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洛陽驚|變(十)
李宸生了一場病,惹來了不少長輩的關心。
臨川公主進宮與武則天拉家常,自然也是免不了要看望一下李宸。
上官婉兒特別來到鳳陽閣,“臨川長公主進宮來探望公主,皇後殿下讓婉兒前來引領公主前去清寧宮。”
李宸聽着愣了愣。
說起來,李宸對父親的兄弟姐妹最有好感的是城陽公主和臨川公主。城陽姑姑是父親的嫡親妹妹,李宸對城陽姑姑的感情十分親近,而臨川公主李宸則是敬重比較多。
臨川公主并不是長孫皇後所出,但她在太宗的諸位公主當中卻是讓武則天最為欣賞的一位,兩人感情也頗為融洽。
臨川公主文辭出色,不僅寫得一手好字,也十分擅長繪畫,尤其擅長佛教繪畫。她下降的驸馬周道務,是當今的檢校右骁衛将軍,從太宗時開始,便是十分受器重的武将。不論是太宗時期還是如今李治時期,但凡有戰事,都會派周道務點兵鎮守邊疆。臨川公主夫唱婦随,但凡丈夫為國出征,她便相随出行,夫婦二人一心為國,不論是在朝廷還是民間,都是一段佳話。若是平常無戰事,周道務在長安,臨川公主也并不以公主之尊,對夫家之事不管不問,相反,她對待自己的家姑晨昏定省,視同生母,平常對待周家衆人,也寬厚随和。
長安的老百姓說起這位長公主,無不翹起大拇指稱贊,堪稱是當時婦女的楷模。
臨川公主平常很少到宮裏來走動,如今卻到宮裏來,李宸很難不跟常樂公主被母親指定要跟随趙瑰一起去地方的事情聯系起來,然而也不見得。
母親和父親又要去洛陽了,聽說這次太子阿兄也會一同前去。
李宸是很想跟着去,但是父母說她大病初愈,不能再舟車勞頓,讓她安心在長安城裏待着。父親為了哄她,還答應說可以答應她任何一件只要不會觸及他底線的事情。
李宸聽到父親的話,心裏飛快地撥弄着小九九,父親說了可以允諾她一件事情,她得把這個事情記得,不能輕易用掉。于是,就爽快地點頭,答應了留在長安。
李宸去了清寧宮,母親和臨川公主正在說話,李治也在。
李宸過去,拜見了父母,又對臨川公主行了拜見長輩的禮。
臨川公主如今已經年過五十,言行自帶一股行雲流水般的端莊娴靜。
“永昌可好些了?”臨川公主關注地看向李宸。
李宸臉上挂着甜笑,“多謝姑母關心,永昌已經好了。”
李治說道:“我與媚娘過幾日便到洛陽去,她在宮中雖然有衆人照拂,但若是阿姐時常能進宮看她一看,我倒也放心一些。”
臨川公主笑了起來,說道:“哪兒的話,永昌在宮中,什麽也不缺,太平也在宮中陪着她,又有什麽不好?”
李宸臉上挂着笑容,說道:“父親和母親都說姑母的繪畫栩栩如生,永昌想跟姑母學習。”其實李宸的話并沒什麽意思,她也并不是要去學繪畫,她只是出于想讓長輩高興的角度,随口說一句而已。
臨川公主有些愕然。
武則天笑瞥了李宸一眼,說道:“永昌。”
李宸眨了眨眼,然後走到母親身旁,嘟着嘴:“好嘛,我知道自個兒沒有繪畫的天賦。”
武則天有些哭笑不得,轉頭看向臨川公主,嘆息着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不瞞阿姐,宮中發生了這麽多事情,我也是有些心力交瘁。永昌生病的那陣子,我的心好似是被刀子刮着一般的疼,是我疏忽了。她才好了些,安陽又鬧騰出了那麽大的動靜,我本想懲戒她一番,誰知看守的人竟如此粗心大意。前幾日,太子還說對安陽稍作懲戒讓她知錯能改便好,不該對安陽如此嚴厲關進女牢的。”
說起英王妃趙氏之死,臨川公主心中并非是沒有觸動的。兔死狐悲,常樂公主被武則天下令要跟随驸馬趙瑰去地方這種事情,臨川公主心中也并不是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說來說去,不外乎那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
大概趙瑰和常樂早就讓人诟病的地方讓聖人想要收拾他們了,只是一直苦于沒有機會。可要收拾他們夫妻,何必還要将安陽納為英王妃?
