非古墓派實在沒什麽人,李莫愁早就去天龍寺找枯木和尚報那一掌之仇了。
她本是為了體驗七情,練情而來。原身執念如此深,她也心中有火氣,那免不得再走一遭陸家莊,徹底了解這段因果。
收拾了行李,與小龍女和孫婆婆交代了去向,李莫愁便下了終南山直奔嘉興而去了。
☆、李莫愁(四)
? 離別亭——這裏本是故事的開端。
李莫愁站在亭子裏,看着秋風獵獵,吹起無數的塵土和落葉,讓黃昏平添了幾分凄涼的意境。
蒼涼的黃昏小道上響起了車轱辘的聲音,揚着一個大大的“何”字的镖隊緩緩而行。若是李莫愁還是李莫愁,這些人便會因這面镖旗而喪命。
萬幸,李莫愁已經不是那個李莫愁,自然也不會因為遷怒而濫殺無辜。
镖師們看到離別亭中的美貌女子,只是看了一眼,沒有任何的停留。镖師走江湖非常謹慎,尤其是有經驗的镖師,最怕的就是節外生枝。
“阿彌陀佛!李施主,沒想到十五年不見,你的戾氣如故。”
李莫愁不在是那個任意遷怒、濫殺無辜的李莫愁,不過修真者對于人命生死看的極為單薄。殺人于她而言,與一般江湖人也無甚區別。此時又逢亂世,死在李莫愁手中的江湖敗類也絕對不少。既然有殺人,身上免不得會積累殺氣。這殺氣對于枯木這樣的僧人自然也就是戾氣了。
“大師不愧是天龍寺高僧,隔這麽遠,竟然也能聞到我身上的戾氣。”李莫愁不無諷刺道。
“阿彌陀佛,已經十五年過去了,施主難道還是放不下麽?”
“昔日佛祖割肉喂鷹,不知道大師是否有這樣的覺悟,讓我報昔年大師重傷我之仇?或許了斷此段因果,莫愁就此放下屠刀也無不可。”
“李施主,冤冤相報何時了?”
“只要還了大師那一掌,自然什麽恩怨情仇都能了斷了。”李莫愁冷笑一聲,抽出了背負的長劍,“大師既然不肯效仿佛祖,就出手了斷你我恩怨吧!”
沒有出家成為道姑,李莫愁的兵器自然也不是拂塵。李莫愁的劍是一件法寶,不過在這個空間,她無法使用靈力。法寶也就成了一炳普通寶劍,最多不過是比凡兵鋒利一些罷了。
“好,老衲今天要鏟除你這妖孽!大開殺戒!”枯木怒喝一聲,一掌迎向了李莫愁。
枯木是天龍寺高僧,內功深厚,身懷大理段氏一陽指和六脈神劍武功。
古墓派的輕功端的飄逸秀美,劍法也走輕靈路線。這些年,李莫愁專心修煉武功,大有精進,一時間倒是與與枯木鬥了個旗鼓相當。
何況,李莫愁也沒想過要殺了枯木。雖然讨厭枯木,可是考慮到其是天龍寺高僧。只想報了昔年重傷之仇,倒是沒想過要殺枯木,得罪了大理段氏和天龍寺。
枯木年老,內裏卻深厚,李莫愁內功稍弱,卻勝在年輕力強。李莫愁在江湖中行走多時,卻鮮少遇到真正的高手。相鬥之下,竟然使出了壓箱底的功夫,枯木的六脈神劍也不遑多讓。
李莫愁一時間竟然忘了自己原本是要找枯木報昔年重傷之仇。反而硬扛着枯木的攻擊,驗證自己的武功。只是枯木卻不知李莫愁心意,只以為對方要生死相搏。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只影向誰去?”卻在此時,一個瘋老頭念着元好問的詞,走了過來,正是南帝(如今的南僧)四大弟子之三,漁樵耕讀中的農夫,原是大理國的禦林軍總管武三通。
“三通,三通是你啊!快過來,助我誅殺李莫愁這個妖女,妖女是要去陸家莊尋仇的。”
“哎~你怎麽認識我的?”
沒想到突然出現一個武三通,李莫愁心中一緊。依她的武功應對枯木也就罷了,加上一個武三通,卻絕對不是對手。沒想到這武三通卻是瘋瘋癫癫的,倒是沒有第一時間上來幫忙。
枯木正與李莫愁激鬥,哪裏有空解釋,只得道:“她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要去找陸展元和沅君報仇的。”
“沅君,誰?誰敢傷害我的沅君!”武三通因為思慕義女何沅君才瘋瘋癫癫,此刻聽到何沅君的名字,竟然清醒了幾分,狠狠地瞪向了李莫愁。
李莫愁暗叫不妙,這一分神,卻見枯木暴喝一聲:“一脈相承!”
正是枯木最為精妙壓箱底的功夫,李莫愁只得堪堪避開要害,發出了冰魄銀針。
枯木中了冰魄銀針,倒在地上,武三通卻已經攻了上來。武三通看着瘋瘋癫癫的,武功卻還在。李莫愁又被枯木的六脈神劍所傷,不敢久戰。虛晃一招,從懷中掏出解藥丢給枯木,迅速離去。
李莫愁留下解藥本是不想多傷人命,結下因果。卻不知道武三通瘋瘋癫癫,根本弄不清枯木的狀态,辨識解藥。枯木毒性發作,竟然連服用解藥也無法,還是丢了性命。只是這會兒李莫愁受傷也不輕,就算知道,武三通不走,她也不會留下給枯木解毒。
李莫愁受傷離去,枯木毒發身亡。倒是武三通瘋瘋癫癫跑去陸家莊赴“十五年之約”了。
卻不提陸家莊陸展元和何沅君正因為十五年之期将近,邀請的幫手天龍寺枯木大師卻遲遲不至,恍然不安。武三娘終究還是帶着武敦儒、武修文兄弟二人追尋武三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