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且說黛玉安撫住李媽媽,帶她回到碧紗櫥。
李媽媽站在房內,飛快掃視一圈,臉色越發不善,正欲說話,忽然聽見櫥外傳來襲人伺候寶玉換衣裳的語聲。李媽媽眉頭軒起老高,湊近黛玉身邊,低聲詢問:“姑娘這些年一直和寶二爺這般櫥裏櫥外住着?”
黛玉聞言,難為情低頭。紫鵑見她尴尬,忙插話道:“原是因為姑娘來得突然,二太太不曾備好房舍,老太太發話先在碧紗櫥裏住着。只是沒想到,如此一住便是兩年多……”
紫鵑說到後來,也覺心虛,語聲漸不可聞。
李媽媽卻會錯了意,以為紫鵑一心護着榮國府,便不再多言,随便找個由頭,要支開紫鵑。
黛玉卻看得分明,不想紫鵑難做,便吩咐她去賈母院裏小廚房點些姑蘇家常菜。
紫鵑領命離去。
黛玉回頭看見李媽媽眼神,解釋道:“嬷嬷不要誤會,紫鵑待我再忠心不過,我此番歸家是定要帶着她的。”
李媽媽見黛玉如此說,方收斂神色,滿懷心疼言道:“可憐姑娘在這裏受了這麽多委屈,叫老爺知道了不知該傷心成什麽樣子!适才老奴有心提起接姑娘回家的事,姑娘怎地不讓我說?”
黛玉親自捧了熱茶過來,輕聲道:“嬷嬷今日連番作為,已幫玉兒出了氣。這裏到底是國公府,是母親的娘家。且外祖母待我亦是真心。母親教我,做人應知恩圖報。以前的事就聽外祖母的,既往不咎吧!”
“而且,這府裏的人最是要面子。您剛才若是硬聲硬氣說出接我回家的話,前因後果放在一處,豈不是在當面指責外祖母等人怠慢了我?”黛玉細細分說。
李媽媽何嘗不知道,她若直接說明便是正面駁榮國府的面子,只是,“我的親親姑娘呀,您可知道您進京這些年,老爺逢年過節,三不五時送了多少禮來?就那些節禮單子,摞起來都有半人高!可是老奴看姑娘您房裏的擺設,哪裏有一件是從南邊來的?”
“老爺早就說了,您雖然一人在京城,卻也不能受半點委屈。就連您的四季衣裳、脂粉鞋襪都是請名家做好後派人巴巴送到京城的。就拿今天老奴送的那些頭面來說,不知道老爺派人給您送來了多少套!可如今老奴看着,您,怕是連一樣兒都沒見過吧!”李媽媽越說越是不忿。
“竟有這等事?”雪雁在旁邊聽了半晌,至此再忍不住插話。“虧得她們還有臉說什麽我們吃喝嚼用全仰賴賈家!平日裏我按例去領人參養榮丸,還總被說近來材料價格昂貴,藥房裏的人暫時做不出來,十回倒有六七回是空手而歸。”雪雁氣鼓鼓道。
李媽媽啐道:“呸,那人參養榮丸又是什麽好東西?擱咱們家裏,看都不稀得看一眼。可憐姑娘,想吃竟吃不上!姑娘聽老奴一句,再莫想着給他榮國府留什麽面子,老奴啓程前,老爺有囑咐,實在不行,哪怕撕破臉也要立時接姑娘回去!”
“就是,姑娘,咱們這便走吧!”雪雁也從旁勸道。
Advertisement
黛玉眼看兩人都氣成了烏眼雞,卻撲哧一聲笑了。
李媽媽和雪雁面面相觑。
黛玉一手一個拉住李媽媽和雪雁,柔聲道:“說實話,我也沒想到二舅母心思竟這般重,私下裏吞沒父親送來的銀錢禮物不說,還放縱下人克扣我的用度并随意編排。如今想來,那些人到處亂嚼舌根,并不是因着我不好,只不過是奉命而為罷了。如此一想,我心裏反倒敞亮了。二舅母短視、心窄,我們知道了,記在心裏便是。何苦要因為二舅母一個人而傷了外祖母的心,絕了父親與岳家的情分呢?”
