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科舉
桔梗聽着曹氏一言一句的在忽悠着柳絲蘿,心中大急,只是她再怎麽急切也沒用。雖然說因為她是已經過世的孟老夫人在臨終前所給柳絲蘿的奴婢,素來在柳絲蘿的跟前很有話語權,但是畢竟只是一個奴婢,斷然是不敢再柳絲蘿和人說話的時候,貿然的出言打斷她們的話。
所以到最後她只能眼睜睜看着雖然神情有些猶豫,不過在曹氏巧舌如簧之下,還是從拿出了一枚玲珑玉佩交給曹氏,作為私下定親的信物。
看到這裏桔梗當下也顧不得什麽,開口說:“太太,這可是已經過世的老太太留給您,意義非比尋常。”她說這話的本意是要提醒柳絲蘿,想想孟老夫人臨終前交待她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柳絲蘿這裏雖然是有點猶豫,不過卻快不過曹氏的手,不等柳絲蘿遞過來,便一把的抓過,而後收到自己的袖口裏。并且強行的往柳絲蘿的手中塞給一根金鑲玉四葉發簪說是回禮。
“太太……”桔梗的語氣是越發的着急。要知道今天柳絲蘿真的接下這件事情,莫說親事成不了,即便是成了,日後太太和大爺之間怕再沒有緩和的機會。更有太太沒有兒子日後還要指着大爺,鬧僵了對太太一點好處都沒有。就是四姑娘和五姑娘那邊怕也要跟着受累。
曹氏收好了玉佩,心情大好,看着想要說什麽的桔梗,當下有些不悅,“桔梗,我和你家太太說話,你插什麽嘴。素來大妹妹就誇贊你是個最懂得禮數的,但是現在看來,怎麽一點規矩都沒有。”桔梗這個丫頭的本事她也是知道一些,不能讓她開口不然的話,自己說了這麽多事情,怕都要打水漂了。
已經到嘴裏的鴨子,豈有讓它飛走的道理。
若不是桔梗是個聰明伶俐,又是已經過世的姑母在臨終前給的,所謂長者賜不可辭,大妹妹又素來倚重她,她早就讓大妹妹打發她走了。有她在,可是壞了自己不少的好事呢。
又看向柳絲蘿那裏,“大妹妹,我這裏也不好在這裏多留。馬上臨近年關的日子,家裏事情也多,我這裏就先行的告辭了。”今天來的目的已經實現,她自然沒有多留的道理雖然她還想要再占點便宜弄些銀錢或是東西回去,不過看着桔梗,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還是早點回去的好,不然的話,若是妹夫回來,事情怕又要起波瀾。
柳絲蘿此時正被桔梗有些責怪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聽到曹氏的話便也沒有出口挽留,只是叫了丫鬟過來,好生的送曹氏出去。
“太太,你也太糊塗了。”曹氏前腳才和丫鬟離開,桔梗便急忙的對柳絲蘿開口說,語氣裏帶着明顯的不滿。
柳絲蘿雖然性格軟弱,但是做了孟家這麽多年的當家夫人,上頭也沒有婆婆壓着,孟父對她也頗為的體貼。小脾氣自然也是有一些,聽出桔梗的不滿她這脾氣也上來了:“桔梗,我如何就糊塗了。你是太太還是我是太太?”
柳絲蘿這話已經說得有幾分嚴重,桔梗也沒有猶豫,便也跪了下來,“太太,奴婢并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今天您做的事情有些欠缺。”若不是老夫人的話她真想要丢手不管,不過現在距離十二年的期限也只剩下不到兩年,撐撐也就過去了。“……奴婢并不是要管轄太太,但是太太細細的想來,您今天和舅家太太交換信物,若是三姑娘或是四姑娘五姑娘,就是大姑娘二姑娘也就罷了。但是卻是老爺唯一的兒子。況且大爺并非您親生的兒子,老爺素來對大爺的婚事又格外的看重……您這樣做老爺知道的必定要生氣……”更難的還是大爺那邊,一旦鬧出來怕真的是覆水難收,再也就沒有回轉的餘地。
柳絲蘿的耳根軟,又是沒主見,雖然做了将近十年的當家主母,但是因上面沒有婆婆,雖然孟父有幾房小妾但是都十分的規矩。家中若是有事的話也有桔梗這樣忠心耿耿的丫鬟盡心盡力。這樣的生活導致柳絲蘿本事沒見多長,但是小脾氣确實長了不少,聽到桔梗這一番話,她的心中雖然有些着急,但是嘴上卻還強撐着說道:“這事我已經和老爺說過幾次,他是默認的,況且環姐兒樣樣出衆,又有哪裏配不得寒哥兒。我這樣做,也是希望為涵姐兒她們做個準備。環姐兒成了她們的嫂子,日後也不怕寒哥兒對她們的事情不盡心。”說到後來柳絲蘿越發的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做的對了。
桔梗聽到柳絲蘿這樣的話,眼角又是一抽,知道柳絲蘿這裏是被曹氏洗腦太深了一些。本來想着再勸說一下,但也知道柳絲蘿性子佐犟,只能引導說,态度若是強硬她反倒是不依。
Advertisement
嘴巴動了動,迅速的在心下做了一個決定。
與其在這裏費唇舌和太太說這些話你,倒是不如把這件事情和三姑娘四姑娘說了,讓她們私下裏好生勸說太太,倒是管用一些。再有也要和四姑娘說一聲,要她盡快的告訴老爺那邊知道。
不然等到老爺從旁人的口中知道的話,不說大爺那邊要結了死仇,就是老爺也會對太太心存不滿。
若是這樣的話,等到大爺娶妻生子,太太還不知道要落個什麽下場。
