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服勞役
楊霜惱羞成怒,狠命幾巴掌打在楊雪背上。楊霜這回下手有些重,楊雪吃痛尖聲大叫。薛氏看着姐弟幾個,皺眉道:“霜姐兒,你可是許了人家的人了,怎麽還這麽沒輕沒重地跟弟弟妹妹鬧騰,叫婆家的人看到了像什麽樣子。”
楊霜讪讪地垂下手,小聲嘀咕道:“小的就是受寵,爹偏心也就算了,祖母也偏心。”
第二天吃罷早飯不久,姜氏就帶着姜達的爹娘還有姜達上門了。姜母背了一個背簍,依照當地風俗,背簍裏放着六斤六兩米,六斤六兩豬肉,六斤六兩鯉魚,六斤六兩酒,六斤六兩喜餅。這些東西都用紅紙裹着。
姜氏說了一通媒人該說的吉祥話,她本來不是個嘴巴利索的人,難為她今日将那一大通套話居然說得有板有眼。姜氏一說完,白氏就笑眯眯地接過姜母的背簍,和楊元根一道将客人迎進了堂屋。
雖然大家之前都認識,但禮不可廢。姜家父母朝薛氏見禮,姜達在姜氏的介紹下一一喊過楊家的三位長輩,楊霜也羞答答地出來見過未來的公婆,然後賓主坐下喝茶。這樣一套程序走完,接下來大家就可以自由交談了。
自從兩家定下親事後,姜達就沒見過楊霜了,此時再見到她,眼珠子黏在她身上舍不得挪窩。
因為今日家裏客人較多,薛氏特地将桐花嫂子叫過來幫忙,楊霜在堂屋坐立不安地呆了一小會就跑回竈屋幫忙去了。稍後姜達也尋了個借口蹭到竈屋來問要不要幫忙。
正在竈前燒火熱得滿頭大汗的楊雪可算逮到勞力了,立馬嘻嘻笑道:“要要要,二姐夫,你來燒火,我想去溪邊路口接一接外祖母姑姑她們。還有寶哥兒,我都半年沒見他了,今日姐姐肯定會帶他來的。”
“這孩子就會偷懶。姐姐她們又不是不知道路,要你去接,好好地燒你的火!”正在切菜的楊霜可不願意未婚夫一直呆在竈屋,又不是只有兩個人,她可不想一直面對桐花嫂子揶揄的眼神。
姜達不管未婚妻的抗議,憨憨地笑:“沒事,讓她去吧,橫豎我沒事做。” “二姐夫是個好人,謝了。”楊雪對姐姐做了個鬼臉,閃身跑了出去。
楊雨想着家裏待客需要幫手,早早地就做了早飯,一家人吃好立馬動身趕赴娘家,所以他們是最早趕到的客人。
楊雪去溪邊不一會兒就接到了他們,楊雨的兒子寶哥兒雖然半年不見小姨記不住楊雪了,但還是很快就融化在自家小姨熱情的擁抱和逗笑當中,咯咯咯笑得口水直流。
“姐姐你們來得最早,大姑姑比你們近些都沒來。”楊雪一邊逗着外甥一邊和楊雨說話。羅大安道:“你大姐想着早點來幫忙。你不知道昨天常子勝來咱們家報完信,你大姐興奮得連晚飯都沒心思做了。”
楊雨道:“小妹你怎麽不請我們村的人報信,卻喊了常家溝的人,他們村和我們村畢竟隔着一段路。”楊雪道:“這不那天沒看到你們村的人嘛,然後常子勝又主動提出幫忙。”
羅大安不以為然地道:“子勝那人很熱心,不過那麽幾腳路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更何況大家又是熟人。”
“倒也是。”楊雨一邊贊同丈夫一邊對楊雪道,“沒想到常子勝跟小妹你倒是這般有緣,他去窩溝幫親戚砍樹碰到了你,去縣城買鹽偏巧你和二妹妹也在買鹽,這回馬家集你托人捎信又碰上了他。”
楊雪滿頭黑線,暗自腹诽:有緣,誰跟那厮有緣,姐姐你會不會說話啊!她腹诽完跟着又悚然心驚,常子勝這厮既然跟姐姐姐夫說了自己和他的相識過程,那當初自己在窩溝的犯蠢行徑他會不會說給姐姐姐夫聽啊。
此後楊雪一直惴惴不安,生恐自家大姐會湊過來悄悄地給自己普及關于野外“新鮮草結”的含義。幸好一直到晚上大家都睡下了也沒見楊雨提這茬,楊雪這才将一顆心妥妥地放回了肚子裏。她想了想又覺得自己多慮了,常子勝未成親,又是個男子,總不至于拿這樣的事情去說嘴的。
楊霜定親後不久,谷子終于成熟,該收割了。今年因為只有三畝水田的谷子保住了,楊家即便壯年男勞力只有楊元本一個,一家人也很快就收割完了。
當地人沒有種雙季稻的概念,谷子收割完了,水田一般是種荞麥。為挽回大旱帶來的損失,楊元本打定主意要将荞麥好好種,力争多收一點。所以要求将地翻得又深又平整,結果一家人圍着那三畝天天打轉。
楊雪的手被鋤頭磨出了血泡,真是苦不堪言。同樣痛苦的還有楊冬,農忙時節學裏放假,他尋不到偷懶的借口,每日裏跟着大人勞作,還不敢大聲抱怨。
幸好姜達忙完了自家的水田來幫忙了,然後羅大安也來幫了幾天,楊家的荞麥總算是種下了。
