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書名、關鍵詞

第8章 (8)

越“尊嚴”級(實際上,當時“尊嚴”級也正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到年底的時候,帝國海軍再次獲得情報,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噸位将超過45000噸,而18年中期的情報現實,日本海軍的新戰列艦的噸位還将近一步上升,也許會達到60000噸。同期,美國海軍的新戰列艦建造計劃也已經出臺了,而美國海軍的新戰列艦就是完全針對“尊嚴”級而來的,而且其排水量肯定将超過50000噸。

反複不定的情報讓帝國海軍對新戰列艦的性能要求一改再改,到19年中期時,帝國海軍已經确定,日本的新戰列艦将裝備歷史上最大口徑的主炮,而且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顯然,帝國海軍并不會與日本搞噸位競争以及火炮口徑競争。帝國海軍重視的是戰列艦的綜合戰鬥力,火力,防禦,速度,續航能力等性能只有有效的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戰艦。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帝國海軍拿出了最後的性能指标要求書。其中最主要的仍然是火力,防禦,速度以及續航能力。

海軍沒有對新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做出明确要求,只是對主炮的威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主炮穿甲彈要能在12海裏的距離上擊穿350毫米裝甲,在8海裏的距離上能夠擊穿400毫米裝甲(實際上,這已經足夠對付任何一種二戰時的戰列艦了)。大連造船廠的工程師與火炮工廠(帝國海軍的戰艦與火炮的生産是分開的,造船廠并不負責生産火炮)的工程師在經過了嚴密的論證之後,認為400毫米口徑主炮就足以滿足海軍提出的性能要求。

當時,400毫米口徑的主炮研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難題。一戰期間,帝國海軍的主炮是330毫米,戰後是360,而在條約即将到期的時候,帝國海軍提出了發展400毫米口徑主炮的要求。研制一種新的大口徑主炮不比研制一種新的戰艦簡單多少。而當時,其他國家為了提高主炮的威力,将口徑增加到了406,甚至460毫米,而帝國海軍為了達到性能平衡的目的,要在400毫米口徑上提高威力,這就需要強大的工業與科研基礎。

實際上,主炮研制進度的落後最終導致了戰艦的設計與制造進度的落後。海軍曾一度打算先使用360毫米主炮,然後換裝新的主炮,可後來戰艦的建造進度也出現了問題,所以“新省會”級才在下水時等到了新研制的主炮。

防禦方面。海軍也只有性能要求,而沒有具體的設計指标要求。具體的性能要求就是,其整體防禦能力必須要比“尊嚴”級提高五成,主裝甲帶的防禦能力要提高八成,艦橋與主炮的裝甲防禦能力要提高一倍!

提高防禦的最好辦法實際上就是增加裝甲的厚度,而這又與排水量沖突,而增加排水量就意味着要增加動力系統,意味着要帶更多的燃料,意味着更大的被彈面積,所以不可能僅僅通過增加裝甲厚度來達到提高防禦能力的目的(這是日本人的做法)。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更高強度的裝甲鋼。

即使到現在,裝甲鋼(全為合金鋼)的成分與配方都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機密。能否制造出足夠好的裝甲鋼是由一個國家的基礎工業,特別是鋼鐵工業,以及科研(材料科學,當時為冶金學)能力決定了的。唐帝國海軍敢于提出這麽高的防禦要求,實際上正是因為唐帝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鋼鐵工業,最先進的冶金技術。

在新戰艦的性能下來之後,海軍單獨撥款1500萬,由三家冶金研究所共同負責研制新的軍用鋼材(包括了裝甲鋼,以及炮鋼),同時委托三家鋼鐵公司提供協助,好讓新的科研成果能夠盡快的應用到戰艦的建造上去。

也正是新的裝甲鋼的出現,讓“新省會”級戰列艦達到了海軍的要求。“新省會”級戰列艦的裝甲厚度實際上只比“尊嚴”級提高了兩成到五成,而性能則完全超過了海軍的要求。而當時,如同美國這類強國所擁有的裝甲鋼也才僅僅只有“尊嚴”級的水平而已。

