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溪壩被堵了
薛氏生氣地罵:“這孩子,一點不知道體貼父母,十一歲的人了,還一味地貪玩。”
楊霜道:“冬哥兒以往也是在學裏上半天學,回家幹半天活,這猛然間放了假,一下收不住心很正常。他年紀還小,大了自然懂事了。不過是給爹娘送水,我去就是。”
楊雪皺了下眉,對楊霜的話頗有些不以為然。楊薛氏沒好氣地道:“十一歲了還小,當年你祖父過世的時候,你爹才十四歲,可是他護犁拽耙,愣是做了家裏的頂梁柱。冬哥兒這樣子下去,往後這個家靠他能立得起來?”
白氏嫁過來之後連生了三個閨女之後才得了楊冬這個兒子,後來又懷了一胎,也是個男孩,可惜沒保住。此後她的肚子就再沒動靜了。
因此家裏就楊冬這一個兒子,又是年紀最小的,大人們不免有些嬌慣,結果這孩子好些方面跟同齡人比起來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楊冬做事情慣愛偷奸耍滑,吃不得什麽苦。栽油菜喊腰酸,扯黃豆喊手疼,打谷子喊曬得頭暈:總之是找盡理由偷懶。
楊元本和薛氏發現勢頭不對開始下狠手管,白氏卻不忍心,楊霜也一時轉不過彎來,總是拿這樣那樣的話來替楊冬開脫。
楊霜雖然被祖母搶白了,但還是放下手中的針線,打算起身去送水。楊雪阻止道:“姐姐這荷包還沒做好,秋香姐姐說不定很快就會來找你要,你還是趕緊做好吧,我去送水。”
楊霜不肯,非要自己去。薛氏嘆了口氣:“秋香每回托你做這些小東西都會給錢的,這老天不知道要幹旱到什麽時候。能掙一文是一文,二丫頭還是安心将這荷包做好吧。”
楊雪只好坐回竹椅,楊雪則起身将貪涼挽起來的袖子褲腿通通放下,将自己全身上下遮得嚴嚴實實,然後去竈屋提送水的陶罐,順手又拿了個粗瓷杯子。
她戴了一頂大大的粽葉鬥笠,提着陶罐走出了院子。背後楊雪嘲笑道:“這丫頭真是的,大熱的天裹得這麽密不透風,偏她忍得住。夏天咱們都戴輕便一點的小鬥笠,她倒好,說什麽防曬防曬,愣是頂着下雨天才戴的大鬥笠出門,也不怕人笑話!”
薛氏瞥了孫女一眼:“你還別笑話她,她這做派不是沒道理。女兒家尚未許人家,還就得愛惜一下自己那張臉,那些年輕後生誰不喜歡膚色白皙的姑娘。當年你大姑父家的長輩本來想給他求娶下面鎮子邊上一戶李姓人家的姑娘,可你大姑父嫌棄那姑娘長得太黑,瞧上了你大姑姑,愣是歪纏着長輩請媒人上門來提親。”
薛氏生了五個孩子,活下來的就只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大閨女因為模樣好,嫁到了鎮上一個油坊主家中做長媳,家境殷實不愁吃穿,算是楊家塘的女兒當中嫁得比較好的。
楊霜聽到祖母這樣說,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臉,努力回想着姜達每次見到自己時候的眼神,想了半天也不能确定人家對自己的膚色有沒有嫌棄。其實楊家三姐妹的模樣在整個楊家塘算是出挑的,楊霜大可不必這般沒自信。
楊雪提着陶罐走到大柏樹井邊,即便挨近中午,挑水的人還是不少,誰叫全村就只有這一口井還有水可挑呢。雖然她只要打一罐水,可大熱的天人家也不見得樂意讓她插隊。
楊雪不想老老實實地排隊,就擡眼看着前面有沒有關系好的人。結果看到鄰居家的桐花嫂子排在第三個位置,她趕緊跑過去請人家打水的時候順便給自己裝一罐子。
很快就輪到了桐花嫂子,她先給楊雪裝了一罐子,然後自己打了一擔。因為要共一段路,楊雪索性等着桐花嫂子。
桐花嫂子對楊雪道:“雪妹子是去給你爹娘送水的吧。今日的水格外少,估摸着你家還要一陣子才能澆灌好。”
楊雪驚道:“怎麽就格外少了,即便溪水越來越少,但也不會消得這麽快吧?”
