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8)
娘,你可不要小看我,記得我上次我讓陸嫂子給你們捎回來的銀錢嗎?那可是我掙得。”說着,就把她賺錢的事情大略說了一通!
程兆兒從李氏這裏知道,原身是識字的,會算學的話也不是很奇怪,畢竟聽李氏說,程兆兒從小就是個喜愛看書的。小時候去了外家,抱着她外公的書都是不撒手的,她外公也是喜愛她的緊,覺得後輩的孩子裏,這個外孫女兒是最像他的。
程長慶和李氏聽了都很驚訝,他們從不知道女兒還有這本事。李氏還笑着道:“我記得你外公那倒是有兩本算學的書,你小時候還和你外公撒嬌說看不懂,沒想到現在倒是懂了,趕明兒去你外公家,讓他也高興高興。”
李氏的爹娘昨天剛走,這才死了外孫子,她們的身體也有些支持不住。如今這外孫女又和離了,暫時還不能和他們說,省的他們心裏急。
程兆兒心裏也很高興,原來她外公家确實有算學的書,有機會她還是要研究一下的。
唯有程長慶嘆了口氣道:“是爹沒用!”
程兆兒趕忙說:“爹怎麽能這麽說,女兒都這麽大了,掙銀錢那是應當應分的,爹養了這麽多年的家,休息休息是應該的,往後啊,女兒生意做大了,沒有爹的幫襯可不行。你和娘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将養好身子才好。”
一家三口在這有說有笑的,憧憬着美好的将來,現實的陰霾依然存在,但是有了目标和希望,似乎前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艱難了。
午飯給睡覺的程榮年和程榮瑞小兄弟留了些,一家三口有說有笑的吃着聊着,李氏和程長慶對于程兆兒弄的炸醬黃瓜贊不絕口,程兆兒也厚着臉皮受了。
她最清楚自己幾斤幾兩重了,她擅長的是做手擀面和各種糕點和點心,這不僅是因為她在一家專門做鳳梨酥和各種月餅的食品廠的生産間待過。更重要的是,她是江南人,江南那邊各種精致的糕點數不勝數,她從小耳濡目染的也多,吃的更多……
菜也就做的一般般,但是,她奇思妙想多,又加上做菜方式和這裏的人不同,所以說她做的好,倒也不是瞎話。只是她也知道,如果讓她開餐館估計不行,她做的菜吃的也就是一個新奇勁兒,時間長了,也膩歪了。倒是可以考慮,以後有了本錢,開一個糕餅鋪子。
吃了飯,程長慶頓了一會兒道:“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去老宅那裏看看,也要和你爺奶說一聲。”程長慶說這話的時候,李氏默不作聲。
程兆兒從他們的話語和之前陸氏給的信息中也能拼湊出他們家和爺奶家關系冷淡的事實。只是,這也是應當應分的事情,便爽快應道:“好!”
程長慶倒是有些驚訝,暗道兆兒真的當了娘了,長大了。往常沒出嫁那會兒,因為她奶王氏對李氏不好,她每次都不樂意去,而且不高興都寫在臉上,說話也沖的要命,沒想到,這回反倒不同了!
下午,程兆兒就帶着她兩個弟弟在院子裏玩了會兒,僅僅一個下午,兩個小家夥就開始跟前跟後的跟着程兆兒跑了。姐姐長姐姐短的!程兆兒又給圓圓熬了米湯。順便把家裏的房屋的布局、周圍的環境都看了看,又花了時間替汪氏編寫增加受孕機率的營養餐手冊。又給她爹娘想着是不是也弄點什麽食補一下身體。
晚上,程兆兒躺在自己原來住的房間裏,想着該怎麽利用周邊環境發家致富呢,卻沒想到就這夜,出事了!跟她那大嫂邵氏有關!
Advertisement
030 私奔
更新時間2015-8-31 14:18:00 字數:2082
程兆兒睡的迷迷糊糊的,忽然聽到外面有嘈雜的響動聲。貌似還隐約聽到了李氏驚慌失措的聲音!