速度方面,海軍最先要求達到33節,後來因為增重的原因,實際上只有31節(試航的時候達到過32.5節的速度,只不過是半載,而不是滿載)。

戰艦的續航能力達到了12000海裏,完全滿足了海軍的要求。這也主要得益于戰艦排水量的增加,內部容積的增加。

在建造過程之中,海軍在得知日本戰列艦用的是460毫米口徑主炮(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主炮)後,曾經一度要求修改設計,針鋒相對的使用480毫米口徑的主炮,可這個要求被聶人鳳直接否決了。如果當時要研制480毫米口徑的主炮的話,戰艦的服役時間至少推遲兩年,而且排水量至少得增加5000噸,戰艦的大部分設計都得修改。海軍等不起這兩年,而且也沒有必要用這麽巨大的火炮。

第一批四艘(“廣州”,“南寧”,“昆明”,“成都”)于19年底同時在四家造船廠開工(此時戰争已經不可避免了),中途因為戰争爆發,海軍人事變動,以及重點建造四艘“長江”級航母的原因等,四艘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一直拖到了22年八月,“廣州”號首先下水,随即開始了緊張的栖裝工作,23年1月完成栖裝,3月,四艘新戰列艦加入帝國海軍,開始了緊張的海試與訓練工作。

性能參數:标準排水量38000噸(後來多次改進後,增加到了41000噸),滿載排水量45000噸(後增加到48500噸)。尺寸:長255米,寬29米,吃水9米。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功率250000馬力,最大航速31節(改進後降低到了30節),18節時的持續續航能力120000海裏。武備:三座三聯裝400毫米口徑主炮,16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24門80毫米高射炮,24座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48門20毫米機關炮。裝甲防禦:主裝甲帶長170米,厚330毫米,水平裝甲帶厚240毫米;炮塔正面450毫米,側面240毫米,頂部200毫米,炮座440毫米。綏棱塔450毫米,艦內裝甲板120-140毫米。全艦總裝甲重17500噸,家體結構重量9500噸。

Advertisement

在第一批四艘建成之後,海軍對“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性能極為滿意,因此又追加訂購了兩批共八艘。而後兩批的排水量增加到了51000噸(滿載),尺寸沒有變化,主要就是加強了裝甲防禦能力,增加了數十門防空火炮,改善了艦內的布局,增加了彈藥與燃料的攜帶量,提高了戰艦的持續作戰能力。

可以明顯看出,“新省會”級實際上是按照防空戰列艦的标準設計的。特別是在聶人鳳上臺之後,戰艦的設計做了一定修改,将150毫米副炮全部換成了120毫米高射炮,同時增加了新研制成功的80毫米高射炮(實際上是在德國88毫米高射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增添了大量的中小口徑高射炮。“新省會”級成為了二戰時期,帝國海軍防空能力最為強大的戰艦,其防空火力遠超過了防空巡洋艦,成為了航母最強大的守護神。

得益于龐大的艦體,“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改進餘地其實是很大的,而且其對海作戰能力并沒有降低。這在海戰中就已經體現了出來。雖然,“新省會”級沒有機會與世界上最龐大的戰列艦用主炮一決高下,可在漫長的二戰中,“新省會”級與“依阿華”級,“喬治五世”,“黎塞留”級等世界其他列強的頂級戰列艦有過多次交手,實戰證明,這不但是帝國海軍最好(也是最後)的一級戰列艦,而且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列艦。

也因為該級戰列艦在設計時所體現出來的衆多超前思想,二戰結束後,沒有戰沉的都被保存了下來,并且一直服役到了50年代(唐歷)後期,其中,最後兩艘還參加了二戰結束40多年後的戰鬥,其身影一直活躍到了70年代末,這才被帝國海軍封存,等待着重新馳騁大洋的那一刻。

“新省會”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帝國的強大工業實力,科研實力。其在設計時采用的衆多新技術是保證其長期服役的基礎,也是保證其在戰鬥中發揮出強大戰鬥力的基礎。作為帝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種戰列艦,“新省會”級不但在戰争中力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注定将被永久的載入海軍的史冊!

