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年:2000
千禧年到了,小貴和小西兩個人過年。大國打電話問她回不回去過年,小貴說不回去了,待只待一個多月,錢可不少花。小西自從她爺爺沒了後就沒提過回上海。
大國回去後,小貴把他一千二百不到的退休工資都寄過去。小貴現在的工資一千不到,比大國的內退工資低,每個月給小西六百塊生活費,自己把開銷控制在三百塊錢之內,還能剩個百八十塊,攥幾個月也是一筆小錢。
小西上的是師範類,不要學費,大一開學的時候交了四年的住宿費書費校服錢,現在也就每個學期交一百塊錢班費,每個月學校還給六十塊夥食補貼。小西她們是最後一屆師範免費生了,98年開始學校收學費,每年學費三千六。
之前不覺得什麽,大國一退休,福利、補貼、崗位工資都沒了,內退的退休金只有正式退休的七成,小貴就覺得女兒這個學上的真合算。
本來小西上學,他們兩口子疼女兒,說好小貴的工資都拿出來給小西當生活費,第一個學期給她留了伍仟塊錢。報考師範類的學生很多都是農村的,內蒙農村又不是南方農村,連吉林洮南那邊都比不上,小西在同學裏就很紮眼了。小貴想過給女兒在外面租房子,又怕不安全,也怕女兒更加獨來獨往。好在小西雖然不愛說話不愛搭理人,但她對入黨評優什麽都沒興趣,因為體育成績不好系裏不給她獎學金她也無所謂,活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所有能出風頭的事情自覺回避。為了學分參加了一個書畫社團,老師要把她的畫兒拿去市裏參展她一口回絕。老師也很有性格,把她的畫兒擱學校文藝走廊的櫥窗裏挂了一年。
小西放假回家,第一次主動跟小貴提起學校裏的事兒:“能不從那裏走就不走,每次看見那兩只胖出圈的熊貓都覺得自己手太欠!”
“……,那你不畫了?學分不要了?”
“畫雞蛋。”小西面無表情:“用毛筆畫雞蛋。”
……,好吧,大學已經是個小社會了,所以這孩子在學校的人緣還不錯吧。
小西回家看見她媽在念佛經,沒說什麽。下一個學期,帶回了全套的瓊瑤和亦舒的小說給她媽看,“圖書館借的,借了一個學期,你慢慢看。”
小貴哭笑不得,“我一個老太太你給我看這些幹嘛啊?!”而且丈夫兒女都不在身邊,讓人看見她看這種言情小說,就算不說她有外心,也該笑話她人老心不老了。
小西很認真:“宗教這種東西,了解一點就行了,別沉迷進去。都是世俗的俗人,誰又能超脫出去。”
小貴知道這是女兒對自己的關心,就是方式怪了點。
其實女兒放假回來,她就不怎麽念經拜佛了,一門心思給小西做好吃的。大國的手藝很好,以前大多時候都是他做菜,就算後來當校長忙了,他也至少一星期做一兩次,小西點菜,做的都是她愛吃的。
小西去上學,每次假期回來小貴都覺得又瘦了。學校大食堂的大鍋飯小貴也吃過,味道不好。幾個小食堂的飯菜也就比大食堂好一點。小西挑食,早飯中飯要麽不吃要麽就吃一點點,晚飯大多數去學校外面的餐館吃,飯錢和書錢是她最大的開銷。
假期回到家裏,當媽的變着花樣給女兒整吃食。小貴做菜遠不如大國,炒菜什麽的火候總是掌握不好,最拿手的炖菜和煲湯小西都不喜歡,看見上面的油就不吃了。好在這孩子愛吃魚蝦,小貴就清蒸魚、鹽水蝦、汆魚丸、煮蛤蜊。別人家過年桌上都是豬牛羊雞鴨,她家一桌蝦兵蟹将,連餃子都得三種口味:白菜豬肉餡兒、蝦仁餡兒,還有初一小貴吃素的韭菜雞蛋餡兒。
小貴把這些零零碎碎的事兒都寫在給大國的信裏,越寫越長。大國的回信也長,但是寫家裏的事兒少,提幾句老太太的身體和小南的工作,大多數是外面的奇聞異事和當地的新聞。信紙裏有時還會夾幾片時令的自己曬的花瓣、葉子,還寄過一次蝴蝶标本。小貴小心翼翼的收藏着,誰都不給知道。想起來也覺得好笑,年輕那會兒戀愛,寫的信擡頭都是“志國同志”、“常貴同志”,信的內容跟彙報思想工作似的;各自上學的那幾年更是簡潔明了,把要說的事兒說完就得;臨到老了,反倒溫柔缱绻起來。
過完年小西回學校,小貴繼續自己平淡的生活。
今年開始,市裏還有礦區房屋分配的政策全面停止。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單位分房這一說了,相應出臺的是根據職級發放房屋補貼、安家費。退休的也有一筆一次性的房補,大國的職級加工齡小貴算了算能有三萬多!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發!小貴自己因為是在職,據說年底就能發,也能有兩萬左右。
房補錢還沒影兒呢,上面開始鼓勵大家買下住的房子了。住的房子是老礦區也就是現在的煤炭公司分下來的。按照公房購買細則算,買下來大概需要兩萬五,可以分三次付,一年內付清即可。兩萬五不是小數目,市裏賣的新商品房像原來老三樓那樣的房子多層的一套不過四萬,高層四萬五,處長樓這樣的小別墅,一套也不到八萬。
但總歸是合算的。給大國去信,大國電話就打回來了:“買!”
第一筆小貴交了八千,十月份又湊了一萬,年底交的七千塊錢是向小娟姐姐借的。小娟姐姐扔下一萬塊錢,借條死都不肯拿。
小貴默默記在心裏。你幫過一百個人,總會有那麽一兩個是真心感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