心中已經打定主意的桔梗,倒也沒有開口再勸說下去。殊不知,因為她這樣的态度更是讓柳絲蘿覺得自己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不見桔梗都默認下來,心中洋洋得意,自以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這一年的新年注定會過的有些不太平,本來有些喜氣洋洋的新年,在過了臘八後,京城裏的氣氛陡然的變了變。倒也不為其他的事情,就是宮裏傳出來消息,太上皇的身子骨不好,整個人已經是陷入了昏迷當中。
現在整個太醫院的太醫都被正德帝給叫到宮裏,日夜的守在太上皇所住的安康宮。
不少的人家都在暗地裏祈禱,這太上皇可千萬要撐住。最起碼要等到翻年過去三月科舉結束才行。不然的話一旦太上皇過世,當朝以孝治國,這科舉勢必的要延期。短則到了金秋時候長則等到明年。
這對不少人家來說,特別是寒門子弟,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說那些寒門子弟暗地裏祈禱,就是正德帝自己也是下了死命令,讓太醫無論如何都要吊住太上皇的命。太皇上若是現在一旦過世,那麽他的許多的計劃都要往後延遲,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在科舉結束之前,保住太上皇的命。
壓力就是動力,這一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太醫院這邊受了正德帝的死命令,也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幾乎是日夜鑽研想盡法子治療太上皇。雖然太上皇的身體還是一日差過一日不過在衆太醫的齊心齊力之下,一直到科舉結束,杏榜發布前夕,都還活的好好的。
這讓正德帝心裏松了一口氣,暗自想到,要盡快速度才行。
要知道太皇上雖然現在活着沒錯,不過太醫那邊也已經三翻四次的暗示過了,太上皇身子已經空了。現在只靠着獨參湯吊着命,随時都有可能一命嗚呼。
這讓正德帝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腳步。
受正德帝的命令,負責這一次科舉主考官的吏部尚書盧靖,帶着幾個副考官,幾乎說是日夜的閱讀試卷,終于是在正德帝要求的時間內把一衆的試卷給閱讀完畢,把前一百名的卷子呈給正德帝閱看。
這些卷子正德帝固然是沒有時間去看,即便是看了,也只是粗略的看了前幾名。
雖然只是翻了幾篇,不過正德帝還是表示滿意。很快的便定下了殿試的日期,大約是求賢若渴的緣故,除了盧靖呈上來的前一百名學子的卷子外,另外的延後五十名,也是一同的參加殿試。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在這一百五十名之中。在殿試過後,會産生一甲的前三名以及二甲的八十名。至于其他的都屬于三甲同進士之列。
殿試這一天,天氣一點都不好,陰沉沉的,大雨随時都有可能會下來。
大約是真的想要挑選幾個有用的人才,這一次的殿試,足足的進行了一整天的時間。從詩詞歌賦到八股文學再到治國的一些方針。一直到了酉時殿試才結束,前三甲正德帝是當場點下。
孟時寒是一甲的探花郎。倒不是說他的學識不行,事實上,正德帝對孟時寒的表現很是滿意。不過歷朝歷代以來,都有一個不成文明的規定,那就是探花郎長相一定要好看一些。
這一次點下的一甲,其中兩個雖然年紀也都不多大,一個二十多歲一個三十露頭。不過這長的都十分的一般。這樣一來的話,倒是越發的襯得孟時寒清隽。當場便點了他為探花郎。
這個消息一傳到孟家,喜得孟父當場便賞了府中奴才雙倍的月錢,更有讓人在府外派米面,還到寺院裏重修佛祖金身。
喜悅之情自是不用多說。
“真是太好了。”孟父一臉的喜悅,他本人雖然在商道上頗為有天賦,但是在現下裏,士農工商,排到最末,孟父因為自身有限,不得不停了科舉之路。不過現在兒子争氣,倒也讓他舒心了不少。
四姑娘孟清因為嘴巴甜,容貌上又多肖似孟父,素來最是得寵,當下便笑道:“恭喜爹爹,賀喜爹爹,咱們府裏真是大喜!”她是真心的高興的,雖然孟時寒和她是異母兄妹,素來也和她不親近,不過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自己日後出嫁還要靠着他。他日後越是有前途,她日後在婆家,才能越站穩腳跟。
雖然早一個時辰就已經公布,孟父這裏也聽了不少恭喜的話,不過好話不嫌多,孟父自然是高興,“好,好……”
有了孟清開頭,孟雪和孟霞也開口恭喜,也得了孟父的連連點頭。就是最小的孟潔,也似模似樣的給孟父道賀,她年紀小,才五歲,小小的人兒一本正經的樣子又是引得孟父一片大笑,當下便說前些時候到廣州那邊得了一匣子的寶石,便給了她們姐妹分了,做首飾所用。
本來挺高興的事情,偏生柳絲蘿卻小心翼翼的開口問了一句:“老爺,既然寒哥兒已經是進士,還是一甲探花,那和環姐兒的婚事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來個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