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塗靈簪顫抖着雙手,握着那把卷了刃的彎刀不顧一切的砍殺,沖到李扶搖面前。巨大的悲痛使她壓抑的記憶碎片瞬間爆發,心如刀絞。
她吃力的扶起李扶搖倒在血泊中的身子,将她蒼白的面頰貼在自己劇痛的胸口,全然不顧黑衣人已在自己頭頂舉起了彎刀。
李淮冷冷的看着悲痛欲絕塗靈簪,終是緩緩閉上了布滿血絲的雙眼,良久才下定決心般命令:“殺了他們,別留活口。”
說完,他拿起玉玺和傳位聖旨,匆匆的離開了暖閣。只是他的步履匆忙而淩亂,仿佛在逃避什麽洪水猛獸般,狼狽不堪。
李淮走了,殘餘的黑衣武士将塗靈簪團團圍住,緩緩舉起了罪惡無情的彎刀。
然而,揮刀一瞬,十餘條武将的身影破窗而入,将李淮留下的黑衣人砍殺在地。
“塗家十三騎救駕來遲,請主公恕罪!”
霎時間,刀光劍影遠去,風雪黯淡,塗靈簪顫抖着撫過李扶搖蒼白的眉眼,哽咽道:“你怎麽這麽傻,要為我擋那一箭,莫非我就不會躲開麽?”
李扶搖雙目緊閉,全然沒有反應。
塗靈簪伸出劇烈抖動的手,一點一點抹去他臉上沾染的血跡。忽然,一滴熱淚吧嗒一聲濺在李扶搖的唇邊,她怔了怔,抿唇想要擦掉那一滴眼淚,結果又有第二滴、第三滴淚落下,怎麽也擦不完似的。
“我明白了。”她苦笑:“原來這就是愛麽,會為他哭,為他笑,為他傷心難過,為他……肝腸寸斷。”
“扶搖,我想起來了。你再撐一會兒,我們一起回長安,不要死……”
“我們還要去看花燈,去吃宮牆下的元宵。我還要坐上紅色的轎子,然後你輕輕的将我抱下來,跨過火盆……扶搖,我們還有好多事沒做呢。”
李扶搖的費力的擡了擡沉重的眼皮,卻終是徒勞,只好緩緩擡起一只破皮流血的手來,輕輕觸碰她的臉頰,塗靈簪一怔,随即欣喜若狂的抓住他微涼的手,用力的按在自己的臉頰上摩挲。
“我都……聽到啦,”李扶搖扯出一個蒼白得幾近透明的笑來,用破碎不堪的嗓音斷續道:“阿簪……不要反悔……”
塗靈簪瘋狂的點頭。
Advertisement
她望着李扶搖蒼白的臉,正要說些什麽,卻見天邊的餘晖緩緩收攏,夜幕降臨。
唇邊的笑意一點一點的僵硬,然後消失。她茫然的環顧四周,又看了看躺在自己懷裏的渾身是血的男人,瞳仁漸漸渙散,宛如木偶……
烏鴉和十三騎解決了屋內的黑衣武士,紛紛撩袍下跪,齊聲道:“小主公,敵人已肅清完畢,是否即刻啓程回長安?”
塗靈簪依舊眼神空洞,沒有反應。
十三騎茫然的擡頭看她,不知發生了何事,只好繼續跪在地上等她的命令。
烏鴉看出了她的不對勁,向前一步試探道:“……小主公?”
塗靈簪沒有焦距的眸子,極慢極慢的對上烏鴉的臉,蒼白的嘴唇幾番抖動,終是無助的問道:“你……是誰?”
“我為何會在這?”
“發生了什麽?”
“我懷裏的這個人……是誰?”
……
永寧四年正月初二,帝以龍體有恙為由,傳位于陳王李淮,天下大驚。
現任帝王膝下無子,哪怕他駕崩了,按理也該傳位于親弟——楚王李扶疏,又因何會輪到廢太子之子上位?
