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烏龍?烏龍!
寶劍贈俠士,鮮花送美人,送給才女什麽禮物才是最适合的,李園獻出一張千年古琴讨琴清歡心。古琴捧出來,琴大才女是一眼是喜愛上這張古琴的,怎奈李園急于表現吹噓此琴如何價格不菲,幾句話說的琴清反倒不喜了,當場婉轉的以古琴過于貴重為由拒收。
“琴姑娘若然不收,李某就砸了此琴。”李園不容拒絕頗有些今日就要霸上硬上弓的模樣,鄒衍與琴清對視彼此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然後集體望龍陽君請他出面調停,但還不待龍陽君斡旋,元宗先跳出來。
“此琴也就幾十年的樹齡,根本沒有一千年,李國舅你讓人給騙了。”元宗一句話嘩然衆人,樹竟有樹齡,怎麽書上沒交代,于是所有人包括如意或期待或吃驚的看着元宗。
這熊師父咋以前沒瞧出有賣徒弟的癖好,如意死命扯元宗的袖子暗示不要再說,後者眨眨眼打起暗號:不必擔心。
“李某敬元老先生是墨派高人,本不欲争辯什麽,但前輩言之鑿鑿,請前輩賜教樹齡如何推算。”李園說不争辯,人早就已經跳起來,白淨的圓臉脹至通紅,一臉的羞憤難當。
元宗劍術高超,讓他以辯證的方式去闡述樹齡無法做到,所以用一個故事做引。翻譯成白話文大致如下:
老夫在燕國行俠仗義的時候日子很艱苦啊,打地痞打惡霸,咱一分錢都不要百姓的,可英雄大俠也是要吃飯的,沒錢吃飯睡覺都是大難題。還好老夫徒弟孝順能幹,時常摸個魚捉個雞天天燒烤,咱們才能平安喜樂的活着(此處一停歇,望向鄒衍,收獲同情的眼神再繼續)有一天夜宿林子裏,卧槽居然下大雨,雷雨交加的,林子不少樹遭劈起了大火,老夫立即帶着徒弟拼命的跑,幸好咱們輕功好很快逃出來了,再晚一點都熟了(衆人笑,唯獨李園用力咳嗽,提醒道您老說重點好不啦。)第二天傍晚老夫等林子火滅盡,就帶着老夫徒弟進去打算撿點燒死的小動物吃,資源不要浪費嘛。(如意嘴角抽了抽,到底是偷學了她多少“家鄉話”啊。)這個時候老夫看見被劈倒的大樹有一輪輪的圈圈(元宗用手指順時針畫一個圓,告訴大家這個就叫圈圈,生怕大家還聽不懂,元宗再舉例,他指着李園的大圓臉,說圓圓等于圈圈,圈圈等于圓圓,把李園氣得額頭青筋都鼓出來;其他人以袖掩唇偷偷的笑,如意為了忍笑不惜咬下唇。*此後再有論政大會,諸子百家再見李園都偷偷管叫他李圈圈,這是後話了。)剛開始老夫也不曉得這個圓圓的圈圈就是樹的年齡(衆人看着李園的臉繼續偷笑),但是老夫是一個好學的人,老夫把這個記在心裏,然後幫小國守城的時候,老夫無意發現一本栽種筆記,然後老夫帶着徒弟砍了幾棵樹做驗證,結果發現圓圓的圈圈(哪個不厚道的居然笑出聲兒來了,元宗停歇一下等待安靜)老夫茅塞頓開了,圓圓的圈圈(衆人哄堂大笑起來,元宗無奈提高嗓門),圓圓的圈圈它就是樹齡(衆人笑趴捶桌)。
“清兒失陪一會兒。”琴清掩住口鼻低頭小碎步躲去無人地方狂笑去了,“老夫也失陪一下。”鄒衍第二個跑了,龍陽君肆無忌憚的狂笑,清俊的五官幾乎走形。
“老夫所言非虛,若然不信立即去院子裏砍幾棵樹來驗證,樹齡它就是一輪輪的圓圓的圈圈!”最後兩個字幾乎用吼的,随後元宗一臉你們給我嚴肅點啊,全然不管其他人一個個快笑岔氣了。
又茶歇了,李園愠怒中走至外面,幸好他出去散心了,否則接下來又該上演噴茶的場面。一茬接一茬的人輪番敬茶元宗,這李國舅仗着有錢有勢總是不把他人放在眼裏,今天可真解恨。
“師父您不厚道嗳。”如意笑夠了用袖子擦眼角的淚花,元宗摸着鼓脹的肚皮嘆道:“是為師口才不濟,還是如意解釋的好。”怎麽看樹齡根本是如意教他的,但再窮不能賣徒弟,他只有勉為其難自己上。哪知說的颠三倒四的,惹來衆人嘲笑,太丢人了。
“不是不是,您口才挺好的,徒兒回去一定給您好好宣傳。”如意想起來圈圈嘴巴又合不攏了,不行,肚子都笑疼了。
