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篇-欲飲琵琶馬上催
隴右道,鄯州。
太平來到這裏已經三年了。
起初她不過是想去一趟幽州,但等到了幽州她才發現,高麗、百濟餘部已經被安置得妥妥當當,就連旁邊的靺鞨和契丹,表面上也安安分分的,年年上表稱臣,簡直挑不出半點錯來。但與此同時,西面的吐蕃卻大軍壓境,劫掠隴右十八州,連克安西四鎮,西境告急。
太平是注定要博一世馬上功名的,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就去了西面。
她趁着自己年紀還小,隴右諸州管理混亂,便謊稱自己是甘州走失的孤兒,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當時恰逢甘州被吐蕃大軍攻陷大半,官府裏的人也沒有疑心,很快便給她重辦了官籍路引,重新入籍。最後太平幾經輾轉,順利地進了河源軍。
這三年來太平出奇策、立戰功,很快便脫穎而出,變成了河源軍中的一員小校。
這些事情她做得滴水不漏,就算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剛剛從鄖州轉任到鄯州的參軍蕭晊,或者是大明宮裏的皇帝和皇後,也萬萬想不到太平就在河源軍中。這些年太平每旬都會給長安寫信報平安,帝後二人也曾經派人來找過她,但均無功而返。
這一場仗斷斷續續地打了三年,直到一年多前裴行儉入西域,才漸漸地有了起色。
————————————
六月盛夏,晴。
太平牽着戰馬,和頂頭上司蕭晊一起,從鄯州一路往南走,直到繞過青海湖,又折返向西,最終在一片荒蕪的原野上停了下來。據說,這裏是吐谷渾的故地,薛大将軍當年吃敗仗的地方。
“這裏就是大非川。”蕭晊指着前面的一處河谷,叮囑道,“待會繞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些。前往探哨的斥候說,吐蕃大軍兩日後就會路過這裏。要是被他們發現痕跡,那可就不妙了。”
太平低低嗯了一聲,俯身下來,搓起一片草葉,在指間細細地揉撚。
一種沙沙的感覺從指尖蔓延開來,空氣中彌漫着一絲微微的鹹意。這裏到處都是荒蕪的土地,偶爾才會生出半尺高的野草,無論野兔還是野鹿,在這片荒原裏全都不見蹤跡。
蕭晊湊過來,問道:“可發現什麽了?”他記得這孩子生來聰穎,雖然身體稍弱了一些、男生女相了一些,但對付起吐蕃人來,可從來都不會手軟。
太平将半片草葉放在口裏,慢慢咀嚼着,半天後才将它吐掉,問道:“消息可靠麽?”
Advertisement
蕭晊點頭道:“我派出去的斥候,很少有失誤的時候。”
太平低低應了一聲,站起身來,足尖揉搓着地面上的沙礫:“這裏是一片鹽堿地。”
所謂鹽堿地,就是地面上難生草木、連人也很難存活的土地。她在大晉朝看過一些,也林林總總地聽過不少說法。當年女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世所難及,也拿這大片的鹽堿地沒有辦法。
蕭晊好奇道:“所以?”
太平苦笑了一下:“所以,一旦唐軍和吐蕃大軍短兵相接,在這裏,”她用腳碾了一下地上的細白鹽粒,才續道:“唐軍必敗。”
“薛将軍那一場敗仗并非偶然。雖然吐蕃國號稱四十萬大軍,但減去夥夫、腳夫、随軍的奴隸,頂多不過二十萬之數。當年薛将軍手中的唐軍雖少,但他的身邊,還跟着一個吐谷渾王。”
太平遙遙望着那道河谷,輕聲道:
“吐谷渾王一聲令下,召集的吐谷渾舊部決計不下十萬之衆。再加上李将軍、蕭将軍從旁協助,斷沒有如此慘敗的道理。所以——這個地方,注定是大唐兒郎的埋骨地。”
蕭晊禁不住有些訝異。他側頭望着太平,像是在看一件珍奇的器物。好半天之後,他才搖頭道:“真不知道怎樣的耶娘,才能養出你來。走吧,我們回鄯州去,莫要和吐蕃人迎面撞上了。”
他一面說着,一面打了聲唿哨。
忽然之間,蕭晊愣住了,連戰馬跑到自己身邊都沒有留意到。他擰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喃喃道:“天哪那是……蕭某眼花了麽?”
