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偷聽的人是誰?
江臨城很堅定的點頭。
何氏冷笑一聲,“長樂公主何德何能,你帶着她離開長輩,不必做兒媳婦時晨昏定省,不将江家的長輩放在眼裏,這一切皆因為你護着她,她才如此無法無天。”
這世上還沒有哪一個做兒媳婦的可以不用服侍公婆的,公主又如何,她也是個兒媳婦。
江臨城看着座上的母親謝氏,“娘也是這麽認為的麽?”
謝氏生着氣,想着女兒就是因為太子的原因才離家出走的,她現在對皇室的人沒一個好印象的,這個兒媳婦她根本不想認,如今兒子問起,右手一拂,說道:“不可以搬出去住。”
“還有,以後每日必須服侍長輩,跟長輩一起吃飯。”
謝氏的話不容置喙。
卻在這時,江臨月匆匆進來,他上前一步給老夫人和母親請安,同時出言為兄長開脫,“祖母,長樂公主在吳郡江家,衆所周知,若真的每日來服侍江家長輩,一但傳出去,傳到京城裏,大哥可就不能留在吳郡了,必定被官家召回京城裏去。”
這一下何氏與謝氏皆是動容,月兒說的對,長樂公主沒有什麽性子,任他們江府拿捏,可是終究堵不住悠悠衆口。
最後兩人被江臨月說服,同意長樂公主與大兒子一同搬去紫臨山莊,不過謝氏是不可相送的,也就是說那日夫妻兩人出府,江府的人都不會管。
江臨城倒也沒有強求。
到了這一日,葉含玉穿上了江臨城送來的嫁衣和首飾,一身體面的從世安居出來,她忍不住看向身上的大紅嫁衣,心中有些緊張,她要嫁給江臨城了,這是她以後的歸宿。
從開頭的迷戀,到中間的一夜。情,再到如今的兩情相悅,時間不長,卻是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對這個時代也有了歸屬感。
江臨城過來接她,他也穿着大紅喜服,忽然不穿錦衣白裳了,她還有些不習慣,然而穿着大紅喜服的江臨城更是俊美無比,他長得又這麽高,看她的眼神不再是冷傲,而是滿目柔情。
葉含玉不由得的心跳加速。
小兩口從江府出去時,有下人已經向謝氏傳了話,尤其是兩人的打扮,這模樣有些像大公子接親,将新娘接走了似的。
謝氏一聽,氣得不輕,立即起身往大門去。
這會兒江臨城正好扶着葉含玉上了馬車,謝氏一出來,看到兒子那一身的喜服,她驚住,怒問道:“城兒,你這是何意?”
江臨城卻是朝謝氏行了一禮,“兒子這是娶親,玉兒前程舊事皆忘,我答應她的,要重新舉行一場婚禮,正好紫臨山莊已經準備好,所以——”
“胡鬧。”
謝氏上前就要将兒子的喜服脫下,含怒道:“你這是要氣死我的,快把喜服脫下來。”
江臨城卻是朝謝氏跪下了,“母親,我做不到,我答應她的事,不會失言,她能跟着我來吳郡,我就已經虧欠她了,所以這一次,還請母親聽我一回,權當沒有看到吧。”
“怎麽可能當沒有看到,我已經看到了,我不準你娶她,城兒,你可是咱們江家的希望,若是可能,我希望你與公主和離,你不能做驸馬,你該是世子人選才對,你志在朝堂,豈能沉迷于美色。”
江臨城卻是面色堅定,“母親,我做下的決定不會改的,驸馬之位,我願意。”
“你說什麽?”
