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清楚的了,說是要找臨時小時工,主要負責做飯和簡單打掃,每天兩小時包一頓飯做一周,需女性本地戶口,年齡不限,有相關經驗者優先,工資按周結800可以先付。
我還是半夜發的,想着最好能和上次一樣醒來就有驚喜。
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讓人舉報了。
149.
那我可就不服了,什麽人舉報我?招他惹他了?
但網站客服申訴流程繁複,讓我一番好等。最後想着算了,先找到人再說,本着這樣的心情親自跑了一趟對街的家政服務中介公司。
然後直接付定金簽合同帶了一位芳齡四十八的姐姐回來。
廚藝不錯,動作麻利,我很滿意。
還記得當天下午我把中午留下準備晚上吃的飯菜放進冰箱,我家那位就給來了個電話。
“吃飯了嗎?”他問。
“嗯吃了。”
“吃了什麽?”
“麻婆豆腐。”
“你還會做麻婆豆腐?”
我尬笑兩聲,腦袋一抽決定還是暫時不要讓他知道:“簡單,不難,哈哈。”
好在他也沒深問技術性問題。
就是嘆了口氣:“你要是當時跟我好好學兩手哪用這麽慘。”
150.
就這樣又過了一周。
終于,終于把他盼回來了。
我開車去機場接他,見面就是一吻,貼面不碰唇,親熱得像兩只海歸。
然後膩膩歪歪回到家,正好是該做晚飯的時間。
想必他一路難免疲勞,肯定不能讓他做。
“我有一道想吃的菜。”他坐下休息,突然冒出一句。
“是什麽?”
答案太容易猜到了,他也确實沒讓我失望。
“麻婆豆腐呗。”
那可不是他常用的語氣,這種清清淡淡的調侃,通常意味着對方已知曉一切。
151.
他記性不是一般的好。
當然我也不指望我那段突兀的故事能被他直接忽略。
“你怎麽知道的?”我想哭。
“你做的麻婆豆腐能不能安全入口我還不知道?”
我沉默幾秒:“也不至于吧。”
“是嗎?”
突然,我頭頂的小燈泡一閃。
“不對,還有其他原因。”
他聳聳肩,算默認了。
門鈴聲又适時響起,這家夥居然在回來的路上下單了附近超市的外賣,是一塊北豆腐。
“今天請您嘗嘗是我的手藝好還是您的女性小時工手藝好。”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我個人觀點下是這樣。
“你舉報我?!”
作者有話說:
番外四
152.
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能做朋友的都得是有某些難以撼動的共同點。
比如我,一個有房有車有存款向往真善美熱愛生活的大齡有伴男青年,絞盡腦汁想總結我的朋友圈,最後也只能說,我們都很宅。
因為平時就不經常出門,偶爾出去都是帶有極強目的性的,諸如推不掉的應酬和交水電費。我的朋友大半從事與我業務相關的職業,甚至直接是同行。
而內圈,就是最要好的那個小圈子,成員們通常會在幾次見面後成為網友,并享受着這種間隔遙遠卻勝似無間的狀态。
如果真的找到機會聚餐了,對方可能會微笑着客套幾句,并在這段時間裏從記憶中搜索出對應的人名和有關事件,反正我每次看他們恍然大悟漸入佳境的樣子都像是在照鏡子。
153.
“和我去嗎?”
其實我早就把他介紹給我靠譜的朋友,不過他們才是真的素未謀面,是各種意義上的網友。
“你們兄弟幫聚餐,我跟着去多尴尬。”
他是這麽想的,而我想告訴他這是錯的。
“別這麽想,我如果把他們當兄弟,就更應該和你攜手出席,讓他們好好看看。”
或許他被我說服了一點點:“你跟他們……出過櫃嗎?”
也難怪他猶豫,據我所知他沒讓親戚朋友知道,因為當他第一次鼓起勇氣說給親人時,得到了完全負面的反饋。
“不用擔心,他們都知道。”
154.
我有一個QQ,基本上工作專用,所以連他都不在聯系列表。
在那塊私人領域,雖然沒寫過記錄心情的日記,但個別日子還是有單方面秀恩愛的。
比如在一起那天,我拍了一張我整齊的桌面,配了一段可能略有些肉麻的話。
下面立刻有人留言:
“999999999999”
“這麽護着啊,都不@ 。”
我很得意,從此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這大概就是我認為他們應該都知道的原因。
155.