不知情的人議論紛紛,只嘆皇帝雖擺脫了秦樓兩家的控制,但做起事來還是這般荒唐不顧後果。不過陳王雅名在外,溫潤如謙謙君子,百姓倒也不反感此人做皇帝,姑且于長安街臨窗而坐,溫酒烹茶,看一場好戲罷了。
沉重的朱紅色宮門緩緩打開,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吱呀’聲。微風碎雪中,陳王扯了扯身上的狐裘披風,這才翻身下馬,高舉着傳位聖旨和玉玺,一步一步邁上那象征着無盡尊貴和無邊孤獨的金銮寶殿。
幾百級的雕龍漢白玉階,他用自己的雙腳虔誠的丈量。陰風獵獵,旌旗飄飄,他眸中倒映着金碧輝煌的大殿,倒映着長安城千年不變的磅礴,每邁一步,他的嘴角便上揚一分,到最後,變成了無可抑制的瘋狂大笑……
十六年了,五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他終于代替被逐出長安、身死異鄉的父王,登上了這白骨累就,血河漂染的金銮殿。
溫潤的僞裝下,他帶着仇恨而生,舍棄了自我,舍棄愛人,沿着宿命的軌跡,在這場以命相搏的棋局上攪弄風雲。
就像撲火的飛蛾,無論對錯,向光而行,至死方休。
見到李淮的到來,早已等候在此的文武百官自動讓出一條路來,各種或驚疑、或鄙夷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宛如萬箭穿心。他依舊帶着溫潤而優雅的微笑,目光驕傲,高高捧着玉玺和聖旨走過那一路的荊棘,如同焦岩靜立,任由驚濤拍岸。
十六歲的楚王李扶疏代替皇兄的位置,站在威嚴的龍椅旁,雙拳緊握,兇狠的瞪着步步走來的李淮。
當李淮走到百官前列時,李扶疏突然一聲令下,只見無數禁軍從大殿兩側湧出,如同全副武裝的黑甲蟲般将孤身一人的李淮團團包圍。
滿屋子亮的刺眼的兵器,李淮卻視若不見。他停在離龍椅三丈遠的地方,然後轉身面對百官,長袖一揮,高高舉起傳國玉玺,睥睨塵世傲然道:“聖上親筆聖旨和傳國玉玺在此,見之如聖上親臨!”
百官紛紛對視一眼,終是撩袍下跪,執象牙笏齊聲高呼:“吾皇萬歲!”
李扶疏冷哼。
明明是個半大的少年,危機當前,他卻難得沉靜,眉宇間已有了獨當一面的氣魄。李扶疏道:“陳王有聖旨,本王亦有皇兄的聖旨!”
“哦?”李淮似是早已料到如此,波瀾不驚的笑笑:李扶搖果然留有第二手。
李扶疏雙目赤紅,用變聲期特有的沙啞語調厲聲道:“衆官聽命,恭聽……遺诏!”
“臣等在!”
李扶疏抖開聖旨,用盡全身力氣般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今受挾于陳王,被迫交出玉玺,實乃不得已而為之,望萬民明辨。今千裏赴約,若朕身死,即刻緝拿反賊陳王,以重朕之不徳。朕崩,傳位楚王扶疏,天下同遵此诏,不得有疑!”
“楚王殿下,”李淮卓然而立,不以為意的笑道:“本王怎知,你手中的這份遺诏是真是假?”
李扶疏還未回答,禦史言官倒是向前一步,站起來道:“這道诏書,是陛下宣告退位後,親口頒布的第二道诏書,當時我們百官俱是在場,一字一句聽得清清楚楚,絕不可能有假!”
李扶疏接口道:“李淮,你挾持人質,逼迫皇兄讓位于你,視同謀逆!若是皇兄不能平安歸來,本王定要你陪葬!”