程兆兒一驚,先是下意識的摸了摸睡在一旁的圓圓,發現圓圓還在睡着。她本來也要迷糊過去,但是,思緒逐漸回籠,她現在在娘家呢,而剛才的聲音好像真是她娘發出來的。
這下子她完全醒了,呼嚕一下就從床上坐了起來,凝神又聽了一下,果然是她娘在說着什麽。
她連忙把衣服穿好了,就走出了門外。
此時,程長慶也已經穿好了衣服,和李氏正從正房推門出來,程長慶面容嚴肅,而李氏臉色卻是焦急外加慘白的!外面的天色也亮了,估計是卯時初的樣子,也就是早晨五點左右。
程兆兒連忙上前,程長慶此時也急了,便道:“兆兒你照顧着你娘一點,孩子也要看着點,他們都還沒醒呢!我去找村長!你大嫂不見了!”
程兆兒一呆,沒想到發生了這樣的大事情!在這個時代,失蹤代表什麽?尤其是女子,失蹤的話必然名節盡失!哪怕這個朝代相對來說比較寬松,但是失了名節的女子在這個世界也是要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的。
她想起昨天看到的那個年輕的婦人,想到外面對她的流言蜚語。她昨天晚上倒是回來了,不過對大家都是愛理不理的,直接進了自己的屋子。栓子她從不自己帶着,就連喂奶都不怎麽喂的,晚上,孩子睡覺更是跟着李氏和程長慶的。
這樣的一個女人,在家裏其他人啥事沒有的情況下,她自己跑了的機率很高啊!
待程長慶走後,程兆兒就把有些失魂落魄的李氏扶到床邊坐下,栓子睡在床裏側,還睡的正香,一點要醒來的跡象都沒有!程兆兒小聲問李氏:“娘,怎麽回事兒,是大嫂自己走的?”
李氏呆愣了片刻,眼神都沒有焦距,過了好一會兒她回過神來,像是忽然聽明白的程兆兒說的話,不過令程兆兒意外的是,李氏居然沒哭。
她只是咬着後槽牙,氣哼哼的在屋子裏走來走去。又顧及到還在睡覺的孩子,愣是沒發出一丁點的聲音。
程兆兒見此情況,又見李氏似乎并沒有病弱到需要躺下的程度,便把李氏引入院中說話。
過了半晌,程兆兒才弄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李氏夜裏忽然有些驚醒,後來就覺得睡不實在,便早早的起來了。想着程兆兒最愛吃她做的鍋貼餅,便早起準備。
從房裏出來的時候,她也就随意瞥了一眼斜對面的邵氏的屋裏,結果房門居然是半掩着的,她心裏覺得有些不對,因為平日裏邵氏無論在不在屋裏,她那房門都是緊緊鎖着的。不過李氏不是一個好奇心強的人,也沒在意。只是,她準備從後門竹林穿出去,到湖邊洗菜的時候,居然發現後門沒鎖。
這後門因為背倚着小竹林,又是在正屋的側面開的門,門裏面就在屋內,又加上每天都要去外面湖邊弄水,或者洗菜或者洗衣服,又或者挑水回來放在水缸裏用作飲用。因此,那後門的鑰匙就常常用到。李氏為了方便就把鑰匙放在了門旁的一個五鬥櫥最上面的抽屜裏。
如今,那抽屜也是半開着的狀态。
每天晚上,李氏都要檢查家裏的門是否都關上的。如今,這後門卻是沒關的,鑰匙也被人動了!李氏就起了疑心。
她不知怎麽的,忽然就想到了邵氏那半掩的門,于是她就去看了看。結果,她在外面叫了邵氏的名字好久,都沒有人。推門進去發現邵氏壓根不在床上。而且房中很亂,櫃子什麽的都大敞着,裏面邵氏的衣物什麽的都沒了。
李氏頓覺不好,趕緊把程長慶叫了起來……
程兆兒心裏清楚,這種情況,邵氏八成真的跑了。她聽陸氏說過,這邵氏是個不甘寂寞的,常常跟來他們村裏的貨郎眉來眼去的,這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程榮瑞去了,她沒了指望,難保不是又找了個男人!
