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等于零”驚慌叫道
在嬌子大道的入口處,十米高空挺立着一面巨大的電視銀屏。
銀屏四周閃爍着五顏六色的彩燈,悠悠揚揚的《資陽人》音樂聲中,一組畫面使人眼目為之一亮;在逶迤的九曲河畔,一群遠古裝朿的綠衣少女正在桃園裏摘桃,歡聲笑語頻頻傳來,一位中年婦女手捧着一個碩大的鮮桃笑吟吟地走向我們。
畫面的底部顯示出一行紅字——四萬年前的資陽美女歡迎您。
畫面閃動:銀屏左邊出現孔子訪長弘的浮雕,銀屏右邊同時閃現出資陽古代三賢長弘、王褒、董鈞的肖像。
畫面的底部又顯示出一行紅字----資陽古代三賢歡迎您。
還有,唐代畫聖吳道子揮舞着畫筆走來,白發童顏、精神矍铄。身後:秀美東岳山橫卧資陽城北之錦秀圖幅,蓮臺寺廟宇佛如霧中仙境。
在古代賢人的簇擁下,遠古裝朿的資陽美女,突然定格成一位美麗絕倫的當今美女,手捧着那個向征心意的鮮桃,笑吟吟地走向我們。說出一句甜美而動聽的話語——資陽人民歡迎四海賓朋。
她的身後是嶄新的城市景象。
這則電視短篇滾動播放,不少路人,來往車輛駐行觀看,被人們稱頌為歡迎電視。
嬌子大道左側的山麓叫莽蒼山。莽蒼山正面的山腳下,一塊諾大的空壩裏,布局着新建的公交汽車總站;另一個小山嶺上,聳立着十九層高的廣播電視大摟。
莽蒼後山,有一段五十米長的懸崖,當地人稱之為紅崖子。
相傳清朝道光年間,七品芝麻官民訪時發覺了妖氣:一條地龍在此修行,這條地龍修行成功将要成為孽龍,為害一方,攪得人心惶惶,分不清東西南北。
七品芝麻官,即令一群石匠,在它的七寸處宰山數丈。宰出一條地龍,流了七天七夜的鮮血。地龍一甩尾,五裏之外的莽蒼山“轟”然山塴,垮出一道懸崖絕壁。
民間言:宰去地龍頸,垮出紅崖子。
悠悠歲月,蒼桑人間。
曾有數數含冤叫屈的人,來到崖上往下飛逝。每逢陰雨綿綿,瘴氣翻幡。隐隐聽見,那些含冤死去的魂兒在崖上歡呼,在崖下啼哭,很是令人恐怖。
給取個名兒:落魂崖。
那條從崖下不遠處流過的紫沙河,也伴随而泣,嗚嗚咽咽。
天地輪回,奇象妙生。
數年前,在一個電閃雷鳴、風狂雨暴的夜晩之後;人們發現,崖下不遠處,諾大的紫色石谷沙灘被漩去許多面積,漩出一個數十丈大的深潭,潭中還“咕嘟嘟”冒着水泡。
人們噤然于啞,駭駭抖嗦。
新傳言:那宰了頸兒的地龍魂潛于此。
雖然潭水汪汪,卻見不着魚兒游蕩、也不聞蛙聲鳴叫。總覺得楠竹林下影影綽綽,陰森怪怪。
人們說:潭裏的水太冷浸,陰氣太重。那兩個小孩去潭裏洗澡,被地龍顯靈,拉去吃掉喽,屍首都撈不着。更有邪傳:一個鄰村的小孩兒想去潭裏洗澡,看見兩個赤身裸體的娃兒站在水上哭泣。駭得臉青面黑跑回家,魂兒掉在潭中,不久便死去。
更有傳言,只要到落魂潭邊看一眼,回家去,養的肥豬都要發瘟。
于是,人們忌避着這兒,即便在紫沙河邊圈一塊沙灘,也不讓一只鴨子到那兒去游弋,給自己帶來晦氣。
也給取個名兒:落魂潭。
沿落魂崖邊,一字兒串立着七八株野生的蟠桃樹,許多裸根深深地紮進石縫裏。其中有一株樹幹基部彎向崖外,樹冠尤其茂盛。桃熟了,落下崖爛掉,也沒有誰家的孩子敢去采摘。
于是,引來不少的畫眉、白頭翁在此覓食、栖息。
平時,誰家的娃兒哭鬧,大人們總是說:再哭把你送到落魂崖上去,再不然把你扔進落魂潭裏喂地龍,哭得再厲害的娃兒也不敢哭了。
雖然現代化發展的腳步來到這裏,卻很少有人爬上落魂崖,去鳥瞰市區新貌。人們忌諱那晦氣的傳說、恐怖那些冤死的魂兒。
記不清楚這是哪一天
空中突然飄起黃沙,沙霾無比;時不時地陽光穿過這沙霾,擡望眼,天空,茫茫紫泥色無盡處。
起風了,風勢平穩,幹吹風不下雨,空氣越發顯得矇胧不清。
從落魂崖方向,降下來一架奇怪的橢圓形的充氣風筝,在空中跌跌撞撞,歪歪扭扭,一付要墜落的樣兒。但就是不掉下來。風筝下面系着一條兩米長的紙幅,上書:汪家嘴人的魂兒在此。驚詫?
這架風筝忽忽悠悠,在汪家嘴小平原的上空繞着飄行,差不多從每戶汪家嘴人的門前飄過。只看見風筝上挂着兩三米長的線線,卻又不飛向別處?
人們愕然,許多人都試圖抓住這搖搖欲墜的風筝,就差那麽一點兒時,風一吹又把它擡向高處,不少人拿着竹杆也沒有打着,真象神靈在指揮它似的。
汪家嘴人鬧嗷了:奇了怪了,這架風筝是哪位神仙放的,在裝汪家嘴人的肚子痛?
“嬉笑山莊”的莊主“諾爾你”,那長條子臉上似笑非笑,鬼眨着眼睛,尖起他那老鴨公一樣沙澀的嗓子,“嗄嗄”兩聲幹笑。“這架風筝肯定是‘鐘老咬’放的,只有他才做得出這種哈事......”
“鐘老咬”大怒!“老子就站在你身旁,瓜娃子瓜兮兮,瓜得找不到路,你的眼睛被褲子籠住了?”狠狠地瞪他一眼,揚長而去。
“諾爾你”鬼眨着眼睛,笑笑。雙目盯緊那随風飄翻的紙幅,戲谑:“這字跡有點兒像是‘醉秀才’寫的,他也會做這種哈事?嗄嗄,事不關己,讓你的鍋兒吊起......”
“毛子狗”掏出中華牌香煙,甩一支給“諾爾你”。“管他哪個賊放的風筝,能把你我咋的?”
“舒服”嘻皮笑臉地問:“該不是我哈?”
“肯定是‘迂哥’,只有他這段時間才在這落魂崖上呼喊......”五十多歲的“安逸”喳口就開黃腔,咧咧嘴,拉長聲音:“我的彩妹妹快回來呀......”
“哈哈......”
“嘿嘿......”
“嘻嘻......”
衆莊客嬉笑擾樂,前俯後仰;哈笑萬聲,笑倒山莊。
然而,當庒客們瞅着這架風筝,歪歪扭扭地又扭回到落魂潭上空時,笑聲嘎然而止。擔心這架載着汪家嘴人魂兒的風筝,墜入落魂潭中——這可是一個不好的吉兆。
只見這架風筝扭了扭,呼搖直下,果真栽進落魂潭。“等于零”驚慌地叫道:“完了,汪家嘴人的魂兒掉進地龍的嘴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