謝氏驚訝的看着兒子。
“母親,我自願成為驸馬,我可以不領兵打仗,家中還有弟弟,他可以成為世子,将來江家家業全部交給他。”
謝氏一怒之下,擡起手掌就甩了兒子一巴掌,氣得臉都白了,指着江臨城,“我原本以為你是被公主選中,你是被迫的,原來你早就沉迷于美色,早就上了他們葉家的當了,你成了驸馬,江家大業撒手不管,我江家沒有你這樣不孝的兒孫。”
“今日你若這麽穿着離開江家,你就不是我兒子。”
“母親。”
江臨城膝行向前,上前懇求着。
葉含玉聽不下去了,她不能只讓江臨城獨自面對,于是她挑開車簾下來。
謝氏一看到她那華麗的嫁衣,更是怒火攻心,卻親眼看着葉含玉來到自己面前與兒子一同跪下。
“長樂公主跪我?我受不起。”
謝氏側過身去。
葉含玉握住江臨城的手,一臉堅定的看着謝氏,“婆母,我與臨城是相愛的,還望婆母成全。”
謝氏氣得手發抖,要不是她是公主,恐怕也要打她了,将她兒子拐走了,還向她求成全,怎麽可能呢。
江臨城卻是沒想到葉含玉也會跪下來相求,原本他還跪着不起的,這一下卻是起身将她扶起來。
“母親,我們走了。”
“你……”
謝氏追了幾步,卻看着葉含玉上了馬車,江臨城翻身上了馬,車隊開始駛動,謝氏眼睜睜的看着兒子離去。
馬車來到了紫臨山莊,葉含玉被江臨城扶下馬車,府中下人全部守候在兩側,他們腰間系着紅錦,皆紛紛跪迎兩位主子入府。
張燈結彩的紫臨山莊,這一刻如同真正的辦喜事,吹鑼打鼓的,好不熱鬧。
山莊的莊戶全部聚集過來,外頭有管事的發喜糖,莊戶們高興壞了,為此今個兒還能吃上山莊主子布施的肉食。
葉含玉與江臨城拜天地,沒有長輩,沒有宴請賓客,有的只有兩顆心心相偎的心。
葉含玉很知足了,她被江臨城帶入新房,嶄新的被褥,開心的喜娘,還有一臉歡喜的江臨城。
在江臨城挑開她的喜帕那一刻,葉含玉對這個時代是真正的接受了,以後江臨城就是她的本命,也是她在這個時代的唯一親人。
就在這熱鬧中,葉含玉與江臨城完成了婚禮,沒有人在喜宴上鬧騰,于是夫妻兩人早早的睡下了。
早上起來,江臨城就拉着她來到教練場,說以後無論如何,都要學會了騎馬射箭,這樣有技藝防身,就算哪日他不在她的身邊,她也能自保。
葉含玉卻是不以為意,她是絕不會跟江臨城分開的。
日子總是過得很惬意,轉眼也到了年底,按理到了這個時候,葉含玉當初決定年底回京城的事,顯然她不再考慮,江臨城也沒有再問她。
知秋和杏梅倒有些着急,上一次皇後娘娘的密信沒有理,這一次年底了,也不想着回京城,怕是不好交代吧。
葉含玉也為這事兒擔憂,夜裏她與江臨城商量,她可不可以不要回京城,江臨城自是同意她不要回去了,他也沒打算跟着一同回京城的驸馬府。
江臨城不希望她太過操心,這事兒他會寫信回京,跟父皇母後說清楚。
有了江臨城這個主意,葉含玉終于放心了,她對前身的父母,真的沒有什麽感情。
自打兩人成親,兩人親親我我的在一起好些日子,瞧着江臨城也不出門的樣子。
這日弟弟江臨月過來,葉含玉叫管家準備家宴。
江臨月一來就與江臨城一同去了書房。
葉含玉與兩丫頭正在花園裏閑逛,一想到弟弟第一次來紫臨府上呢,她做大嫂的要好好的招待一下才是,于是叫兩丫頭去廚房裏盯着去,準備好了飯菜,她也就回去了。
兩丫頭一走,葉含玉臨湖做着簡單的運動,身子來回的跑動,又活動了手臂和腳,随即沿湖跑了起來。
而此時書房內,江家兄弟在裏頭商量事情,江臨月帶來消息,皆是燕北的消息。
平江府的糧倉不受他們管制,從別的地方調動了糧草,可是不能讓人發覺,所以忠勇侯上書朝堂,不出意外,朝堂以國庫空虛為由否決了,燕北只能暫時鬧饑荒。
入夏就要行事,他們這個時候更應該謹慎,适時的裝弱,是個好辦法,尤其太子沒了,皇室正為此事追究江家。
雖說沒有明着來,暗中卻是動了不少手腳,江家的産業多多少少的受到影響,收入少了不少。
江臨月提到杭州城的糧倉處,這兒如今管制的嚴,要不要乘着年底護衛松懈動手。
江臨城卻在猶豫。
卻在這個時候,外頭似乎有了一些動靜,江家兄弟立即起身而出,只看到一個黑影消失不見,身影不高,瞧着不像男子。
江臨月還要再追,江臨城制止,說道:“不必追了,我自有分寸。”
江臨月卻是震驚的,“哥,你這府邸怎麽會有人偷聽,莫非府中有人是奸細?”
江臨城若有所思的朝剛才那仍消失的方向看去一眼,而後轉身進入書房中。
葉含玉從湖邊回來,身心氣爽,她先是去了小廚房,看到兩丫鬟都在忙活着,她覺得好笑,将兩人叫了出來,只是讓她們下去安排一下吃的,還自己動手了。
可以開飯了,葉含玉叫知秋去書房叫人,天色也不早了,吃過飯,弟弟若是不留在府中,就得早早回城去,不然城門又要關了。
知秋過來通知,江家兄弟從書房出來,出來看到知秋時,兩人眼神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