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節
那第三樣證據呢?”
這回輪到魏初咬牙了,她裝作難以啓齒般:“其三,便是臣婦仍為處子之身,願接受驗身!”
殿內一時大靜。
忽然噗通一聲,曲氏跪了下來:“太後娘娘、皇上明鑒啊,臣婦這可憐的孫女都是被臣婦給害了,早知今日,當年陳家上門悔婚的時候我就該答應,也不至于讓她落到今日這般,她有不敬之處,臣婦願代為受罰!”
太後第一個看着就不忍了,她大了曲氏十幾歲,當年卻是以姐妹相稱的,太後當年在深宮煎熬,也是這個小妹妹時常看望她、安慰她。曲氏的兒子為了她的兒子死了,如今一個人支撐着侯府,真真能叫一個凄苦艱難,見曲氏老淚縱橫,她也跟着難受。
皇帝也忙把曲氏扶起來,他也非常敬重感激這個老夫人:“侯夫人不必如此,令之為朕丢了一條命,他的女兒我又如何能夠不聞不問?不過,你剛才說,陳家曾要悔婚?”
“是啊,當時令之夫婦剛去,侯爺中風,臣婦也自覺時日無多,放不下這個孫女,陳家雖然只是略微流露出悔婚之意,但臣婦心裏實在不安穩,就求上了門去。”曲氏看向皇後,“若早知陳家大郎非那個什麽芳芳不可的,臣婦又何必花這個心思?”
皇帝也看向皇後,皇後一個哆嗦:“皇上,臣妾不知啊……”
“那你也不知陳家并非主動求娶?當日你将陳家誇得天上有地下無,什麽為君分憂,恪守信義,還親自下了懿旨,虧得朕還覺得陳家确實不錯。”
皇帝站了起來,冰冷威嚴地道:“來人啊,給朕好好地審問陳家所有人!”
有名無實的妻子(完)
聽到這句話,魏初總算松了一口氣。只要這位主願意出手,什麽都不用擔心了。
皇帝說完這話便走了,還有許多國家大事等着他處理呢,曲氏被留下來陪着太後說話,而魏初和百靈郡主被送到偏殿休息。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劫後餘生一般的情緒,不由得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魏初低聲道:“郡主久居宮中,手裏可有好用之人,能否為我傳一句話?”
百靈郡主道:“什麽話?”
Advertisement
“我府上那位貴妾受了審訊必定會說實話,但這實話怎麽說卻也有文章可做,還請郡主為我給她遞一個消息:陳俊先命不久矣。”
百靈郡主奇怪道:“這樣就行了?”
魏初點頭。
出來前她就撩撥過闵芳芳,這會兒讓她知道陳俊先快死了,恐怕她迫不及待地就主動說出陳惟安不是陳俊先的種,只有她生的那個才是陳家真正的子嗣吧?
甚至還會聲情并茂地交代陳俊先是如何地嫌棄她這個正妻,如何地另外抱了個孤兒作為嫡長子。
正對陳俊先不滿的皇帝和太後聽了這些話,陳俊先和闵芳芳還會有好果子吃?
魏初等不及要看到結果了呢。
最後如魏初所料,闵芳芳非常主動和配合地交代了一切,口口聲聲她的孩子才是陳俊先的兒子,魏初的孩子只是一個野種,再如她如何得寵,魏初從頭到尾獨守空閨。
更絕的是,她還說了陳家上下都知道這事,連皇後都是默許的。
事實上皇後并不知情,只不過陳俊先和闵芳芳如膠似漆之時,給過她承諾,說只要皇後承認她便是了,有沒有正妻的名分都不要緊。
皇後真是躺着也中槍了,百口莫辯,而皇帝也不會再相信她說的話了。
最後是皇帝親自處理的結果——
陳俊先于太後壽宴上調戲百靈郡主的宮女,實在是品行惡劣,倫常敗壞,且不敬太後皇上,特革除他所有職務。而陳家教養不當,所有在朝為官者,官降三級,皇後禁足于長春宮思過,太子因常與陳俊先厮混,恐也染上惡習,亦要重新學習理義道德。
對于國之儲君,被皇帝如此斥責,太子的前途可以說一片黑暗了。
因為陳俊先人品低劣,且身患怪病,有騙婚嫌疑,皇帝明旨特許魏初帶着孩子和離出府,并賜予忠善郡主的封號,還賜下了郡主府,就在忠烈侯府邊上。
“沒想到最後還是被你做到了。”陳俊儀來看望魏初的時候感嘆道。
魏初并不想理會這個心思深沉不守信義的男人,不過她還是忍不住問:“為什麽最後要改變計劃?”
