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統滴滴咚咚的響了一陣,回答道:“童昏語遲。”
林蓁不太理解這是什麽意思,他着急的繼續問:“他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系統不吭聲了,連最後的一點光芒都消失殆盡,林蓁忽然明白過來,自己只能問一個問題。
而他竟然問了個這麽沒用的問題!林蓁後悔不疊,但系統已經不見了,他還不能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再把那還不知道是什麽屬性的屬性1給折騰成負的了……
唉!那就好好休息吧!
吃吃睡睡之間,天已經黑了。林蓁再睜開眼時,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屋裏已經點起了昏暗的油燈,程氏抱着他躺在床上,林毅齋坐在那搖搖晃晃的四方桌前,不知道在看些什麽。林蓁四下裏瞧去,發現自己的哥哥回來了!
林蓁松了口氣,屋裏還是有些寒冷,他緊緊靠着自己的母親,程氏。程氏似乎也感覺到了,将他們兩人身上那一床單薄的棉被掖了掖,然後,又對坐在床邊的大兒子道:“大毛,到娘這兒來。”
大毛無動于衷,程氏嘆了口氣,把他抱了過來。兩個孩子都摟在懷裏,程氏低聲哼唱着:“大毛乖,二毛乖……金囝金金囝金……珍珠溜溜圓……阿舍讀書赴科期……去時書童擔行理……回時大轎大彩旗……”
而房間的另一邊,是他的父親林毅齋的讀書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為本……”
母親柔聲哼唱歌謠的聲音,伴随着父親的朗朗讀書聲,再一次讓林蓁感覺到了融融暖意。同時他也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林二毛。林大毛就在這兩種聲音的交響中漸漸睡去,而林二毛還醒着,林毅齋讀了兩段之後,就走到床前,和程氏說起話來。
林毅齋把自己抱在懷中,一邊逗弄,一邊對程氏道:“玉娘,聽說縣裏已經貼出榜來,明年四月府試,日子還沒有定,但這回……這回我還想再去考一次試試。”
林蓁聽得清楚,自己的爹是個書生,不過,看這樣子,他大概是久試不第的那種。程氏贊同的握着丈夫的手,道:“你盡管去,我在家裏照顧兩個孩子,孝敬阿母。”
兩人又低聲談論了一會兒,大概是在研究去府試的路費問題。他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叫做山都鄉。隸屬潮安縣的金石鎮。正如程氏的弟弟所說,林家是這潮安縣,乃至整個潮州府的大戶人家,出過不少人才。只可惜林毅齋父親早死,他又沒有兄弟姐妹,什麽家財也沒分到,只有七八畝薄田,原先只是他們母子兩個,勉強可以糊口。後來程氏嫁到家中,帶來了幾兩銀子,可鄉下地方也做不成什麽生意,要搬到鎮子裏,林老太太又不願意。結果這錢零七零八,倒是被程玉娘家那兩個如狼似虎的兄弟又要去不少。
不過,這次生下林蓁之後,程玉娘明确表示,自己再也不會給娘家一個銅板,今天林毅齋拿出來的那點銀子,就算是一筆買斷費了。
說來說去,程氏将扒開床頭一塊薄薄的木板,從地下摸出一個小小的木盒,打開和林毅齋兩人看了一遍,對他道:“此去海陽,路途不遠,只是從咱這鄉下地方動身,路不好走,須得提早動身。”
林毅齋對程玉娘言聽計從,點頭道:“都聽你的。到了海陽縣,我就去找我本家的兩個堂哥,他們都是舉人老爺,上次也幫了我不少,只可惜我自己不争氣!”
