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抵達滇城
2016年入秋
徐澈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一個人趕往了滇城,甜湯的改良卡得死死的,被擱置了下來,現下首要的事情是尋找徐家人,補全菜譜。
出發前徐澈考慮了很多因素,最後沒有帶周圓和徐鑫瓊兩個夥計,倒是向俞言蹊發出了邀請,果不其然,因為行程日期未定,最少都需要五天左右,俞言蹊因着工作的原因,沒有時間,最後拒絕了。
徐澈選擇了自駕出行,這樣可以少花些時間在等待上面,駕了幾個小時車出省,中途停車用了飯休息了一會,最後到達滇城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不過黃昏的滇城也很熱鬧,熱鬧的不是滇城本地的人,而是慕名來這旅游的游客。
滇城這些年旅游業建設得越來越好,以前過來的游玩的人找個落腳的地方困難,吃食困難,什麽都困難,現在不同了,三步一家特色酒樓,五步一家旅館,三百米一個公廁。
徐澈停車的地方管理得也很好,很是方便。
很奇怪,在導航指示再有一公裏就要到達滇城的時候,徐澈的心情是隐隐激動的,但當自己的腳真實的踩在這塊土地的時候卻又平靜了下來。
徐澈不着急了,打算慢慢尋找,或許還能看到些有趣的東西,路過了寬敞的廣場,經過一個高大的刻着滇城二字的大理石拱門後,就真真是進入到滇城城的一部份了,左右看了看,和網絡上宣傳的一樣,俱是古城的特色風味。
青磚石牆,木窗,不過可能相比于滇城來說,梧桐巷更要“古城”一些。
徐澈緩步走着,路過一家牌匾上寫着“滇城特色拉面”的店家,裏面落坐的游客很多,都是一圈一圈坐着,低頭認真嗦面,少部分還在等面的在歡聲的談笑。
店裏的掌櫃是一個年紀稍大的中年人,正巧徐澈有些餓了,想了想便擡腳走了進去,待看到菜單,滇城素面一十二,回想起夥計們一臉擔憂萬福面館收益的樣子,徐澈就是一陣輕笑,想了想,點了一份滇城特色素面,挑了個靠邊的位置落了坐。
等待的時候徐澈仔細的觀察起了周圍的環境。
面館對面的商鋪,開的的是那種幾乎每個旅游景點都有的首飾店,裏面的首飾花裏胡哨的,用材也是批發的,各種顏色混雜碰撞在一起,因着跟平常首飾店裏賣得不一樣,加之價格在可承受的範圍裏,路過進去溜達的游客都會抱着買點紀念品的心理,挑上幾串回去,所以生意出奇的好。
首飾店的隔壁是一家飲料店,打的是熟悉的老字號招聘,主營酸梅湯,副業綠豆沙。
說真的,徐澈有點興趣,但是期望不大。
Advertisement
正想着等會要不要買一杯試一試,徐澈面好了,老板叫徐澈上前去取。
面是最簡單的拉面,店家的拉面師傅有一手,三兩下一份面就抻好了,配面的師傅接過徐澈手裏的號碼單子,瞟了一眼戳到旁邊的鐵絲上,喊了下一個號碼後,對徐澈道。
“佐料那些在你的左手邊。”
徐澈道了聲謝,端着面去了左邊的桌面上,那種實木桌子上擺了八個大鐵盆,分別是剁辣椒、碎蒜、涼拌海帶絲、涼拌大蔥、酸蘿蔔、醬油青椒、腌蒜頭、還有一個是徐澈很少很少吃的,淡白節狀的涼拌菜——魚腥草。
徐澈感嘆着家店佐料的豐盛,看了眼魚腥草,又回憶起了大學時期年少不懂事被室友騙着吃了一根。
那刺激的味道,多年以後再次看到它仍覺得記憶猶新,不像蒜,比蒜的味道更為刺激,只是一小段,卻有大大的濃郁味道。
想起來了,這才是真正的洗潔精味,改良中的甜湯根本不能跟它比。
因着這家店的湯水比較淡,徐澈僅僅夾了些海帶,就端回了座位。
落座之後發現,旁邊坐下了一對年輕的小姐妹,估計是一起出來游玩的,正在讨論着行程。
“你點了什麽面啊?”
“這個面有點貴啊。”
“旅游景點就是這樣吧,不過它有這邊的特色的。”
“唔,對啊這邊好好看,晚點燈都亮了我們去拍照吧。”
“好啊。”
“你快點,我餓了。”
“哎呀,別催呀,吃這個吧,我查過了,滇城的拌面是最有特色的。”
“那就這個吧。”
“……”
徐澈并沒有特意去聽,但是吃面的時候這些話都飄進了耳朵,暗自記下了拌面這一點,繼續認真吃着面。
這碗特色面的特色應該是在湯和配料上,徐澈點的是最簡單的素面,店家在面上蓋了一層細碎的木耳,木耳上灑了一層白胡椒,和其他店乃至自家店的素面上蓋的碎肉沫不一樣。
湯是徐澈在把面吃完的時候才确定,湯底是豬腳湯,肥而不膩,又鮮香,這個時候他就有些懷念俞言蹊了,定是第一口就猜出來了。
徐澈吃完面擦了擦嘴,邊上兩個小姑娘的拌面已經上了,估計是蓋了特調的醬,跟面拌在一起多種不同程度的棕色,泛着油光,上面還蓋了一層小蔥段。
光看着确實很誘人。
徐澈緩步行至前臺,擡手敲了敲桌面,帶店老板看過來後,挂着溫潤的笑,禮貌道。
“老板,想問一下今楓客棧要往哪邊走。”
店家可能是長相如此,就連靜坐在那兒,也好似在樂呵的笑着,聽見徐澈的聲音,轉頭答道。
“那就有些遠了。”
店家朝徐澈來時的方向比了比,開口道。
“這是南門。”
說完又朝相反的方向比了比。
“北門在那邊兒最裏頭,今楓客棧就在那邊,估計要走上挺久的時間的,你要是懶得走可以去門口那邊乘坐觀光車,雖然要繞一點。”
徐澈點點,沒想到自己到了預定的客棧的對邊,不過問題不大。
徐澈道了謝,看了眼店家,最後還是問出了口。
“老板,你認識一個名叫徐常山的老人嗎,六七十歲,以前可能是做面行當的。”
店家蹙眉想了想,揺了揺頭。
“應該不認識,這滇城做面的我都認識,沒有一個姓徐的。”
徐澈點點頭,結果在意料之中,道了聲謝便出了店。
店家看着徐澈背影呢喃了一句。
“徐常山……徐家……?記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