我們一起去了,出發前他還特意囑咐我不要一開始就主動介紹我們之間的深層關系。
我欣然同意了,甚至幫他想了一個身份。
要真有人問起,那就說是我新入行的侄子。
而他或許沒想到的是,如果事情順利,他們一定會起疑,勾出好奇來,到時我就能順水推舟,大大方方地說:“這是你嫂子。”
156.
“哦哦哦來了來了,好久不見了哈。”
“是是是好久不見。”
我和他各拎了一瓶價格中等的藏酒過去,剛進門寒暄的時候如果有實在不想回答的問題就把它當令牌塞過去,嗯。
今天桌上八個人,而我是唯一一個帶了人的。
“哎您貴姓?”他們都不認識他,看得出憋了有一會兒,圓桌上坐他另一邊的人決定先開口。
那一刻,整桌人都安靜了。
我知道,好奇是人的第一發動力,事态比我想得嚴重,而這只是開始。
157.
幸好菜很快就被一輪輪端上來,漸漸把注意力分散了。
我現在只能保證他們對他的認知停留在我熟人,半個同行的概念上。
但我覺得他有點過于緊張了,怎麽說呢,剛才他居然,居然明目張膽給我夾菜。
大忌啊大忌,簡直是我日後秀恩愛的上好素材。
“唉對了,你上次問我的那個求職的x大學生,還考慮來我這兒嗎?”
對,我上次問的其中一位正好坐在我的一側。
這不是吓人嗎,突然問話。而且x大說得那麽大聲,是不生怕某位聽了六年聽到耳朵長繭的人注意不到?
“哈哈哈哈,人家找到工作了,現在挺好的。”
“哦,這樣啊,嗐,就是我那兒最近缺人,問問。”
看得出,那人眼圈幾乎要比眉毛黑。
可能是不甘于讓對話在此處收尾,那人又問:“嫂子呢?”
這不大不小的聲音靠內容取勝,成功引來了全桌人的熱烈讨論。
“對對對,我還說呢,你小子,嫂子怎麽沒來?”
“喲,對哈,我都沒敢問,嫂子呢?”
”可不是,你那號不是工作專用嗎?啧啧啧。”
還有一個可能不常看QQ的:“你怎麽不跟組織彙報就脫單了?”
面對這樣的激烈詢問,我幾乎環視一周。還沒回答,先噗嗤一聲傻笑出來。
完了,傻了。
158.
到最後他們也沒被我正面告知,他們口中的嫂子已經跟他們幹過二兩白酒了。
“工作號?”他問。
這似乎是沒機會躲避的詢問。
我在開車,又不能假裝睡着了。
“嗯?”那頗為靈性的尾音是我最後的掙紮。
“嫂子?”
“嗯。”我還試圖打過岔,“頭暈不?怎麽喝那麽多還不讓我擋。”
“那我問你。”他清醒着呢,“x大學生是我嗎?”
想來也只能是他。
“是。”我大大方方承認了,他要親我要打我也都認了。
車裏沒開燈,外面也黑乎乎一片,我更是在拐彎顧不得看他。
“下次直接介紹我好不好?”
沒想到他會這麽說。
“好。”
我沒告訴他我們可能半年才聚一次,但也沒說出來破壞氣氛。
原本想着就這麽伴着淡淡的浪漫可以一路飄回床上,可惜不是誰都像我這麽有心。
“先把號給我看看?”
“?”
“你确定要裝傻嗎?”
“親愛的,那是工作號。”
“先生,那我們也可以除了工作就不聯系了。”
我知道他是故意逗我,但我哭了,幸福地哭了。
作者有話說:
番外五
159.
我一度以為我們的相識都是那個招聘網站的功勞。
畢竟是通過這個渠道認識的,不然以我的出街頻率,就算他住我隔壁可能都要一個月見一次,更別提他之前住在離我十萬八千裏的城市另一邊。
可今天他告訴我,不是的,或者說不完全是的。
160.
這件事算是他舉報我的後續。
衆所周知,我的親男朋友于上次出差期間網絡查崗,不知怎的認出了我的id,一鍵舉報,選的還是‘虛假信息/廣告’那一項,至今都沒解禁。
但我發覺此事的那天被他做的麻婆豆腐收買,忘了追問。
“等等,你又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