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逼宮謀反
二月初十
清早,皇貴君便到政清宮帝寝殿來見熙宇帝。
“陛下,近日可好些。”皇貴君坐在暖蹋上問道。
“朕無礙,老人了,腰酸背痛難免,皇貴君不必擔憂。”
皇貴君轉過臉去,眼中一抹淡淡的哀傷一閃而逝,可他生了女兒,離鳳後的寶座只有一步,這些注定他必須硬下心腸為女兒為自己将來打算。
皇貴君此刻眼中更多的是怨,尤其聽到昨日女兒說母皇不讓她進入政清宮的那一刻,他明白了,眼前的這個女人,是絕對不會再讓他和他的女兒往前邁上一步,那麽,要得到這一切,他就只能靠自己,而眼前的這個女人,這個妻主,這個帝王,就別再怪他心狠。
“陛下,臣侍今日來,是想占着你我多年夫妻情份,問陛下件事。”
“皇貴君何事?”熙宇帝沉聲問道,心中冷笑,夫妻情份?
“陛下是否心中定下了太女人選?”皇貴君開門見山的問道。
熙宇帝斜了他一眼,也不隐瞞:“是,去歲秋時便有了人選,只是她羽翼未豐,不便現與人前。”
“若臣侍猜的不錯,應是九皇女。”皇貴君說的很肯定。
熙宇帝點點頭。
皇貴君猛得起身,雖然他早有心裏準備會是如此,可親耳聽到,心中所有的怨、恨如海浪般無法抑制的湧來,他咬牙恨恨得走到熙宇帝身邊,附下身去,悄悄對熙宇帝說道:“陛下可知,臣侍整整盼了二十多年,陛下的一句話,臣侍所有希望就此化為烏有,二十多年了,臣侍這個皇貴君可有對不住陛下的地方,讓陛下要如此懲罰臣侍?琦兒到底哪裏不好?她哪裏不如你的九皇女?她那麽聰明,從來學業都是最好,又孝順你這麽多年?為什麽不立她為太女?九皇女有什麽能力,你能保證她能守住這大耀江山,你能保證她能讓大耀這諸多世家臣服?臣侍不服,臣侍不服……”
熙宇帝擡眼,看着他,一臉平靜的說到:“你以為定侍君與太女之事朕事後沒有查過?你以為你暗中讓朕服下的那些個龌龊湯藥,能瞞的住朕?知道為什麽朕放過你和琦兒嗎?因為朕當時還沒想出太女人選,朕不想因此讓朝堂混亂,暫且放你們一馬,而且不管怎樣,琦兒是朕的女兒,朕可以下手殺了你,但朕不能手刃親女。”
熙宇帝說到這,心口有些不暢,深吸了一口氣後接着說道:“琦兒是聰明,只是她的小聰明沒用對地方,朕實在不懂,想你一個大世家出身的皇貴君,放眼天下,如今哪個男子尊貴過你的,你怎麽會竟連個平民小戶都不如,生出這麽個糊塗的女兒來。你看看你們爺倆耍的那手段,将來就算你們成事,讓琦兒登上皇位,要被外人知道這帝位怎麽來的:設計讓嫡姐與庶父亂倫?設計讓母皇服下髒藥□□不止,損了身體,讓朝堂上下擾心不已,日日上奏求立太女,父女倆再行逼宮?這還不讓人笑掉大牙?她就這點本事,你還指望她染指朕的大耀江山,哼!”
“那又如何,臣侍與琦兒的這些手段是不高明,但見效不是?如今太女與定侍君不是在地下雙宿雙栖了嗎?而陛下不也是已白花蒼蒼?臣侍不就站在這裏逼宮嗎?有件事陛下怕是不知,臣侍借着陛下那時喜歡美人之機,在這政清宮中插了大半的人,琦兒此刻就與他們守在宮外,等着陛下下旨。”皇貴君被熙宇帝一說,心中不免有些害怕,但還是要假裝淡定,立直身體,表情冷冷的說道。“臣侍當了近二十五年的皇貴君,也當夠了,臣侍想知道當上太鳳後父儀天下的滋味。”
Advertisement
“皇貴君覺的,這可能嗎?”熙宇帝輕蔑的一笑,皇貴君突聽得“叮叮”一聲,如玉石相撞的聲響。
只見瞬間,一名全身黑衣連臉都用黑布包住,只能看見兩只眼睛的男子已立于帝寝室,站于皇貴君身後,皇貴君回頭還未看清來人,那男子便一個手刀将其劈暈過去。
只見熙宇帝一揮手,那黑衣男子向熙宇帝行了個禮,瞬間消失。
這便是大耀帝王影衛,每位帝王只有三名影衛,他們都是在出生不久,便被送往皇宮,交由當朝影衛培養,長大後負責在暗中保衛新帝安危,輪流當值,生死随主,帝王駕崩之日,便是影衛殉主之時。
影衛在當值之時,一般不離帝王百步,最遠距離也不過殿內殿外,且輕功極高,只要帝王搖響随身的空心玉石,瞬間即到眼前。