沒過多久,和平村的村長帶着族老們來了。同野鶴村的情況不同,和平村雖然也是個大村子,但是比起野鶴村還是小了許多的。村裏散戶居多,只有一個大姓人家,就是韓家。
陸氏就是韓家的媳婦兒。
這村長自然也是韓家人,按着輩分,韓村長是和程兆兒的爹一輩的。但是年齡快趕上程兆兒的爺爺了,村裏和程兆兒一輩兒的小輩都要尊稱他一聲韓伯。
程家在和平村紮根的時間也長,有祠堂有族譜,但是,程家人的人丁不怎麽興旺,幾乎每一代都是單傳的。直到程兆兒爺爺那一輩,才逐漸興旺起來的。有兩個兄弟,程兆兒的爺爺是老大,而程兆兒的奶奶王氏又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程兆兒的二爺爺卻只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因此,王氏一直自诩自己是程家的功臣。
村長過來了程家院子,又是早上,村裏的人基本起的都早,這下子都被轟動了,都跑過來或近或遠的看熱鬧。
結果,不僅聽到了程家那個死在戰場上的長孫的媳婦兒跑了,還有程兆兒和離了的消息。
雖然這邵氏究竟跑到哪去了,跟什麽人跑的,都沒有搞清楚。可是,村裏的人可不管你這些,人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這韓村長和幾位族老還沒走呢,消息在村裏就飛快的傳來了。
什麽,聽說了沒有,程家大兒家的小閨女和離回來了,聽說是被逼的!
什麽,聽說了沒有,程家大兒家的大兒媳婦兒跑了,八成是跟那個貨郎。這女人真不是東西啊,她家男人可是剛死啊,聽說之前要了多少的聘禮喲,程家大兒家的家底都掏空了。
這女人真沒良心,怎麽就和人私奔了呢。
老宅那邊,程兆兒的爺奶早上一起來,就聽到了這個消息。程老頭最重視名聲了,當場臉就陰了下來。
王氏的臉色也不好,她把碗重重一擱道:“就說那李氏不是個好的,瞧把家管成什麽樣兒了?兒媳婦管不好,閨女也管不好!”說着,早飯也不吃了,便和程老頭往程兆兒家來了。
031 臺階
更新時間2015-9-1 9:28:45 字數:2303
程老頭名叫程定旺,歲數也不算大,五十有六而已!一輩子沒什麽大本事,如果讓程兆兒來評價,如果說的刻薄一點就是,他這輩子對程家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程家的開枝散葉了。其他的也就是守着他爹分給他的十畝田産過日子。
雖然,他一輩子就這麽過了,但是,在外人眼中,程家還算是個正直體面的人家,家庭和睦,兄友弟恭!但實際上如何?那只有自己知道了!
這樣的結果要歸功于程家的大家長程定旺的一個毛病,那就是極為看重名聲。通俗點說,這老頭就是個古板愛面子,即使骨頭斷了,也要咬牙忍着,不讓別人知道的那種。
因此,他一聽說大兒子家出了這麽大的纰漏,兩件事情都是他不能接受的,他氣的要命。如果不是他還尚有理智,還知道他大兒子的院子裏有一群人,他一定要跳起來,指着他大兒子破口大罵,順便命令他兒子把丢人現眼的女兒逐出程家,和那私奔的邵氏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
只是,如今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那臉陰的都能滴出水來了。配合着他黑瘦的身體,整個人站在那裏,快跟地上的泥巴一個色兒了。
程兆兒還沒做好準備,就毫無防備的提前和她的爺奶和叔嬸見面了。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進了程長慶的家裏,程定旺一看身為村中族老的他那親弟弟程定盛也在,頓時臉上更臊的慌了。
他這輩子都改不了愛面子,愛攀比的習慣了。看着他親弟弟也在,他只覺得在他弟弟的面前丢了臉面了。心裏很不得勁兒。
他一進來,程長慶乖覺得很,立馬讓李氏拿了兩把椅子過來,給他爹娘坐。王氏瞪了李氏一眼,連看都沒看那把放在她面前的椅子,依舊站在那裏。程定旺哼了一聲,礙于很多人看着,倒是坐了下來,坐下之際還瞪了王氏一眼,王氏才不甘不願的坐下了,只是一句話也沒搭理李氏,連眼角都沒掃一下。
李氏站在一邊,也是憋紅了臉。只覺得這比直接呵斥她還要給她難堪。程長慶抱歉的看了李氏一眼,終究沒說什麽。
程兆兒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只是到底沒有立場說什麽,只能微微嘆了口氣。如今,還是先把邵氏的事情解決,她知道,邵氏的事情解決之後,面臨程家人三堂會審的八成就是她了。
衆人還在為到底要不要報官争論不休。絕大多數人都是贊同報官的,畢竟邵氏走是走了,但是她帶走了全部的財物。那些財物都是程家當時出的聘禮。程家如今,是落得個人財兩失的局面。
又加上邵氏平日裏有些喜歡勾勾搭搭的壞毛病,這在其他人眼中,尤其是婦人眼中簡直不可饒恕。因此,就想着給她個教訓!
