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家奴欺主
林泓明扶着棺椁一路到了姑蘇,守靈,停靈、安葬一應事宜完畢後,本想着能歇息一日,誰知那衛總管竟請了族中耆老們前來質問林泓明。
林泓明看了一眼衛總管,吩咐千青安排長輩就坐,問道:“不知各位叔伯老爺們前來有何吩咐?”林家本姓三門裏的最長者說道:“泓明,以前如海健在,我們不便說什麽,也不能說什麽,而今如海西去,留下幾世家業不知如何處置?”林泓明道:“這些家業自然是妹妹的嫁妝,有什麽可處置的?”衆人聽了議論紛紛,這時衛總管站出來說:“說的輕巧,你不過是我家老家老爺在街上撿的一個乞兒,給你一口飯吃,讓你活了下來,如今老爺薨逝,你便想着霸占家業,作出這背恩忘義之事。”林泓明喝了一口茶,淡淡地看了一眼衛總管,冷笑道:“衛總管這話從何說起?父親救了我的命,讓我讀書習字,考取功名,我自然不會忘記,怎麽會背恩忘義?”衛總管喝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怎麽想的,我家姑娘年幼,又是女子,凡事不好過問,一切還不是你這個做哥哥的說的算,你說這家業留給姑娘做嫁妝,誰又能保證你不會私吞?”
林泓明反問:“以衛總管之意該當如何?”衛總管道:“我不過是林府的管家,承蒙老爺厚愛将家業委以重任,我不敢言大,還是請各位族老們定奪吧。”林泓明便問:“不知各位族老意下如何?”其中一位長老道:“我們商量之下,想出這個萬全法子來。”說着将一份協議交給林泓明,林泓明看了,只見上面寫道:林家如海家業共計:商鋪兩個,良田二百頃,水田一百頃,旱田50頃,現銀3000兩,宅子兩座,字畫52副,瓷瓶120件。現分為兩份,其中義子林泓明旱田50頃,現銀1000兩,其餘為林黛玉嫁妝,由族中長老和衛總管保管,待姑娘出嫁時一齊奉上。林泓明看了笑道:“我父一生清廉,手下所有産業皆是聖上所賜和祖上遺留。我這裏也有一個單子,請族老們看看。”族老們打開一看,吃了一驚,只見上面密密麻麻甚是詳細,銀兩田鋪竟然比衛總管給的單子足足多出了一倍。上面一行正楷字:現單上一應金銀細軟,田鋪宅基皆為黛玉所有,由黛玉本人掌管,林泓明不得動用一分一厘,出嫁時其兄林泓明再按出兩份嫁妝,以盡為兄之責。
衛總管見此怒道:“憑你這麽說,姑娘一個女兒家哪裏是你的對手,你原在京都,姑娘為你脅迫,到時候還不知道什麽後果。你別打量着我們都是傻子,拿這話哄我們玩。”林泓明笑道:“我知道各位因為我的身份對我不放心,這不妨事,我請了姑蘇德高望重的石尚書來作證,又請了姑蘇衙署蓋章,若是少了一分一文,我願卸任歸田。”說着,千青來報,石尚書和姑蘇知州來了。林泓明忙整冠迎接,衛總管見此,暗暗惱恨。林泓明向石尚書和知州說明了意思,兩人也不推脫,便應了下來。一時蓋章押寶,衛總管竟沒來得及說上幾句話。事畢後,林泓明又道:“父親在時,府裏一衆奴仆姬妾從不曾虧待,而今父親仙去,府裏也實在用不着這麽多人,我拟定了一份單子,這上面的人每人領兩個月的月錢便回家去吧。至于姬妾,都是父親早年所納,我已和妹妹商議,幾位姬妾可以繼續住在老宅,每月20兩月銀。”待衆人領完,林府裏包括衛總管在內只剩下十幾個人。林泓明對這十幾個人道:“你們是府裏的老人,将你們發出去我實在不忍,便交給姑娘吧。只是衛總管?”衛總管見大勢已去,忙道:“我願跟着姑娘效勞。”林泓明冷笑道:“你倒是想着,可是我卻不敢将一只餓狼留在妹妹身邊。”說着令千青端上了兩張契約和一沓當票。林泓明道:“你欺我年幼,暗地裏排擠生事,造謠诽謗。說什麽我為了林家的産業,還說什麽一個外姓人鸠占鵲巢,你以為我不知道,可惜你打錯了算盤,這一件一事,我都記在心裏。今日族中耆老都在,我們來好好說說。”
