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楊教授介紹道:“這是我的學生, 吳恺, 最近在籌備他的出版社, 看了你寫的習題冊, 覺得很好, 想和你談談出版的事情。吳恺, 這是小願, 柯萊是她對象。”
許願還在病中, 面色有些蒼白, 精神頭瞧着也不是很好, 伸出一只手, 另一只手還捂着嘴嗆了幾下, 歉疚地說:“不好意思, 吳先生,最近身體不适,還請見諒。”
吳恺忙上前, 握了握,有些胖胖的年輕人瞧着很是憨厚,讓人很容易有好感, 道:“是我太着急了, 該說不好意思的是我, 還沒讓老師替我探探口風就找上門了。”
又笑着和柯萊握了握手。
兩方招呼過後,楊教授就借口離開了, 他是介紹人, 但他留在這裏總歸談不開, 畢竟兩方都有些關系,也不能讓他難做。
吳恺笑着介紹他的出版社:“......我們師兄弟幾個一起創辦的,師兄從國外回來,覺得我們國家不管是思想文化還是科學技術還是有很大一截差距,因為長時間的封閉,許多技術都還不能流入國內,我們出版社目前正在籌備一些國外研究的引進,并且和我們大學也在談論合作出版的事情。”
許願腦子昏沉,微微點點頭。
柯萊腦子清晰着,問道:“你們出版社是找哪個出版社挂的書號?審批下來了嗎?”
吳恺想不到他竟然知道這個,滬城目前就一家出版社,就是滬城出版社,但他去過粵州,粵州因為開放得早,已經有不少民營文化公司,是的不能稱為出版社,真正的出版社是有國家授權書號的,都是國有的,他們就是相當于和這些出版社合作,挂他們的書號,每年分給他們多少利潤,互惠互利。
面上還是笑着稱贊道:“柯先生懂得真多!我們挂的是滬城出版社的號,審批已經下來了。”
“你們出版社打算怎麽合作?”許願問道。
吳恺道:“我們出版社的合作方式一直都是一次性買斷,但如果銷量達到一定數額,将會有所分成,我們願意以一本四百的價格買斷你目前所出的,如果銷量好,破五萬以後,可以分一成的利潤給你,你之後的還能夠再漲一點價格......”
許願笑着搖搖頭,她腦子昏可也沒傻:“吳先生,你知道我現在一天可以賺多少嗎?”
吳恺面露尴尬,據理力争:“我知道許小姐賺了不少,但許小姐,你要知道沒有書號,只能在周圍附近賣一賣,這邊的市場能有多大,就只有一時的,一本書沒有完全發揮的它的市場價值,你需要不停地出才能維持你現在的利潤,但是如果你交給了我們,我們可以在全國各地發行。”
話是這麽說的,但賣四百塊,許願覺得價格太低了,“我也是很誠心和吳先生合作的,畢竟能夠正規地出版,我也很開心,但是四百的價格,就這個市場份額來說,對我來說不公平,你也看到了,在這樣一個區,我一本數學寶典,就買了将近一千本,最近有隔壁區的人來和我拿書,再算上我們國家這麽大的市場份額,四百塊......”
說罷,許願搖搖頭。
Advertisement
吳恺也知道對方可聰明着呢,畢竟是理科能考滿分的,怎麽會傻,“價格可以再商量商量的,我們的合作并不是一時的。許小姐頭腦很聰明,理科很好,但你的名聲僅僅是在這一片區域,在別的地方,恕我直言,大家都不了解你,我們首先就是要把這一套理科寶典打出名聲,有了名氣,你再坐地起價也不遲是吧?”
雖然不過二十多歲,可年輕人憨态可掬的笑容總讓人沒法産生惡意,句句調理清晰,話都在點子上,又說的不惹人嫌,難怪他們一群師兄弟會讓他來談判。
柯萊給他的茶滿上,道:“吳先生,你們出版社前期打算投入多少?印刷多少本?”
吳恺以為他們有些松動了,心裏頭也悄悄松了口氣,實在不是他不想多給點,而是他們出版社目前是真的窮,把數字報得高一點,笑着看着柯萊。
“你們出版社的合夥人一共是幾個?注冊資本是多少?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嗎?”
吳恺以為他是想了多了解一些出版社的事情,和柯萊閑談了幾句。
柯萊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不如這樣吧,吳先生,我們換一個方式合作。”
吳恺詫異地望着他。
許願也望向柯萊。
柯萊說道:“我們可以采取提成的方式,你們每賣出一本書,我們抽取兩成的利潤,你也先別回絕,我知道你們現在其實并沒有多少周轉資金,你們能投入五百冊進入生産就不錯了,一千冊,怕是不可能。”
吳恺有些笑不出來,望着這個年輕人鎮定的面孔,佯裝鎮定道:“柯先生在說笑嗎?”
柯萊笑着搖搖頭:“你們花錢買斷書,原本就不寬裕的資金,就雪上加霜,還能拿出多少錢來增加印刷,大概是想靠這兩本書先應急賺一些錢周轉,若不然你們主要是想引進國外書籍的為什麽突然要來買斷這種學習圖書。吳先生,我們還是很看好你們的,就是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接受投資?”
