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承爵風波(1)
這場雨淅淅瀝瀝一直下到後半夜才漸漸的小了下來。
姜流光自從回到別院以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一次,甚至連晚飯都沒有出來吃,只讓涼葉将飯菜給她端進了房間。
她不是不想出去,只是一想到外面很有可能會碰見穆骞,也有可能會碰見宋念,就怎麽也不想出這道門了。
雖然她也知道,那些人肯定都在前院,不會到後院來,但她的心裏就是邁不過去這道坎。
今天真是撞邪了,為什麽偏偏這三個人都會出現在她家附近?
又偏偏下了這一場見鬼的大雨,讓這些人都只能滞留在她家!
這天晚上,也不知有多少人沒有睡好。
天剛剛亮,流光便睜開了眼睛。
穿了衣裳出門,外面已經又是天清氣朗,聽到外面灑掃的仆人說,那些勳貴少爺們天還未亮就已經離開了。
流光不知怎的,忽然覺得心頭一松。
走了就好,走了就好。
想起昨天與荻長樂之間的互動,她不禁抿嘴一笑。
但是又一想到暴雨時,荻長樂可是親眼看見穆骞将她帶走的,荻長樂不會認為她與穆骞之間有什麽瓜葛吧?
姜流光忍不住緊緊皺起了眉頭。
咬着牙恨恨的跺了跺腳,這個穆骞,總是壞事!
真是陰魂不散!
她總得找個機會跟荻長樂說清楚才是......
姜流光一家,在別院裏并沒有住很長時間,不過堪堪兩天,尤氏便派人過來傳話,老太爺生病了,他們已經趕回了南安侯府,讓他們也盡快回去。
姜彥宏不敢怠慢,連忙收拾好東西,一家人又再次風風火火趕回了京城。
跟尤氏他們也就是前後腳分別回到了侯府。
姜彥宏跟柳氏顧不上洗漱換衣裳,帶着兩個孩子就去了主院。
一進主院,就發現能來的人基本上都到齊了,柳氏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快步走上前。
尤氏還未發話,二房的王氏便已經飽含酸氣的說道:“四弟妹可算回來了!這一趟好耍啊!”
她丈夫姜彥平只是個從八品的鴻胪寺主簿,在幾個兄弟裏面幾乎算的上混的最差,手頭上也沒有什麽好的産業。
比不上風光的大房,也比不上手中握有生母遺産的四房,甚至連三房跟五房都比不過。
三房雖然同樣是庶出的,可人家有個財大氣粗的老婆啊!
三夫人韓氏家裏是做生意的,雖然商人地位低,可手頭上寬裕啊,看人家三房的幾個孩子,那吃的穿的比起公中可要好上不止一星半點。
人家就算不愛吃穿公中發的那些,人家可以開小竈啊!
哪像她們二房,混的在家連頭都不敢擡了!
柳氏變了變色,勉強笑了笑說道:“也沒怎麽玩耍,就去看了看鄉下的莊子,幾年沒回去了,總得看一眼,不然那些下人們沒人管就要翻天了。”
尤氏給躺在床上的南安侯掖了掖被角,臉色冰冷的擡起頭來,不悅的說道:“都嚷什麽嚷?各房的主事男人都上來,你們老爹有話要說!”
各房的當家男人們心裏都打了個突,趕緊走上前來。
老大姜彥淮不露痕跡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弟姜彥宏,如果不出他所料,老爹這回将他們叫過來,只怕是要說襲爵的事情了。
自己是長房嫡子,身份尊貴,可人家四房同樣也是嫡子。
就算生母已經不在了,但人家身份擺在那裏。
況且自己如今雖然是正四品官員,但老四的官職任命一天沒有下來,就有機會與自己争這個家主之位......
不等他想完,南安侯重重咳嗽了一聲,緩緩開了口:“五個人都到齊了嗎?”
他的臉色晦暗,氣色萎靡,這次大雨波及範圍很廣,他一不小心受了寒。
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幾服藥吃下去效果不佳後,整個人就呈現出一股很不好的氣勢。
五個兒子連忙齊聲應道:“爹,我們都在呢!”
南安侯又重重咳嗽了幾聲,有氣無力的說道:“這次把你們都叫回來,是有件事情要你們都知曉。我年紀大了,精力一日不如一日,但是咱們這個侯府的當家人,總得有個繼承。”
果然是這件事!
姜彥淮臉色未動,心中卻猶如滾湯鍋一般翻覆起來。
姜彥宏卻擔憂的說道:“爹,您連六十還不到呢,怎麽就急着讓我們承爵啊,不過只是風寒而已,将養幾天就好了,承爵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姜彥淮心裏微微冷哼,老四倒是會賣乖。
他也不甘落後,連忙說道:“是啊,爹,老四說得對,我已經讓人去宮裏請太醫過來為您診治了,你好好休息,家裏的事情還有娘做主,更我跟您大媳婦幫襯着,不會出亂子的。”
剩下的三個庶子只是站在一邊冷眼觀望這兄弟兩個打擂臺。
承爵的好事不管怎樣都不會落在他們幾個庶子的頭上。
在沒分家之前,只需要巴結好老爹就行,就算分了家,他們都是侯府兒孫,承了爵的繼承人也不會太刻薄了他們。
否則他們真的一狀告到宗人府上去,誰的臉子都不好看。
南安侯只虛弱的點了點頭,卻依然說道:“老大與老四留下,剩下的人都出去吧。”
尤氏板着臉揮了揮手,示意屋內其他閑雜人等都可以走了。
柳氏擔憂的看了一眼丈夫,只得先帶着兩個孩子離開了寝室。
尤氏當先走了出來,掃了一眼退到屋外的衆人,淡淡說道:“除了老大和老四媳婦,其餘的人都回去吧,如今侯爺生了病,大家也不要随便走動,都在自己的屋子裏規矩些!”
三房的韓氏第一個扭頭就走,帶着自己的幾個孩子瞬間走的幹幹淨淨。
五房只有五少爺姜彥俊一個,他是家裏的老小,卻也是庶子,還未娶親。
他的姨娘不受寵,尤氏也不是個好相與的,所以在幾個兄弟裏,他是最希望盡快分家的人。
姜彥俊今年十八歲,雖是庶子卻早早的就中了舉人,前途一片大好,所以侯府既然不會選他做繼承人,還不如早早的分家自己出去單過。
将來不管仕途走到哪一步,都要比留在這個家裏要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