對此,程長慶一直是處于沉默的态度。而李氏,估計剛才被氣狠了,有些心不在焉!
韓村長一回頭,見程兆兒獨自站在一旁,既沒有和她爹站在一起,也沒有和她娘站在一起。就這麽靜靜的站着。這讓韓村長忽然有了一種莫名的感覺,總覺得如今和離回來的程兆兒和之前那個未出嫁的程兆兒不一樣了。
說不出來哪裏不同,明明看似一切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就是能感覺到如今的程兆兒的不同。站在那裏,什麽也沒說,他回頭的時候,一眼卻能看到她。
不知道出于什麽心理,其實剛才那種感覺于韓村長來說只是一瞬間,但是,他卻開口了:“兆丫頭,你說說,你家大嫂這事你怎麽看!”
衆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部聚到了程兆兒的臉上。程長慶和李氏都擔憂的看着她。
程定旺也死死的盯着她,以他的想法,當然是瞞着這事情的好,報官了,程家這事情可就鬧大了,到時候,程家的臉可是丢大發了。
程兆兒不知道這事情怎麽攤在她頭上了,按說這裏這麽多人,她一個小輩兒,實在沒什麽說話的權利。不過村長問話,她是必須回答的。
她想了想,便對韓村長道:“韓伯,我也不知道我這麽說對不對。但是,我是不贊同報官的,這事情鬧大了,往小了說,程家要丢人了,往大了說,這和平村要丢人了。畢竟十裏八鄉的,私奔啥的,還真沒怎麽聽說過。而且,現在也不能肯定我大嫂就是和人私奔了。”
“而且,對栓子來說也不好,栓子這麽小,是我大哥唯一的血脈,我大哥是為了大家能夠過上沒有戰争的和平日子才去了的,栓子流着他的血,将來也一定會成為我大哥那樣的人,我實在不忍他長大了背負他娘的錯誤啊!這對他也不公平!”
程兆兒想過了,其實什麽程家丢人、和平村丢人,這都不關她的事情。關鍵還是栓子,不能讓他承受大人犯下的錯。為此,她說話時就很注意,扯和平村也是因為想要增加說服韓村長和各位族老的砝碼。而提她那短命的大哥,也只是給韓村長找個可以下的臺階罷了。
果然,程兆兒想的是對的。
這韓村長長年做村長,多年的閱歷他豈會看不出程兆兒的小伎倆,只是,程兆兒的這次“脅迫”卻讓他感到很舒服,很順心,自然而然的就順着她搭着的臺階下了。
于是便道:“是啊,和平村的名聲倒是小事情,如果真出了什麽大事,我即使拼上和平村的多年積累的好名聲,也是要争一争的。只是,這栓子是個好孩子啊,他爹是英雄,如今這麽去了。他娘不着調,但是,這不關孩子的事啊。為了他爹能在地下安穩,我這個做大伯的就做個決定,這事兒就到此為止了。以後誰都不要提了,栓子,大家夥兒也幫着帶帶,這孩子是他爹的種,以後差不了啊!”
韓村長話音剛落,程兆兒明顯感覺到她爹和她爺松了口氣。
程定旺是真的松了口氣,對這和離的孫女看的也稍微順眼一些了,畢竟在他眼裏,這孫女兒為程家的家聲立了一功,雖然這不足以抵消她犯下的罪,但是,卻不妨礙他看她順眼一些了。總覺得這個孫女兒不像之前那麽倔強了,不總是惹他生氣了?
程兆兒也是個鬼精的,她瞥到程定旺臉色有些松動,再結合自己少少的一些記憶碎片和她爹那天在路上閑聊的時候說到的一些信息,她就能摸索出這個爺爺是個好面子的人。
這種人只要順着毛摸就沒事,關鍵不能和他逆着來。她之前和離的事情一定讓他很不高興,這時候就更不能惹他了。看他臉色松動,程兆兒知道這次是拍到馬屁了,也算小有進步。
因此,她暗自盤算起自己怎麽才能在不久的将來,在三堂會審中順利過關!
