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趕集
炎熱的夏季悄然逝去,初秋的腳步已漸漸莅臨,再過幾日便是中秋佳節。鈴蘭揪掉棉桃,随手丢進沈硯背的背簍裏。
沈母見其如此,搖頭失笑,後者臉一紅,期期艾艾道:“娘別笑話我,我懶嘛。”
沈硯任勞任怨,故意放慢腳步,時不時還幫鈴蘭把她那一片棉桃揪掉。
因為天氣看起來不太好,他們沒有在棉枝上把棉花剝出來,而是直接把棉桃采下來拿回家剝。
沈松在查看果園,過了中秋節,這些蘋果也該差不多了,左右他一向也不急于此。他拿着幾個洗好的蘋果過來,分給他們每人一個道:“先歇會吧。”
沈母道:“再過幾日便是中秋了,我想等明天若是天好,就讓他們倆去鎮子上買些物件。畢竟是兩人成親後的第一個中秋,禮數上可不能少了。”
鈴蘭聽得八風不動,吃完把蘋果核硬塞給沈硯,笑得見牙不見眼。
沈硯:“……”膽子似乎越來越大了。
沈母又拿了幾個蘋果給旁邊正在起花生的郭家送去。
鈴蘭哼哼一笑,對面李甜甜對着她虛空踹了一腳。
孫梨白謙順的接過蘋果,然後道謝。不過她沒吃,反倒給了呂氏。
沈母見狀,直誇其懂事謙恭有禮,呂氏笑着又誇了回來。
“耕兒這是打算何時去書院上任呢?”
呂氏嘆道:“別提了,這孩子也不知道怎麽了,任誰說也不聽,寧願在家裏勞累種地也不願去教書。”
沈母詫異:“這是為何?耕兒能去教書這多少啊。”
“就是,可他就是不聽我們的。”
Advertisement
“不聽咱們的,總得聽梨白那丫頭的吧,讓她去勸勸。”
臨傍晚之際,天空飄起了小雨,骨頭和稀飯撒歡跑在最前面。沈硯駕着牛車,鈴蘭揮着柳條。因為她跟沈母說,想吃婆婆做的飯了,沈氏夫婦便早些回家了。
沈硯瞅她:“千金小姐的命。”
鈴蘭哼。
夜間果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鈴蘭把兩扇窗戶都打開,涼風吹進來,直吹得她驚呼:“爽哉!”
沈硯聽到這兩個字,手上抖了又抖,最終還是沒忍住,平着聲調道:“注意言辭。”
“……”鈴蘭發現,最近她腦海裏的省略號何其多。
兩人并排躺在床上,同蓋一床棉被。
當然,純聊天。
沈硯雙手枕在腦後,道:“你是怎麽觀察出來我是在裝傻的?”
鈴蘭繞着頭發絲,道:“我說過,我不相信爹和娘親會真的舍得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貧戶裏的傻子,即便再大的恩情。你還記得嗎,就是那晚……我洗澡途中睡着了。我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衣衫整齊。傻子會怎麽做我不知道,可是如果我是那個傻子,我會叫醒她,要麽,我最多扛她回來,至于穿上衣服還把被子掖的整整齊齊,是怕我生病了?如此細心,豈會是一個傻子做得出來的?最後嘛,我只能說,你真得不适合演戲。”
沈硯聽完頻頻點頭。
鈴蘭話鋒一轉又道:”可是憑你,倘若你真想騙過我……”
“所以我沒想騙你。”
鈴蘭側頭看他。
好一會沈硯又道:“是師父師娘說,讓你自己發現。”
“……我爹娘?”
“嗯。”
果然。
又是一會,沈硯看着她,才又道:“其實我并非爹娘親生。”
鈴蘭愣住。
沈硯又道:“我爹是平遙城前守城将軍,娘親是一介江湖女子……”
第二天醒來時,鈴蘭閉着眼睛好一會才堪堪鎮定。
因為她發現自己躺在某人懷裏。
八月十五已經入秋,白日裏天氣不算涼,然而晚間卻是冷了不少,尤其昨晚屋裏的兩扇窗戶還是開着的。
但她還是不相信是自己窩進他懷裏的!她沒這麽癡漢。
沈硯既然是習武之人,那麽他感官必然比旁人機敏萬分,肯定早就知道她醒了。
還裝!
“起床!”
昨晚下了一夜的小雨,今天陽光明媚,空氣中浮動着小小的塵埃,門前的桂花樹流香飄散,骨頭和稀飯正在院子裏追逐打鬧,栅欄裏的牲口家禽還在吃食。
沈母的聲音從竈房裏傳過來,“起來了就趕緊洗漱吧,吃了飯你倆一塊到歸隐鎮買些物件回來。”
早飯是簡單的小米粥混着削成塊的蘋果,酸酸甜甜的倒也不錯,配着兩碟小菜。
鈴蘭邊吃邊問家裏有沒有杵臼,等從鎮子上回來,還能用杵臼捯饬些煮粥的物什。
沈母有些不解:“咱家裏有,平時也不怎麽用,你要它作甚?”