吳恺呆住了。
“他真的這麽說的?”劉一峰魚目眼瞪得老大。
吳恺扯了扯嘴角,還是頭一回他的嘴皮子這麽不給力,點了點頭,附加一句:“他們我真的說不動,而且,我覺得那柯萊段數太高了,我聽楊教授說,他在機械方面很有天賦,自己一個人在研發數控車床。許小姐生病了,不是太好,我還想一定能說成的,沒想到她不好說,她對象更不好說。”
沈克凡雙手撐在桌上,道:“那你們怎麽看?他說要投資。”
三個人面面相觑,實際上他們剛成立的時候,找過很多人投資,可誰都不看好,畢竟出版行業都是國家把控着,大家都覺得他們這是跟國家搶飯碗,不會成功的,三個人東拼西湊,好不容易開起來了,資金的确也見底了,柯萊說的一字不差。
吳恺道:“我已經很小心謹慎了,但他真的太會觀察分析了,被他揭了老底。我們現在的資金真的不夠運轉,如果把書買斷,就完全是孤注一擲,要靠這兩本書賺錢,如果不賺呢?我們虧不起,其實如果他們要分成,對我們目前來說,反而是好事,畢竟錢對我們現在來說太重要了。我們之前拼命都在找投資,現在有了,為什麽不要?”
劉一峰問道:“那人真有這麽厲害?”
吳恺點點頭,心有餘悸:“你們見到了就知道了,我覺得這個人不一般。”
沈克凡饒有興趣,很想見一見讓吳恺評價這麽高的人,道:“具體如何,得等見了面再說,不知道他要投資多少占多少股份,另外插不插手我們出版社的運營。”
三個人鄭重地讨論了一下,最多讓出多少股份,運營方面肯定是不能讓別人插手的。
隔了一日,三個人一齊上了門,許願感冒好了不少,她開了門,看到門外三個男人,見到吳恺,露出親切的笑容:“吳先生,你們來了,快請進,歡迎。”
三個男人在理工院校待久了,按話說,就是見到一個穿裙子的姑娘都是西洋景,吳恺已經見過許願了,憨憨地笑,許姑娘笑起來可真好看。
劉一峰就比較羞澀了,沈克凡道:“許小姐,久仰,我叫沈克凡。”
随即遞上自己的名牌,劉一峰也緊随:“我叫劉一峰。”
許願笑着把他們迎了進去,三個人先去看了一下複印的地方,柯萊在給複印機加磨,沈克凡問道:“你們買了兩臺複印機?”
“不是,是我對象收廢品那邊拿來的,修了一下,就繼續用了。”
柯萊把機器合上,擦了擦手,向他們走過來:“你們好,柯萊。”
沈克凡幾個人內心還是受到一定沖擊的,複印機這種東西能夠丢到廢品回收站,那肯定是人家修都修不好的,被他拿回來修好了?
五個人去客廳,對于書本分成的事情,三個人都是沒意見,畢竟他們現在資金短缺,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吃虧的,但就近來說,這對他們是有利的,主要是探讨投資方面的。
柯萊願意出一千元,他們的注冊資本是五千,沈克凡拿出的多一些,占百分之四十八,柯萊保證不插手出版社的運營,在股份上他是想占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由于他的加入勢必要重新分配股份,
許願就看着他們幾番唇槍舌戰,最終,柯萊拿到了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沈克凡笑着站起身,伸出手:“歡迎加入我們。”
柯萊拉過許願,道:“不是我,是她,股權所有人是我對象。”
許願不可思議地瞪大眼睛:“柯大哥,你......”
柯萊低頭望着她:“聘禮。”
許願從腦袋熱到了脖子,讷讷道:“這麽早......”
柯萊眼含笑意。
沈克凡&吳恺&劉一峰:求求你們了,別秀了!
許願把數學寶典和物理寶典移交給了出版社之後,她就可以繼續寫化學寶典,正式出版肯定不像印刷那麽簡單,需要校對,重新排版,設計封面,許願配合他們重新完善了一下,有了投資,又沒有花錢買斷,沈克凡他們資金充裕,過了審核之後,直接投入了一千冊進行生産。
許願沒有再印刷,不少人都跑來問她還有沒有書了,許願就直接告訴他們交給出版社了,要等一段時間。
三個年輕人,沒想到一千冊很快就脫銷了,經過正式出版了的書肯定比之前價格上漲了,又增印了三千冊,三個人還是有些試探性的,船小步子不敢邁太大。
許願拿到了第一批的分成,一百一十元,這還是只是一千本,如果是上完本呢?許願對于手上正在寫的化學,更有動力了,她希望能夠在結婚之前快點存夠錢買個屬于自己的房子,最好像邱教授家一樣的有個小院子的,她自己的嫁妝也可以靠自己賺出來。
天氣轉涼,十月中旬,柯萊的數控車床終于完成了,楊教授忙前忙後,幫着他一起申請專利,柯萊打算在老家的村子裏辦機械廠,專門生産數控車床,他需要去考察一下車床需要的零部件以及生産設備,他開始真正的忙碌了起來。
先是注冊公司,在村裏買了一塊地,先要建一間廠房,引進設備,買零件,招工,村裏人都是看着柯萊長大的,也都和善,也都過來幫忙,柯叔公一開始不明白他要搗騰什麽,想想他終于要做點正經事了,也欣慰。
在柯家所在的廠附近卻掀起了巨大的波瀾,那個收破爛的柯家三兒子居然要辦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