太平順着蕭晊的目光看去,便看見一片荒蕪的鹽堿地上,站着一位十二三歲的少年郎。少年郎身量未足,但眉眼間已經有了淡淡的英氣,一眼掃過來時,目光威嚴且肅穆,如一座巍然的山岳。
在那一瞬間,她像是回到了前世的前世,母親高高地站在含元殿前,垂珠十二旒,居高臨下地俯瞰着朝臣;她伏跪在大明宮前,低低地垂着頭,全然不敢直視母親的目光。
這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眼神,威嚴肅穆,氣勢天成。
這孩子……是誰?
少年郎似乎已經跟着他們很久了,一雙眼睛淡淡地望着他們,不喜不怒,亦不出聲說話。
蕭晊上前半步,喝問道:“小子何人?為何跟蹤我等?你——你可知罪?”
最後的知罪二字,未免有些底氣不足。
少年郎彎眼笑了一下,望着太平說道:“你很好。”
——————————
據少年郎說,他是跟皇帝八竿子打不着的李唐宗室,偷偷從封地跑到這裏來的。
又據少年郎說,他實在氣不過吐蕃人為亂,就想親手過來教訓教訓他們。
太平在心中琢磨很久,把李唐宗室反反複複地想了一遍,也想不出這少年是誰。這位少年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就表現的絕非常人,非但氣度非凡,而且偶爾還會口出驚人之語。
比如——
少年望着遠遠走在前面的蕭晊,随口問太平道:“你一介女兒身,卻混跡在軍中,難道未曾有絲毫的不适麽?”
太平驚訝萬分。
她女伴男裝混入河源軍,迄今已經有三年之久。期間別說是頂頭上司蕭晊,就連随軍的醫師都沒發現她是女兒身,這位少年郎是打哪裏冒出來的,竟然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僞裝!
少年郎淡淡地說道:“我曾經有位妹……”他略微停頓片刻,才又道,“妹妹,跟我講過坊間的一個傳言:曾經有位公主威震三關,以大唐軍禮下葬,你曾聽說過麽?”
少年側頭看着她,暗色的眼瞳裏隐含着一絲贊賞。
太平答道:“是平陽昭公主。”
少年唔了一聲,贊許地點點頭,又道:“妹妹曾跟我說,若是女子進到軍營,無論再怎麽僞裝,都會有一些地方,是和男子不一樣的。譬如刻意壓低的聲音,刻意少報的年齡,甚至是膚色……”
太平皺眉道:“我阿耶阿娘天生膚白。”
少年郎搖搖頭,含笑道:“其實你沒必要急着反駁。”
太平愣了一瞬,随即便明白過來,她被少年詐了一道。
少年目光掠過太平的面容,聲音漸漸地有些冷:“而且你的樣子,和你的耶娘極為相似。這位娘子、或者我應該喚你一聲公主,你不在大明宮中享富貴榮華,卻跑到這裏來做什麽呢?”
————————
太平驚訝萬分。
她曾經設想過無數種被拆穿身份的可能,但絕沒有一種是像現在這樣,被一個陌生的少年一眼看穿,然後毫不留情地指了出來。
少年低低笑了兩聲,又和藹道:“其實你無需擔心,我并非迂腐不化之人。”
太平目光在少年身上停留片刻,道:“你既然知道我是公主,那我也無需同你客氣。你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郎,還自稱是‘無關緊要的宗室子’,到底是怎麽認出我來的?”
少年一愣,随即低低笑道:“……原來我也露餡了。”
他側頭看着太平,眼中的贊賞之意更深了:“實不相瞞,我是活過兩世的人。上一世我在長安城中歷經了風雨,這一世便想要來邊關看一看。這個說法,你相信麽?”
太平腳步一頓。
少年含笑望着她,又低聲道:“其實按照大唐軍律,我方才的那番鬼神之說,當斬。”
太平表情凝滞了一瞬,亦側頭望着那位少年,平靜道:“我信。”
“因為我是活過三世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太宗皇帝:我活過兩世。
太平公主:我活過三世。
兩人愉快(?)地交換了一下意見。
意見:嘤嘤嘤嘤嘤嘤嘤……(誰能懂我心裏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