大洋巡航-“江河”級重巡洋艦

“節氣”級重巡洋艦的優秀表現掩蓋不住其性能上的嚴重缺陷。特別是在初期的戰鬥中,多艘“節氣”級重巡洋艦戰沉,已經引起了帝國海軍的重視,戰艦上的設計缺陷也暴露了出來,随即帝國海軍就開始尋求更好的重巡洋艦,更能夠滿足戰争需要的重巡洋艦。

當時,帝國海軍對新型重巡洋艦是非常重視的(這從命名上就能看出來,“江河”以前是戰列巡洋艦的名稱)。殘酷的戰鬥證明,航母在敵戰機的打擊下是很脆弱的,而大型防空巡洋艦的造價高昂(相對于重巡洋艦),而且任務單一(基本上不會有艦隊司令官舍得拿大型防空巡洋艦去執行防空之外的其他任務),帝國海軍難以承擔,而且也需要一種海戰多面手。特別是在對日戰略大反擊開始之後,帝國海軍嚴重缺乏多用途戰艦(主要是用來支援陸戰隊登陸的戰艦),因此,帝國海軍在“琉球島登陸戰役”之後就提出了新型重巡洋艦的設計建造要求。

“江河”級重巡洋艦的設計工作由威海造船廠承擔(“節氣”級也是由威海造船廠設計的,有着豐富的重巡洋艦設計與建造經驗。另外,當時其他的三大造船廠都在忙着建造戰列艦,航母,大型防空巡洋艦,沒有能力來競争重巡洋艦的設計工作了),22年中期,威海造船廠拿出了第一份設計方案,但是很快就被海軍否決掉了。海軍要的是全新的重巡洋艦,而不僅僅只是“節氣”級的改進型。十月,威海造船廠拿出了第二份設計方案,這次通過了海軍的驗收,接着在三個月之內完成了詳細設計,以及建造論證工作,随即建造訂單就被送到了四大造船廠,“江河”級的建造工作在22年底就開始了(當時嚴格的驗證工作還沒有完成),并且在23年4月份,第一艘重巡洋艦就下水了。

從這裏也看得出來,當時帝國海軍急切需要重巡洋艦。同時也足以證明,重巡洋艦在戰争中的地位。雖然,重巡洋艦沒有戰列艦那麽強大的炮火,不具備航母的能力,防空能力也比大型防空巡洋艦差多了。但是,重巡洋艦有着自身獨特的價值,是真正的海戰多面手。最重要的是,重巡洋艦相對低廉的造價,适度的戰鬥力,這些都決定了重巡洋艦能夠活躍于每一個戰場。随着戰争規模的擴大,海軍的任務逐漸偏重登陸作戰(實際上,這是二戰海戰的一大特點),重巡洋艦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海軍對“江河”級的要求并不低。首先其主炮火力要比“節氣”級更為強大(琉球島海戰中,“節氣”級吃了很大的虧,而且240毫米主炮被證明是對付日本巡洋艦很有效,而200毫米主炮的威力偏低),接近“李靖”級的防空能力(這是海軍重視航母的表現),以及比“節氣”級更好的整體防禦能力。

為了達到這些性能指标,增加排水量是肯定的,只有更大的艦體才能夠容納下這麽多的武器。當然,增加的排水量也可以改善戰艦的裝甲防禦。結果,“江河”級的排水量比“節氣”級幾乎增加了一半,直逼“李靖”級大型防空巡洋艦。

威海造船廠在設計的時候極為重視戰艦的适航能力,采用了小長寬比艦型,以增強戰艦在高速航行時的穩定性。而寬胖的艦體實際上會降低同功率下的航速,在盡量改善艦體的設計時,使用大功率動力系統成為了保證戰艦航速的唯一辦法。

因為新型裝甲鋼已經研制成功,所以“江河”級的裝甲重量并沒有增加多少,其整體防禦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這帶來的好處是,戰艦可以多攜帶2000噸的燃料與彈藥,顯著的提高了戰艦的續航能力與持續作戰能力(這個在對陸支援中非常重要)。

