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節
、かぢをたえ、ゆくへも知らぬ、戀の道かな——曾彌好忠
第 30 章
在日本旅行,必不可少的自然是溫泉旅館。
程幼寧精挑細選了一家可以看到海,有私湯的溫泉旅館。
晚飯是海鮮丼和鲷魚鍋,配一小份杏仁豆腐作為甜點,程幼寧吃得很飽,邊吹海風邊消化了好久,才起身去泡溫泉。
岑晚謠今天值夜班,在值班室裏看文獻。
對于程幼寧那句“我要去泡溫泉了”,岑醫生只是“嗯”了一下,頭都沒擡。
私湯,自然帶手機進去是沒關系的,不僅如此,程幼寧還帶了GoPro進去。
程幼寧四下裏尋找了一個好角度,将手機卡在假山之間,GoPro放在一旁,轉身将自己脫了個幹淨。
岑晚謠正在糾結一些學術問題,程幼寧那句話她只是本能做出回應,并沒聽進去。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畢竟她工作中和程幼寧課堂以外的時間,兩人基本都連着線,哪怕只是各做各的事。
于是當岑晚謠擡起頭放松了一下肩頸,視線落在屏幕上時,是水汽中若隐若現的身體和程幼寧緋紅的側臉,越過水聲能聽到的,是一些聲音。
岑晚謠“哐當”起身将筆記本虛掩了起來,起身鎖了門。
程小狗是故意的。
她當然是故意的。
程幼寧聽見聲響,看到屏幕一黑,過了一會兒,岑晚謠才出現在屏幕裏。
程幼寧:“你回來啦。”
聲音裏帶着黏膩。
程幼寧:“我好想你啊,晚寶。”
她看着她,愛撫着自己,渴求着。
不夠,沒有她的話,就不夠。
程幼寧的聲音顫顫,“怎麽辦,晚寶,我好想你啊。”
岑晚謠回到自己的休息室,将兩道房門緊緊鎖死。
岑晚謠:“我陪你。”
她和她隔着屏幕對望,眼裏盡是愛意。
旅行的第三天,程幼寧起得稍晚了一些,又簡單泡了個溫泉,換了衣服才出發。
第四站是京都,程幼寧喜愛的古都。
在去往京都市的途中,她路過喜撰山。
曾經這裏被叫做宇治山,因為喜撰法師曾在這裏隐居,現在人們叫它喜撰山。
程幼寧自幼随母親讀詩,讀詩人,無論古今中外,但凡寫點東西搞點文藝的,都喜歡來隐居避世那一套。
喜撰山不高,也就400來米,程幼寧想拍點照發給岑晚謠,發現信號太差。
或許古人可以,在這裏寫寫詩、作作畫,訪客或許一年不過一二,自耕自種。
而今這山不再是哪一個人的山,想要住下,需要申請、審批。耕種?破壞生态環境是要被處罰的。如今想要隐居,得要買一塊地,一座山,或是一個小島,需要錢,很多很多的錢,這筆錢她要攢多少年?或許大半輩子,等她攢夠了錢,她或許已經太老了,砍不動樹,劈不動柴,她需要請護工來照顧自己,比起山裏,養老院才是更适合她的歸宿。但好在,在養老院裏她也可以寫詩、作畫,興許還能拿個獎。
幽深人不解,反謂憂愁山。*
她想隐居者到底為何來到此地,為何留在此地。
也許并非人間釋然,并非看破紅塵,并非憤世嫉俗,只是這裏舒服,這午後的清風舒服,這林間樹葉婆娑的聲音舒服,這鳥兒的啼鳴舒服。
只是想要一方淨土。
可這一方淨土千金難求,她若想隐世,淨土又将在何方。
程幼寧搖了搖頭,大口呼吸這林間清香的空氣。
她才不想隐世。
她可不是什麽真正的流浪詩人和大隐智者。
她是這芸芸衆生之中的俗客。
她有家可歸 。
她盼望歸家。
那便是她的淨土。
程幼寧起身拍拍一屁股的塵土,翻過這一頁,去往京都。
等到了京都,已是夜幕時分。
今宵何所戀,夜半月中天。*
京都,平安京,曾經的皇都,也曾經歷朝代更疊,程幼寧想這新月之下,有過悲憤與慨嘆,歡淚與哀泣。
只是甫一到站,被這現代化的落差,情緒撞了個粉粹。
京都站有多繁華,是鋼筋混凝土和霓虹燈,是夜幕已垂依舊人流攢動,是她見過無數次和許多個的大都會。
人啊,總是這樣,好像看起來越高科技越智能的東西就越高昂,卻不知雕梁畫棟與湖光山色才是真的昂貴。
程幼寧嘆了口氣,拖着行李出了站。
原本不确定今天是否能順利趕到京都,程幼寧沒有提前預定今天住宿的地方,就近在車站附近的賓館住下,将前兩天換下的衣服都清洗烘幹了,已經是夜裏10點多。