Advertisement
程玉娘安慰了他幾句,林毅齋幹脆拿過書來,一手攬着程玉娘和她懷裏的林蓁,一手拿着書,繼續往下讀。林蓁在程玉娘身上趴着,思索着自己未蔔的前程。也不知道這個身體重生一回,是不是還帶着文曲星的buff呢?下次可以問問那個神出鬼沒的系統,看看他會不會對自己透露些什麽。
不管怎樣,自己現在算是安頓下來了。林蓁擡起眼來,看着自己這位仍在認認真真,挑燈夜讀的爹。聽他們方才的意思,府試之前還有個縣試,林毅齋已經考過了縣試,但府試考了兩回,都沒考中。雖然對明朝的歷史了解不多,但範進中舉的故事穿越前的林蓁還是知道的,似乎考中舉人就能大大改變人生了。林蓁并不知道從府試到舉人之間還有多遠的距離,他打了個哈欠,心裏暗暗希望自己的爹能争點氣,明年四月先考過這個什麽府試,或許他們家就不再這麽窮困,或許,還能有條件給自己的大哥治治病什麽的……
懷着這樣良好的願望,林蓁熟練的拱進程氏懷裏,沉沉睡了。
光陰似箭,一轉眼寒梢花開,林蓁也出了滿月,能由林老太太抱着出來見見人了。因為林毅齋好歹是個讀書識字的儒生,村子裏的人對他十分尊敬客氣。見了林蓁生的機靈可愛,粉撲撲的臉,兩只眼睛又大又黑,骨碌骨碌轉來轉去,目光灼灼有神,和那整日在牆角呆坐的林大毛截然不同,他們一個個都贊不絕口,說林毅齋這回終于有了指望。
林蓁這一個月除了養足精神,好好吃喝之外,別的都沒顧上,他的屬性2倒是不停提高,到現在已經3級了,這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林老太太多次想要把林大毛從屋裏領走,而林蓁每解救他這個哥哥一次,積分就會蹭蹭的增長。
林蓁抓住從1級升到2級,從2級升到3級的機會,詢問系統怎麽才能治好他哥哥的病,系統的回答是,讓他多和他哥哥一起玩。林蓁之前還有點提心吊膽,萬一系統讓林大毛吃人參鹿茸的,他們家也供不起啊!看來,這個系統還蠻貼心的。
至于陪林大毛玩,雖然對于一個剛滿月的林二毛來說有點困難,但林蓁盡量創造機會,表現出他對自己哥哥的興趣,程氏見他們兄弟間似乎有些天生的血緣親情,也就常常把兩個孩子抱在一起,讓他們互相陪伴。
到了三月,林毅齋依依不舍的離開妻子孩子,去海陽縣趕考了。程氏是個婦人家,不能出門,也是怕老太太再把大兒子拐去弄丢了,幾乎要把林大毛拴在褲腰帶上。家中農田無人耕種,只能給林毅齋的一個遠房表侄兒些銀錢,讓他幫着去春耕插秧。而程氏精通刺繡,林毅齋走之前,夫妻兩人日夜一同做了個能搖晃的大竹籃子,平日就把林蓁放在竹籃裏,程氏在旁邊做繡工。
程氏時不時會停下來,瞧瞧自己的兩個兒子。林蓁仍然以吃和睡為主,不過清醒的時候,他會扯着程氏做工剩下的色彩鮮豔的邊角料,吸引林大毛的注意。林大毛似乎對這些明快的色彩很感興趣,兄弟兩個扯來扯去,林大毛有時候也會發出“咯咯”的笑聲,這令程氏十分驚喜,有時候,她也開始下意識的讓林大毛看看弟弟,逗逗弟弟,林大毛這回倒像是聽懂了,和林蓁的互動越來越多。
府試剛一結束,林毅齋沒等發榜,就迫不及待的趕回了家。程氏滿心歡喜将他迎進家來,林老太太也分外高興。
最高興的是林蓁,去年臘月出生的他如今已經四個月了。雖然不能說什麽有意義的字詞,但是至少能發出一些各種各樣的聲音,看見自己的爹風塵仆仆趕進屋來,他使勁張了張嘴,怎奈“爹”這個詞是在太難發音,林毅齋只聽見了幾個類似于“大、大”這樣模糊的音節。
要知道,林大毛到現在還幾乎不會說一個字,林蓁的表現讓林毅齋兩口子喜出望外,林老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又圓又胖的臉上鼻子眼睛擠到了一處。她口中直道:“哎呀,我的乖孫就是聰明,和你爹一模一樣喲。”說着,還不忘惡狠狠地瞪一眼林大毛,一副恨不能把他吃進肚中的樣子。
沒過兩日,縣裏頭傳來消息,府試的榜已經貼出來,下發到了各個縣城。林毅齋整日緊張的在家中踱步,林老太太和程氏也心神不寧,林毅齋家中老母幼子,不便外出,況且之前落下的農活還沒有幹完,他只能托鄉裏常到縣城走動的幾個親戚幫他看榜。
快四月底,那幾個人回來了,他們一進門就左顧右盼,帶着猶豫之色,半天沒開口。林毅齋一看,知道自己又沒考過,便給了他們幾文錢作為謝禮,把他們送了出去。
林蓁眼看自己父親那失魂落魄的模樣,心中也不好受。程氏在一旁婉言相勸道:“你的學問不差,知府大人批這麽多卷子,一時走了眼,也……也是有的,咱們如今守着這幾畝田地,我又能做些繡工,吃穿都不需你發愁,你就好好再讀三年,定能考個童生回來。”
林毅齋默默點了點頭,眼眶卻變得通紅。林蓁在心中嘆氣,他爹,到底缺的是能力,還是運氣?這科舉考試真這麽難嗎?
他也想知道,自己這文曲星轉世的身體上一世考試順利不順利呢?對了,自己要不要趁着這個時機,多少開始學點東西?一腔疑問沒人解答,林蓁只能躺在鋪着一層層寫滿了字的紙和幾塊破布的地上,一邊練習着翻身,一邊聽着他爹重新響起的讀書聲。
只不過這一次林毅齋的聲音不再是那麽激昂有力,而是帶着幾分失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這一段《中庸》,林毅齋翻來覆去,讀了大半個晚上。林蓁睡了又醒,又一次醒來的時候,林毅齋還在讀着:“……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這幾句話落在林蓁耳中,讓他頗有感觸,他不能說話,就在自己心裏不斷吟誦起來。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幾遍過後,他寂靜了許多天的腦海中那一小塊地方忽然間亮了,然而這回出現的,是一道他從來沒有見過的綠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