桐花嫂子氣憤不已地道:“還不是上頭姜家灣的人将溪流圍堵得越來越嚴實,水流到咱們村就變少了,水流少每家每戶灌溉起來不慢才怪。”
楊雪本來被毒日頭曬得渾身淌汗,聽到這壞消息越加焦躁不安。憂心忡忡地趕到自家的田頭,果然見到渠壩上水不多,緩緩流淌着進入田裏。
戴着鬥笠的楊元本和白楊氏坐在田間,正曬得唇焦口燥,看到提着陶罐的閨女來了,兩口子不由眼睛一亮。楊雪倒了滿滿一杯水遞給自家老子,楊元本渴壞了,連喝了三大杯才罷休。白氏也喝了兩杯。
白氏喝足了水,揚聲沖左手邊喊道:“三嫂,我家三丫頭送水來了,你和三哥也喝兩杯吧。”楊雪擡頭轉身一看,才發現那邊田壟下蹲着兩個人,正是堂伯父楊元根和他妻子姜氏。
楊雪不等楊元根夫婦應答就提着陶罐走了過去。那兩口子也渴壞了,咕嘟咕嘟就是一通牛飲。
姜氏喝完滿足地抹着嘴巴感嘆道:“還是閨女貼心,哪像咱們家,兒媳婦今日身子不舒坦,咱們家那幾個孽障就沒有一個知道來給咱們送水。”
楊元根埋怨道:“本來咱們早就能回家了,都是你們姜家灣的人自私黑心。如果不是他們将溪水堵住,咱們這會子至于在這裏候着?”
姜氏不知道如何回答,尴尬了一陣後忍不住嘀咕:“大家都想保住自家的水田,姜家灣的人這麽做也情有可原,誰叫咱們村在人家下游了。”
聽到妻子這話,楊元根瞬間火大,厲聲道:“照你這麽說,那下游村子的人就活該□□旱活該餓死?還真是姜家灣出來的,竟然說得出這麽黑心爛肝的話出來!”
姜氏被丈夫一吼,臉上也有些挂不住,梗着脖子道:“這老天一直不下雨,姜家灣的人堵住溪水也是想不被餓死。大難來時誰不是先顧着自己,他們又不是聖人菩薩!”
“你這臭婆娘,再說老子捶你!”楊元根氣得額頭青筋畢露,揮舞着拳頭沖姜氏咆哮,可到底還是下不去手,良久自己放下拳頭,忿然道:“那好,姜家灣的人在上游餓不死,你去投靠娘家人,咱們爺兒幾口餓死算了。”
“你這暴脾氣,我懶得跟你吵架,省得吓壞了雪姐兒。”差點挨揍了,姜氏哪敢再多話,說了句下臺階的話後自去田壟下坐好。膽戰心驚的楊雪看到這裏才松了一口氣,提着陶罐回了自家爹娘身邊。
雖然隔得較遠,不過楊元根兩口子嗓門都不小,楊元本和白氏對那邊的吵架聽得清清楚楚。楊雪過來後,楊元本低聲道:“被你三伯吓壞了吧。他那人本來就嗓門大脾氣燥,加上在大日頭底下曬了那麽久,心頭越加焦躁,可他的心地卻不壞。”
楊雪對自家老爹笑了笑,表示自己沒被吓着。白氏卻擰着眉道:“其實三嫂說的話也不算錯,咱們想保住水田活命,姜家灣的人也一樣。老天一直不下雨,他們不就想多儲備一點水了。要怪都只怪這老天,存心不讓人活了這是。”
楊元本重重嘆了口氣,道:“這回天老爺是真的要收人了,不然咱們村求了這麽多次雨都不靈。起初還說是咱們舍不得,只殺豬羊沒殺牛。可我聽說咱們縣有個地方都獻上了童男童女,也沒求得一滴雨下來呀。”
大熱的天,楊雪卻被“獻上童男童女”這話聽得打了個寒噤。陶罐裏還剩下一些水,看樣子家裏的田還要過一陣子才能灌溉好,楊雪就留下陶罐杯子回了家。
途中經過別人家田塍的時候,又聽到了兩三起吵架。老天不下雨,毒日頭高照,水田保住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人人火氣都很大,炮仗樣的一點就炸。
姜家灣堵住溪流害得楊家塘灌溉困難這事,引起了楊家塘全村人的不滿。人們議論紛紛,都說要請裏正出面,讓姜家灣的人停止堵溪壩的行為。
晚上桐花嫂子陪着她家的曾祖母薛老太太過來竄門,薛氏和薛老太太娘家是一個村的,兩人是姑侄輩,自來關系很好,有什麽話也愛一起說。
天氣熱,楊家人将涼床搬到了院子裏,大家一道乘涼。八十二歲的薛老太太嚴肅地道:“我這眼皮子一直跳個不停,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老天再不下雨的話,咱們村跟姜家灣只怕要打一場死架了。”
薛氏顫聲道:“姑啊,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吧,您可別吓我。”白氏也抖着嗓子道:“是啊,您老可別吓人!”一旁的楊元本道:“裏正和族長會去找姜家灣管事的調解,哪裏輕易打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