陳俊儀倒也老實地道:“按照你的計劃,最後受到懲處的不過是陳俊先一人,但如果換做百靈郡主的話,她是個烈性人,對已故神機将軍一心一意,她必然會大鬧,不是違抗太後自盡,就是嫁去陳府之後攪得陳家不得安寧,無論哪一樣,對我們而言都非常有利。”
魏初大驚,像看着怪物一般看陳俊儀。
就因為對他們有利,所以他們能夠這樣利用和犧牲一位美好的女子?
她不由慶幸自己沒有和他們過多接觸,不過是一副雙面繡而已,讨得了太後歡心也不代表萬事大吉,要知道當今皇帝是個長壽的,一直活到項如意死的那一樣,也就是說還有十四五年好活的,如今也不是只有三皇子一個皇子,還有一些小皇子,甚至皇帝還能再生,十四五年後登基的到底是不是三皇子,誰也不好說。
魏初趕走了陳俊儀,關起門來過日子。
陳家因為陳俊先而失了聖心,損失慘重,他們将陳俊先杖打一頓逐出家門,連帶着把闵芳芳和那個庶子也趕了出去,從此陳家再沒有陳俊先這號人。
當初發生在陳惟安身上的一切,如今終于輪到陳俊先和闵芳芳一家三口來承受了。據說他們只能在貧民區那一帶混日子,陳俊先一生都是貴公子,并無一技之長,又被陳家打得落下了殘廢,因此只能乞讨度日,有時候好不容易讨來的剩飯還要被別人給搶走。
他根本無法養活闵芳芳和兒子,甚至還怨恨闵芳芳出賣拖累了他,對她非打即罵,闵芳芳為了養活兒子只好出賣肉身,但她吃不好睡不好,老得很快,很快連賣都賣不起價,只好去幹各種粗活累活,不到三十就彎了要被,臉上滿是皺紋。
但她如此拼命養大的孩子卻對她并不感恩,他怨恨父親不中用,怨恨母親下賤,怨恨他們給不了他優渥的生活。當他知道自己原本應該是陳家的少爺,應該過着榮華富貴的日子,而這一切都被他的親生父母一手破壞的時候,他心中的怨變成了仇恨。
他和地痞流氓混在了一起,帶着那群人去欺負作踐陳俊先和闵芳芳,生生把兩人給折磨死,然後又靠着從陳俊先那裏問出來的陳家大宅的布局,夥同一夥人偷進了陳家,最後被發現,然後活活打死。
而陳家被自己的子孫偷進府這事,成為了大大的笑柄,陳家的家族教養被所有人質疑,此後陳家的人出門都擡不起頭,他們娶不到好媳婦,家裏的姑娘也嫁不到好人家,逐漸地堕落下去,在太子郁郁而終、皇後自盡之後,更是徹底地沒落,退出了京城這個大舞臺。
與此同時,卻是忠烈侯府項家的崛起。
雖然當初聖旨上沒有明寫,但看着魏初竟然能帶着孩子和離,衆人不解之餘探索下去,皇帝并未封鎖消息,很快人們就知道魏初出嫁三年在陳家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人們為她可惜之餘,見她對這個抱來對孩子當作親子一般教養,一邊又盡心盡力幫扶娘家,都非常地敬佩她,後來有不少真正的君子、世家子弟上門求娶,但都被魏初拒絕了,放出話來終生不再嫁,令無數人為之扼腕。
而百靈郡主當時也趁機請求出宮,太後深覺對不起她,再不舍也只能答應,就在忠善郡主府對面也給她賜下一座郡主府。
一個是和離之人,一個是孀婦,兩個人感情很好,時常互相串門,百靈郡主後來也和魏初一樣,從夫家家族抱養了一個孩子,一心一意教養孩子長大,這兩位郡主都成了京城女子束身自好、賢良端莊的标榜。
在這樣的名聲之下,忠烈侯府日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口中,而在魏初的日日診治下,忠烈侯雖然還是起不了身,但身體越來越好,不再流口水抽搐,也能夠說出話了,曲氏的身體也越來越健朗。
魏初給項如海找了個武師教導拳腳功夫,項如海雖然有些癡傻,但習了武後越發長得人高馬大,完全繼承到了父親的英俊,而且他又心地純良,誰對他好他也對誰好,加上有魏初這個郡主姐姐的光環,有那只求女兒過得好的人家都看上了項如海。
因此在項如海要說親的時候,并沒有出現項如意記憶中誰都避之不及,最後只能娶個小戶人家的不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