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去京城了
在樊嬸子家裏安頓下來後, 柳源才知道,這位樊嬸子是個寡婦。
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一個人将自己的兩個兒子養大。
如今, 她大兒子成了家,在縣城開了一家雜貨鋪為生, 每個月的月中會回來看望她。
而她的二兒子, 今年十九歲了光棍一個。因為大兒子娶媳婦, 将家裏錢都花了去,這才導致他這個歲數了還沒有娶上媳婦。
為了攢錢娶媳婦,她的二兒子在外面做行商, 天南地北的跑, 這會她的二兒子出去進貨了,不在家, 家裏面就留了樊嬸子一個人。
樊嬸子是個熱心的人,在村子裏面人緣也好,所以, 大家雖然對她突然帶回來的柳源抱有極大的好奇,但也并沒有在背後說三道四,很快就接受了柳源這個陌生人。
“娘,娘, 我好回來了!”
柳源剛推開門就撞上了一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小夥子。
這冷不丁的家裏面走出來一個女人,小夥子看的眼睛都呆滞了,整個人一副我是誰,我在哪, 我在幹什麽的表情。
等他反應過來後,紅潮便遍布了他的臉頰。竟是羞的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了。
柳源覺得自己可能出來的不是時候,但她也沒有想到樊嬸子的二兒子會這個時候回來。
不過人既然已經走了出來,那便也不能再退回去了。
她幹脆落落大方地走到了這小夥子的面前,很是客氣地說道:“你好,我是樊嬸子救回來了,你可以喚我柳姑娘。我如今暫住在你家,樊嬸子現在出去洗衣裳去了,我去幫你喚她回來吧。”
“不,不用。”小夥子羞的連連後退,他什麽時候見到過這麽漂亮的姑娘了?而且這姑娘還如此和善地與她說話,弄得他連說話都磕磕巴巴的。
他深呼了一口氣,低着頭,也不敢看柳源一眼,身子連連往後退:“你,你在家坐着,我,我去叫我娘回來。”
說完,他就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就好像柳源她是什麽洪水猛獸一般。
Advertisement
他的這副害羞的樣子看的柳源直樂,這麽單純的人,果然好是稀罕啊。
小夥子果然帶着樊嬸子回來了。
樊嬸子遠遠的就看見柳源站在門口,她立馬樂呵呵道:“哎呀,這是我那不成器的二兒子,你叫他柱子就是了。”
柳源笑了笑,客客氣氣地喚了一聲柱子哥。
柳源在樊嬸子家修整了兩天,可如今這家裏的男丁回來了,她确實也不好待下去了。
撇開名聲不說,也不太方便。
所以,自打看到這位柱子回來以後,柳源就一直考慮離開的問題。
但是,她也不能就這麽直截了當的就提出要走,畢竟樊嬸子救了她,還給了她很好的照顧,于情于理,她都應該要謝謝她的。
柳源想了想,當初因為打算要跟柳家先一起遷移到她早已安排的地方,她和小滿每個人的身上都用油布貼身裹着銀票戶籍和路引的。
怕的就是萬一路上遇到什麽意外,兩人走散了,不至于沒有銀錢傍身。
當時她在換洗的時候發現,雖然她外套和錢袋子被水沖走了,但貼身放着的銀票還是在的。
她并不是身無分文,所以,柳源打算先去縣裏面将大額的銀票兌換開來,然後留下一些當做對樊嬸子的感謝。
又住了一日,柳源提出想要去縣裏面看看。
這靠海的小村子其實靠着縣裏面并不遠,就是去縣裏早上早點去,晚上還能趕得回來 。
經過一天的适應,柱子終于能夠适應柳源的存在了,也不會動不動跟柳源說話就紅了臉。只是他依舊不太敢正視柳源。只要不看着柳源的臉說話,他也就不會紅臉,也不會說話磕磕巴巴的了。
樊嬸子暗道柱子這樣沒用出息,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兒子這麽大了看到女人還會害羞,還不是因為她沒有給他娶媳婦麽?說來說去還是自己沒用,讓自己的兒子跟着自己的受罪。
想到這裏,饒是開朗的樊嬸子也忍不住抹了一把辛酸淚。
“去吧,去吧,我讓柱子陪你一起去。是要買些什麽麽,我這裏還有些錢。”說着,遞過來幾個銅板。
