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京城外,明淨寺,這是大明朝最大最靈驗的寺廟,每日都有大批香客來上香求簽,住持慧明大師更是德高望重,通曉禪禮,佛法精深,更因為當今太後信佛,每年都有幾日會到這明淨寺吃齋念佛,更使這明淨寺聲名遠揚。
明淨寺,慧明大師所在的院子裏,站着幾個人,他們守在屋子外面,面色肅靜。
房內,坐着兩個人,一位正是這明淨寺中人人相見的慧明大師,另一位身上穿着玄色長袍,手中端着一碗茶,墨發鋪在後背,神色漠然地垂眸,他身後還站着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
房中在慧明開口後,就一片寂靜,半晌,那男子擡起眸子,眸子中神色幽暗如潮,他聲音微沉:“剛剛大師說什麽?”
慧明微閉着眼,手中撚着佛珠,語調不曾有一絲改變:“施主剛剛拿來的兩個生辰八字,看似天作之合,實則相刑相克,若是硬要在一起,那怕是……”
慧明搖了搖頭,沒有接着往下說。
即使他沒有再重複之前的話,方瑾淩也知道了接下來的話是什麽,他沉默了半晌,捏着茶杯的手指微緊,将茶杯放在桌面上,發出一道清脆的聲響,在寂靜的屋裏顯得有些沉悶。
他站起身,平靜地看了慧明一眼,又似乎帶着些許寒意,他淡淡道:“今日勞煩大師了。”
慧明依舊半閉着眼:“施主慢走。”
方瑾淩微眯眼,轉身離開,衛風皺着眉跟在他身後,幾番看向他,遲疑地開口:“王爺,剛剛慧明大師的話……”
方瑾淩看了他一眼,衛風猛然低下頭:“屬下多嘴!”
方瑾淩收回視線,微冷地看了眼身後的房門,聲音漠然:“本王從不信命。”
衛風臉色微白:“屬下明白,只是,皇後那邊……”
王爺不信這些,自然不可能無緣無故跑來測他與洛小姐的生辰八字,其原因還是因為在回京之時,王爺收到京城的信,說是皇後有意請慧明大師為王爺和洛小姐測一下八字,所以才有了這一趟明淨寺之行。
方瑾淩垂眸看向自己腰際系着的玉佩,眸色微閃,聲音裏似乎透着淡淡的涼意:“讓他改口,或者……”
“閉嘴。”
Advertisement
衛風眸色一閃:“屬下明白了。”慧明大師再傳奇也依舊是人,是人就有在意的東西,只要有在意的東西,那麽自然就有辦法讓他改口。
只是……
衛風眼底神色變換了幾番,若那洛小姐當真與王爺相克,王爺這般,豈不是……前方的男人似乎瞥了他一眼,他連忙低下頭,不敢再胡思亂想。
因為一行人的行蹤是保密的,方瑾淩在明淨寺後門處上了馬車,馬車內低調奢華,他捧着一本書,靠在車廂內,神色淡淡地将視線落在書頁上。
途徑山腳處,他似乎聞到一陣熟悉的花香,他擡手掀開車簾,果然望見不遠處有一片桂花林,眸色微深,似乎又想到那個人微揚的唇角,以及她指尖輕輕搖晃的羊脂玉佩。
衛風見此,騎馬上前:“主子有什麽吩咐?”
“齊衡他們到哪了?”
“距離京城還有一日的路程。”
方瑾淩放下簾子,衛風只聽到馬車內傳來他微低沉的聲音:“回去,與他們彙合。”
一日後
齊侯府早就得了消息,靖王會在今日到京城,一大早楚氏就吩咐下人将大少爺的院子給收拾出來,洛伊兒也被滿府的動靜早早吵醒,她坐在羅玉架子床上,烏黑的青絲從後背滑下,散落在身前,微遮住她大片臉頰。
玲珑快步走進來,見她已經醒了,連忙将床簾拉開,輕聲說道:“小姐,今日大公子回府,夫人一大早就讓府中的人忙起來了,小姐現在要不要起床?”
洛伊兒看着她的動作,輕輕應了聲:“嗯。”
玲珑手腳麻利地替她收拾着,想了想,說道:“今日靖王回京,聽說好多百姓都去了城門口相迎,小姐,您……要不要也去看看?”
總歸是自家姑爺,他回京,若是自家小姐在,他心中也會是高興的吧?
洛伊兒眸子微閃,看向銅鏡中有些模糊的自己,擡手從梳妝臺上,拿出一個暗盒,打開盒子,從那盒子裏取出那塊玉佩,玉手輕輕撫摸了下,才擡手遞給玲珑,柔聲吩咐道:“替我系上。”
玲珑不知道這玉佩有何含義,卻隐約猜到這塊玉佩也許是靖王送于小姐的,此時連忙應下,接過玉佩,小心地系在了她的腰際,她今日穿了煙霧藍的羅衫裙,羊脂白的玉佩若隐若現,精致而優雅。
紅豆讓人将早膳送了上來,用膳的時候,洛伊兒側頭對玲珑吩咐:“去芳韻堂和娘親說一聲,我待會出府一趟。”
玲珑猜到她要幹什麽,連忙應下,退了出去。
洛伊兒微垂眸,瞥了一眼自己腰際的玉佩,才淺着笑意對紅豆吩咐:“讓管家備好馬車。”
紅豆剛退下,不久玲珑就回來了,洛伊兒問:“娘親有沒有說什麽?”