若是往年,荞麥種下了就該摘茶籽了,可是今年因為大旱,茶樹上根本沒什麽茶籽。楊元本原本以為今年的九月不像往年那麽累,誰知縣太爺一聲令下,號召大家一起興修水利。
今年大旱暴露了武清縣水利設施的諸多不足,縣太爺打算趁着下半年農閑時候加固各江河堤壩。
武清縣城靠近江邊,地勢不高,洪水上漲之時容易被淹。而且其靠近縣城上游的河堤本就有些破爛該維修了,縣太爺正好趁着這股風號召全縣男丁來将其加高加固。
楊家就楊元本一個壯年男丁,自然是被征去縣城修河堤去了,這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
好在這壞消息傳來不久,大家又接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朝廷鑒于西南幾州今年遭了旱災,所以減免了今年的賦稅。薛氏喜得雙手合十,不住地念叨着皇上聖明,縣太爺英明。
因為今年茶油毫無指望,所以油菜得多多地種上。楊元本被抽去縣城修河堤了,家裏點油菜就全靠娘子軍了。好在油菜不像荞麥,土不要求深翻,娘兒幾個還是能搞定,無非是慢一點而已。
薛氏親自上陣帶着兒媳婦和兩個孫女下田。點油菜不需要很大的力氣,也沒有什麽過多的技術上的要求,是以只上半天學的楊冬,下午也被叫上。
姜達仗着離得近,一逮着空就來幫忙,他經常是才從自己家的田間回來,跟着又跑到了楊家來幫忙,陀螺樣的連軸轉,仿佛不知疲憊,讓楊雪不得不暗自感嘆愛情魔力之巨大。
未婚夫對自家的事情這麽上心,楊霜又是感動又是心疼,待姜達越發溫柔。薛氏則在日常做飯裝飯的時候,悄悄地往姜達碗底埋雞蛋給他補身子。姜達見楊雪楊冬幾個小的都沒有,很不好意思地要退回去,每次都被薛氏和白氏堅決阻止。
一家人沒日沒夜地勞作,楊家的幾畝旱田的油菜總算全點好了。這下大家總算能好好地歇口氣了。老天爺真是打一巴掌給一甜棗,上半年愣是不給下雨,下半年卻五風十雨地,好得不能再好了。薛氏一高興,決定做點米粑犒勞犒勞大家。
楊雪和楊冬很高興,樂滋滋地幫着自家祖母去村裏的磨房磨米。祖孫三人在家裏忙乎,白氏和楊霜則去了菜園種菜。米粑做好了,香噴噴地實在是好吃,楊冬打着嘗一嘗的旗號連吃了四五個。
“兔崽子,你娘還有你二姐都還沒吃上,等她們回來大家一起吃。你二姐夫,這陣子又要忙自己家的事又要幫着咱們家幹活,人都累瘦了,得給他留點。”薛氏一邊怒罵一邊将米粑收了起來。
楊雪道:“爹在縣城裏修河堤,那可是重活,祖母看看明日村裏有沒有人去縣城,有人去的話給爹也捎點吧。”
薛氏欣慰地笑:“好孩子,還知道惦記着你爹。嗯,回頭你去村裏問一問,看有沒有人去縣城。嘿,也不知道你二姑夫表哥他們還有你大姐夫是不是跟你爹在一起。”
楊雪還沒去打聽,裏正就上門傳達命令了。縣城裏河堤修築工程吃緊,還得再征調人員。依照田土數目,楊家還得再出一個人。念及他們家沒有成年的兒子,就征調一名女子去工地做飯。裏正急着通知下一家,傳達完就走了。
薛氏想了一陣,對楊雪道:“我去縣城做飯。你姐姐才剛許了人家,河堤做工的都是男子,她去了姜家人會不高興。你娘比我力氣大,家裏這一攤子活計少不了她。”
楊雪皺眉:“祖母這麽大年紀了,哪能叫您去服這勞役,我去吧。”
薛氏覺得好笑:“你小孩子家家的,人家才不會要你呢。咱們家就是再缺人,也用不着你去做這事。祖母知道你孝順,可這不是你能管的事情,你就別跟着湊熱鬧了。”
楊雪不高興地道:“祖母我不是瞎湊熱鬧,我真的能代替您去。您想,他們不過是要人做飯,又不是什麽力氣活,洗菜燒火切菜什麽的我都會。您往常也誇我做事手腳麻利,那些人只要看到我做事了,就不會嫌棄我。”
薛氏堅決搖頭表示這是沒得商量,楊雪只好悻悻然熄了這念頭。中午時分白氏和楊霜回來,聽說自家要出一個人去縣城河堤處做飯這事後,白氏堅決不同意薛氏去,說家裏就是再缺人也不能讓薛氏這個長輩去,不然人家會戳自己和楊元本的脊梁骨的,白氏決定自己去。
誰知道下午時分,挑着糞桶去菜園子的白氏居然跌了一跤,崴着了腳,腳踝腫的老大,根本沒法走路了。這下她是決計去不成縣城做飯了,她不能幹活了,好些活計楊霜還是不太懂,沒個人在邊上指點萬萬不行,這樣一來,薛氏也不能離開家。
楊霜說自己去,楊雪道:“姐姐去了,誰挑水,一些力氣活總不能叫祖母做吧。我去,為今之計只有我去縣城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