程幼寧打算去覓食,沒有什麽比深夜的居酒屋更誘人的了。
祇園,距離京都站最近,最有京都味的地方。
當出租車在這裏停下,會産生一種錯亂感,仿佛自己是這時空的亂入者。
木屋小巷,憑欄燈籠,花見小路見的是少女們一身繁花似錦,是柔和的光與影。
微風中柳葉輕舞。
程幼寧提前和岑晚謠道了晚安。
今晚她不是熱戀中人,是這深夜的只影客。
她掀開一扇垂簾,探身而入。
即使夜深,這裏依舊熱鬧,有三兩談笑的,也有她這樣形影單只的。
程幼寧在吧臺席坐下,點了兩個小菜,幾根串和一杯日本酒。
味道很好,帶着煙火氣,日本酒暖胃也貼心,剛剛正好。
負責料理的是老板,老板娘負責點單、傳菜和照顧客人。店裏似是熟客多,她這樣的新鮮客自然是十分打眼。
老板娘大約60出頭,微胖,皮膚卻很好,她笑着問程幼寧從哪裏來打算去哪裏,還誇程幼寧長得好看。
程幼寧遇到過許多這樣的老婦人,在各種商店或是料理店裏,她們總是帶着和善的笑容,誇她長得好看。她也曾想過,這不過是一種營銷和攬客手段罷了,但是她們的言語中毫無刻意,讓人不得不信服這一聲誇獎是發自她們心底的,也不得不因此感到溫暖與欣喜。
能夠自然而然地誇獎別人,和能夠坦率地表達愛意,都是難能可貴的美好品質。
她還未曾告訴岑晚謠她有多愛她,也未曾告訴岑晚謠,她是她在這人間遇見過的,最最美好。
酒足飯飽,離開小店時下起了小雨,街道上飄萦着水汽,霧蒙蒙的,卻無半分寒意,像是她渴望與她相見,向她敘說愛意的心情。
*出自《小倉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解析》劉德潤譯本
原文:わが庵は、都の辰巳、しかぞ住む、世をうぢ山と、人はいふなり——喜撰法師
*出自《小倉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解析》劉德潤譯本
原文:心にも、あらでうき世に、ながらへば、戀しかるべき、夜半の月かな——三條院
第 31 章
程幼寧原本計劃在京都停留兩天,因為岑晚謠說她也來過這裏,但是當她詢問岑晚謠對京都有什麽印象時,岑晚謠回答,“學會發表,醫科大學還有,手術,做了好兩場疑難雜症,我現在還留着當初的記錄。”
風情萬種的是岑晚謠,而岑醫生是不解風情的。
程幼寧想,下次有機會,再和岑晚謠來一次吧,畢竟京都的小街小巷,是滿懷柔情的。
她打開地圖看了看,決定為這多出來的兩天增加兩個停留點——明石和姬路。
《小倉百人一首》裏沒有提到明石和姬路,但明石是光源氏*的流放之地,而姬路城,是日本首個世界文化遺産。
程幼寧在午後陽光正好的時候穿越了明石海峽大橋,出租車的車窗外,是海,海面風平浪靜。
明石海峽大橋,目前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橋梁及懸索橋,曾經風浪險惡無法橫渡的海峽,如今只需要幾分鐘,便能從輕松跨越,仿佛那些分別、思戀、怨恨和哀恸都是一場虛空。
程幼寧站在江埼燈塔上看到的只有陽光明媚和平靜的海,山林與草的綠,海與天空的藍,和雲的潔白。
再次穿越大橋回到明石市,她打算在海濱公園的一家咖啡店喝個下午茶,看着海,跟岑晚謠視頻了一會,起身準備去個洗手間再出發。
打開衛生間大門的時候,她仿佛以為自己魂穿了浦島太郎*。
這是個和水族館別無二致的衛生間。
人類或許想過用科技坐任何大膽創新,程幼寧也不是沒看過什麽水下賓館的宣傳大片,而當她真的坐在這裏,看着一群魚游來蕩去,解決不得不解決的生理問題,體驗感絕對沒那麽好,她想即便是龍女,這種時候也還是需要一些隐私的。
好在龍宮一游歸來,陸地上也只過去了幾分鐘。
程幼寧決定在播磨町過夜,第二天起身去姬路城。沒有車使她的行程有些令人疲憊,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