求收藏求推薦O(∩_∩)O
032 過關
更新時間2015-9-2 9:40:02 字數:2719
韓村長眼見事情解決了,又說了些冠冕堂皇的體面話,和程定旺寒暄了兩句,就帶着一批人浩浩蕩蕩的走了。
鄉親們見事情結束了,沒熱鬧可看了,也意猶未盡的咂咂嘴,走了。農人的生活是忙碌了,他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即使有那些與程長慶夫妻交好的鄉親,見他們家裏坐着的程老頭以及王氏等人的架勢,也只能把擔憂揣在肚子裏,都走了。
程長慶家的大門也随之關上了。
程兆兒知道,三堂會審的時間到了。
于是,在門關上的瞬間,她雙膝一軟,就直直的跪在了程定旺的面前。
不僅程定旺和王氏,連程兆兒的爹娘程長慶和李氏,以及程兆兒的兩對叔嬸都被吓到了。
程兆兒思來想去,決定先發制人。于是,她半低着頭,用帕子半遮着臉,沉痛道:“爺,我知道我給程家丢臉了,給爹娘丢臉了。也沒有為弟弟妹妹做好榜樣。”
頓了頓,不等程定旺反應過來,她繼續道:“爺,可是孫女這麽做,都是為了程家的名聲啊。耿家的繼母只想着自己生的孩子,對耿大郎尚且刻薄,對孫女我更是不聞不問。孫女秉持着程家對我的教導,依然好好的孝順于她,做飯洗衣喂豬種田,哪樣活兒都幹!只可惜,耿大郎去了之後,她就使了奸計,想要霸占朝廷派發給死去将士的五兩銀子的撫恤。居然硬要給孫女扣屎盆子,要将孫女給休了。”
她這話可是實實在在的,汪氏說過原本程兆兒每天都被張氏指使着做家事,一點怨言都不敢有。也不知道原身為什麽這麽怕張氏?!
程兆兒一邊說,一邊偷觑程定旺的臉色,發現他的臉色愈發的黑了。
便繼續道:“如果真這麽休了孫女,孫女便會跳河自盡,再沒臉活下來了。只是,孫女想着,名節尤為的重要,從小爺就告訴我們名聲的重要性,自己絕不能被污了名聲,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未出嫁的幾位妹妹着想,于是孫女忍着屈辱據理力争,終于讓野鶴村的村長和村民相信了孫女的清白,欲說和孫女與耿家繼母。”
“只可惜,這耿家繼母是個潑辣的,居然已死相逼,不是孫女離開,就是她去死。孫女一個外來的媳婦兒,和平村距離太遠,也沒個支持,最後野鶴村村長從中協調,折中處理,讓孫女和離。”
“孫女雖然覺得屈辱,本想随意找個地方了此殘生,但是,後來一想,如果孫女這樣,豈不是說明孫女心虛,做實了耿家繼母在孫女頭上扣的屎盆子,到時候,孫女的名聲事小,外人怎麽看程家啊!萬一都覺得程家的閨女都不是好的怎麽辦!”
“于是,孫女思來想去,依然回來了,孫女要向他們證明,我程家的閨女即使和離了,也不是我們的問題,程家的閨女是有福氣的,往後,孫女幫爹娘把栓子撫養長大,孝順爺奶。讓外人看看,我程家就是這麽一個父慈子孝,和睦安順,名聲遠播的大家庭!”
程定旺聽到後來,只覺得生氣的感覺越來越少,心裏卻越發的熱血激動起來,父慈子孝,和睦安順,名聲遠播不都是他最希望的嗎?
他不住的點頭,大聲的說了一聲:“好!”只覺得看這孫女兒怎麽看怎麽順眼!和離怎麽了,是人家沒福氣!他程家的閨女從來不是差的,瞧瞧,多孝順多懂事啊!
程兆兒知道自己是過關了,她說到後來自己都起雞皮疙瘩了。但是,也得說下去啊,要不然在這個家裏沒有立足之地。既然程長慶重視名聲和家聲,只要說到這個點子上,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往這方面靠,就能獲得一線生機。
如今想來,她這麽做是賭對了。她似乎找到了對付她爺的好辦法?!
