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而就在簡容為了流言蜚語感到痛苦的時候, 大洋彼岸的英國,《保羅穿越記》這本小說的口碑卻在倫敦市民中飛速發酵。
和在燕京日報上時,才來就有老牌編輯丁思力挺不同, 《保羅穿越記》才寄到英國弗西斯出版社時, 受到的是整個出版社的冷遇。
弗西斯出版社早些年的時候,也是倫敦數一數二的大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不少頗具影響力的作品,但到了華納接手的那會兒, 卻已經顯露出了頹态,幾乎要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本來就是一個,社會處在劇烈變化的特殊時期,因為工業革命迅速的席卷了全球,連帶着整個社會的生産方式、社會關系等都發生了變革, 生産力的解放帶來的是思想領域的日新月異,簡而言之, 人們的思想變得開放多了, 文化産業逐漸開始有了向更加娛樂化傾斜的趨勢。
書籍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變成了許多普通人家的閑暇消遣, 但弗西斯出版社卻還保持着舊式的經營方式,仍舊拿固有的眼光來看待新事物。
這也難怪這個出版社幾年以來, 幾乎是出版一本書, 就撲街一本書。
《保羅穿越記》才寄到該出版社主編劉易斯手上的時候, 這位嚴肅文學的擁護者當時只不過是翻看了兩頁,就露出了嗤之以鼻的神情, “貴族少爺就是胡鬧!這是什麽不入流的下流文字!”
他不認同這種低俗文字, 就像魚兒天生不認同陸地一樣理所應當。
也是因為這類原因, 劉易斯雖然迫于出版社主人的強硬态度,而不得不照辦一切《保羅》出版所需要的事宜,但內心裏的不認同,卻讓他對這一系列事情,做得頗為敷衍。
比如華納說“要找最專業的翻譯人員翻譯”這種明确的要求,他就聽從吩咐不打折扣的照做,但一旦華納沒把話說得那麽明白,比如出版是要出版,但卻沒說第一次要刻印出多少本出來,他就偷工減料的只随便先刻個一兩千本。
劉易斯根本沒想到這本低俗小說,還是一本來自落後東方的、一個殖民國家的人所寫的小說,會在倫敦這個國際性大都市,取得什麽成績。
而在現在的倫敦,和他有着同樣想法的,還有一個人,正是當初把出版社賣給華納,間接的坑了他一把的那位朋友。
華納的這位朋友叫歐文,他和華納一樣,都是家族裏沒有繼承權的小兒子,因此平時也很能玩到一起,說來來他之所以會在背後給華納下套,還是因為坎貝爾家的一個小姐。
纨绔公子們平日裏的消遣不過就是那些,賽馬博戲女人,而華納天生就有着讨女人喜歡的本事,在小姐夫人中很吃得開。
和他相比,歐文就要略遜一籌了,他也是社交場上的高手,但卻總比不上華納,就連最近常獻殷勤的那位坎貝爾小姐,各種場合中也表現得更加青睐華納。
長久以來積累的不服氣,再加上坎貝爾小姐這件事給他的刺激,讓歐文心懷不滿下,直接就陰了毫無防備的華納一把。
Advertisement
事後他還在華納和他鬧翻後,大肆的在各種私下場合裏嘲笑對方蠢笨不堪,竟做下了這麽一樁指定賠本的生意。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華納才會憋屈不已,在看到陳知意的小說後,不惜直接下了血本,漂洋過海來見她這個作者。
因為有着之前在出版社的人脈關系在,歐文很快也知道了華納最近的動作,猛一聽聞這個消息,歐文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自從和華納鬧翻臉了之後,兩人的關系就交惡無比,此時聽說華納竟像是瘋了一般急病亂投醫,把希望全部放在了一本東方人所寫的小說上,他怎麽能不感到好笑。
心裏嘲笑之餘,歐文也不吝啬于給他的“好兄弟”華納的出版事業,再添上一把火,在接下來的各種聚會中,免費幫忙把這個消息宣揚了出去。
“是個東方人所寫的小說,那種落後的地方,能孕育出什麽精妙的文字?”
“還是個殖民地國家呢,不過如果真是寫的華夏功夫的話,我倒是願意去看看!”
”聽說是一個華夏人寫的英國故事,你說可不可笑,一個下等人竟也有自信寫我們大帝國的故事!”
“華納這次真的是要成為一個笑話了,”歐文得意的搖了搖手裏的紅酒,“如果這本小說能成功,不,只要它能賣得出去,我歐文就當衆叫他一聲爸爸!”
