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國防科大
國.家為什麽決定恢複高考?
因為上面的領導人已經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推動,高考是選拔人才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高等院校便是人才的搖籃。
莫說是哈工大,國防科大之流,就算是清大與京大這種‘高居九重天’上的大學,對人才的渴望都是極度迫切的。
沒有人才源源湧入的學校,就算曾經的榮光再甚,也難以逃過衰敗之勢。
蘇嬌楊面對這麽多的選擇,有些犯難。
清大确實是夢中的象牙塔,可清大卻并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那個,諸位先回吧,我再考慮考慮,等正月十九開學報道的時候,我肯定會從幾所高校中擇一所去念的,到時候還需要麻煩老師多多照顧。”
清大來的那個老師意識到飛到碗裏的鴨子有可能叛變,整個人瞬間就激靈了,“哎哎哎哎哎,蘇嬌楊同學,你的志願填的是清大,自然是要來清大啊!你看,我們學校那麽多事情,我都特意跑過來找你了,這不就是我們清大的誠意麽?你要知道,你考的成績很好,但我們清大也是不缺學生的。”
蘇嬌楊:“……”這話聽着怎麽有些刺耳。
哈工大來的老師見蘇嬌楊皺眉,猛然間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臉上的笑容立馬就濃郁了好幾分,趕緊道:“清大确實好,方方面面都很好,但也沒有做到每個學科都是全國第一的地步。既然清大不缺學生,那能不能把蘇同學讓給我們哈工大?我們缺!我們特別缺蘇同學這樣的學生!”
津大來的老師覺得蘇嬌楊原本就在津大念,對津大肯定是有感情的,也想再掙紮一下。
如果把津大和清大放在一塊兒比,那肯定是沒辦法比的,但要是把津大同哈工大放在一塊兒,她覺得津大還是蠻有優勢的……所以,津大來的老師十分果斷地做了決定。
當務之急,便是同哈工大、國防科大聯手,一并将清大給壓下去,之後再想辦法,盡力将蘇嬌楊給争取到自家學校來。
想明白這些後,那津大來的老師就不疾不徐地開口了,和說相聲一樣有腔有調,“清大不缺學生?呵呵,你這話說的未免有些太過自信了吧!清大是不缺學生,但對于好學生,哪個學校不缺?全國才有多少個省,每個省文理各出一個狀元,那也不夠一百人。全國的高校這麽多呢!有的學生就喜歡離家近的,輪到我們津大,沒幾個狀元,輪到清大又能多到哪兒去?”
清大的老師被戳了痛處,一下就不再吱聲了。
Advertisement
蘇嬌楊瞅着滿屋子都是火.藥味,只能哭笑不得地說,“幾位還是請回吧,天寒地凍,路上當心點。”
那清大來的老師斜眼看着蘇嬌楊,問,“蘇同學,你都已經填報我們學校了,難道還準備換個志願?那志願一旦填報,可是就不能換了。”
國防科大來的那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嘿嘿一笑,精準打臉,“有什麽不能換的?只要蘇同學開一份證明,我去北河省教育局跑一趟,把蘇同學的檔案提走不就成了?哪怕你們清大已經把檔案給提走了,只要蘇同學同意到我們國防科大,我都不介意去清大檔案館轉一圈的。”
清大那老師被氣得臉色發白,饒是她已經預料到了恢複高考第一年的‘狀元之争’會比較激烈,但也沒想到居然會這麽激烈。
這些高校憋着股勁兒到底在幹什麽?
當着學生的面,就不能給彼此留點面皮嗎?
國防科大來的那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若是聽到清大來的這位老師的心裏話,定然會毫不猶豫的呵呵幾聲。
清大和京大高居國內高校排名榜的榜首,就算不打破頭地選學生,招收到的狀元也不會少,可國防科大呢?
國防科大是一個名聲不顯的巨無霸,實力一點都不弱,甚至因為學科建設特殊的緣故,還享有着很多高校都無法享受的便利,但也有尴尬之處。
國防科大太低調了,低調到招生就是一個難題。
對于一所高校來說,現如今的資源、財力、學術名氣能夠決定這所高校現如今的‘江湖地位’,可這所高校在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是五十年後、一百年後能站在什麽樣的高度,什麽樣的位置,靠的是生生不息的人才。
清大來的這位老師能說清大不缺學生,那是建立在她篤定全國各地的尖子生都會擠破頭往清大去,這是她的底氣。
可國防科大有這個底氣嗎?将來或許會有,但目前一點都沒有。
國防科大來的那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一咬牙,抛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待遇,“蘇同學,只要你來我們學校,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不用你操心,你只需要做好學習工作與研究工作就可以。”
“你去別的大學,可能需要同其他人擠宿舍,但你要是來我們學校的話,我給你申請獨立住宿,獨立衛浴,你一個人住,絕對沒人會打攪你!吃飯也可以給你申請教職工餐廳,同時,你在圖書館內的借閱證也可以上調借書上限,每個月都會給你發放用餐補助和熱水補助。”
“同時,我們也會替你申請學生科研經費,只要你有想法,也有相應的能力,你就能夠拿到足夠的經費去做你想做的研究。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你能為國防科大産生價值,國防科大就會盡全力來配合你。”
其它高校招生處來的那幾個人都被這濃眉大眼小夥子抛出來的條件給吓得吸了口涼氣。“這是我們能給的最大誠意了,還望你多多考慮一下。你要是去別的高校,他們可能只把你當成學生,但你要是來我們學校,我們會把你當成合作者,會給予你足夠的尊重,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你能向我們學校證明你的價值。”
蘇嬌楊笑着搖頭,“聽起來确實讓人十分心動,可對于我來說,食宿問題倒是其次,我更關注地是圖書館的藏書數量與藏書質量。”
一聽這話,清大招生處來的老師臉上立馬就緩和了許多。
若論藏書的話,清大還沒怕過誰。
當然,就算清大的書庫中略微有些許不足,那不是還有國圖和首圖來彌補嗎?
