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情愫
李家的事之于小鎮百姓,就像往湖裏扔了塊石頭,當時激起層層波瀾,待石沉湖底,湖面複歸平靜,宛若無此事發生。
畢竟,大家都要養家糊口,在生活的艱辛下,旁人家的是是非非,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熱鬧一陣也就過了,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讨生活。
同理,老百姓窮得很,最看重實際,無論誰上位,只要他能讓自己吃飽穿暖有錢花,就擁戴他,哪裏管他是謀反還是篡位!
顯然闵王并不具備此項才能,他上臺不到一年,就被魯王和靖王以“德不配位”的名頭幹掉了。
剩下的兩位王爺争得不可開交,但之後爆出的一條大消息,讓聞者瞠目結舌。
當今皇帝在平王藩地現身了。
一年多沒有消息,衆人都以為他和先太子一同歸西,結果人家突然就出現了!
師出有名,平王率大軍拔營北上,魯王靖王背水一戰——反正都是個死,還不如拼一拼,也許能贏呢?
轟轟烈烈,這戰事一打就是快三年。
百姓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哪怕身居僻壤,未遭受戰火的萬碧二人也切身感到這一點。
看着已露底的米缸,萬碧好看的眉毛擰成了結,“只夠三天的糧了,明天無論如何我都要林員外家把那繡屏的活兒攬下!”
“不行!”朱嗣炯把蓋子重重一蓋,“不許去,那家不是什麽好東西!”
“你不就是嫌林少爺多看了我幾眼嗎?太多心了!人家是好奇我怎麽頂着這麽醜的一張臉!”萬碧指着自己黃兮兮的臉說。
“哪裏醜,好看着呢!”朱嗣炯雙手捧着她的臉,仔仔細細看了一番,認真說道,“別再抹草汁子,糟蹋了這麽漂亮的臉,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呢。”
從京城出來将近四年,三少爺眉宇間早已脫去孩童稚氣,露出少年的英氣和蓬勃,身量就像雨後春筍,一天比一天高。
被他這麽瞧着,萬碧臉皮有些發燙,輕輕推開他,“你快看書去吧,我去做飯。”
呂秀才留下的書,朱嗣炯看了無數遍,早就倒背如流,他慢步跟出來,倚在門框上看萬碧幹活。
輕風吹過樹梢,掠過萬碧的發絲,又撫上朱嗣炯的心。
看着她的身影,他心頭湧上兩句詩,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萬碧恰是這樣的年紀,荊釵布裙,遮擋不住她逐漸婀娜的身形,未施粉黛的臉雖然發黃,但豔麗嬌媚的眉眼仍讓人挪不開眼。
他忽然想到幾年前那拐子的話——“長大後必然是個傾國傾城的姿色”,想到這裏,心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油然而生,癢癢的,好像有小蟲子在爬。
“萬侄女在家嗎?”外面有人叫門。
“在呢,在呢!”萬碧忙跑過去開門,“哎呦,是左嬸子,今天怎麽有空來了?” 邊說着,邊往裏讓。
左嬸子笑眯眯地進了屋子,拉着萬碧的手不放,誇了又誇,“這十裏八村的,誰不知道你是數得着的人,人長得俊不說,手也巧,那繡的花啊,就跟真的一樣,蝴蝶蜜蜂都往上撲。”
萬碧謙虛幾句,拿不準她的來意,只笑着不說話。
左嬸子眼珠轉轉,“你看你們也沒爹娘,你快十四了,這終身大事可該自己上點心。嬸子一向把你當自己孩子看,心裏替你着急啊,你這樣的性情模樣,怎麽也不能嫁給個莊稼漢吶,肯定要嫁到富貴人家!我看,縣裏的……”
“阿碧!”朱嗣炯一撩門簾走進來,“飯還沒好?我餓了!”
萬碧立刻蹦起來,“這就去做——左嬸子,要不要留下一起吃?”
“咳咳,咱家的米還夠嗎?”朱嗣炯毫不客氣的說。
左嬸子一時尴尬,應付兩句就走了。
萬碧便說,“你吃炮仗了?”
朱嗣炯沒理她,轉身去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