玲珑:“夫人只說,讓小姐注意安全。”
洛伊兒點了點頭:“好了,收拾一下,我們走吧。”
她的未婚夫靖王回京,于情于理,她都應該表示一下,即使沒有玲珑的提醒,她今日也會出府的,畢竟聖旨一下,除非她像原文中那般被女主作踐,否則她與靖王的婚事那便是板上釘釘了。
今日靖王回京,聖上早就交代了讓禮部的人到城門口相迎,禮部之人自然不敢怠慢。
說起靖王方瑾淩的身世,其生母是虞妃,江南沈家人,沈家也算是書香門第,但是和京城這遍地都是官的地方相比,沈家自然也說不上是什麽大世家。
但是,虞妃性情溫順,骨子裏透着江南女子的柔情軟意,容貌更是冠絕後宮,當初盛寵,後宮無一人可比。
在後宮隐晦中,虞妃的身子骨在一次落水後,落下了病根,那時聖上剛登基三年不到,朝堂尚不穩定,在她懷孕八月的時候,一次宮宴,聖上遇刺,情急之下,她替皇上擋了一劍。
後來危機中産下三皇子,尚未來得及看三皇子一面,便香消玉損在最美好的年華。
念及其救駕之功,又或者是,未得到的和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心理,當今聖上對三皇子、也就是靖王方瑾淩較之其他皇子更多幾分寵愛。
所有人都說,虞妃用那一劍為三皇子鋪了一條好路。
在三皇子六歲那年,聖上終于發現,即使有他疼愛,沒有生母的皇子在後宮也并不好過,經過一番思量,最終将三皇子記在了皇後名下,至此,三皇子便成了大明朝唯一的一位嫡子。
城門口,洛伊兒到的時候,這裏早已人滿為患,這次與西涼一戰打了三年,最終由靖王打了勝仗凱旋,此時的靖王自然非常得民心。
齊侯府的馬車停在了人群後方,看着那城門敞開,離得還好遠,似乎就已經能聽到馬蹄聲,人群中不知是誰眼尖,看見了些許動靜,高聲喊道:
“來了!來了!靖王回來了!”
瞬間長街巷道沸騰起來,就想向前沖去,幸虧聖上有先見之明,派了禁軍前來,禁軍站成兩排,将百姓向後推,肅着臉讓他們後退,多多少少起了些作用。
馬車內,洛伊兒半倚着車廂,聽到動靜,她撩起眼眸,終于坐正了身子,伸出指尖輕挑起簾子,恰好看見靖王的隊伍踏進了京城,雖然三年未見,但是一眼,她就看見了他。
他高高在上坐在馬背上,身上穿着暗玄色的錦袍,因着這三年在外面帶兵打仗的緣故,身材挺拔強健,劍眉微凜,一雙狹長鳳目直視前方,眼底神色幽暗,面色漠然,即使面對眼前的場景,依舊沒有露出一絲笑容。
洛伊兒眸光淡淡落在他身上,似乎看見了那年桂花樹下,他漠着神色,将錦盒遞于她,平靜地說“生辰禮”,她眸色微閃,此時的他比當初更內斂,不見一絲鋒芒。
她突然想到,聖旨由一群宮人送到齊侯府的那日,她接下聖旨的那一刻,猛然覺得一切好熟悉,方瑾淩,方瑾瑜,洛茜,洛伊兒……
成了她未婚夫的方瑾淩,對她暗生情愫的方瑾瑜,怯懦安靜的洛茜……
那一瞬間,她才意識到自己不是簡簡單單地穿越,而是穿進一本書中,更甚至,最後的最後,她竟會落到那種地步。
洛伊兒回了神,眸子閃過微微的涼意,她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既然洛茜已經決定對她下手,她自然會先下手為強,不管前世,原主是否真的對不起她。
她過的從來都只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替原主活下去。
洛齊衡落後方瑾淩一些,他嚴肅着一張臉,餘光卻看見一輛眼熟的馬車,他目光微露驚訝,旁邊的人注意到,有些疑惑地問他:“怎麽了?”
洛齊衡轉頭仔細看了眼,确定那就是自家的馬車,臉上微露出笑意,回答那個人:“沒事,就是看到府中的馬車了。”
那人小聲一笑:“肯定是得了你回來的消息,趕過來了。”
兩人小聲嘀咕着,卻沒有發現,前面穩穩坐在馬背上的男人,在聽到他們的話後,眸色似乎一動,方瑾淩擡起眸子,不着痕跡地向四處看去。
果然在人群中發現一輛眼熟的馬車,馬依舊不停地走着,他牽着缰繩的手微動,終于透過那微掀開的簾子,撞上那雙淺淡的眸子,那眸子的主子似乎沒有想到兩人的視線會撞上,眸底閃過一絲驚訝,而後朝他溫婉一笑,卻在轉瞬間,簾子被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