衛總管聽了,吓出一身冷汗。林泓明舉着一沓當票說:“這是你背着父親将家裏東西偷偷當了的證據,你以為你做的很好,可惜的是,每次你去便當,我都會讓下人們拓印一張。這是36張,共計4200兩銀子,這兩張契約是你和鹽商約定,将林家的兩個鋪子以3000兩賣出去。不說這些,因我父親身體不好,家中事宜皆交給你,你從中不知克扣多少?”衛總管冷汗直流,撲通跪倒在地,哀求道:“奴才知道錯了,求二爺看在我從小為林家做牛做馬的份上繞我一次吧。”林泓明哼了一聲,道:“我若處置你,你肯定不依,我将你交給姑娘,讓姑娘做決定吧。”千青得令去向黛玉請意,黛玉派了紫鵑回話:“姑娘說了,衛總管雖然有過,念在多年的情分上,便饒他一命吧。”林泓明聽了,說道:“既然妹妹這樣說,我無不從命。衛總管,希望你感念姑娘的恩義,從新做人。即日起,你不在是林府管家,你貪墨的這些銀錢,我也不再追究,若你還有少許良心,便該日日為姑娘祈福。你走吧!”衛總管聽了,老淚橫流,從林泓明深深鞠了一躬,便走了。族中之人見此,更是無話可說,一個個失望地離開了。林泓明向石尚書和知州致謝,送了謝禮,備了宴席。
林如海的喪事辦完後,賈芸先回了賈府給賈母報信。賈母聽了甚是氣憤,罵道:“這些沒了骨頭的刁奴,最是無情無義的。仗着打小伺候姑爺便不把少主子放在眼裏,竟然還敢訛詐明小子。”王夫人勸道:“老太太消消氣,雖然驚險,還好泓明機智過人,已經妥善處理了。”賈母這才長舒一口氣:“還好有明小子,不然我的玉兒可怎麽辦?說起來明小子真是不錯,林家産業一應留給了玉兒,還要自出兩份嫁妝陪送,難得呀!”王夫人聽了,神色怔忪,不知想着什麽。鳳姐道:“那當然,明兄弟可是好樣的。不僅才學出衆,聖上重視,難得有情有義,知恩圖報。”一家人說會子話便散了。過了幾日,太妃薨逝,有爵位的人家都要按爵守制,一時大觀園放松了警惕。姑娘們更是自在,只有寶玉悶悶不樂。
林府小築裏,紫鵑查閱了千青送來的賬本,說道:“我直道姑娘沒了依仗,可見老天還是公平的,這不二爺一點也不肯讓姑娘吃虧。且不說其他的,便是這些産業也是姑娘一輩子的依仗。”黛玉翻了翻賬本,說道:“雖然哥哥讓我保管,可是我不懂生意買賣,拿在手裏也是無用,還是交給哥哥管着吧。”紫鵑笑道:“這話我已經給二爺說了,可是二爺斷斷不肯。再者,二爺已經在族中耆老、石尚書和知州面前立下協議,若是再接手了,傳出去也不好。”黛玉點點頭:“既如此你便替我保管着吧。這幾日大家都辛苦了,你給每個人發五百錢,讓他們打打牙祭。至于哥哥留給的十來個人,老婆子們讓他們看宅子,宅子的花兒、草兒等,讓他們照看,只要不傷園中景致,一應取利由他們自己,到了年終,你再和他們算總賬,至于店鋪,讓劉管事和王豐照看着,田地租子每年有千青收租子便是了。你盯着就是了。”紫鵑忙答應下來。她捧着東西,嚴重含淚:“以往我總是擔心姑娘沒個好着落,而今總算有了些立命的東西,我也不枉跟了姑娘一場。”黛玉拉着紫鵑的手,說道:“你我姐妹,我知道你對我的好。”
林泓明念完了十遍金剛經,用齋飯。雅琪服侍他漱口:“二爺一向疼愛姑娘,為何不派兩個人幫着姑娘打理家業,反而讓姑娘一個人勞神?姑娘雖然身子大好了,可是比起常人還是弱些,若是再作出病來可怎麽好?”林泓明笑道:“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我做哥哥的不能陪她一輩子,若有一天妹妹做了當家主母,我過多插手,不說婆家怎麽看,外人也會說三道四。再者,妹妹身子已無大礙,只要細心調理着,便是勞神些也無礙。”雅琪道:“便是親哥哥也做的不過如此了。”
這日孝期剛滿,賈母差人來報,寧國府賈敬薨逝。林泓明只得和賈琏快馬加鞭先回了賈家吊銷,令千青着侍從護送黛玉進京。到了寧國府,尤氏正哭的傷心,林泓明和賈琏先去拜見了賈母,扶着老人家嗚咽而來。林泓明吊了喪,便去衙署報道,又上表撤了守喪的折子。聖上見他回來,約了下了兩盤棋,慰問的幾句。忙完了這些,到了東府裏,見了尤氏的兩個妹妹,果然容貌出衆,美得驚人。那賈琏一直暗暗偷看,林泓明見了深覺不妙,可也無可奈何。
黛玉回了潇湘館,姐妹們一個個到來探望。湘雲道:“前些日子,二哥哥過生日,可惜你沒來,我們又社服又開夜宴的,可熱鬧了。”黛玉道:“就你愛胡鬧!你一定又貪杯了!”寶釵道:“可不是,雲妹妹醉的都睡到花叢中去了。”探春也道:“也只有她才能做出這麽有趣的事來。”湘雲氣道:“就你們話多。”黛玉見他們一個個七嘴八舌的,只有寶玉坐在不遠處靜靜地看着。黛玉分派了帶來的東西,獨留了一份給寶玉。待衆姐妹散了方拿給他。寶玉看了,問道:“怎麽我的多起來?”黛玉惱羞道:“既然你不稀罕就給我留着。”吓得寶玉忙藏到了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