臨川公主想到趙氏成為英王妃後的一系類舉動,再聯想到從前常樂公主對武則天倚老賣老的态度……于是便溫聲與武則天說道:“誰也沒想到此事會變成如今這般的,太子日後也定能明白,身為一國之母,若是連家務事都理不清,何以母儀天下?你也有你的難處。”
李治聞言,笑了笑,卻說道:“不論是一國之君,還是一國之母,家務事若是理不清,便是做得不夠好。”說着,他忽然嘆息了一聲,“最近一年是越來越有力不從心之感,國事如今算是井然有序,可家事卻開始理不清,不論是我還是媚娘,都該要反省了。”
武則天聞言,臉上的笑容微凝了下。
臨川公主:“……”
李宸:“……”
李治擡手揉了揉額頭,與臨川公主苦笑着說道:“我也不瞞阿姐,近日來我頭疼得厲害,有時候幾乎無法處理政事。我昨個兒想了想,倒是想提前傳位給太子,我當個太上皇也沒什麽不好。”
武則天嘴角微微一凝,随即臉上挂着恰到好處的笑容。
李宸見狀,心中咯噔一聲。
臨川公主笑着說道:“當年父親一門心思想要打敗高麗,可終究不能,徒留了一個遺憾。到了你這會兒,圓了當年父親要征服高麗的願望,今年還打敗了新羅。雖然俗話說人無完人,但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天下之大,誰家沒個一兩件家務事理不清,那又有什麽好稀奇的?犯得着你這麽職自責還要退位的麽?”
李治笑着說道:“這有什麽不可以?這大唐的萬裏江山,我總歸是要交給太子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我既然已生有心無力之感,提前交給他也沒什麽不可以。若是太子當真登基,我與媚娘還是太上皇和太後,他有任何困難,我們尚能拉他一把。”
李宸擡眼,瞄了瞄母親臉上的神情,母親臉上的笑容恰到好處,表情滴水不漏,看不出來任何情緒。
可李宸心裏,卻升起了一股濃烈的不安。這種不安,讓她覺得周遭的不确定性瞬間升到了最高,李宸忽然想反悔,她不要父親答應她什麽事情,她想待在父母身旁。
是不是每個人在察覺到有危及降臨或是有大事發生的時候,都會本能性地尋找給自己最多保護的人?
臨川公主又跟武則天閑聊了幾句家常,後來奉上了一副佛教繪圖給武則天,武則天看了,十分喜歡,又将不羨園制造的頂級茶餅賞了一堆給臨川公主。
就在臨川公主好武則天拉家常的時候,李宸與父親一起到了大明宮的花園中散步。
如今才是春天,池塘裏的荷葉長了出來,卻不見荷花。
李宸和父親走得累了,兩人便在荷塘邊上坐着,看着池塘中的一池荷葉。
父親近日來憔悴了不少,兩鬓都已經生出了華發,而眉間露出一道皺褶,看得李宸心裏微微一酸。
她有事沒事找話說地跟父親說話:“如今荷葉已經長了出來,不如讓尚食局摘了新鮮的荷葉,做個荷葉飯嘗嘗?”
李治聞言,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頭發,不答反問:“永昌,你有什麽心願?”
李宸一愣,脫口而出:“我希望父親平安康泰,萬年無事,我們一家人可以永遠這樣在一起。”
李治眉目間染上笑意,“除此之外呢?可還有什麽心願?”
李宸側頭,那雙烏黑明亮的眼睛瞅着父親,“難道我說出心願來,父親會讓我如願以償?”
寵女兒寵得沒邊兒的李治笑了起來,反問:“但凡是父親能辦到的事情,何時沒讓你願望成真?”
父親這話是說得一點兒都沒錯,只要是她所希望的,只要是父親能做的,都替她做了。李宸想了想,語氣帶着幾分俏皮,“我想以後可以自己選驸馬。”
李治聞言,眉頭一皺,“胡鬧!”
李宸撇嘴,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回答。但是她也不氣餒,第一次說的時候父親可能以為她是一時任性,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以致于以後的無數次心願都是這個,父親一定會答應她的。
李治和武則天三天之後,就離開了長安東行洛陽,與他們一同前去的還有太子李弘。
半個月後,洛陽傳來噩耗,太子李弘在合璧宮绮雲殿猝死。
太子的死訊報到長安大明宮時,李宸和太平正在東宮之中與太子妃煮茶。得知太子之死,李宸手中的杯子掉落在地,應聲而碎,破碎的瓷片和茶水都濺了一地。
如同太子年輕的生命,瞬間便已灰飛煙滅,讓人猝不及防。