鈴蘭嘻嘻一笑,“不曉得爹娘可有吃過麥仁,就是小麥去了皮的東西,等回頭我做給你們吃。”
為了能在晌午趕回來,兩人吃了早飯套上牛車便出發了。
因為中秋将至,鎮子上的人頗多,有挑着扁擔叫賣一些便宜物什的,也有找塊樹蔭地擺攤的,街道上人群比肩接踵,吆喝聲不絕于耳。
說實話,鈴蘭還真沒買過過節的東西,以前在後世,有家裏人操辦,逢年過節她只需人到給大家說句吉利話吃頓飯便可。來到這裏,在許府沒呆幾天就嫁人了,便更沒機會了。
因此這會子的心情異常興奮,扯着沈硯的袖子一個勁兒的問他該買什麽。
沈硯輕笑,攥住她的手腕朝一家糧油店走去。
“家裏大米沒有了,咱們買些回去,順便再買些面粉,娘要做酥餅。”
鈴蘭點頭,所謂的酥餅,約莫就是後世的月餅了。
因為沈硯在外人眼裏一直都是傻子的形象,所以這一路下來,全是鈴蘭在操持。
物以稀為貴,北方水稻甚少,因此價格上要比南方貴些,這是糧油鋪的老板說的。南方的大米多少錢一斤鈴蘭不知道,她只知道這家的大米價格确實小貴了些。
鈴蘭有些猶疑。
沈家二老手上有多少銀錢她不清楚,也沒興趣,畢竟那是二老的家底,她不該觊觎。她手上的銀子,林林總總算起來,有聘禮、有紅包和知了猴的錢,統共三百兩不到。
三百兩的确不是個小數目,于是鈴蘭一拍大腿,花掉一百五十文,買了五斤中等米,又分別買了小米和白面,又另外買了些粗面。光有這些不行,兩人又找了家豬肉鋪子,花了一百文錢,買了兩斤五花肉。等豬肉鋪老板給裝好了,鈴蘭一思索,再摸摸手裏零碎的銅板,想到家裏的油似乎不多了,又想買些肥肉回去煉油。
肥肉可以煉油,出完油的幹肉塊還可以另做炒菜用,是以肥肉價錢比五花肉每斤貴了十文錢。
鈴蘭扭頭看沈硯。
沈硯垂眸,眼底有笑意生出。
鈴蘭把頭扭回來,“老板,一斤肥肉。”
……果然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買完這些東西,兩人又拐回糧油店買了些芝麻和花生跟白糖,這是沈母交代的,用來做酥餅。
等買完中秋需要用的東西,兩人又到了店面看起來比較高大上些的店鋪買了些補品和其他東西,這是明日回娘家送的節禮。
眼看日頭已快正中,東西也買全了,兩人這才駕着牛車往家趕。
鈴蘭這次抱的不是瓜子,是糖炒栗子,吃的一嘴香噴噴的。
等回到家沈母已經做好飯,就等兩人了。
吃了中午飯,沈父去了果園,沈母則守在竈房把那一斤肥肉煉出油來,還要和面做酥餅。鈴蘭則讓沈硯把杵臼拿來,她取了半瓢小麥,倒出三分之一丢進臼裏,然後雙手握住杵,開始一下又一下的捯饬。
不一會已經熱的滿頭大汗,沈硯一直在旁看着,看的鈴蘭窩火。前者這才施施然把她撈起來丢在一旁,自己着手捯饬。
鈴蘭活動下胳膊,進了竈房準備幫忙,卻被沈母趕了出來。
“這裏不用補幫忙,我自己就行,到處都是灰,你到外面去。”
等到傍晚,鈴蘭終于吃到了古代的酥餅。
外觀焦黃澄亮,一口咬下去,入嘴的香甜幹脆。不過就是不能多吃,會膩,鈴蘭只吃了兩個就吃不下去了。
沈母拿高粱杆編成的盛放馍馍的小框,裝了幾個酥餅,再拿白布一蓋,送人去了。
只是去送酥餅,為了不讓人誤會是去蹭飯的,沈母特地選在了晚飯之前去的。鈴蘭看看天色,也該做晚飯了,當下将竈房一通收拾後,開始添水燒火。另外她捯饬了一下午的麥仁也好了,立即喜滋滋的洗了一小把,混着買來的小米的大米一起下飯。
沈母回來時,鈴蘭已經把飯做好端上了桌。
飯桌上一家四口邊吃飯邊說話,無非就是大後天便是中秋,明日鈴蘭和沈硯應該去送節禮。
最後沈母放下碗筷,嘆氣道:“我方才去了郭家,聽他們說,今年他們地的租期到了,等再過些
時日沈府來收田租的時候,這土地就該收回去了。”
鈴蘭心頭一動,“娘說的郭家大娘的地是哪裏的?”
“就是跟咱果園挨着的。”沈母說完一頓,有些狐疑:“怎麽?你想租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周日晚九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