當天論政大會在愉快的茶歇後宣布今日到此,明日再繼續,飲宴也延後到明日。沒辦法,大家看到李園的臉就忍不住啊。
回客棧後如意把整個過程還原一遍,還把當時衆人是什麽表情都演了一遍。幾個女子笑的扭曲花容,趙盤直接笑倒半天直不起腰來,後來嚷嚷自己笑閃了腰要如意這個罪魁捏捶。
“其實老夫沒有那個意思。”元宗自問不會言辭上侮辱什麽人,因為這種行徑就和背後捅人刀子一樣卑鄙。當時李園就在對面,拿他舉例實在也沒有多想。明日見到李園定當道歉。
第二天,元宗當衆向李園致歉,李園也是受害者,被人騙錢已經很慘了,都怪他嘴笨解釋成這樣。
Advertisement
“李某并非心胸狹隘之人。”李園淡笑着看不出有絲毫不快。
兩人在席上客氣幾句坐下,這件事到此應該說已經翻篇了。可到用膳時,李園借題發難。元宗久與如意食宿在一起,無論是坐下盤腿還是吃飯用私筷都已經養成習慣。李園就當庭問元宗,大家都是用手送食入口,為何你們墨門大派反而是用蠻夷的進食方法,莫非墨門本就來自蠻夷。
“…”元宗怔一下一時回答不上,如意放下筷子朝李園拱手笑道:“這是墨派修習劍法的方式。”
“喔?為何從未聽過,莫不是胡編的罷。”“盧某是粗人,說一句不客氣的話,閣下不曾見過就道是胡編,舉頭三尺有神明,又有何人見過神明。李國舅切莫一孔之見坐井觀天。”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莊派有人出言相助,如意拱拳感謝。
“李某也算闖南走北見多識廣,今日倒讓一豎子諷為井底之蛙!”“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如意勸李園不必争這些口舌之能挽回顏面,她拜的墨派一門也有很多傳世經典語錄的。
“自見之謂、謂、謂明。”韓非子湊了一把熱鬧,如意含笑謝過,在座的都有同笑之誼啊,李園到底得罪了多少人,這麽不被人待見。
“聽聞閣下劍法也有一定造詣,在下向閣下讨教一招半式,請閣下賞臉切磋。”看出李園有繼續哔哔的打算,如意準備用武力鎮壓。
“若琴姑娘與衆位皆有雅興,比試一番又何妨。”已經丢了一次臉,李園說什麽都不能再丢臉。一般善解人意的琴清應該站出來打圓場遞臺階,今天她偏偏不這麽做,含笑點頭興致昂然。
別人吃飯,如意和李園切磋,龍陽君把飯席調整到院中,吃食又加了一些。元鄒兩個老頭拼在一席偷偷喝起酒來,龍陽君是護住師妹琴清并承擔解說員的工作。其他人還是一樣先前和誰同桌現在還是誰。
古人切磋是很有意思的,兩人先報師出何派,各自比劃得意劍法,如果一方掂量自己的水平不夠就會直接認輸。
如意是挑戰者自然先行演示劍法,一柄青竹杖使得飛快,衆人随着舞劍者飛騰旋轉只能瞧一個影兒,劍招只有龍陽君這等高手才能定睛瞧清。
“墨派劍法不是只守不攻的,為何這位盧兄劍法招招淩厲。”龍陽君喃喃奇道,不由地在腦海中拆解起劍招,越到後面越覺得此人劍法變幻詭異,如臨陣遇上此等敵手,無法一擊斃命定是兇多吉少的結果。
“你這個徒弟倒是個厲害角色。”鄒衍捋須呵呵直笑,雖少了些男子陽剛,身形也孱弱,但不失為一個好對象。動了心思,鄒衍問元宗這少年家裏還有什麽人。
“當然是給我幹女兒找一個忠厚可靠的好人家。”鄒衍也不藏着掖着,直言有意牽線搭橋,盧毅劍法好(已經明擺着)、輕功妙(前幾日見識過)、能養家(元宗就被養的不錯以此推測)、懂醫術(不用吃藥,半筒糖水解決了如廁難問題)、踏實不浮誇(對比李園人人都不浮誇),多麽難能可貴的綜合優秀人選啊,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緣分啊。
“怎麽你耷拉個臉,老夫的幹女兒名揚天下,莫非還配不上你這徒弟不成?”“…”元宗第二次卡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