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主要原因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格外快,一晃就過去了一個多月。
這天早上,簡丹依舊是第一個起床的,一出門,清晨的涼風就撲面而來,讓她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她就知道按這個溫度來看,應當是換轉了季節,漫長的夏天已經悄然消失了。
她還在感受秋節的涼意,緊接着出來的3號姑娘卻驚叫一聲:“哎喲,今天怎麽這麽冷?”
簡丹還來不及答話,2號肥哥卻樂呵呵地說:“終于不熱,這天多舒服啊。冷點好,冷點好,這段時間真是把我快熱死了。”
3號姑娘轉身進屋去換了件長袖,又說:“你這麽多肥肉,脂肪厚,只怕熱不怕冷。我真覺得有點冷了。短褲短袖穿不住了。”
1號大哥也說:“是的,應當是秋天來了吧。也不知道這裏的秋天有多長,有的地方秋天很短的,短到一夜之間你就發現進入冬天了。”
“我覺得秋天應當也長,因為夏天長啊。”簡丹笑道。
“為什麽?”4號游戲哥問。
“你們覺得不覺得這個地方很像我們生活的南方,夏天長且熱。南方一年裏起碼也有四個夏天,四個秋天,剩下的兩個月算是春天和冬天了。有時候,還根本就沒有冬天。一年四季,差不多就兩季而已。”簡丹答。
“那也很好啊。南方農作物生長的時間長,可以種的種類也多。我們就能賺更多的生存值了啊。”5號小哥說。
“就是。而且南方這種天氣,沒有冰天雪地的冬天,我們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也就能過過十來度的天氣。要是到零度,只怕得凍死我們了。”1號大哥也說。
簡丹靈機一動,問管教授:“我們這裏的氣候,是不是與我們那邊差不多?”
管教授還正在睡覺,無雙用他的聲音回答道:“是的,當初挑這個地方,就是考慮到了這個因素。”
當初他和管教授選地點時,也考慮到了好幾個方面,一來讓實驗者比較熟悉和适應的氣候環境,第二點就是5號小哥所說的,天氣暖和的地方能種的糧作物多。第三嘛,自然環境太惡劣的地方,還怕實驗者不能适應,無法進行有效的實驗。
“這麽說,我們後來種的大豆和玉米收成也不會太差。”簡丹高興的說。她生怕這天氣一變,溫度下降太快,把正在灌漿期間的大豆和玉米全部凍死了呢。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還是得以實際收獲為準。”無雙繼續用管教授的聲音回答道。
Advertisement
簡丹也不太地意他的這話中的不确定性,反正在南方,她是知道,大豆和玉米這個季節還是正生長的。其實玉米在南方比較熱的地方,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在種,不過是種子有些區別罷了。有早熟的,有晚熟的。
吃過早飯後,簡丹仔細的觀察了大豆和玉米的長勢,她剝開了幾個豆莢,看了裏面的豆子,雖然還是嫩嫩的小粒兒,但顯然長得很滿。
她又剝開了幾個玉米棒子,玉棒子不用掰下來,只是撕開了外衣看了看裏面的出米情況,看過後,它還能繼續生長。
她一連看了幾個,都很滿意,一粒粒的還是白色的嫩玉米粒還是長得很密的。這樣它們長大後,整條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就整齊,密實,不會東缺一塊,西缺一塊。
見她看得仔細,3號姑娘不解的問:“村長,是有什麽問題嗎?”
其他幾個人也都放下手中的活,擔心的看着簡丹。這一塊玉米和大豆,已經是他們剩下日子裏最重要的生存值得分項目了。如果收成出問題了,他們就會有大麻煩了。
別說大家緊張,連管教授和無雙都跟着緊張起來了。
簡丹卻笑道:“沒事,我只是看看它們的生長情況。畢竟現在天氣變涼了嘛。你們別擔心,玉米和大豆都長得很好。”
“那就好,吓死我了。我生怕它們有問題呢。”3號姑娘拍了拍胸脯,後怕的說。
“是不是天氣越熱,莊稼就長得越好?”5號小哥問。
“應當說适應溫度比較高的莊稼是這樣的。但有些物種卻适合很冷的地方生長。而且你們有沒有發現,北方很冷的地方出産的大米,有的就标明了寒地出品。而且這些大米還特別好吃呢。”簡丹解釋道。
“就是的,我國的大北方,原本就是我國的糧油重要生産基地。好多地方,一到十月份就要開始下雪了呢。只不過這些地方,一般就只能種一季的糧作物,不像南方可以種幾季而已。”1號大哥笑道。
“就是這樣的。我的老家,其實可以一年種三季水稻。分為早中晚水稻,我記得我小時候,是五月底六月份就收早水稻了。中水稻就是暑假末期,應當是八月末九月底。而晚水稻就是十月末十一月頭了。”簡丹也跟着說。
“那早中晚大米有什麽區別嗎?”3號姑娘問。
“中水稻的品質最好,産量也高。早水稻的産量高,但米不好吃,晚水稻好吃,但産量很低。所以後來,大家就都不種晚水稻了,只種早中水稻。再後來,連早水稻也不種了,只種中水稻。”簡丹又說。
“原來這樣啊。那你們老家應當是産糧大省了。”1號大哥也說。
簡丹笑道:“是啊,我們那裏叫XX平原,沒有山,地多,水稻和小麥這兩大主糧都種。所以早前一年種三季水稻,農民們很辛苦。後來經濟條件變好了,就沒有人拼死拼命的幹了。好象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只種一季水稻了。”
“那你們吃什麽大米呢?”5號小哥問。
簡丹回道:“以前早谷收回來後,都是直接賣掉了的,我們自己家人,只會留下一二百斤新米煮粥吃,一年裏吃的米都是中水稻。新鮮的早大米煮粥還不錯,那米湯格外濃稠。但早大米做飯真不好吃,很散沒有一點兒粘性,就像剩飯。晚大米很好吃,但産量是真低,并且那大米不漲飯的,基本下多少米就做出來多少飯。而中大米又漲飯,又産量高,味道也不錯。所以,中水稻種的也最多。”
已經醒過來的管教授和無雙聽得津津有味,一年裏種三季的水稻,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大的誘惑。管教授忍不住問道:“你為什麽沒有種水稻?”
簡丹答:“因為我不會育水稻種。而且還得挖水田,水稻得生産在水裏。它比小麥麻煩多了。”
管教授怎麽也沒想到,簡丹居然不會育水稻種,他還以為簡丹什麽都會種呢。
其他人也沒有想到簡丹是真心不會種水稻,才不種的。他們以為是大家沒能力挖水田,才是不種水稻的最主要原因。
看到大家的表情,簡丹好笑的說:“難不成,你們以為我什麽都會種?”
作者有話要說:
周末出去浪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