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戚回合上眼睛又睡着了,十分鐘後驟然睜開雙眼,大腦完全清醒。
他必須起床,公司有一大堆事等着他處理。
江聲不在,需要他處理的工作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和江聲一起創業以來,六年多的時間,戚回從來沒有因為私事缺席過工作。只要私事不是非要他親自去不可,江聲會幫他處理。
戚回沒能在家裏找到感冒藥,以前他需要什麽,不需要他開口,江聲就會給他拿過來。
出門前,戚回環視了一圈他的房子,發現他對這裏其實很陌生。
這裏雖然是他的房子,是他的家,但他根本不熟悉房子裏的細節。
不論是廚房中的廚具餐具,冰箱裏的食物,衛生間裏的洗護用品,還是家裏大大小小的擺設、用具,他都不清楚、不了解,沒用時間關注過。
在路上開車時,戚回忍不住自問,這些年他把時間都用在哪裏了?
答案顯而易見——工作,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這是江聲要離開他的原因嗎?
戚回和江聲在一起的契機,是所謂的“七年之約”。可是在一起之後,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再提起過這個約定。
起初是因為忙碌,後來是因為習慣。
他們共同創業,相互扶持,真心對待彼此,江聲從來沒有明确地表達過不滿。
他們明明很契合,不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在床上。
雙方都很滿意,不是嗎?
既然雙方滿意,為什麽關系不能維持下去?
最初的約定就那麽重要嗎。
戚回這幾年越來越篤定,他會和江聲一起走下去,一直到老。
對于當初的約定,以及如今的現實,他都沒有什麽可遺憾和後悔的。
戚回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不論幸福的标準是什麽,他現在過得就很幸福。
父親那邊可能會有些麻煩,父親一直對他寄予厚望,現在更是将人生理想寄托在他身上。
父親出來的時間不長,心态還沒調整過來,戚回暫時不想和父親正面沖突。
他打算過幾年,他無法再拖延結婚的問題時,再向父親解釋。
到時候公司發展得會再上一個臺階了吧,他和江聲的關系本來就穩固,到時候更不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分開了。
可是江聲在和他鬧別扭,江聲對他不滿意。
江聲說他膩了,戚回清楚這是江聲的借口。
江聲看他的目光和剛開始一樣熱烈,怎麽可能會膩。
戚回不得不開始自我反省,他到底哪裏做得不夠好。
戚回剛和江聲在一起時,有一次無意間問江聲為什麽會喜歡他,江聲回答他對戚回一見鐘情。
戚回當時客觀評論說,不存在一見鐘情這種情況,人會被皮相吸引,但吸引力有效期短暫。
真正接觸下來,如果發現對方不是想象中的樣子,熱情便會冷卻。
皮相可以引人産生情欲,卻不會産生愛情。
江聲笑着說,他既愛戚回的外貌,也愛戚回的內在。
江聲問戚回,如果戚回喜歡他,會喜歡他哪一點。
戚回沒有回答。
其實戚回記得他和江聲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那天的籃球賽,戚回換了籃球服走向籃球場,剛走到籃球場邊緣,突然一個球疾速朝他飛過來。戚回偏頭的同時,擡手将球撈在手裏,反手給打球的人扔了回去。
那人接住球,愣愣地盯着他看。
戚回對視過去,看到一雙極其明亮而且漂亮的眼睛,那雙眼睛微微睜大,盯着他忘記了眨眼。
随後,眼睛的主人意識到失态,笑起來,牙齒很白很整齊,說了聲“謝了”。
戚回留意了一眼那人的隊服,知道是大一新生。
後來江聲便時不時出現在戚回身邊,先是經人介紹和他認識,再之後是各種偶遇,禮貌邀約,一起吃飯,或者一起打球。
戚回偶爾會答應對方,如果次數特別頻繁他會煩,幸好江聲有分寸,從未挑戰過戚回的底線。
戚回性格外冷內也冷,他清楚因為長相的原因,許多人喜歡他,但實際上并沒有人真正了解他。
小時候,父母總是争吵,後來離婚,父親調職,離開母親所在的縣城,從那以後母親從來沒去看過他。
父親升職卻不開心,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後來再婚,他們父子冷清無趣的生活總算有了點溫暖。
施阿姨人很好,他兒子不好,他們看彼此不順眼,會打架,但他們默契地不在家裏動手,只在外面打,在家裏裝作不熟,對彼此客氣。
緊張的高中結束後,戚回順利考上大學。大一那一年,父親單獨來找他,和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戚連城坦白說,他之所以能夠從小縣城調到市裏,是因為投靠了某位官員,這些年替那位官員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收了許多不該收的錢。
他這樣做雖然有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被迫站隊的無奈,也因為虛榮和貪婪。
他後來後悔了,已經脫不了身,一直提心吊膽是因為知道早晚會出事。現在戚回長大了,能夠理解他,他終于能夠把壓在心頭多年的事情說出口。
因為這番話,戚回在大學裏更加努力,同時和所有人保持距離。
他不希望真的到了出事的那一天,那些曾經和他要好的人突然遠離他,他不想品嘗被朋友背叛的滋味。
戚回大三下學期,戚連城的預感成真,他被調查了。
戚回大四時,戚連城的案子進入審判流程,戚回工作受到影響。
結果比預想的糟糕,雖然施阿姨按照戚連城的交代,把貪污的錢補上了大部分,戚連城依然被判了六年徒刑。家裏的情況一落千丈。
身邊的人看戚回的眼光變得異樣,戚回從高傲的假象中跌落下來。
戚回內心再冰冷也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那份靠自己的實力得來的工作泡湯時,戚回感受到了挫敗。
有些事真的會現世現報,逃脫不了。
唯一的意外是江聲。
江聲跑到戚回面前,想要安慰戚回,平時那麽愛玩、無憂無慮的一個人,居然拍着胸脯說要和戚回一起創業。
戚回那陣子有些自暴自棄,對江聲說可以,又問江聲有什麽要求,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江聲當時愣住了,後來表情變得不自然,支吾着說,想追他。
戚回心裏不屑對方能把創業和愛情都當成游戲的态度,嘴上卻說:可以,只要公司能夠順利開起來,他就和江聲在一起。
戚回本來以為江聲會很快放棄,沒想到江聲卻像打了雞血似的越戰越勇。
江聲和戚回商量好要做的方向,硬是在兩人一無所有只有一個概念的情況下談成了第一筆訂單。
江聲從家裏要來啓動資金,後來公司真的開起來了。
公司從剛開始的五六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兩百人,剛開始時在一棟又破又老的辦公樓裏租了一間一百平的辦公室,如今在市區最貴的寫字樓區域占據一整層,而且是公司買下來的固定資産。
江聲多少次為了一筆訂單喝到吐得天昏地暗,酒醒後又生龍活虎地繼續跑業務、拉生意,和生意夥伴稱兄道弟。
江聲在大學時非常貪玩,幾乎每天都在和朋友鬼混,自從創業,他連朋友的面都很少見到。
所有認識江聲的人都說他像是變了一個人,誰都沒想到他會是所有同學朋友中最踏實肯幹的一個人,年紀輕輕成了成功的創業者。
戚回很少回想大學那幾年的生活,因為那段過往對他來說過于黯淡。
但每次只要回想起那段時光,江聲都是最亮的一抹色彩。
戚回将這些感情埋藏得很深,表層的想法只有一個。
如果江聲問戚回願不願意一直和他在一起,戚回的回答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