她覺得之前的程兆兒就是不得法,這姑娘沒什麽心機,因為王氏不喜歡李氏,所以她也讨厭老宅的人。和爺奶叔嬸說起話來也是嗆的很。其實,何必呢?硬碰硬是在于有足夠的實力的情況下,沒個實力,有什麽資本碰啊。
還不如暫且服個軟,給自己和爹娘留點喘氣的空間多好。
況且,這爺奶畢竟不是仇人,不到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就不要把事情鬧的更糟糕,堅持自己的原則的情況下适當的讓步,大約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從昨天下午娘倆的私房話裏,程兆兒知道這爺奶是有些偏心的。程定旺平日裏只關注家聲和名聲,家裏的事情基本是王氏一把抓。王氏很尊重程定旺的意見,雖然程定旺一般不發表意見。
程長慶有兩個弟弟,二弟程長富,三弟程長貴,還有一個已經出嫁的大妹程長華。
王氏因為程長慶硬要娶李氏而拒絕娶她娘家的侄女一事一直耿耿于懷,她舍不得怪自己的兒子,就把這件事怪在李氏頭上,對李氏這個長媳很一般。
對李氏所出子女就有些淡淡。除了程家的長子嫡孫程榮瑞在她心裏有份量,得她看重以外,其他幾位,包括程榮豐程榮年小兄弟,王氏都沒有表現出許多的喜愛。
她最喜歡小兒子,因此在三個兒子各自成家分家以後,她索性以程長貴還太小,她不放心為由,将老宅留給了程長貴。而程長慶和程長富兩人,程定旺和李氏各自給了八吊錢和糧食,讓他們自己尋地方建房子。
雖然,看起來這兩個老人有偏心的嫌疑,但是這事情在村裏的反響倒不大,老人疼麽子不是一家有的現象。也有老人家和程家這兩位做相同的選擇。
有力氣的時候幫着麽子帶帶孩子,做做家務,補貼些錢物。到了年老了,他們也不說讓長子養着,有幾個兒子就幾個兒子輪着來。最後去世的時候,讓長子送終就行了。這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當然這種事情是在家境貧困的人家盛行的,畢竟家家連吃飯都成問題,總是讓長子養着,長子也養不過來不是!難道大家要一起餓死嗎?
再說家裏十畝薄田,除了老兩口留下一畝自用,其他的三個兒子都平均分配了。老宅的房子也不大,也就兩間正房并兩間廂房。還是土坯的。
這房子給了老三,明面上就沒給老三銀錢了。雖說給老大老二一人八吊錢似乎少了點,可是他們是土裏刨食的,就這麽多錢,剩下的一點點,做兒子的不能總是盯着吧,他們總要給自己留點棺材本。這些錢不多,但是也夠建兩間正房的土坯房了。
當年,老二程長貴拿了錢就立刻開工了,建了兩間土坯房就搬了出去。而程長慶有些成算,他用這些錢買了一塊大點的地皮,然後和他的朋友借了不少,又加上他那年恰好打到了一只紅狐貍,得了三十兩銀子,他把錢給攢了起來。
花了點小錢先建了兩間茅草房湊合着住,然後每年打獵,每年攢錢,直到程榮豐程榮年兄弟快要出生的那一年,攢夠了六十兩銀子,建了他們如今住的青磚大瓦房。
聽了這些程家的家史,間或就能勾出好些記憶碎片。再對照這些殘存的記憶,程兆兒總算是把人都一一對上號了。
李氏對于王氏不待見她的事情很是耿耿于懷。這件事情程兆兒看來,暫且也沒有解決的好辦法。
程兆兒覺得,這程家二老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并不是完全沒有是非觀念的。如此情況,程兆兒壓根不介意在他們面前服個軟,平時裏多孝順他們一點,讓他們也開心開心。這也許也能間接的改善王氏和她娘李氏的關系。
求收藏求推薦O(∩_∩)O
>柳月修仙記
033 想去
更新時間2015-9-3 13:36:23 字數:2419
但是,程兆兒知道,她做的這一切都是有條件的,倘若他們不止是對程長慶和李氏以及他們這些李氏的孩子存着偏見,而就是不待見和惡意的話,程兆兒在經過努力之後,他們依然不能扭轉對這個小家的印象,那麽程兆兒就不會再做無用功了。
而其實做出這些決定,程兆兒也是為了程長慶夫婦考慮,她自己來自現代,又是孤兒,根本無法理解古代人對家族的依戀。
但是,從這短短的時間的相處之中,和字裏行間的對話裏,以及看到汪氏、趙大娘那些人的行為舉止。她才知道古人對家族的依戀是多麽的深刻!
