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到美國去? (2)
面前承認了這一點,尤其是當克林頓在電視中公開承認了這一點後,那些色情的內容仍被堅持保留,并提供給全世界的網上人類看。
難怪英國的《泰晤士報》如此評論:“這色情影帶并非性的情景,而是性虐待狂,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令人讨厭,這甚至對觀衆是一種侮辱。”
難怪《法國晚報》如此評論:“提問題的方式表現出毫無節制的極權主義,毫無意義的偷窺淫癖,令人感到可怕。”“毫無意義的偷窺淫癖”體現于尋常人,不過是品質問題;體現于一位獨立檢察官,則是司法性質問題。
不管斯塔爾的初衷如何,他都必将因此付出代價。緋聞事件以後,斯塔爾本人是否亦将陷于法律訴訟,甚至牽連美國國會司法委員會主席海德,再次引起全世界關注,将是難以預料之事。
果真如此,那時誰會替一位本身涉嫌“偷窺淫癖”的檢察官辯護呢?
以什麽樣的理由才能替一位知法犯法的檢察官辯得清白正當之名呢?
他自己的檢察官生涯,将很可能亦如克林頓的總統生涯一樣毀于一旦。
而事實上,依我看來,許多國家都有權利以人類司法尊嚴的名義和公開進行傳媒污染的罪名——起訴美國。
當然,這種起訴只能在世界司法聯合“道德法庭”的形式下進行。
依我看來,所謂“獨孤求敗”的非是美國總統克林頓,而是以那許多美國政客和政治權力人士為政治代表的美國。
當亞洲金融風暴來勢兇猛之後,美元堅挺攀升;當全世界許多國家都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影中,美國經濟依然強盛;美國的世界地位越來越高,是否使這一向以老大自居的國家,産生了一種有資本為所欲為的國家意識呢?
耗資四千萬美元的“總統調查”案以民主和司法的名義開始,似乎竟以亵渎民主和亵渎司法的名義接近尾聲。
正如克林頓因自己的不誠實而一失足成千古恨,斯塔爾也将因自己歪曲了司法的尊嚴,并因自己變相地向全世界販“黃”而廣受譴責。他報告中那些色情內容,在K級電影和小說中,不值一提。但在引起全世界矚目的法案中,只能也只有被視為垃圾。“獨孤求敗”的美國顯然也如克林頓總統一樣,最終被塗上了鬧劇的特色。
依我想來,聯合國将來很有可能就此進行嚴肅的思考——即以什麽樣的方式限制某些大國,在全世界面前公開亵渎民主和司法尊嚴的不良的、肆無忌憚的影像。因為,民主和司法尊嚴,乃是全人類千百年來的偉大的理性成果。雖然美國一向自認為是實踐的榜樣——但它從來不僅僅屬于美國,而屬于世界……
一想到全世界(當然包括美國)那麽多偉大的先賢為人類的民主和司法尊嚴所做的傑出貢獻,被一些個現代政客任性地糟蹋為鬧劇,真是令人嘆惜……
五、誰還崇拜這個高級“打工仔”?
