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寧王送蘇珍珠回蘇家的時候不早不晚。
他深切的知道什麽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道理。
寧王送蘇珍珠進府時蘇承宗與周氏都還未睡。
看到女兒回來得還算早, 蘇承宗臉色稍霁。問女兒今天一天的安排, 得知是去了寧王府他的臉色又不好了。
寧王也知道此刻他不受蘇承宗待見, 主動告辭離開。
蘇珍珠想去送他又怕蘇承宗不高興,正糾結着周氏開口道,“珍珠去送送寧王吧?”
蘇珍珠應諾, 然後高興的對寧王眨眼。
蘇承宗小聲咕哝, “出個門而已有什麽好送的。”
話雖如此,他倒沒攔住蘇珍珠。
蘇珍珠和寧王一離開,周氏提起蘇珍珠的花燈看了一番後感慨道,“還是我女兒運氣好, 又是釣魚吃全魚宴, 又是親手做面具, 還在花燈上畫了八個和她面容相似的小姐。以後她到我這個年紀了,想起來都會笑吧。”
語氣裏的羨慕太明顯,蘇承宗想當做沒聽到都不行,他想了想道, “我不也送了許多東西給你嗎?”
“哦,”周氏眉梢挑了挑, “銀票嗎?”
蘇承宗心虛的打哈哈,心中暗想銀票不是很好好,想要什麽東西就可以她自己買, 還不用擔心他送的東西她不喜歡。
老夫老妻兩個說着話, 沒一會兒蘇珍珠就回來了, 身邊跟着蘇烨華。
他一進門就把那個男人的事和蘇承宗講了。那個男人雖然品行不好, 但說起他是蘇家親戚的模樣卻并不像是在說謊。萬一真是他們什麽親戚,他們得早做安排。
蘇承宗沒想到兒子出門還能遇上這麽個事,他說,“明天我派人去通州一趟。”
第二天,沒等蘇承宗的人回來回禀情況,那男人的祖母先來了,就是之前那個想送孫女給寧王當妾室的老太太。
也是巧了,她原本就是今天要上京城,沒想到一到家,孫子身邊的小厮卻說她孫子被京城縣尉給抓了,急得她連衣服都沒換就來了蘇家見王氏,連小厮最後一句話都沒注意到。
她說自然不會說是她孫子想去輕薄人家小姑娘才被抓的,只說不小心撞了一下就被抓了。
那人怎麽說都是王氏的侄孫,蘇承宗不在家,王氏便使喚丫鬟讓她去把周氏叫來。
這丫鬟雖是王氏院裏的丫頭,但她聰明,知道這相府的女主人還是周氏,于是把那個人的來意以及她就是上次想把孫女送進寧王的事說了。
丫鬟來的時候蘇珍珠正在和周氏學管家算賬的事,一聽便也說要去。周氏想着她下半年就要出嫁,以後得當家做主便帶着她一起過去了。
王氏和她妹子坐在慈安堂的堂屋裏,周氏母女一進去,那個老太太就沖上來拉着周氏的手,“侄媳婦,你可得救救你的侄子啊。”
蘇珍珠看到這人手指甲很長,握住周氏手的時候都快刺到周氏肉裏去了。她側首給了半夏一個眼神,半夏會意上前不着痕跡的将老太太推開,冷面厲聲道,“見到郡君怎麽不行禮?”
半夏暗衛出生,冷下臉的時候只一雙冷冽的眼睛就讓人生畏。
這老太太被吼懵了,扭頭去看王氏。
王氏的臉色不怎麽好,這是她表妹,還要讓她行禮不是下她的臉麽。
她以為她沉下臉周氏和蘇珍珠就會跳過這茬兒,哪知道她們兩個什麽話都沒說,也沒動,就好像在等着她表妹行禮。
她不得不開口道,“珍珠,這是你姨婆,這行禮就算了吧。”
若沒有之前那件事,蘇珍珠或許就算了,但被人欺負到頭上,她還要把對方當長輩看待,她沒這麽軟弱。
扶着周氏坐下,她也在旁邊坐下,然後才慢悠悠的道,“祖母,現在許多夫人見到孫女都要行禮問安,難道姨婆比那些身上有诰命的夫人還要尊貴?”
士工農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她妹子是商家人,地位怎麽能和有诰命的夫人相比。
王氏面子被駁,一張臉難看得緊。她妹妹也不傻,一看這場面就知道她表姐說話不管事。想到牢中的孫子,她只好行了四不像的禮。
行完禮,她就把她的來意說了一遍。
蘇珍珠端茶拂茶沫,半夏從背後上前一步,對王氏福了福身,“奴婢昨天跟郡君一起去看花燈了,路上碰見一件令郡君很生氣的事。”
接着半夏就将昨晚上的事講了一遍,“最重要的是那人居然還胡言是我們丞相府的親戚,敗壞我們丞相府的名聲。不止我們郡君生氣,連奴婢這個丫鬟都覺得不能忍了。”
周氏适時的道,“昨晚上相爺說了今天會派人過去,該怎麽辦就怎麽辦,而且若真是我們親戚那就更得嚴辦。”
那老太太沒想到孫子得罪的是定國公府,還是被相府二公子親自捉住,一聽周氏要嚴辦的話,她三魂七魄吓走了一半,撲到王氏腳邊就開始哭。
王氏氣得不行。不過不是氣蘇烨華抓了她侄孫,也不是氣侄孫不争氣,她是氣她表妹讓她在周氏和蘇珍珠面前沒了臉。
周氏說,“沒其他的事我和珍珠先離開了。”
周氏和蘇珍珠往外走,那老太太忽然回頭對周氏道,“那件事你們都願意幫我們,現在又沒真調戲到那個小姐,你們怎麽就不幫了?”
