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通融通融壓線的指标,求供應商再把期限延長幾天,然後晚上運氣不好還有酒局,喝得一塌糊塗還要撐回家洗澡換一套幹淨衣服準備明天直接出門,根本不用擔心衣服會很皺因為我累得不會有力氣翻身。”
天啊......
121.
我在謝過那兩位朋友之後推掉了工作機會,他們還以為我幫人家找到了更華麗的後門。
“沒沒沒,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的不對,改天吃飯哈。”
122.
日子又過了半個月,我們仍是蜜裏調油的樣子。
直到某一天晚上,半個身子都進被窩了,他說:“我想了一下,現在這樣确實不是個辦法。”
如果現在跟我說他又想去了......也不是不行。
“嗯。”我把沒回複完的信息都放下了。
“我想請教一下......”
他脫了長長的尾音,似乎在利用這段時間觀察我的表情。我回以最堅定的微笑,想告訴他自己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如果我想走自由職業這條路,可以嗎?”
恭喜他,問對人了。
作者有話說:
123.
這下好了,兩個在家辦公的人。
我們都要學會克制,為此他甚至義正嚴辭拒絕了在我書房加一套桌椅的提議。
“我在餐桌就好,空間也更大。”
兩個人擠在書房,可能會眉目傳情,導致效率下降,時間長了還容易燥熱。于是我點頭同意了,實際盤算着把家裏十來平米的小倉庫重新裝修一下用作他未來的書房。
當然那都是後話,我還憋了一大招,用來慶祝他的新事業,和我們逐漸趨于穩定的新生活。
124.
我提議的時候正好趕上他那段時間心情不好,原因是工作量不飽和,以至于他甚至懷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那愁人的小樣子別提了,我跟他說了好幾次職業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都以為我只是在簡簡單單地安慰。
說起來也是沒什麽人知道的往事了,要知道我當年……天天在破産邊緣,一開始為三餐吃泡面憂郁,後來不得不打起精神考慮一盒面怎麽分成三次吃。
“我們去玩一圈怎麽樣?”
“窮。”他可能以為我在開玩笑或者只是臨時起意逗他的。
“我看上了一個房車自助游,需要臨時招募一名會做飯願意陪我聊天陪我睡覺的男青年。”
“......”
125.
我定了某旅行社的新西蘭九日房車自助游。
對,就是那個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十分美麗,國土面積小到自黑的國家。
那是我很想去卻一直沒去的地方,據說滿眼是明淨的藍,純粹的綠,自然風光服裝建築都是高飽和的色調,頗為夢幻的風格。
我相信不會有人試圖在新西蘭拍攝純文藝風格的照片。
126.
攻略是我和他一起做的,就是一臺電腦兩把椅子,他的腿擱在我的腿上......不,反正過程挺順利的,最後成品計劃非常令人期待。
行李由擅長家務的他負責,我負責訂各種票和房車公園。不是我找的旅社太水,只是因為我們的計劃比套餐裏現成的充實太多。
我們要去皇後鎮,他想讓我陪他跳傘,我說我可能只敢玩滑板車,就被他輕輕揍了一拳。
我們要去瑪塔瑪塔小鎮,那是《霍比特人》的取景地,會拍很多照片,有景有人還有景加人。
我們還打算去庫克山公園,特卡波湖等等等等,當然還有奧克蘭。
我從未如此期待一次旅行,恨不能提前構想好那時的每分每秒。
127.
當旅行圓滿結束,我們費盡精力準備重回有工作存在的真實世界。
這次收獲不小,除了當地特色紀念品,幾張滿存的SD卡,還有一張非常非常特別的照片。
讓我們倒帶回到幾天前。
當時參觀瑪塔瑪塔小鎮的時候進了一處小房子,說實話我也分不出哪是哪,反正好看,跟着走就是了。後來走到一個小門洞裏,高度已經不足夠擡頭挺胸,我們倆微蜷着像蝦米一樣。
房子的內設很值得仔細觀察,喜悅之餘不免心虛,生怕身後蹦出來一個小人,嚷嚷着要我從他的房子裏滾出去。
“可以各撿一顆松果給我嗎?”
那是一個有些可疑的人,穿着中土風格服裝的外國大叔,腹部脂肪堆積到了可能很難彎腰的程度。
NPC?