所有人包括熙宇帝都不知道,她的十皇子博錦淩,正是因為她當日無意間拿出這空心玉石哄他,影衛在殿內現身,見熙宇帝只是在哄十皇子,沒有任何危險,瞬間離開。就是這個瞬間的速來速往,正巧被博錦淩恍惚中看到,以為是鬼,讓本已在父君懷中安下神來的他,再次被吓着,更是病情反複,以至不治。
此刻熙宇帝看看暈倒在地的皇貴君,喚了随侍進來,将其送回了绮霞宮,并下旨:皇貴君身體不适,需靜心調養,任何人,沒有聖旨,不得進出绮霞宮。
而此時,皇宮已被騎營左右軍人馬包圍。
“降者不殺,讓開,饒你不死。”樂王與周應高坐于馬上,與鎮守在玉門前的禦林軍統領對執。
“亂臣賊子,休想進得玉門,除非從你盧大奶奶的屍體上踩過去。”禦林軍統領喝道。
“這可是你說的,殺!”樂王冷笑着一聲令下,殺聲一片。
不多時,大耀京城官員及熙宇帝本人都收到消息,樂王謀反逼宮,衆大臣大吃一驚,大臣們都知樂王外祖是原州秦家,只是許多大臣沒有想到,她竟會利用到京城騎營來逼宮,雖然人數不多,但此時如何來的及往返城外調軍入京。因此兵部官員只能調來京城內的兵将及自家護院,協助禦林軍,哪裏能是騎營的對手。
京城烽火臺,硝煙四起。
高坐于馬上得意的樂王萬沒想到,事情會是那麽巧合。
博婉玳于去年得知樂王在寧川傳播瘟疫之後,開始令楊青先将部分人馬逐漸往京城方向轉移過來,此時已有三萬左右的人馬安置在京郊附近的荒山荒地,開荒幹着農活、養着馬畜。
而自從翼西回來,古欣便認為博婉玳為人良善仗義,胸襟寬闊,漸漸與之常有往來,連同對顏靜茹,古欣雖心中不滿,但表面态度也好了許多,只要休沐,安排好軍中之事,便到九皇女府上客居兩晚。
就在昨日深夜,幾人在女皇女府喝酒聊天之時,古欣酒醉興起,誇起自己率領的六萬騎營中軍來,并邀請博婉玳與顏靜茹明日休浴同往城外校場觀看騎營練兵。
可偏好博婉玳将在下個月大婚,楊青讓胞妹楊蘭親自帶了五百人馬,由翼西送來賀禮,于城門落鎖之前才到得京城,博婉玳已準備休沐之日,在九皇女府為楊蘭洗塵,一聽古欣這話,有些為難。
顏靜茹見狀,便佯裝譏笑古欣說:“這混人說話不經腦,醉的連自己的騎營離京城多遠都忘了,好容易休沐,誰有那閑功夫花上半日,跑那麽遠去看。”
古欣本就不喜顏靜茹,被她再這麽一激,面子放不下,越想越氣,借着醉意,天還沒亮城門剛開便悄悄派人通知騎營中軍,全部必須到離京僅十裏的閱兵校場集合,九皇女要前來觀看騎營中軍演練。
事後顏靜茹知道這事,立刻來九皇女府,與博婉玳一起在廳上大罵古欣,未得皇命,擅自帶兵逼近京城,這是犯上的大罪,古欣一聽,酒才吓醒。
就在古欣準備親自趕往閱兵校場,讓兵馬回營時,府外傳來樂王謀反的消息,博婉玳與古欣幾人立刻帶了一衆護衛,向玉門趕來。
而騎營中軍在途中見烽火狼煙,更是快馬加鞭往京中趕來。楊蘭對天放了數顆煙花,召集在京城郊外的人馬。
博婉玳等人到玉門時,護衛盧婷凄利的大叫一聲“母親……”只見禦林軍統領被樂王提刀砍下,身首異處,她的血染紅了盧婷的眼。
盧婷傾刻間如瘋狂了一般,不顧一切的直沖向樂王,她武藝也算高強,途中一路人擋殺人,任誰也攔她不住。
當盧婷殺到樂王身旁,提劍正要向樂王砍下,周應立刻向她迎了過去,三人撕殺到一起,周應部下也立刻圍了上來。
博婉玳見狀,也帶人殺開一條血路,殺到盧婷身邊幫忙,而盧婷此時已被砍斷一肢肩膀,右手緊握寶劍,不停的與周應撕殺,樂王卻已不見蹤影。
“殿下,樂王進宮去了。”盧婷一邊不停揮劍,一邊不忘提醒博婉玳。
博婉玳與三名護衛甩掉圍上來的騎兵,騎馬進了玉門,還未到政清宮宮門前,就看到樂王帶人與宮中護衛在那打殺,博婉玳數人揮劍上前,不顧其他人,只擒樂王。