李淮緩緩放下手中的玉玺,清冷的眸子環顧群臣,凜然無懼。
朝中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嘆道:“陳王,你敢孤身來此,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了。可惜,你已是無兵無權,做一個富貴王爺有何不可,為何偏要執迷不悟,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李淮淡笑不語。
天下萬物,豈是一個‘為何’能解釋清的?蜉蝣蝼蟻,朝生暮死,不過是命該如此罷了。
不多時,一個匆忙的腳步打亂了殿中的平靜。
一身戎裝的霍成功大步跨上殿來,朝李扶疏撩袍下跪,喉結幾番滾動,這才擡起一雙濕紅的眼來,沉聲道:“啓禀殿下,塗家十三騎前來複命!”
“快請!”李扶疏眼睛一亮,欣喜道:“他們接回皇兄了麽?”
霍成功埋下頭,哽咽不語。
接着,十三個渾身浴血,頭紮白布的武将一步一步跨上殿,在衆人驚愕不已的目光中齊刷刷跪下,高聲悲呼:“臣等有罪,未能将陛下平安帶回!”
嘴角的笑意僵住,李扶疏不可置信的後退一步:“你們……在說什麽?”
“陛下中了陳王暗箭,不治身亡……”
“陛下,駕崩——”
李扶疏竭力穩住險些跌倒的身子,瞪着血紅的眼睛許久,發出一聲悲憤的嘶吼。
百官伏地,放聲痛哭。
唯有李淮哈哈大笑,笑得眼角都流出了淚。霍成功起身,命令禁軍道:“遵陛下遺诏,拿下陳王!”
下一刻,刀劍齊刷刷對準了李淮。
李淮臉上挂着毫不掩飾的、痛快的笑意,面對面前如荊棘般密密麻麻的劍尖,他不退反進,一步一步朝龍椅走去。
“你們聽說過刑天麽?刑天與帝至此争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
他神情癡狂,目光決然,宛如一只即将撲向烈焰的飛蛾。
“保護楚王殿下!”霍成功拔劍,警告似的砍在李淮的手臂上,試圖阻止他靠近李扶疏。
鮮血瞬間迸濺開來,李淮只是微微的晃了晃身,便不顧身上的劍傷,繼續朝那把華貴雍容的龍椅走去。他的呼吸因劇痛而微微顫抖,繼而道:
“……精衛銜微木,将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複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說到此,李淮離李扶疏和龍椅只有三步之遙。
李淮忽然站住,伸手摸進懷中,似乎想要掏出一個什麽來。
衆人頓時如臨大敵,紛紛喊道:“小心有暗器!”
接着,霍成功一劍刺出,穿透了李淮的胸膛。
時間仿佛戛然而止。
李淮望着從自己胸膛刺出的半截劍尖,那雙極美的鳳眸微微張開,似是痛苦,又似是釋然。冰冷的劍刃從他身體抽出的那一刻,他如同斷線的木偶般,無力的倒地,手中還緊緊攥着一只被鮮血染透,看不出原來顏色的荷包。
他一手寶貝似的攥着荷包,一手拼命的朝前伸長,伸長,想要去觸摸咫尺之遙的金色龍椅,如同想要揪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浸潤着鮮血的指尖在碰到龍椅的那一刻,顫抖着無力滑下,在純金的雕龍上劃出一道凄厲的血色。李淮倒在地上,鮮血汩汩淌出,浸透了他一塵不染的純白狐裘。
他費力想扯出一個笑來,嘴角動了動,終究沒有成功,只好半阖着眼,用虛弱的、斷斷續續的氣音,給自己的故事一個完美而殘忍的結局:
“……本王是銜石填海的精衛鳥,是沒了頭顱,永遠的只能與看不見的敵人厮殺,永遠的戰鬥死的刑天。死……是我的宿命。”
他閉上眼,像嘆息,又像釋然:“有李扶搖泉下作伴,值了。”
說罷,他的頭微微偏向一邊,再也沒了聲息。一滴淚自他眼角滑下,濡濕了鬓邊的那點朱砂。
而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朔州。
病榻上的李扶搖渾身浴血,亦是微微勾起唇角,彎出一個蒼白而譏诮的笑來。
永別了,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