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措手不及
姜天佑納妾的喜事還沒有辦,周輝要娶親的喜帖卻先發到了永昌伯府來。
姜天佑拿着這張喜帖去給姜老太太看。
喜帖上非但邀請了永昌伯姜天佑屆時光臨,也邀請了永昌伯府的寶眷們到時也一起過去。
相比較崔季陵,姜天佑可能更讨厭周輝一點。
崔季陵是那種,明知道你心裏對他有不滿,但只要沒有惹怒他,他一般都會無視你。但你若是真的惹怒他了,那也別想其他的了,還是乖乖的等死吧。但是周輝不一樣。
周輝這個人,面上看着笑嘻嘻的,但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人,就會沒事就設個套讓你鑽,還得空就會嘲諷你,看你不高興了,他就會高興。
而周輝的職位竟然比他高!特別是這次北征大捷歸來,皇上還特地的将他升任為京衛指揮使司的指揮使。
正好是他的頂頭上司。
知道這個消息,姜天佑氣的砸了一只花瓶。
但是沒有辦法,見到周輝的時候還是要叫他周指揮使。
姜老太太看了一眼喜帖上面寫着的吉日,算了算日子,就是五天之後。
她還記得周輝。那個右臉頰上有一道刀疤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是崔季陵的人,還很得崔季陵的信任。更何況他現在還是揮使司的指揮使,是姜天佑的頂頭上司。
姜天佑雖然有個永昌伯的爵位,但這個爵位只是個封號,每年有一定的俸祿可拿,沒有實權的。宮裏的姜惠妃只生了兩位公主,沒有皇子。現在年紀漸漸的大了,皇上去她那裏也去的少。姜老太太心裏明鏡一般,他們姜家也就是面上看着光鮮罷了。
所以周輝成親這樣的事他們怎麽能不去?
姜老太太當即就決定:“去叫孟姨娘備一份厚禮。到那日我們阖府都去給周指揮使道喜。”
Advertisement
她心裏盤算着,就算将姜清萱和姜清婉送進宮給姜惠妃的兩位公主做陪讀,她們兩個也未必就能真的引起太子殿下和二皇子的注意。若不能,往後還是要挑個好人家嫁了的。還有姜清玉也到了适婚的年紀,也要挑選個合适的人家。而周輝既是崔季陵的親信,現在又是指揮使,到那天去給他賀喜的人肯定會有很多。而且肯定都是權貴高官之家,肯定會有适婚的兒郎。
現在唯一的孫兒姜長寧還小,永昌伯府往後的前程說不定就要系在這幾個孫女兒的身上。能有一個嫁入權貴高官之家也是好的。
姜天佑是個孝順的人,既然姜老太太都已經發了話,他縱容心中再不願去,那也只得應承了下來。
姜老太太還在問他其他的事:“這位周指揮使娶的是哪個權貴高官家的女兒?是填房?”
那次她看周輝也有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以前想必也是成過婚的。而現在喜帖上寫的是娶親,排場看着也很大,這肯定是正室太太才有的待遇。
“哪裏是什麽權貴高官家的女兒。他有這個命?”姜天佑嘲諷着,“聽人說,是他從北征回來的路上帶回來的。也許就是路邊的一個農婦。相貌肯定很醜,也不懂禮儀,正好配他。”
姜老太太皺着眉頭,不悅的看着他:“你一個大男人,怎麽倒跟那些長舌婦一樣。心胸還這樣的狹窄。再如何,在太原府郊外的時候,若不是這位周指揮使,我和婉姐兒她們只怕都已經死了。你不感激他,背後反倒還這樣的嘲諷他?你這個樣子,在官場上如何行的通?難怪會被降級。”
姜天佑原本是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後來就是因為脾氣暴躁,不會說話,得罪了人,官員考核的時候就有人故意為難他,就降為了現在四品的指揮佥事。
提起這個事來,姜天佑就覺得滿心不平。但在姜老太太嚴厲的目光中,他一句話都不敢說。
他從來就很怕姜老太太。哪怕現在他都四十歲出頭,也是做父親的人了,依然還是怕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又說了他好一會兒。無非是教他在官場上到底該如何做人的事:“你若真的有本事,就跟大都督一樣,站到最高的位置去,手中的權勢連皇上和太後都忌憚,旁人都仰望着,不敢得罪,那他自然想如何對人就如何對人,旁人也只能乖乖的受着。若不然,你就要學的圓滑一點。不指望你會溜須拍馬,但也不要整天這樣的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難道普天之下就你一個人聰明厲害,旁人都是傻子,沒本事不成?再不濟,你真的看不起誰,留在心裏,不要在面上表現出來,成不成?”
姜老太太覺得自己真的是操碎了心。很想要明天就回甘州鄉下去。
雖然鄉下住的不是這樣的畫堂華屋,穿的不是這樣的绫羅綢緞,吃的不是這樣的山珍海味,可至少能落得個眼不見為淨。
她覺得她要是一直待在甘州鄉下,指不定就能多活幾年。
又恨鐵不成鋼的說了姜天佑好一會兒,才有些乏力的說道:“行了,你去吧。告訴孟姨娘,務必要備一份厚禮,不能讓人家瞧不起。”
姜天佑吶吶的應了一聲。起身作辭,轉過身往外面走。
走到宜春苑的門口,他皺了皺眉,躊躇了一會兒才進去。
因為要納妾的事,他看到孟姨娘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大自在。而且那天晚上因為心情不好,在她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還轉身就走了......