這雖然是他的酒後戲言,帶着點酒精刺激的情緒,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歐文是真的打從心底裏覺得,這本小說必定不會取得成功。
而事實也确實是如他所想,因為前期宣傳工作的缺乏,這本來自華夏的小說,似乎終究是在異國他鄉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發售後的一個多星期內,《保羅穿越記》都沒有在市場上激起什麽水花。
西弗斯出版社和多家書店都有着合作關系,這次的《保羅穿越記》,他們也按照華納的吩咐,在倫敦的各個書店都擺上了這本書。
但擺設雖然擺設上了,卻半點沒和書店談過,讓人重點推出這本書,出版社都這種态度,書店自然也不會多費功夫,不過是随意把這本新書丢在了角落裏。
甚至就連報紙上,西弗斯出版社都沒做出過半點努力,只是例行其事的草草買了幾個板塊,中規中矩的挂上了類似“西弗斯出版社有一本新書要出版,這本書名叫《保羅穿越記》”這樣幹巴巴的廣告語。
或許這本小說出版後,唯一引起的動靜,就是經過歐文大肆宣揚後,和華納關系較好的貴族少爺們,出于友情支持,吩咐仆人們買了幾本,以及倫敦謝家派遣仆人,在一家大書店裏,大肆訂購了兩百本這本名不見經傳的小說。
這兩件事,分別都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貴族少爺們中,大多都是書雖然買來了,但卻翻也沒翻開就丢到了一邊,只當作是花點小錢支持華納。
不過其中也有那麽一兩個人,出于無聊随意翻看了一下這本《保羅穿越記》,結果一看之下,竟就如癡如醉,一下子陷進了這本小說裏。
能和華納、歐文交情好的,大多都不是什麽博學多才的學者,大家都半斤八兩,仗着家裏的餘澤,過着不學無術的生活,文學水平着實一般,看書就是找個樂子。
而恰恰好,《保羅》這本書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通俗易懂不高深,還情節離奇爽點疊起,看着書裏的男主保羅穿越後,一步一步的走上英國首富之路,這些人都不禁把自己代入了進去,好像自己也取得了這麽大的成就似的。
這真是一本絕世好書啊!只恨還沒寫完,保羅才剛成為大資本家,後面的故事書裏還沒寫呢!
幾個熬夜看完這本書的貴族公子,第二天起來後眼眶都是黑的,但精神卻亢奮無比,《保羅》也從這時起,宛如展開了人傳人的現象一般,暗地裏在貴族公子們之間迅速流傳起來。
之前歐文那件事做得着實不地道,私底下也大家也是看不慣他的,因此有關《保羅》的內容,大多數人都默契的對歐文保持了沉默,另外一小部分,則是通過各種聯系方式,将歐文的“酒後醉言”傳到了華納的耳朵裏。
而另一件事,謝家大肆買書帶來的影響,則是激起了這位倫敦最大書店的老板希爾,對這本西弗斯出版社新出版的小說的好奇。
說實話,因為西弗斯出版社一貫的名聲,他們偏愛的書籍都是些古板老舊的說教,這導致希爾一聽到這出版社的名字,就下意識的将這本《保羅穿越記》也歸類到了這類嚴肅文學裏。
如果不是有人一下子指定購買這本書的大手筆行為,他是決計不會翻看這本書一眼的。
但在懷着挑剔又好奇的心情,随意翻了幾頁這本書後,希爾的眼神一下子就認真了起來。
華納的确是對這本小說寄予了厚望的,這導致這本小說雖然宣傳不足,但在其他的翻譯、排版、設計等方面,絕對是做到了這時代出版的最高規格。
本就已經在華夏的市場上,充分證明過吸引力的內容,再加上華納毫不含糊的各種精心打造,導致幾乎任何一個有眼光的人,只要翻開了這本書,大多都會被它牢牢吸引住目光。
希爾此時就是如此。
作為倫敦最大的書店的老板,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這本小說的市場價值。
世紀之交正是各類通俗小說蓬勃發展的天堂時期,而這本小說,則無疑會在這個天堂裏如魚得水,引爆一場文化娛樂的高潮。
這個時代,劇院已經顯露出了要退出主流的頹勢,電影逐漸崛起,而信息化的網絡時代,則還未到來,人們主流的娛樂方式,還是更加便宜的文字閱讀。
在此之前,文字從未像現在一樣普及過,因而無從談起大規模的書籍文化傳播;而在此之後,科技的迅速發展,導致太多太多的諸如游戲、電影、動漫等娛樂方式的出現,文字閱讀已經不再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
這是一個出版業從未有過的,以後也不會再有的黃金時代。
而陳知意拿出來的,可是在後世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無數新奇有趣的娛樂下,依然能牢牢占領着大片江山的男頻爽文。
希爾看完這本小說後,幾乎頭皮發麻,想到這本小說的前景,他幾乎是沒等到天亮,就跑到了西弗斯出版社,等着他們開門後,态度強硬的重新談了這本小說的分成和引進等合同。
悶聲發大財,等到合同重新談妥了之後,希爾才拖了人脈關系,在報紙上大肆的吹捧起了這本小說。