性能指标:标準排水量12000噸,滿載排水量15000噸。尺寸:艦長150米(比“節氣”級還短了5米),寬19米,吃水6米。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功率100000馬力,最大航速33節,18節時最大續航力12000海裏。武備:三座雙聯裝240毫米主炮(後期改為三座三聯裝200毫米主炮),12座雙聯裝80毫米高射炮,24座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36門20毫米機關炮。後增設4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

從其火力配制來看,主炮威力,防空火力已經不比“李靖”級大型防空巡洋艦差多少了。而這主要就是得益于寬艦面設計(增加了甲板面積,而這是布置更多火炮的基礎)。

從總體性能上講,“江河”級重巡洋艦幾乎算得上是一種完美的重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作為艦隊旗艦,所以戰艦上配備有完善的指揮系統,通行系統。這還是第一種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安裝雷達的巡洋艦(“李靖”級是在建造過程中才考慮到安裝雷達的),并且預留出了安裝雷達的位置。這些都是“江河”級成為二戰最優秀的重巡洋艦的基礎。

也正因為“江河”級出色的設計,在戰争期間,帝國并不需要再建造新的重巡洋艦了。“江河”級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續到了戰争結束之後。整個大戰期間有38艘“江河”級重巡洋艦服役,還有4艘在戰後服役。“江河”級的身影一直活躍到了戰争結束後二十多年,而且還有十多艘被出售或者贈送給了其他友好國家,并且一直服役到了14世紀(唐歷,公元20世紀)末。

可以說,“江河”級是非常成功的一級重巡洋艦,在整個戰争期間都挑起了重擔,是帝國海軍編制裏的多面手,也書寫了許多傳奇般的故事!

中流砥柱-“湖”級航母。

“長江”級航母在總體性能上的提升非常有限,而且仍然存在着太多的設計弊端,歸根結底,是受到了排水量的限制。加之,帝國情報部門在21年時獲得消息,美國正在設計新的航母,并且準備在“約克城”的建造完成之後開始建造新的航母(實際上,這只是美國為了用完所有的航母噸位,建造的“黃蜂”號航母)。同時,日本也在搞新航母的設計工作(實際上就是“翔鶴”級)。

此時,帝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航母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聶人鳳元帥上臺之後,航母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新航母的設計工作在“長江”級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22年初,海軍下達了航母的性能指标,仍然由四家造船廠拿出初始設計方案進行競争,海軍則從這些船廠的設計中挑選出最能滿足需要的一個來。

這次競争的勝利者是大連造船廠。江南造船廠拿出的方案仍然是繼續改進“長江”級,也就是“皇帝”級的第二種改進型。顯然,這不可能滿足海軍的需要。海軍要的是全新的,而且在各項性能上都能夠全面滿足海軍的需要的航母,而絕不是一種一改再改的航母。同樣的,廣州造船廠提交的設計方案太超前了,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題,難以迅速成軍,這自然也就無法滿足海軍的需要(實際上,那些技術問題在戰争後期就得到了解決,這也造就了帝國海軍下一代航母)。

大連造船廠的提交的設計方案并無多少創新之處,卻針對海軍提出的幾項必須要改進的性能做出了很合理的安排,得到了海軍的青睐,也贏得了競争。而海軍的要求實際上只有三個,一是航母的航空作戰能力,二是航母的生存能力,三是航母的适航能力。顯然,航母與戰列艦的性能要求是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就是航母的航空作戰能力。實際上,“長江”級與“皇帝”級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難以搭載高性能的新式戰鬥機(航母的飛行甲板,以及機庫的尺寸限制了新戰機的使用),二是不太合理的布置降低了航空作戰效率(這個影響最為嚴重),三是難以搭載更多的戰機,以提高航空打擊能力。

這些問題中,提高飛行甲板的使用效率是最為關鍵的(在這方面,廣州造船廠的努力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卻太超前了)。實際上,航母的載機數量已經足夠了,問題是,太底的出動率限制了航母戰鬥力的發揮。因此,解決出動率成為了最為關鍵的問題,可在當時的情況下,采用全直通飛行甲板,實際上是不可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