她知道李氏之所以很介意王氏對她不好是因為對程長慶的愛,她希望得到他的家人的認可。從程家這個家族中得到歸屬感。
而程長慶,縱使因為程榮瑞的事情,他似乎對他的兄弟姐妹有了看法,但是,父母畢竟是父母,心裏面必然是念着他們的。看他行動間對程定旺和王氏的尊重就知道,他到底不會對父母冷了心。
況且,對程榮瑞,程定旺和王氏雖然在銀錢上沒有支持,但是,最終的那種悲痛确實情真意切的。
程兆兒希望對自己好的父母,肯替自己出頭的父母能夠快樂,而如果和家族離心,鬧翻,他們大概這輩子都不會開心了。
想好了這一切,程兆兒才決定選擇和軟的方式處理事情。
孤兒這個身份,程兆兒覺得自己上輩子已經當夠了!如今人生重新洗牌,她格外的珍惜。
她剛才說話的時候,同時也是在觀察這程家二老以及她那兩對素未謀面的叔嬸。其實對于他們之前不肯拿出銀錢贖回她大哥,她也是頗有微詞。
但是,那是一筆很大的數字,大概需要一百五十兩銀子左右。他們如此,雖然顯得很是無情,但,程長慶和程兆兒都知道,他們無能為力。別說一百五十兩,就是十五兩也拿不出的。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兒,但是在親情上,程長慶和李氏是接受不了的。程長富和程長貴陪着程定旺夫婦過來之際,和程長慶及李氏打招呼的時候,程長慶理都沒理他們,李氏也就淡淡的應了一聲。一點沒有往日的親近了。
程長貴兩兄弟心裏清楚是怎麽回事兒,知道把大哥和大嫂是徹底的得罪了。但是,也沒辦法,只得摸摸鼻子認了。
這裏,程兆兒的一番言辭之後,順利的說服了程定旺。
王氏也目瞪口呆,她從不知道就李氏這樣的人,在她看來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除了會點繡花,給她生了一個出息的大孫子以外,簡直一無是處的兒媳婦居然能生出嘴皮子這麽利落的女兒,這……果然不愧是她兒子的種!
程長慶也像第一次見到這個女兒一般,對着女兒看了又看,他對于女兒的表現是真的吃驚。總覺得一年沒見,他似乎不認識這個閨女了!
唯有李氏是純粹的高興,眼睛裏滿滿的驕傲。
兩個嬸子邱氏和周氏互看了一眼,不知道心裏在想什麽!二叔程長福本來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這回他是仔仔細細的盯着程兆兒看,好像不認識她一樣。
而三叔程長貴不關注這些,他只關注一點:“兆兒,那五兩銀子你拿到了嗎?”
程兆兒看到衆人的目光,心裏咯噔一下,她知道她的性格和原身有很大的不同,這些人都是程兆兒的親人,有那思緒敏感的,一定已經感覺到了異樣。
她起先有些惴惴,但是又一想,借屍還魂別說這些古人,就是她這個現代人都覺得匪夷所思,左右自己的性格總歸和原身不同,裝下去顯然不是長久之計,還不如顯露出來。
他們如果疑惑問起,也可以說是被和離刺激的,現成的理由,不用白不用。反正自己是想好好的過日子的,想保有自己在意的親情,适當的謊言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也就釋然了。
聽見她三叔的問題,她只覺得汗顏,這就是王氏最寵愛的小兒子,這眼裏只有錢的性子是怎麽來的,看到她那三嬸周氏也兩眼放光的盯着她,程兆兒只能感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了。
程兆兒眼珠子一轉,一拍大腿,對她娘道:“哎呦,小豐和小年兄弟怎麽還沒起來,還有栓子,娘你快去看看有沒有尿床了。還有我家圓圓,我得去看看。”一邊說着,一邊跟她爺奶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