與此同時,倫敦的多家書
店,都不約而同的把《保羅穿越記》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同時加急多進了不少這本小說的庫存。
艾爾斯是一家面包店的老板,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小說消遣。
去劇院看戲的花費他不是承擔不起,但一周去個一次還好,多了就超出他的消費範圍了,同理電影也是如此,而這時候又沒有什麽其他娛樂方式,所以小說慢慢就占據了他大多數的空閑時間。
他曾經在書店裏看到過好幾次這本《保羅穿越記》,本想翻翻這本新書,但一看到出版社的名字“西弗斯”,他就沒了翻看這本書的欲望。
西弗斯出版社的書,老讀者們都知道沒什麽意思,指不定又是什麽枯燥的陳詞濫調。
但這次的這本小說,似乎有些不同的地方,艾爾斯看着報紙上,連續幾天對這本書的吹捧,以及各大書店對這本書的力推,終究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翻開了這本小說。
哪知道這一翻看之下,就宛如個雕塑一般,一個下午都立在了書店的書架前。
人竟然還能穿越回過去的時空?而且一個小小的公司職員,穿越之後還能獲得這麽大的成就?
直到店員委婉的提醒他要打烊了,艾爾斯才如夢初醒,發覺時間竟已經過去了這麽久。
真是好久沒看到這麽酣暢淋漓的小說了!
他匆匆掏錢買下整本書後,回家又繼續翻看起來,哪知道看到最後一頁,才發現這本書竟然還沒寫完!
看着最後一頁的“敬請期待第二部 ”,艾爾斯真的抓心撓肺的不得勁兒,後續呢?這個叫容與的作者是怎麽回事?做人就不能努力一點,明天就出第二部嗎?
和艾爾斯有着同樣反應的不在少數,許多人都在看完第一部 後,對後面的劇情期待不已,繼在燕京市民中刮起一股狂潮後,倫敦市民也可以預見的,即将淪陷在《保羅》的魅力裏。
而此時,雖然還不知道《保羅》會不會如同在東方席卷了整個華夏一般,将影響力從倫敦輻射到整個英國,但此時的西弗斯出版社,卻已然感受到了《保羅》大賣的壓力。
一大早,西弗斯出版社的主編劉易斯,就驚奇的發現他們出版社門外,不知道怎麽回事,竟然多了不少苦苦等待的人。
這其中還有好幾個是他認識的熟人,倫敦幾家書店的老板。
這些人幾乎是在看到劉易斯的第一時間,就圍上來張口要求,“劉易斯先生,我們店裏要再進三百,不,五百本《保羅穿越記》!”
“我們也要,劉易斯先生,我們書店和你們出版社一直都是合作夥伴!請先優先供給我們!”
“朱莉斯書店也要五百本!”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圍住劉易斯,差點都沒讓他走,等回到辦公室後,劉易斯才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喃喃自語,“這到底是怎麽了?這些書店都瘋魔了不成?”
說完後他又搖搖頭,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整個出版社的收入狀況了,現在好不容易有着一個絕佳的獲利機會,傻子才會放過。
劉易斯趕忙叫來了助理,讓人記下各個書店要進的數量後,兩眼發光,高聲喊,“加印!加印!快去找工廠!”
這時候他早已忘了之前對《保羅》的鄙視敷衍。
可之前的準備到底是不充分,第一次出版的數量只有兩千本,且就是這少少的兩千本,還大部分都被書店老板希爾給訂走了,即使現在又催促着印刷廠那邊加急印刷,但再加急也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一時間,《保羅》在市面上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趨勢,第一批買到《保羅》的人,引得不少慕名而來的人都羨慕不已。
而人都有一種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心理,經此一遭,《保羅》反而因禍得福,被宣傳得越發火了。
這時候的華夏人中,不算那些自古流傳至今的經典古籍的話,還沒有一個人的文字,能在另一個國家引起這麽大的關注。
甚至未來還可能在國際上引起一些反響。
這個時代的華夏,甚至在華夏人自己心裏,我們的很多地方都是落後的,因此很多同胞在面對西人的時候,都潛意識裏的有着一種不自信。
這種文化不自信帶來的深刻影響,有些甚至遺留到了後世,所以我們格外的看重外國人對國內一些作品的反響。
我們希望能“走出去”。
尤其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種情結更是深重。
《保羅穿越記》已經在西方的這片土地上引起了一些反響,但距離這反響傳入國內,尚還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