大連造船廠的方案是使用更好的彈射器,并且重新布置了飛機升降機的位置,彈藥升降機(彈藥通道)的位置,并且優化了機庫與飛行甲板上的補給點配制,以此來提高航空出動率。新航母的關鍵技術就在彈射器上。

與日本的航母不一樣,帝國航母都安裝了彈射器,實戰也證明了彈射器的價值。問題是,彈射器的效率并不高,帝國海軍需要的是功率更大,且彈射速度更快的彈射器。為此,帝國海軍專門撥款2500萬,改進現有彈射器的性能,以及研制新型彈射器(後來的蒸汽彈射器)。這些技術在新航母上沒有使用,卻為今後的航母發展奠定了基礎。

航母的生存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防空火力,二是戰艦在受到攻擊之後的抗沉能力。

提高防空力量的唯一辦法就是配備更多的防空火炮,并且優化防空火炮的布置。這個并無太多的技術難題,主要就體現在戰艦的設計功夫上。大連造船廠在新航母的設計上采用了半封閉式機庫,并且在機庫甲板與飛行甲板的外圍設置了一層中間甲板,專門用來部署防空火炮,使航母搭載的防空火炮數量增加了不少。

戰艦的抗沉性能則主要體現在戰艦的內部設計上。按照當時的情況,航母是不可能采用戰列艦的防禦标準的(實際上也沒有必要),沒辦法通過增加裝甲來提高防禦能力。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改內部設計,做到內部最優化設計。小隔艙化設計,全新的燃料輸送管道,在彈藥艙與燃料庫增加一定的裝甲保護,采用自動噴淋滅火裝置,在彈藥艙安置洩壓門,将電力系統(抽水機的動力源)分開布置,優化輪機艙與鍋爐艙的布置。這些都是提高航母生存能力的有效辦法。實際上,大連造船廠的工程師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不然也難以贏得海軍的合同。

适航能力是航母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标,特別是在惡劣海況下能否使用戰鬥機,這成為了航母能否擴大作戰範圍的基本所在。提高适航能力一直是航母設計師的追求目标,而這也是設計上最難的地方。

除了在改進航母的水下部分的設計之外,大連造船廠首先用上了三個新技術。一是全封閉艦艏,二是球型艦鼻,三是全動減搖副鳍。在等比例模型試驗中,這三項新設計都被證明是提高航母适航能力的有效辦法,而且也是代價最小的辦法。

22年年底,大連造船廠就拿出了詳細設計方案,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對這種新航母的設計非常滿意,只做了小範圍的改動(包括将機庫增高0.3米,這很重要)。随即,海軍在申請到了23年的軍費撥款之後,就向大連造船廠下達了訂單,同時另外三家造船廠也開始建造這一種新的航母。

“湖”級航母的首艦“興凱湖”號的第一塊鋼板是在23年2月開始切割的,4月鋪設第一塊龍骨。整個建造進度被限制在一年之內完成,這樣第一批四艘航母就可以在24年中期服役。這一時間也是很有針對性的,因為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将在42年年底服役,帝國海軍可以争取到半年的領先時間!

性能參數:标準排水量32000噸,滿載排水量38000噸。尺寸:艦長265米,寬35米,吃水8.5米。飛行甲板長260米,寬33米。動力裝置最大輸出功率180000馬力,最大航速31節,18節時的續航力達到了12000海裏。武備:12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16座80毫米高射炮,24座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48門20毫米機關炮。艦載機:108架(戰鬥機,俯沖轟炸機,魚雷轟炸機各36架),後期增加了12架偵察機,艦載機提高到了120架。全級一共建造24艘,成為了帝國海軍在二戰時最強大的航母,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

從總體上講,“湖”級航母的設計并沒有完全滿足海軍的要求,但是在設計時留有大量的改進餘地,因此戰後,幸存下來的“湖”級航母都做了大改,安裝了斜角飛行甲板,增高了機庫,以滿足搭載噴氣式戰機的要求。

“湖”級存在的這些問題也很快得到了海軍的重視。原本該級航母準備一直建造到戰争結束,而正是因為這麽多的問題,所以帝國海軍才在戰争後期下決心制造新的航母,“湖”級在建造了24艘之後就停建了。

相對來說,“湖”級的性能實際上并不落後。整個二戰期間,只有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在性能,數量上能夠與“湖”級匹敵,而且“埃塞克斯”級的很多設計實際上借鑒了“湖”級。從整個戰争期間的表現來看,“湖”級都無愧于帝國海軍“中流砥柱”這一稱號,正因為有了如此強大的航母,帝國海軍才能将優勢一直保持到戰争後期,并且有決心發展新的航母!