柳源看到這裏也忍不住感動,樊嬸子的家境這幾天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就算家裏這麽窮,她依舊善心地将自己接回家中好心的照顧。這幾個銅板雖然少,卻說不得是她自己僅有的家用錢了吧。
柳源搖了搖頭,将樊嬸子的手推了回去。
“不用了,嬸子,我自己這裏還有點首飾,我打算去縣裏面當了。”
柳源既如此說,樊嬸子也沒有強求,她直接轉了身子,回了自己的房間,過了會拎了一個大簍子走了出來,對柱子說:“你把這些給你哥帶去吧,你哥在縣裏生活也不容易,什麽都要錢來花銷,你給他捎點糧食去,讓他省着點吃,家裏如今也沒什麽糧食了。”
柱子點點頭,顯然也知道這樣的一個情況,但是對于他娘給自家大哥送糧食也沒有什麽怨言。
柳源蹙了蹙眉頭,居然沒有糧食了,看來她得盡快走了。
不過,怎麽這麽快就沒有糧食了?按理說,去年收的糧食沒道理這麽快就吃完了啊。
“嬸子,如今這世道這麽難了嗎?去年收的糧食,半年就沒有了?”柳源純粹是好奇。
哪想樊嬸子嘆了一口氣:“家裏難啊,本來也就沒種多少地,去年收了糧食,交了稅之後,就賣了糧食給老大娶媳婦。
本想着今年難就難點,就是種點紅薯吃着,等今年的糧食長起來,也就熬過去了。
可誰想到今年的雨水不停的下,糧食根本就沒法種,也就是好在我們這是入海口,水流到海裏,沒有發生洪澇,好歹不像清河縣那般慘。但,糧食卻也沒有辦法。”
說着,樊嬸子苦苦哀嘆了起來。
柳源了然,不過樊嬸子還在說話:“不過由于靠海,就是沒有糧食,好歹我們這裏還可以下海撈魚,反正只要不懶,還是能活下去的,就是人熬着難受。”
柱子也是時候插了一句嘴:“是啊,是啊,我在外面跑商,就知道清河縣那一片都發了大水,具體怎麽樣都還不知道,外面的人就不去,裏面的人出不來,也不知最後有多少人能活下來。
除了清河縣那一片,再前面的渚州,洹州也都是一樣的。都是發了水的,就是沒有清河縣那麽嚴重,但也不少百姓流離失所。再北面去,聽說那邊倒是沒有澇了,但是卻旱了起來,種的糧食也沒有活下來多少。
總之今年和明年日子都不好過,不過,我們這裏好歹還不會餓死,就是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會怎樣。”
說着,柱子由衷地發出一股慶幸。
柳源的眉頭越皺越緊,她原本還想着清河縣回不去,便先回她安頓的地方,等待小滿和何數的消息。
可她安頓的地方在洹州,若是那裏也糟了難,就絕對不是一個養身子的好地方。
而且從這形勢上來看,全國說不得要亂不久,而當發生洪澇災害時,若是國朝廷處理不及時,那時必定會出亂子的。
不管她在哪裏,都逃不過歷史的洪流,可偏偏在這個時間裏面,她是要生孩子的,她不可能往這些個混亂叢生的地方去。
而目前的這個小村子,也不是一個好的安身立命的場所。
柳源可以肯定,若是大規模發生百姓流離失所的事情,這小村子一定會湧來許多的流民。畢竟這小村子靠着那些個受災的地方太近了。
偏偏這裏靠近大海又有數不盡的吃食,一定是逃荒定居的最好選擇。
若是她選擇在這裏生下孩子,到時候她孤兒寡母指不定會出什麽岔子。
思來想去,柳源決定去京城,而這也符合她對樊嬸子的說辭。
趁着還沒有徹底大亂的時候去京城,用身上的銀錢多屯一點糧食,她相信憑借着她自己的本事,她一定能夠帶着孩子在京城生活下去的。
當機立斷,柳源放棄了之前安排待産的地方,選擇去京城生下自己的孩子。
她相信,不管天下再怎麽亂,只要不發生政變,京城就不會亂起來。
等她在京城安頓好,她再與小滿與何數聯系,她相信,這兩人一定會活着的。
或許,她心裏面還有一個小小的念想,若是去到京城,說不得哪天她會在京城的街角碰到顧荊,只是那時,或許兩人相逢對面不相識了吧。
柱子帶着柳源去了縣裏,柳源去了錢莊兌換好了銀票。
柳源打算,等她一到了京城就将所有的銀票都兌換成銀子,盛世珠寶,亂世金銀,若是世道亂了,銀票根本就是輕飄飄的一張紙。
為了不耽擱時間,柳源回到樊嬸子家之後就提出了告別,她在縣裏面談了一個商隊,商隊答應收她一百兩銀子将她帶到京城。
商隊三天後出發,正好給了柳源一個道別的時間。
三天以後,柳源正是踏上了去往京城的道路,走之前,她在樊家留下了五十兩銀子,算是這些日子對他們的感謝。
京城,她柳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