面前确實有散落一地的松果,雖然直覺這其中有什麽不對,我們還是決定當一次樂于助人的異域來客。
NPC大叔沒說具體要那顆,所以我随便撈了一個。剛要擡頭,地板突然一顫,我和他作為霍比特村的巨人都撞上了天花板。
“Good good good!”
“???”
暗處走出來一個端着相機的人,興奮地指着手中小小的屏幕。
我一看,畫面中兩人被定格在頭頂天花板的瞬間,很疼的樣子。
有張卡片被遞過來,上面有好幾種語言,我定睛一看,瞬間找到了熟悉的母語。
每張十五紐元,恕不講價。
128.
最後我們的确買了那張照片。
雖然上面沒有直視鏡頭的兩張笑得開心的臉,但是我記得工作人員跟我說的一句話:“你們這輩子都沒機會在這裏拍出這樣的照片了。”
我的猶豫被很好地捕捉到,那個人又補充:“你們很默契。”
這種默契……我扭頭看他,他也正看向我。
作者有話說:
番外一
129.
一個人的日子天天都是光棍節,兩個人的日子天天都是情人節。
這麽淺顯的道理不用多說吧。
可真理是真理,現實是現實,真到日歷上情人節那天,那點平日裏不屑展露的儀式感,禮物和陪伴,一樣都不能少。
對于我們而言,陪伴是再日常不過的。沒有異地煩惱,不用在短暫午休緊趕着碰頭狼吞虎咽灌下一頓午飯。我們比辦公室戀情還要幸運,非要弄點特別的出來就只能玩兒諸如離家出走的play了。
這是我和他在一起後的第一個情人節,一個似乎會奠定後續節日基調的重要日子。
130.
我有很努力地制造一點不同,想過帶他去吃本市最貼合西方情人節氣質的昂貴餐廳,或者買兩斤厄瓜多爾紅玫瑰裝點卧室。
但想想還是算了吧,再貴的法餐沒他做的炒飯好吃,再多玫瑰收拾的時候我也只會幫他的倒忙。
于是我打算買了一身衣服作為情人節禮物,用來搭配他的袖扣。
131.
他之前借給過我。
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租來的。
其實當時的借口就已經很敷衍了,一個最多可以用來錦上添花的小裝飾能有多重要?還非要租。
而且據我所知那是他從以前生活裏帶出來的唯一一樣東西。
除了身份證。
132.
上周我去了趟商場,時尚一直是我的知識盲區,還是重災區。有些品牌名還算認識,但真到挑衣服的時候,就特別容易露怯。主要表現為猶豫不決,容易被導購幹擾。
可我是個勇敢的人。我踏進一家幾乎以萬為單位計價的店,因為櫥窗裏有一套撥動了我的時尚琴弦。
店員朝我微微一笑,并沒有輕易打擾。
這種感覺還挺好,我一一挑選着,稍微掩飾困惑和迷茫。
測試它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試着想象他穿上的樣子。
不是說有個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判斷一件衣服是否合适。就是當你的臉和衣服近距離同框,如果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衣服,說明它太過顯眼,無法與你本身的氣質融合。如果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自己的臉,而又排除是衣服太過不顯眼,說明這衣服是襯你的。放心買吧。
此方法最大的劣勢是效率低下,我總是被我想象中的他的臉吸引。不管深色淺色,條紋暗紋格紋,無一例外。
133.
“你好,我想給我朋友買一身衣服,他二十多歲,皮膚白,身高跟我差不太多,有什麽比較推薦的嗎?”
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吧。
“您的這位朋友有什麽偏愛的風格嗎?或者色系?什麽場合需要?”
他啊......見他穿最多的就是居家系或者運動服。色系好像沒什麽偏好,除了極度鮮豔的,都穿。
“我想想,要稍微穩重一點的吧,但版型又有一些小心機的?”因為平時不需要穿,所以真的需要的時候應該都是挺重要的場合。
我也算與時俱進,雖然不懂小心機具體指什麽卻還是用了出來,希望能有驚喜。
“那他大概是什麽身材呢?”
“算挺瘦的,但特別能撐衣服,是健康的那種,每天晨跑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