那件事?
蘇珍珠和周氏對視一眼,兩人回頭,蘇珍珠疑惑問,“我們什麽時候幫你了?”
王氏也疑惑的看向她表妹。她對大房的人還是了解的,就她表妹這家,大房的人會願意幫他們才怪了。
老太太抹了抹淚,“就是年前馬文錯殺了人的那件事啊。”
周氏嘴角一沉,溫和的面容上凜色頓現,“我們怎麽幫你了?”
老太太不知道周氏怎麽變了臉,但也照實把話說了。
原來那個被蘇烨華抓住的人叫馬文,是這個老太太的親孫子。
這馬文從小不學無術,長大後吃喝嫖賭更是樣樣精通。年前,他和另一富家少爺在争一青樓女子的時候錯手将人從二樓推到了一樓,當場斷了氣。
死了的富家少爺雖然不是什麽官宦人家,但也是有點家産的,于是鬧到了縣衙要馬文殺人償命。
老太太雖然不止馬文這一個孫子,卻是最疼他不過,怎麽能眼睜睜看着他死,于是她對通州的縣尉透露他們是蘇家親戚,她的姐姐是蘇丞相的母親。
她雖然這樣對縣尉這樣說,但她卻不敢上京把這事告訴蘇家,只希望這縣尉能聽了她的話就放過她孫子。
幾天後她孫子就真的被放出來了,那縣尉悄悄對老太太說是蘇家派人來特意知會過了,還叮囑她忘了這件事,不要對任何人說,提起了蘇家人也是不會承認的。
她以為蘇家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們用權勢幫人,所以上次去京城她都沒提起這個事。
馬文畢竟殺了個人,被放出來後也不好繼續在通州待。過了年後就被老太太送到京城來了,結果剛來就惹了事,還那麽巧的犯到了蘇烨華手中。
蘇珍珠蹙眉,扭頭對周氏道,“娘,這事不對。”
這種事,他們家不可能會派人去替馬文求情。
周氏給了女兒一個安撫的眼神,然後對老太太道,“我們家從來沒做這種事,您大概是誤會了。”
說完周氏就帶着蘇珍珠離開。
蘇承宗下午回來,得知這件事既驚且怒,立刻安排人去調查。
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林澤睿,他道,“老師,這會不會是有人想要對付蘇家埋的一個伏筆。”
蘇承宗眸色微斂,“不無這個可能。”
這件事不複雜,唯一疑點就在那個通州縣尉身上。
蘇承宗派人去查這件事的同時還把這件事報給了大理寺。
寧王得知這件事來了蘇家,提起了那個通州縣尉,“他曾受過上官家的恩惠。”
蘇承宗道,“我這邊沒有查出他和上官家有牽連?”
寧王淡笑,沒多做解釋只道,“我也是偶然知道。”
蘇承宗看了寧王一眼,他是相信寧王的話的,不僅是因為蘇珍珠,而是他覺得寧王不屑對他說謊。
上官家、德妃、永王……
他沉沉一嘆,蘇家終究不能避免。
寧王對蘇承宗拱手,“是我連累伯父了。”
蘇承宗擺擺手,說不上連累,以後寧王真的成了新帝,那他們蘇家的榮光還在後面。
大理寺的效率很高,不過兩三天就有了結果:馬文殺人一案重新判,通州縣尉被罷官。
那個通州縣尉最後仍然沒說出是哪個人讓他這麽做,只說他膽小,人家一威脅他不放了馬文就要罷他的官,他就怕了。
事情傳來開,蘇承宗大義滅親的美名傳遍了京城。
一個酒樓的包廂裏,安王看着站在他面前而略有不安的楊氏,“這麽久了,蘇二夫人可考慮清楚了?”
楊氏攥緊了拳頭,“王爺可會說話算數?”
“當然,本王的孩子本王想讓誰當他的娘誰就是他的娘。”
楊氏呼吸有些急促,“那我憑什麽相信王爺?”
安王語氣溫和,“你可以選擇不相信,不過那可能你女兒永遠都不會有孩子了。”
一個女人,沒有兒女,沒有丈夫的寵愛,那她的一生還有什麽奔頭。
“我做。”楊氏早就沒了選擇,“希望王爺到時候說話算數。”
安王一笑,意味深長的說,“那要看蘇二夫人把事情做得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