Advertisement
“二戰”結束以後,社會主義陣營逐漸開始形成。考察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其共同的特色可歸納數條,其中最基本的一條是個人崇拜。
個人崇拜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最初只不過是早期宗教現象。它是早期王權政治希望實現卻一直難以實現的。在許多國家裏,宗教存在的歷史幾乎與王權存在的歷史一樣悠久。中國也是這樣一個國家。因而宗教與王權在悠久的歷史過程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同樣地争取人類的忠心。
王權争取人心的方式是許以現實利益,即榮華富貴。
宗教争取人心的方式是靈魂寄托,即天堂。
王權乃現實之物。王權的統治要求人為它進行忠貞不貳的服務。故人向王權誓忠時,誓詞大致都是一樣的,甘為它赴湯蹈火直至為它去死。
宗教乃虛幻之物。宗教的統治要求人自覺自願地将靈魂歸屬于它。故人皈依宗教時,誓詞也大致都是一樣的,忠誠可屬于任何人,比如帝王、主人、朋友、愛情,但信仰只屬于宗教。
有信仰才有崇拜。
故當忠誠與信仰發生矛盾時,人只有三種選擇——要麽履行忠誠的誓言,此時他的靈魂便背叛了信仰,死後難入天堂。除非他後來深刻忏悔,并獲得宗教的寬恕。要麽顧全信仰,也就是保持靈魂的原則。此時他必冒犯王權,并且必因此喪失王權賜給他的現實利益。甚至可能被王權視為叛逆砍掉腦袋。要麽選擇自殺。
人類歷史上,宗教與王權發生沖突的次數是不少的。但是最終誰也征服不了誰,每一次都以雙方的相互妥協讓步而結束。于是宗教與王權在一輪新的蜜月期相互利用。王權的代表人物作虔誠的信徒表率;宗教宣布他不但是王者,同時是宗教最信賴的兒子。當宗教承認人對王權的忠誠也完全符合教旨時,王權則鼓勵人對宗教的虔誠。
故在許多國家裏,前幾個世紀的人們既喊過“國王萬歲”,也喊過“教皇萬歲”。但一般情況下,宗教總是比王權表現得超凡脫俗一些。它欣慰于人的崇拜,卻不願聽到“萬歲”二字。因為宗教是永恒的。只有在宗教讨伐戰争中,為宗教而戰的聖鬥士們才那麽呼喊過。
誕生于半個世紀前的社會主義國家,幾乎一律限制,甚至根本取締宗教。于是信仰只剩下了一種內容,那就是政治思想。強大的政治宣傳使政治思想宗教化是很容易的。于是超越于民主制度之上的宗教化了的政治思想領袖,自然而然地帶有宗教領袖的色彩。政治人物一旦身處近乎宗教領袖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于是人類的近代個人崇拜現象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主觀和客觀在此點上相互取悅;變相的宗教信仰和變相的王權忠誠在此點上合二為一。
當社會主義陣營解體以後,世界上另外一些國家的政治特色鮮明起來了。其中尤以美國的政治特色最為突出。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歷史中完全沒有王權統治痕跡的國家。所以從第一代美國人至當代美國人,無一人喊過“國王萬歲”。從沒喊過“國王萬歲”的美國人當然也絕不會習慣于喊“總統萬歲”。美國歷史之短使它來不及形成自己的宗教傳統之根基。雖然許多城市和鄉村都有教堂,某些美國人的宗教虔誠,是他們的移民先人從別國帶到美國的。故百年前的英國人、法國人曾輕蔑地諷刺美國人是“沒有信仰的美國人”或“只崇拜金錢的美國人”。
美國人當然并非沒有信仰。他們的信仰就是民主和法律。他們信仰民主與法律的堅定性超過對一切宗教的信仰。此前提決定了這樣一種美國現實——經過數代民主與法律教育的美國當代青年,頭腦中的個人崇拜五花八門,有些是健康的,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病态的。總而言之,幾乎皆屬青春原發性質的,與思想信仰無關的個人崇拜。崇拜多多,崇拜總統的卻極少極少。
幾十年前,杜勒斯的外孫上小學時,有天回到家裏激動地問母親:“媽媽,你為什麽從沒告訴過我,我的外祖父曾做過總統?而歷史課本上都寫到了!”
他的母親平靜地說:“你激動什麽?這實在沒有什麽可激動的。自從美國誕生以來,每隔四年就選出一位總統,這不是很平常的事嗎?”