“再說孝乃人立之根本。父親乃巡鹽禦史,身居高位,若是傳出與岳家不睦的消息,終是不好。我為人女,不能為父親分憂也罷,怎能再給父親增添煩惱?嬷嬷和雪雁,你們都請安心。我既寫了信給父親,如何歸家我已有打算。你們且聽我的,如此這般就好。”黛玉拉着兩人,細細吩咐。
李媽媽不斷點頭,連聲道:“還是姑娘心思缜密,法子周全。老奴這裏還有老爺親筆書信一封……”
等到紫鵑傳完菜回來,竟見黛玉伏在李媽媽懷裏無聲抽噎,正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這是怎麽來着?”紫鵑大驚,她不過離開一會兒,到底出了什麽事?偏偏雪雁也只是在一邊抹眼淚,并不答她話。
紫鵑見黛玉臉上都是淚水,因着抽噎小臉憋得通紅,生怕她又像前些日子似的痛厥過去,急的了不得,拔腿就要往外跑。
黛玉忙啞着聲音喚她:“紫鵑,紫鵑你別去!外祖母累着了,這會兒剛歇下,你、你……”後面的話,竟泣不成聲。
“都到這時候了,姑娘您還不顧着自己的身子?”紫鵑急道。
“這是怎麽了?”門口忽然傳來鳳姐的問話聲。
原來從賈母房裏離開後,王夫人就把鳳姐叫進了房裏,寒着臉囑咐她去庫房裏收拾收拾,挑幾樣林如海送來的禮物給黛玉拿去,尤其是那對紅玉手镯。
鳳姐詢問王夫人該做何說辭?
王夫人只閉着眼,沒好氣道:“你如今管着家,這點小事你都處理不好嗎?”吓得鳳姐趕忙告退。
鳳姐前腳剛走,周瑞家的撲通跪倒在王夫人面前,急忙分辯道:“回太太話,都是奴婢不好,竟上了那林家老刁奴的當!”
王夫人這才撩開眼皮,看她一眼,“你且慢慢說。”
待周瑞家的挑挑揀揀、添油加醋地将她如何赴約吃酒并在李媽媽引誘下說出黛玉小性兒并颦颦的話後,王夫人“啪”地摔了茶盞。
“好一個刁奴!竟把心思動到了主子頭上!她再怎麽說也是姓林的,我倒不信,她還能長住在這裏不走了?她家姑娘早晚還不是得任由我拿捏?”王夫人雙眼直欲噴出火來。
自打她哥哥王子騰一路高升,做到九省巡檢,她女兒元春又成了皇後宮中有頭有臉的女官,她什麽時候受過這等窩囊氣!
這邊廂,王夫人還在思量着怎麽給李媽媽并黛玉難堪。屋外,金钏隔着門扉焦急喚道:“太太,不知老太太那裏出了什麽事,二爺哭鬧不休,您還是快去看看吧!”
“什麽?”王夫人本來聽着是賈母院裏有事,還有些懶怠不想動,一聽是寶玉在哭,慌忙起身。
等王夫人趕到賈母院中,大老遠便聽見寶玉哭得撕心裂肺。
鳳姐站在門口迎候,旁邊平兒手裏還抱着一大捧首飾盒子,可不正是林如海送來的節禮嗎?
王夫人誤以為是歸還節禮出了岔子,拿眼狠狠去剜鳳姐,意思是你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鳳姐連忙搖頭,示意并非如此。
王夫人一頭霧水,撞進屋裏就見賈母歪在榻上,手中緊緊攥着一封信。黛玉跪在她面前,低聲不知說些什麽。只有寶玉正呼天搶地,唬的王夫人抱住寶玉就是一通猛勸,“我的心肝肉兒,你這又是怎麽了?”
“太太,太太,您,您快勸勸林妹妹,她、她竟要跟李嬷嬷回家。”寶玉斷斷續續道。
“回家?”王夫人扭頭去望黛玉并賈母。
黛玉垂頭不語,只是肩膀不時聳動,讓人知道她在傷心哭泣。
旁邊,紫鵑、雪雁都是滿面珠淚,就連“不可一世”的李媽媽也是雙眼通紅。
賈母長嘆口氣,“我這是作了什麽孽,老天爺先帶走了我的敏兒,如今竟連如海也不放過嗎?”