撇開一切不談,單單是地緣優勢,清大就已經占盡了東風。
怎知那濃眉大眼的小夥子又開口了,“我們學校有單獨的圖書專項經費,只要是對研究有用的圖書,都可以對标采買。目前我們已經同國圖、首圖達成了合作,拿到了他們的藏書名錄,只要你有需要,我們都可以采購!”
清大招生處來的那個老師又把心懸在了嗓子眼。
蘇嬌楊聽了這話之後,确确實實對這個之前從未出現在自己備選項中的高校心動了,她點點頭,謹慎道:“那就麻煩你了,最好是将承諾下來的東西出具一份蓋有公章的紙質文件,然後麻煩将通知書派過來。”
那濃眉大眼的小夥子就仿佛是被大獎砸中頭一樣,暈暈乎乎了好一會兒,手忙腳亂地扯開包,拿出一份通知書來,草草寫上蘇嬌楊的名字,遞給了蘇嬌楊,又從一厚沓文件的最下方抽出一張來,也遞給了蘇嬌楊。
“這些我們都準備好了,最後這份單子上是我們學校批準的能給的最佳待遇,和我剛剛承諾給你的差不多,不過文件上約定的東西可比我口述的東西細致條理多了,你可以看一下。蘇同學,正月十九那天,我在國防科大等你!”
蘇嬌楊掃了一眼那份文件,确實是誠意滿滿,便點頭答應下來。
其它高校招生處來的老師一看‘大魚’已經有了主,立馬興致缺缺地散了。
哈工大來的老師性格比較爽朗,恭賀了蘇嬌楊幾句,清大招生處來的那位老師則是沉着臉一言不發地走了,倒是津大招生處來的那位老師看蘇嬌楊的目光委實有些古怪,那眼神中藏着的感情,似乎是幽怨……
把這些老師都送走,蘇嬌楊總算松了口氣,這才同蘇爸爸往家裏搬東西。
蘇嬌楊在屋子裏裏裏外外轉悠了幾圈,問蘇媽媽,“媽,蘇白楊呢?怎麽不見他?”
蘇媽媽冷笑道:“你還記得你有個弟弟?當姐姐的不說帶個好頭,非要上山下鄉,你弟當時什麽都不懂,見你去上山下鄉,他非要跟着去。要不是你爸以打斷他的腿來威脅他,硬把他塞進了船舶廠,估計他就和你一樣,放着家裏的爹媽不管,十年都不回家!”
“蘇白楊進船舶廠了?他當初不是連高中都沒畢業麽?進船舶廠做啥營生?現在國.家恢複高考了,你讓他準備準備,再考一次啊!”
蘇媽媽橫了蘇嬌楊一眼,“考什麽考?娃兒都四歲了,怎麽考!”
蘇白楊有孩子了?
孩子都四歲了?
蘇嬌楊一時間有些消化不了這個消息。
蘇媽媽看出了蘇嬌楊的吃驚,沒好氣地笑罵道:“這有什麽好驚訝的?你一走就是十年,從十九走到了二十九,你弟二十一的時候就結婚了,次年生了娃,現在那孩子都不穿開裆褲了,你這個姑才回來,有臉麽?”
蘇嬌楊:“……”是她的鍋,這個鍋她必須背穩。
蘇爸爸去船舶廠還車的時候,同蘇白楊說了一聲,讓蘇白楊下班後帶着老婆孩子一起過來熱鬧熱鬧,蘇白楊對這個一走就是十年不歸家的姐姐也是想念得緊,下班回家之後,連臉和手都沒洗,頂着一頭金屬屑就來了。
姐弟二人相見,又是一通狠唠。
當年蘇嬌楊上山下鄉的時候,蘇白楊才十六歲,姐弟倆那叫一個‘相愛相殺’,前一刻還是親如一體的好姐弟,後一刻就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如今十年過去,二人都成熟了許多,聊起之前這些事情來,十年時間裏造成的隔閡迅速消融。
作者有話要說: 删減了一些東西,也增補了一些東西,希望大家見諒。不喜歡請沉默地離開,不要在書評區裏發洩了,智障作者脾氣不好,看到那些讓人難受的東西總會忍不住反彈一下的,不能相愛也不要想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