另外,“湖”級航母的一大變化是大批量生産,這也是帝國海軍第一種大批量生産的航母。大批量生産的好處是,可以訂購大量的部件,降低生産成本,而且流水線作業般的生産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産效率。這也是“湖”級航母能夠在戰争期間一共建造24艘的主要原因。

雖然“湖”級航母沒有趕上戰争初期的戰鬥,但是其在戰場上的表現是無可厚非的。在其參戰之後,帝國海軍的優勢就無人能夠動搖了,而這更成為了帝國奪取海洋控制權,擊敗敵人的關鍵性力量。

同時期美國“埃塞克斯”級航母。标準排水量27200噸,滿載排水量34880噸。尺寸:艦長265.79米,寬28.35米,平均吃水7.01米。飛行甲板長262.13米,寬29.26米。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功率150000馬力,最大航速32.7節,15節時續航能力15000海裏。武備:第一批裝備12座127毫米高平兩用炮,8座40毫米高射炮,46門20毫米高射炮。後期型號逐步得到加強。艦載機:36架戰鬥機,18架偵察機,18架俯沖轟炸機,18架魚雷轟炸機,1架擔任聯絡任務的俯沖轟炸機,以及9架備用戰機(戰鬥機,俯沖轟炸機,魚雷轟炸機各3架)。後期為36架戰鬥機,36架戰鬥轟炸機,15架俯沖轟炸機,15加魚雷轟炸機,以及1架備用機,總計103架。

第一卷 帝國覺醒

+A -A

同類推薦

  1.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爽文 連載中 1206.1萬字
  2.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已完結 757.2萬字
  3.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爽文 已完結 253.7萬字
  4.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爽文 連載中 509.1萬字
  5. 三國重生馬孟起

    三國重生馬孟起

    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爽文 已完結 1443.1萬字
  6. 都市陰陽師

    都市陰陽師

    【免費新書】都市燈紅酒綠,但是妖魔食人。陰影之下,幾乎每日有人消失。正如當年震驚全國的僵屍事件以及貓老太太……然而人乃萬靈之長,妖魔食人,自然也有降妖佛魔者出世。全真、正一、高僧、世家、門派……白天,他們各司其職;夜晚,他們斬妖除魔!且看偶得陰陽師傳承的林凡如何駕馭飛劍,震懾三界!

    爽文 連載中 488.8萬字
  7.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

    爽文 已完結 542.7萬字
  8. 陰陽鎮鬼師

    陰陽鎮鬼師

    新死描眉施黛,久亡畫皮雕骨。
    身邊的人未必是人,久聞的故事也未必只是故事。

    爽文 已完結 658.9萬字
  9. 都市之不死天尊

    都市之不死天尊

    在血海中崛起,從寂滅中複蘇,當雷霆劃破長空,葉軒從血海中走出……
    PS:本書主角冷酷無情,本書不聖母,不見女跪,這是一個血海大魔王回歸都市的故事,也許……本書有你想要東西

    爽文 已完結 454.8萬字
  10. 神武天帝

    神武天帝

    陸宇,神武天域最傳奇的聖魂天師,卻被妻子與兄弟聯手暗害,重生到數百年後的同名少年身上。
    重活一世,陸宇立志要手刃那對狗男女,以武逆天,重回天域,融煉萬法,稱尊天地!