王夫人還是不明就裏,回頭去看鳳姐,要她說個分明。
鳳姐只得低聲道:“适才我去給林妹妹送東西,卻見林妹妹和李媽媽在屋裏抱頭痛哭。我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原來,原來林姑父身子竟,竟——”
黛玉聽着鳳姐的話,越發難過,似是再也堅持不住,身子一軟,向一旁栽倒。
寶玉不顧自己哭得不成,撲過去接住黛玉,又是好一通嚎。
王夫人聽得氣惱,暗恨寶玉不像話,又不是他死了——,咬咬牙,到底沒想下去。“竟如何?都這時候了你還賣什麽關子?”王夫人怒形于色道。
鳳姐看着黛玉慘白一張臉,心下不忍,再壓低了聲道:“竟大不好。”
大不好與不大好,區別海了去。
“不是說只是咳血嗎?”王夫人問道。
此刻黛玉卻像是哭夠了,仰起臉,攀住賈母膝蓋道:“外祖母也看了父親的親筆信。黛玉不孝,讓父親病中仍這般挂念。勞心傷神,病如何能好?李媽媽不通醫理,只知道父親越發消瘦,近日咳痰裏帶了血絲。可是外孫女讀過醫書,最是知道人全憑精血哺育。看父親信中自述,竟離膏肓境地不遠。若,若再無人貼身照料,延請名醫細心診治,怕是怕是……”
原來林如海怕李媽媽尋不着由頭接黛玉歸家,早已寫好一封聲情并茂的家書囑她帶來。信上旁敲側擊暗示自己久病,又兼思念愛女成疾,希望黛玉早日回家,得享天倫。
恰和黛玉的打算不謀而合。等到黛玉見了信,七分真三分假,欲語還休好一場哭鬧。如此這般下來,若再有人不許她回家,豈不是有悖人倫綱常?
果然,賈母見黛玉說一句便點一下頭。林如海是她和賈代善親自給賈敏選的夫婿,自然萬分滿意。如今再讓她白發人送黑發人,她怎能不滿心凄苦?
“黛玉無能,但是病榻前伺候的活兒料想不會有人能比我更盡心。幸好,父親如今自覺病體沉重,已然用心調養,若能再得女兒承歡膝下,心境開闊,于病情定大有益處。”
“黛玉鬥膽,請求外祖母允準,立即啓程歸家!”黛玉斬釘截鐵道。
她都說到了這份上,賈母哪裏還能不答應,點頭不疊。
黛玉見狀,轉頭看向寶玉,見他仍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樣,補充道:“待父親痊愈之後,黛玉定與父親一同入京看望外祖母。”
還不等賈母說話,寶玉已搶答道:“妹妹說定了,還會回來?”
黛玉見寶玉終于松口答應,勉強扯出一絲笑容道:“自然還要回來。京城可還有林侯府的宅子。父親外任多年——”說着,黛玉又轉向賈母道:“日後還需外祖母并舅舅們幫襯,讓父親早日回京。”
這句話恰說到賈母心坎裏。林如海雖占着鹽政要職,但是天高皇帝遠,于京城裏的榮國府倒沒什麽助益。林如海深得聖心,只要身體康健,不行差踏錯,入閣有望。只要林如海能回京任職,對寶玉、賈琏的前程都大有助益。
賈母人老成精,又有黛玉刻意點撥,立時會意,當即拍板道:“去,拿着我的帖子去請京城最好的大夫。”并指着鳳姐道,“趕緊給你林妹妹收拾行李,擇日不如撞日,明日便送你林妹妹回南。”
“我也要一同去!”寶玉徒勞無功地掙紮。寶玉見阻止無望,只能再三要求同去。只是別說賈母,就是王夫人也死不同意。
旁邊鳳姐插言道:“要不要讓二爺跟着去?”
這個二爺卻是指賈琏。
黛玉道:“有琏二哥陪着自然是好。只是黛玉此回歸家是為侍疾,琏二哥身上到底有着官職,不好勞動他長久耽擱在姑蘇。”
“你林妹妹所言有理。我看李嬷嬷頗為能幹,再坐你薛姨媽家采買的船只南下,想來不至有事。如此便說定了。”賈母道。
黛玉忙帶着李媽媽并紫鵑、雪雁與賈母行禮拜謝。
為了表示她早晚定會回來,黛玉直言要帶着紫鵑同去。賈母求之不得,立刻答應。
如此說好,黛玉告退回房收拾東西。寶玉有心再鬧,又覺得不許黛玉歸家有悖人倫,想起黛玉獨自飲泣模樣又實在心疼,渾渾噩噩也跟着回房,竟就這般答應了。
而王夫人萬沒想到林黛玉竟如此輕易便走了,一時不知是喜是悲。
梨香院裏,早有丫鬟婆子來傳了信。寶釵并薛姨媽對視,各有心思百轉千回。
一日內,幾起幾落。是夜,偌大的榮國府裏多少人難以安眠。除了回房後便破涕為笑的黛玉主仆四人。
五月淮揚,也是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