樂王一人,雖有其它人幫忙,也不是四人對手,漸漸敗下陣來,正好此時,宮外的兩方人馬也殺了進來,古欣的六萬騎營中軍已到,楊蘭也帶了近兩萬人馬前來,而今日未當值的五千禦林軍,也紛紛整隊前來,大內護衛更是裏外三層,将政清宮保護的嚴嚴實實。瞬間,政清宮外也如玉門前一般,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騎營左右軍雖有十萬人馬,但禦林軍個個功夫高強,非一般兵士可比,且大內護衛比起禦林軍,功夫上自然更上一籌,加上古欣的六萬騎營中軍及楊蘭的兩萬人馬,兵部兵将及護院也有萬餘人,影衛只是在暗中看着,便已知樂王的十萬人馬要在敗下陣來,不用自己出馬了。
一個時辰後,周應被殺,樂王被生擒,押入了政清宮。
“瑛兒,你知道朕為什麽那麽護着你的瓊皇姐,就因為朕一直認為,只要有她這個正統嫡皇女在,你們姐妹們就沒理由去奪搶那個位置,就不會自相慘殺,更不會來殺朕,朕能保住自己,也保住自己的皇兒。可終究朕還是逃不過,這是皇家的詛咒,歷代帝王都逃不過,朕要護住大耀江山,就終究護不住你們。”熙宇帝很是難過,一天之間,兩個女兒都想要自己的命。
“哼,成王敗寇,兒臣只能說,兒臣輸了,可兒臣不這麽做,不搶那個位置,母皇認為兒臣将來能活嗎?”樂王反駁道。
“要是讓你成了帝王,那朕的皇女皇子們可能就一個也活不成了。”熙宇帝苦笑。
“至從你瓊皇姐去後,母皇從沒攔着你們去争取你們想要的,可是,母皇卻必須考慮大耀的萬年基業,歷代帝王都有自己的一套治國之方,有的,能開一代太平盛世,有的,則是把王朝送入末路,你們如今的手段,也能多少看出你們今後的治國之法來。”熙宇帝緩緩說道。“你,為了自己,寧可把大耀帶入殺戳之中,不惜犧牲那麽多百姓的性命,母皇怎能把它交給你。”
揮了揮手對宮中護衛道:“帶下去吧。”
“放開,孤自己走。”樂王掙開護衛的手,看了熙宇帝一眼,憤恨的自行向外走去,她已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只是不甘心,做鬼都不甘心就這麽敗了。
“玳兒,你過來,母皇有話跟你說,你們都下去。”熙宇帝讓博婉玳留下,其他人全部被遣了出去。
“玳兒,你喜歡這張椅子嗎。”女皇一邊說着一邊站了起來,看着她的禦椅。
“兒臣不敢”博婉玳震驚的擡頭看了一眼,又低下了頭。
女皇看到她輕微的發抖,她知道那不是因為害怕,因為當年,她自己也是如此,雖然這麽多年來,她已身心疲憊。
“朕的皇位,朕一直以為會是你瓊皇姐的,朕在她身上傾注了無數心力,可是世事難料,你瓊皇姐她,唉,不提了,朕現在把它交給你,你很聰明,也很內斂,更懂得如何為自己制造機會。”熙宇帝又緩緩坐下道。
“母皇,兒臣不敢,兒臣只是不想看七萬全都……才……”博婉玳知道熙宇帝說的是什麽事了,博婉玳現在才真正知道,自已做的事,母皇早已知道。
“沒關系,至少,你能收服七萬人馬,這本身就證明了你的能力,而且你沒有帶那些人來逼宮,朕知道,十皇子與賢貴君的事,你心裏多少也是怨朕。”熙宇帝睜開眼,看着女兒,自嘲着笑道。
“母皇,兒臣只是不希望父君與皇弟枉死……”博婉玳說着很緊張。
熙宇帝點了點頭,笑道:“你是母皇的女兒,母皇怎會不懂,這個理由只是其中之一,母皇知道,你想做出一番非功偉績來,你想指點大耀江山甚至整個天下,你也一樣有你的野心,母皇看中的,便是你的這份野心,比你兩位皇姐更加博大。玳兒,母皇登基之時,有過雄心壯志,也想着平四夷攘天下,可多年後才發現,原來一代帝王,能守住祖宗留下的這份基業,就已經夠難的了。玳兒,母皇這輩子,也算是無功無過,沒什麽可以教你的,但有一句話你記住,一輩子都要記住,為君之道,在于制衡,無論前朝,還是後宮。你還年輕,可能現在不懂,将來,你坐上這個位置,便會慢慢明白。”
“母皇。”博婉玳頓時蒙了,只能擡着頭直直的的望着母皇。
“回吧,母皇也累了,将來,這大耀就交給你了。”熙宇帝揮揮手,讓博婉玳退下。
第二卷 初登帝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