    爽文 已完結 720.3萬字
  11. 光怪陸離偵探社

    光怪陸離偵探社

    一扇門在眼前展開。
    邪惡在茁壯生長,竊竊私語聲從門內後溢出。
    怨毒的複眼一閃而逝,想要沖出的存在被阻隔在內,蠱惑的低語耳畔回繞。
    黏糊糊的粉色腦子低聲嘟囔。
    披着黃衣鬥篷的人影安靜觀察。
    充滿腥氣的污泥般的墨綠色存在冷漠注視。
    一串奇妙的肥皂泡泡釋放出友善——無論如何,它們誠摯邀請陸離,參加這個瘋狂的派對。
    陸離邁步進入,步伐堅定不移。

    爽文 已完結 338.5萬字
  12. 都市之少年仙尊

    都市之少年仙尊

    九玄仙尊林亦在渡劫飛升之時,不幸遭遇傳說中龍的襲擊,殒命天門臺,從而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候,成為地球高二學生林亦,同時發現左手位置,被封印了一條龍。
    從此,林亦以一種絕強的姿态屹立于新的世界中,拳打惡霸老流氓,腳踢闊少敗家郎。
    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強者崛起路,正式開啓。

    爽文 已完結 623.8萬字
  13. 太古吞天訣

    太古吞天訣

    人族主宰天海界九百萬年,前後誕生了九位仙人。
    而今,百萬年已過,第十位仙人遲遲不出,恰逢妖族皇者臨世,咄咄逼人,鬼族挑撥離間,居心叵測。
    一時間暗流湧動,大戰不可避免。
    仙界棄子古塵意外覺醒吞噬武魂,修太古吞天決,開啓了一條吞噬諸天的無敵之路。
    他是否能成為影響三族大戰的關鍵,成為第十位仙人。
    仙、神、帝、尊,四大境界。
    千般法術,萬般神通。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奇幻瑰麗的玄幻世界。
    天海界境界劃分:煉體,凝魂,萬化,真人,金丹,元嬰,化神,飛升……

    爽文 已完結 287.3萬字
  14.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重活之逍遙大明星

    2018年的胡毓重活了,回到了公元2004年的學生時代,他發現,他回到的是一個與地球有九成相似的平行空間。
    上一世,胡毓是一個潦倒小明星,這一世,熟知未來娛樂圈發展軌跡的他要成為逍遙大明星!
    新書《傳奇天王系統》正在連載,希望大家能夠動動小手指,點個收藏,莫殇拜謝!!!小說關鍵詞:重活之逍遙大明星無彈窗,重活之逍遙大明星,重活之逍遙大明星最新章節閱讀

    爽文 已完結 270.9萬字
  15. 都市超級醫仙

    都市超級醫仙

    本書又名《美女總裁的透視醫仙》。
    “醫生您好,總裁請您去做她的貼身醫師。”
    “不去,還有好多病人等着治療呢!”
    “我們老板長得可好看了!”
    “早說不就行啦!”

    爽文 已完結 742.8萬字
  16. 道

    踏入仙途,風雲險惡,
    幾度險死還生,幾度魂斷欲亡。
    一路前行伴腥風血雨,求仰不愧天,求俯不怍地。
    當有一日,迎風直入九霄,揮手撥雲霧,俯茫茫蒼生,以我之筆,建鼎立道。

    爽文 已完結 626.7萬字
  17. 大炎不良人

    大炎不良人

    曾經是天才少年許一凡死于極夜之時,卻意外的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他起初只為茍活,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歷史的洪流下又豈能獨善其身?修行、探案、抄書背詩、撩妹養魚、領兵打仗......唱徹良人淚未幹,功名馀事且加餐。

    爽文 已完結 629.6萬字
  18. 漠北戰龍

    漠北戰龍

    戰神執行任務回來,卻發現多了一個女兒,妻子竟然………

    爽文 已完結 310.1萬字
  19. 王者風暴

    王者風暴

    世界崩毀七百年,少年周烈接到一個來自七百年前的電話,使他從此踏上了追尋世界奧秘的道路。
    這裏是新的紀元,開拓者激發古老的血脈,踏着前人的腳步前行,他們相信自己終将升華。
    霸道的秦皇,睿智的漢武,無雙的白起,忠義的岳飛,祖沖之,徐霞客,李淳風,扁鵲,邵雍等等,這些古人在今人的信念中複蘇,與今人一起扶搖直上,激烈碰撞,交相輝映。

    爽文 已完結 60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