很不想孟姨娘還在這件事上跟他哭鬧。會覺得煩。
不過等進了正屋,見到孟姨娘之後,孟姨娘卻再沒提起過這件事,對他也如以前一樣的溫婉順從。甚至還将她已經備好的聘禮單子都拿出來給他看。還告訴他,聘禮已經都備好了,等到了吉日就擡到馮家去。
姜天佑暗中松了一口氣。然後又告訴了五日過後周輝要娶親的事,母親讓她準備一份厚禮的事。
孟姨娘面帶微笑的應承了下來。不過暗地裏,垂在身側的一雙手卻握了起來。
越來越感受姜老太太其實是姜她當成個管家來使了。她自己和姚氏她們倒是樂的輕松,想要什麽了就讓她去置辦,平常她忙的時候她們娘兒幾個倒是過的自在,一點心都不操。
不過即便如此,這個掌中饋的權利她也是一定要握在手裏的。這樣往後她想要做什麽事的時候才會方便一點。
見她這樣的溫順,姜天佑覺得很高興。晚上就留在她這裏歇宿了。
次日宮裏姜惠妃傳來消息,說她膝下二公主的伴讀做事不謹慎,她回禀過太後,皇後,将她遣回家中。又請求過太後,皇後,叫個娘家侄女進宮去給二公主陪讀。過兩日就會遣宮人過來接人進宮。
進宮之後肯定要先去拜見太後和皇後,可巧姜清婉這幾日一直在咳嗽,未見好轉。若拜見這兩位貴人的時候在她們兩個人面前咳嗽,那也是個不敬的罪。
而且姜清婉畢竟是嫡女,姜老太太也有心想要姜清萱先進宮去探探路。思來想去的,就讓姜清萱先進宮。等三公主的伴讀再‘不小心’出了什麽岔子被遣回家的時候再讓姜清婉進宮。
就讓桃枝叫了姜清萱過來,告訴了她這事。姜清萱心中自然是大喜,忙拜謝了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叮囑了她很多話。見她頭上首飾寒酸,還給了她好幾件好首飾。
也知道姜清玉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不高興,只怕會鬧。姜清玉這段日子的表現她也是看在眼裏的,知道姜清玉也想要進宮。姜老太太想了想,就當着衆人的面說姜清玉這些日子表現的很好,書念的好,女工也學的好,就将那只白玉平安扣獎賞給了姜清玉。
沒有跟她提起要送姜清萱入宮陪讀的話。
姜清玉得了這只白玉平安扣,只覺得極其有臉。天天挂在腰帶上不說,還時常的跟姜清萱和姜清婉炫耀。不過姜清萱和姜清萱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兩個人面上神情都淡淡的,不以為意。
直等過了兩天姜清萱入宮之後,姜清玉才從其他丫鬟的口中聽到了這件事。當即就氣的一把将腰上挂着的平安扣拽下來,砸了個粉碎。又去宜春苑找孟姨娘。
孟姨娘也是剛剛才知道這件事,正一臉陰沉的坐在羅漢床上不說話。
老太太可真是陰險。這樣的事竟然瞞着她,事先都沒有對她露過一點口風。就是她安、插在松鶴堂裏的那些個丫鬟,也沒有一個人得知。
可真是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
正氣着,就見姜清玉氣沖沖的過來了。
她顯然也是剛知道了這件事,氣的不輕。聲音很大的說了這件事,然後還氣憤憤的說道:“難怪那個老婆子會那麽好心當着衆人的面誇我,還給了我那只白玉平安扣。原來心裏早就做了這樣的打算。倒把我當個傻子一樣的耍。”
越說越氣。就想現在去找姜老太太問清楚。被孟姨娘叫丫鬟死活給拉住了。又想去找姜天佑說這件事,也被孟姨娘叫丫鬟死活給拉住了。
孟姨娘心中清楚,自從姜老太太她們來了,一方面姜天佑孝順,二來姚氏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就好像忽然想通了,忽然就溫存起來,再沒有以前的幽怨,三來姜清婉面上看起來也确實是個溫婉孝順的孩子。三個人已經牢牢的将姜天佑給籠絡住了。
而現在姜天佑還要納妾。對方是個年輕貌美的十六歲姑娘,官宦之女。她能感覺到這段日子姜天佑已經是如何的心花怒放了。
若這會兒姜清玉再因為這件事到姜天佑那裏去鬧,擺明了就是對姜老太太不滿,姜天佑心裏肯定會不耐煩的。上次她佯裝哭鬧的時候,姜天佑不是擡腳就走,去了姚氏那裏?這會兒她們母女若再鬧,只會将姜天佑往外面推。
就将這番話細細的給姜清玉說了。其中的利害得失,就是個傻子都能聽明白。
不過姜清玉縱容明白,但心裏依然很不甘:“那我要怎麽辦?就做個庶女,往後任由那個老婆子或者太太給我挑個人家嫁了?她們能給我挑個什麽好人家?”
就算她是孟姨娘親生的,但現在姜老太太和姚氏都在府裏,她的親事肯定是她們兩個說了算。而她心裏認定姜老太太和姚氏肯定都是不喜歡她的,在她的親事上肯定會動手腳。巴不得她過的越不好,她們兩個才會越開心。
“不會的。”孟姨娘聲音輕輕的,眼中卻閃着光,“姨娘一定會給你找門好親事,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的。而且,現在只有姜清萱進宮給公主陪讀了,不是還有一個人可以進宮做陪讀的嗎?”
姜清玉驚訝的望着她。
不是說另外一個人肯定會是姜清婉嗎?但現在姨娘這樣說,她的意思是......
孟姨娘對她點了點頭,輕聲的說道:“你要相信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