這是典型的美國人對總統的看法。美國人一代一代地将這種平常心的看法傳給下一代。因而使美國總統在美國人心目中是這樣一種人物——全美地位最高的“打工仔”,美國公衆是他的老板。任何一個最最普通的美國人,都有義務評說和監督他身為總統的表現如何,都有權利指責他稱職或不稱職。以監督總統為義務,以指責總統為權利,美國的政治特色,使美國的公衆特色也極為突出。大約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人會這樣認為——他的某一個同胞一旦當了總統以後,理所當然地便是美國人民的精神之父或思想之父了。美國歷史上是很出現過幾位可被尊為精神之父或思想之父的傑出人物的。但是他們都并沒産生過做總統的念頭,美國公衆當然也就從沒選過他們。
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公衆這位“大老板”給予美國總統這位美國的也是全世界最高級的“打工仔”的待遇是極優越的,僅次于某些石油國家的國王們。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一個美國人一旦成為總統,自然而然地便成了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心人物。這些都是美國人賜給美國總統的。美國人這麽看。因為他們如果不信任他,不選他,他就得不到。故美國人對任何一位美國總統的态度都是一樣的——随時準備收回他們的信任。
但是在美國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中,真的遭彈劾下臺的美國總統似乎還沒有——二十六年前的“水門事件”迫使尼克松選擇了辭職。尼克松當年陷入的困境與今天克林頓陷入的困境性質極為不同。“水門事件”是純粹的政治醜聞而非“桃色醜聞”。美國歷史上似乎還沒有一位總統在任期間因“桃色醜聞”而“觸礁擱淺”被迫下臺的。
肯尼迪至今仍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年輕的頗有帥哥風度的總統。他生前雖已有緋聞風傳,但與夢露的私情卻是在被暗殺後圍繞夢露撲朔迷離的死因大範圍公開于社會的。“性”的話題非是當時新聞評說所關注的焦點。
與克林頓相比,似乎連肯尼迪也是幸運的。肯尼迪處在世界政治化的時期。他是美國政治最年輕的代言人,因而受到過許多美國青年的政治崇拜。他的帥哥風度也使許多美國青年婦女迷戀得如醉如癡。肯尼迪生前獲得的,是克林頓生前想獲得也不可能獲得的。肯尼迪死後獲得的,将注定了更與克林頓無緣了。
據我看來,就帥哥風度而言,克林頓是一位僅次于肯尼迪的總統。他所犯的“錯誤”,是一位帥哥式的總統需極難能可貴的自律定力才可避免的。他顯然做得并不那麽難能可貴。
六年前,當他參選民主黨總統提名時,與一位叫珍妮佛·花的女士的婚外情傳聞就幾乎使他的參選夭折。兩年前,波拉·瓊斯又控訴他在任阿肯色州長時曾對她進行“性騷擾”。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兩次,或屬性訛詐,或競争中的政治攻擊;但此一次,卻被一位叫斯塔爾的獨立檢察官坐實釘牢了。
獨立檢察官斯塔爾是否蓄意報複,“抓住一點,不及其餘”?萊溫斯基的女友的做法是否違背普遍道德?網上個體戶麥特·德拉吉是否是一個只要自己一舉成名,不管別人死活的家夥?美國司法是否小題大做?某些新聞攻勢背後是否有欲置克林頓于萬劫不複之地的政治操縱——世人對這些都是不甚感興趣的,感興趣的似乎只是這樣一個不争的事實——一位身為當代美國總統的中年男子,因一個二十一歲的、容貌平平的小女子大倒其黴,看他怎樣收場?
全世界的新聞媒介及大文化“工業”,其實都明顯地呈現着某種俗惡的傾向。這傾向又俗惡又現代。在它飼喂之下的當代人,似乎對許多事都已喪失了思考,一味地只要新聞,新聞,新聞!如同患了饑餓症的孩子張着大嘴不停地叫“還吃!還吃!”并且,越來越偏食于刺激性食物。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這麽說:“這件事的沒完沒了倒使我可憐起克林頓來了,他不是已經公開忏悔了嗎?”
我的另一位美國朋友說:“克林頓真丢人!肯尼迪搞的女人是夢露,而他搞的那是什麽女人啊!美國總統的身份就那麽低了嗎?”
而我的一位年輕的、身為中國官員的朋友說:“若論當官,明擺着,還是在咱們中國當的好,雖然工資表上的工資有限!”
美國特色的政治,一向和美國的歷屆總統們玩“憋死牛”。美國總統們的最佳成績,只不過是和棋。稍有差失,則會身敗名裂。他們永遠都休想操縱美國特色的政治。他們永遠是那一特色的政治操縱的對象。即使他們的傑出和偉大,也無不是在這一前提下發揮的。
美國特色的政治,美國人擁護,美國人玩得起,玩得潇灑自如,而且從沒輸過。因玩不好輸了的,永遠只能是美國總統們。美國特色的政治,從來不在乎将任何一位總統作為代價。
這就是美國!
全世界玩總統的大玩家——令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